学术投稿

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控制痰液粘稠度的护理观察

石艳

关键词:脑外伤, 气管切开, 痰, 护理
摘要:目的 观察控制痰液粘稠度对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行神经外科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给予控制痰液粘稠度的护理干预措施.护理2周后观察对比吸痰时间、吸痰负压、氧合指数、颅内压、肺部感染率、格拉斯哥(GCS)评分等指标.结果 两组吸痰时间、吸痰负压、氧合指数、颅内压、肺部感染率和格拉斯哥(GCS)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控制痰液粘稠度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有利脑外伤患者康复.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218例心肺骤停院前心肺复苏抢救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心肺骤停患者院前心肺复苏抢救的因素,探讨提高院前CPR成功率的方法.方法 回顾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1年7月院外心肺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CPR成功的因素.结果 院外CPR-218例中,自主循环恢复4例,复苏成功率1.83%.急救反应时间平均15min.结论 缩短急救半径,在群众中大力普及CPR,院前急救团队密切配合实施高质量的心肺复苏,才能提高院前心肺复苏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徐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癌性贫血8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癌性贫血的危险因素,探讨癌性贫血对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QOL)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癌性贫血患者80例,选取同期住院的非癌性贫血的恶性肿瘤患者80例为对照,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经济状况、肿瘤类别、临床分期、KPS评分、血清清蛋白水平、放疗和化疗等因素与癌性贫血的相关性.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表SF-36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癌性贫血对QOL的影响.结果 癌性贫血与年龄、临床分期、KPS评分、血清清蛋白水平、放疗和化疗密切相关,P<0.05;与性别、经济状况和肿瘤类别无密切关系,P>0.05.癌性贫血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和精力(VT)4个维度分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躯体疼痛(BP)、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心理健康(MH)4个维度分值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晚期、低血清清蛋白水平、接受放疗和化疗等因素是癌性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癌性贫血会显著降低恶性肿瘤患者的QOL.

    作者:田静;刘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30例皮肤结核的临床分析

    目的 提高对皮肤结核病的认识和诊断能力.方法 对30例确诊为皮肤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学,误诊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皮肤结核起病隐匿,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症状不典型,初诊易误诊成其它皮肤病;后行组织病理学、结核杆菌检查、PPD试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明确诊断.结论 皮肤结核的发病率较其他脏器低、表现多样性,易误诊,对可疑患者需行组织病理学、结核杆菌检查、PPD试验、诊断性抗结核治疗共同协助诊断.

    作者:肖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护理

    目的 探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的方法及护理.方法 对28例胃底静脉曲张患者采用50%葡萄糖注射液-组织胶-50%葡萄糖注射液“三明治”法进行注射治疗,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心理护理,术中密切与术者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给予健康教育.结果 28例患者均治疗成功,其中4例治疗2次,2例治疗3次,4例发生少许渗血,1例出血较多,经处理均止血,操作中发生2次堵针,未发生阻塞钳道的情况.结论 内镜下组织胶注射术治疗胃底静脉曲张是安全、有效的,“三明治”注射法可有效的避免堵针及阻塞钳道,充分的术前准备、良好的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阳运超;周丽华;陈琼;秦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铁超负荷诱导胰岛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目的 观察铁超负荷对Wistar大鼠胰岛细胞凋亡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5只随机分为四组:A组(铁干预组)、B组(次氮三乙酸二钠对照组)、C组(铁干预加去铁组)和D组(空白对照组).于实验开始、第10周时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试验;10周后采血测血清铁、血清铁蛋白;针对NF-κB、PPAR-γ Caspase-3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核酸原位杂交.结果 A组胰岛中NF-κB、Caspase-3蛋白、NF-κB和Caspase-3 mRNA较其它三组明显增加(P<0.05);A组胰岛中PPAR-γ蛋白和mRNA较B组和D组明显减低(P<0.05);A组胰岛细胞凋亡高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 多种因素共同参与了铁超负荷引起胰岛细胞凋亡过程;去铁措施对胰岛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吕雪梅;高赟;杨波;陈涛;龙洋;田浩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分析传统开胸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的疗效,从而为胸外伤的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进一步的指导依据.方法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的32例胸外伤患者设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应用开胸手术治疗的30例胸外伤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月时短,术中出血少,术中输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无1例死亡,病死率明显低于开胸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胸外伤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明显优于开胸手术.

    作者:袁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LC手术的困难及对策

    目的 探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acute suppurative cholecystitis,AS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143例因胆囊颈结石嵌顿所致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LC手术(发病48h~72h 95例,>72h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中转开腹15例(10.5%);术中出血> 100ml 13例(0.9%),胆管损伤1例(0.7%),胆漏6例(4.2%),无死亡患者.结论 解剖结构变异及“三管”显示不清和出血是急性化脓性胆囊炎LC手术的困难点,采用“冷热交替、软硬兼施”的“切、分、推、吸”的解剖法,可以完成高危病理条件下的LC手术.

