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艳;曲环汝
中医外治法是与内服药物治病相对而言的一种治疗方法,<辞海>认为针灸推拿伤科外科手术及药物熏熨敷贴等法均属于中医外治法,传统的中医外治法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而现在的外治法一般专指选用药物手法或配合适当的器械,作用于体表或九窍等处治疗疾病的方法.通过对中医传统外治法特点的研究,为中医外治法现代临床应用开拓新思路.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现就国内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作者:赵宇栋;谭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64例患者采用先针刺百会、关元、肾俞、足三里等穴位,随后行推拿治疗,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结果:64例病人中,痊愈24例,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其中疗程短7d,长28d.结论:针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的疗效.
作者:朱自涛;赵红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对芸香科植物花椒的种子进行种皮横切片佳制备方法的研究,并进行组织、粉末鉴别,为花椒、椒目药材品种鉴定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切片、染色等过程的考察,制备椒目种皮的石蜡切片.对种皮横切片显微观察和粉末鉴定.结果:椒目种皮固定液应适量加入甘油软化,切片的佳条件为切片厚度20 μm,染色剂选择1%番红溶液(95%乙醇配制)染色2 h,1%固绿(50%乙醇配制)染色1 min.镜下可见明显的表皮上皮细胞、石细胞.结论:该制片方法可得到染色清晰、组织结构完整的椒目种皮的石蜡切片;其种皮显微特征可作为椒目、花椒质量标准制定的参考依据.
作者:曹蔚;薛美玲;谢艳华;袁佳妮;杨倩;王四旺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笔者自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对本科5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取得良好疗效,能大限度的延长患者生命和生活质量.现报道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本科2008年8月至2011年10月住院患者,诊断标准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均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共选116例,其中男76例,女40例.
作者:李学霞;李海燕;李学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肿瘤与情志关系的探析,揭示该病中心身共轭的存在,希望能对肿瘤的临床治疗有一定启示.方法:归纳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现代临床研究成果对命题进行论述.结论:我们发现肿瘤与情志之间存在客观联系,不良情绪对肿瘤的治疗及预后均存在着一定影响.
作者:王宁;何裕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龙胆泻肝汤始载于<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山栀、泽泻、木通、柴胡、当归、生地、车前子、甘草十味药组成.主治肝胆实火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之症.笔者用此方治疗生殖器疱疹、痤疮、遗精、阴囊湿疹,男性不育等病症,辨证属于湿热内蕴者有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俞穴粘贴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足月单胎且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按分娩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穴位粘贴,Ⅱ组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胎儿娩出后分别观察新生儿Aparg评分,并取胎儿脐血行血气分析.结果:Ⅰ组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Ⅱ组(P<0.01);2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血血气分析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法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杨海霞;郭璟静;刘苑;闫利荣;朱红霞;苏心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益母草颗粒配合寒痛乐熨剂治疗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60例月经前3~4d开始口服益母草颗粒、并于月经第1天用寒痛乐熨剂外敷神阙穴,两药均用至痛经症状缓解或消失.对照组56例月经前1天或月经第1天开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至痛经症状缓解或消失.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消化道症状5例,治疗组未出现副反应.结论:益母草颗粒加寒痛乐熨剂治疗女大学生痛经有减轻症状之效.
作者:吴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172例患有糖尿病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86例.分别采用胰岛素和胰岛素与消渴汤( 黄芪、山药、苍术、玄参等)联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4.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7%);该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人数(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1例).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具有清热补气,疏肝解郁,防止外邪侵入的功效,可以从根本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
作者:李洁;张莉;张荣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四黄粉外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四黄粉(大黄、黄柏、黄芩、黄连)外敷治疗静脉炎3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结论:四黄粉外敷可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效.使用保鲜膜将治疗部位包裹起来,即起到固定作用,又易于观察保鲜膜有适度的透气性,不透湿性,可以防止外敷过程中水分蒸发及有效成分的流失,使外敷药物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新鲜湿润,同时又可以使药物充分利用.
作者:王桂芬;王凤成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太宁栓对孕产妇排便困难的改善,从而减少因排便困难导致孕产期并发症.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7月本院产科 202例患者应用太宁栓及开塞露治疗排便困难导致孕产期并发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太宁栓较开塞露更有效减少排便困难,并可明显减少因排便困难导致孕产期并发症.结论:太宁栓可安全有效的治疗孕产妇排便困难.
作者:陈永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应清热解毒类中药配伍对宫颈糜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34例患者应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宫糜汤(龙胆草、车前子、白术、金银花、当归、黄芪、三七粉、益母草、薏苡仁、茯苓、鱼腥草、败酱草、芡实、黄柏)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创面的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宫颈糜烂治疗,安全方便,并且疗效显著.
作者:高巧连;齐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院王