    作者:田祖秋;周利强;田农庄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目的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缺血性脑血管病,尽早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对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极为重要.方法 丹红注射液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微循环,缓解平滑肌痉挛,抗凝,降脂,降低全血粘度等作用.结果 可以使VBIV的患者脑供血得到明显改善.根据对以眩晕为主诉的VBIV患者的临床疗效的观察,提示丹红注射液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可靠.结论 可作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之一.

    作者:潘敏娟;杨威英;胡泉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IVF-ET前的HLA主动免疫预处理对98例不孕症治疗效果探讨

    目的 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应用HLA主动免疫预处理治疗不孕症的疗效. 方法 建议65例原发不孕症患者和33例继发不孕患者用丈夫淋巴细胞进行前臂内侧皮内注射,注射分6~8点进行.每2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对于HLA-DR抗体复查阴性者加强免疫治疗1~2个疗程.确认宫内妊娠后加强免疫治疗1~2个疗程.结果在65名原发不孕和33名继发不孕患者中,经HLA主动免疫治疗1个疗程后HLA-DR抗体转阳者分别为32例和15例,转阳率分别为82%和88%;经过2个疗程疗后HLA-DR抗体转阳者分别为15例和11例,转阳率分别为79%和85%;经3个疗程疗后HLA-DR抗体转阳者分别为3例和2例,转阳率分别为43%和67%.98名不孕症患者终成功妊娠45例,成功率达46%.结论 HLA主动免疫疗法可有效提高HLA-DR抗体阴性不孕症患者妊娠成功率,HLA-DR抗体检测可作为免疫因素引起的不孕症临床诊断和免疫治疗的指标之一.

    作者:周淑;严凤英;靳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2011年度门诊PASS合理用药审查系统数据分析

    目的 利用PASS合理用药审查系统监控我院门诊医嘱,以提高门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统计2011年PASS合理用药审查系统显示黑灯及红灯警告医嘱,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共监测到黑灯警告医嘱278条,红灯警告医嘱14602条,并且黑灯及红灯警告医嘱修改率均在58%以上.警告类型上黑灯警告主要是儿童警告及药物相互作用两类;红灯警告主要是剂量审查、药物相互作用及给药途径监测等三种类型.结论 PASS合理用药审查系统对我院用药的合理性起到了有力的事前干预作用,但PASS合理用药审查系统本身尚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进一步维护及完善.

    作者:何琴;兰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与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的临床对比

    目的 比较局麻无张力疝修补Lichtenstein手术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ntioneal repair, TEP)的优缺点.方法 回顾252例成人腹股沟疝分别进行TEP 56例和局麻下Lichtenstein 196例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和半年进行临床评估.结果 术后3d内应用止痛药频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半年内手术区域慢性疼痛等方面,TEP组均优于Lichtenstein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复发率,TEP组与Lichtenstein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Lichtenstein组优于TEP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P具有伤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但费用高.局麻Lichtenstein手术操作简单、费用低、适应证广,适合老年患者.

    作者:陈伟平;黄君;徐其银;王伟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参附注射液与环磷腺苷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筛选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02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吸氧、洋地黄、利尿剂、血管扩张剂、ACEI或ARB等药物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参附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治疗,14d为1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治疗疗效比较.结果 总有效率及左室射血分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环磷腺苷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功能,增加心排血量,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艺;张琼;马康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对地塞米松术前静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的作用进行观察,评价其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症状、缩短住院时间的效应.方法 择期LC手术的患者共148例,随机分为地基米松组(A组,75例)和非地塞米松组(B组,73例),A组患者在术前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缓推,B组患者给予生理盐水2ml静脉批注对照,常规给予咪唑安定、丙泊酚、顺苯磺酸阿曲库铵、芬太尼静脉诱导,术中以丙泊酚和芬太尼维持适宜麻醉深度,观察两组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疲倦、疼痛的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炎症指标CRP、血沉、住院时间、激素相关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和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术后24h恶心、呕吐发生率以及疲倦积分和疼痛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CRP、血沉、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显著缩短(P<0.01),肢端水肿发生率则更高(P<0.01).结论 LC术前使用地塞米松,有利于减轻患者术后不良反应,降低炎症指标,缩短住院时间,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小,对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卢静;兰志勋;蔡兵;谢东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两种排龈方法的排龈效果比较及对牙周GBI与PD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排龈线和排龈膏此两种排龈方法的排龈效果,以及二者对牙周局部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行金属烤瓷单冠修复的患者38例76颗牙作为研究对象,38例行金属烤瓷单冠修复的患者随机分为排龈线组40颗牙和排龈膏36颗牙两组,比较两组的排龈效果及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牙周出血指数(GBI)与牙周袋深度(PD)的变化情况.结果 排龈膏组总记录时间、留置在龈沟内的时间均明显短于排龈线组(P<0.01).两组在牙预备体、印模、修复体边缘方面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排龈膏组无疼率明显高于排龈线组(P<0.01).排龈线组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6个月GBI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F=3.721,P <0.05),且治疗后1周、治疗后4周以及治疗后6个月其GBI值较排龈膏组存在明显差异,而排龈膏组除治疗后1周GBI较治疗前升高外,而治疗4周及治疗后6个月后其GBI较治疗前未见明显变化.两组治疗后1周的PD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排龈线组较排龈膏组变化更显著,而两组治疗后4周的PD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较治疗后1周明显降低,且排龈线组较排龈膏组变化更显著.结论 排龈线和排龈膏排龈效果基本相似,但排龈膏对排龈技术要求较低,且排龈过程中对牙周组织无损伤,同时患者不会感受到明显的痛觉,且操作时间短.

    作者:方文静;王松;钟秋;童庆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比较两种不同体位对胶质瘤患者术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全麻下行胶质瘤手术后患者回病室6h内不同体位对其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下行胶质瘤手术后生命体征平稳的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79例.试验组采用头颈下垫枕、抬高床头15~30°,术后2h主动帮助患者翻身的改良体位,对照组采用传统去枕平卧头侧位,6h后翻身.监测两组患者ICp,头痛程度,颈肌、腰肌酸痛,呕吐窒息发生率以及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各组患者生命体征均平稳,试验组与对照组呕吐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ICp,头痛,颈肌、腰肌酸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Cp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头痛程度较对照组轻,术后舒适感优于对照组.结论 胶质瘤手术后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的前提下,回病室6h内采用睡枕头,抬高床头15~ 30°、2h主动翻身较去枕平卧头侧位,6h后翻身能降低患者ICp,减轻头痛,增加患者舒适度.

    作者:杨前美;方丹;罗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矫治20例成人前牙反(牙合)的疗效观察

    目的 固定矫治成人前牙反(牙合)20例,观察患者前牙位置及面型变化.方法 选择20例成人前牙反(牙合)患者,均采用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矫治,时间18 ~24个月,矫治前后常规拍曲面断层片,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8项与前牙位置相关的角度与线距进行矫治前后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t检验.结果 上中切牙角、上中切牙距及上下中切牙角矫治后变化较大,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固定矫治成人前牙反(牙合),使上前牙唇向移动,改变了上前牙位置,解除了前牙反(牙合),增加了牙弓突度,改善了患者面型,达到了治疗效果.

    作者:明洪菊;田光琼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缺氧状态下雌二醇对H9c2细胞钠泵活性及其亚单位表达的影响

    目的 应用H9c2心肌细胞系,力图发现雌二醇对缺氧状态下心肌细胞的钠泵活性及其β1亚单位表达的影响.方法 使用0,1nm,100nm浓度的雌二醇分别作用正常培养状态和缺氧培养的H9c2细胞5min,10min,20min、30min作为雌二醇对钠泵活性的短效作用研究;使用0,0.01nm,1 nm,100nm和1μm的雌二醇作用24h,作为雌二醇对钠泵活性及其β1亚单位表达影响的长效作用研究.结果 两种浓度的雌二醇不存在对钠泵活性的短效作用.缺氧能显著降低钠泵活性及其β1亚单位的表达(P<0.05),同时100nm和1μm的雌二醇能有效逆转上述作用(P<0.05).结论 钠泵活性和表达的降低可能参与了缺氧状态下心肌细胞的病理生理改变,雌二醇可能对缺氧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刘辰庚;王培昌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髓心减压并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移植在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应用.方法 对18例(23髋)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髓芯减压并自体骨链移植治疗后的疗效进行总结.结果 治疗后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扩大,尤其是外展功能恢复明显,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4~ 12个月后X线表现死骨有吸收,坏死区明显减小或消失.结论 髓芯减压并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早、中期股骨头坏死的有效方法.对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可有效的恢复髋关节的功能,阻止坏死的进一步发展.

    作者:席天平;邱伟;余利民;贾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综合医院保洁人员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及对策

    目的 了解综合医院保洁人员职业防护现状,探讨如何提高保洁人员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行为.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保洁人员防护现状”的回顾性调查问卷,对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75例保洁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保活人员接受职业防护知识教育欠缺,工作中职业防护设备配备不全,在处理医疗废物和病区保洁中存在职业伤害的危险.结论 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保洁人员实施科学规范化管理,强化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作者:曾成姚;林代琼;李长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胸壁大块切除与重建方法的探讨

    目的 探讨胸壁大块切除及胸壁缺损修补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胸壁肿瘤和其他病变累及胸壁需行胸壁大决切除,术中应用多种方法进行重建.骨性胸廓重建采用戈尔补片及网状钛合金板等人工材料进行修复,皮下软组织修复主要应用分层直接缝合或转移肌皮瓣.结果 切除胸壁大面积(15 ×20)cm2,原发性胸壁肿瘤5例(良性1例,恶性4例),胸壁结核2例,周围型肺癌3例,乳癌术后复发1例.所有患者均行胸壁大块切除及重建手术.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呼吸功能良好,无反常呼吸运动.结论 依据胸壁缺损的位置和大小,选用不同的修复材料,结合自体肌瓣覆盖是修补重建胸壁的可靠方法.

    作者:舒骏;薛洋;丛伟;陈凡;甘崇志;谢家勇;曾富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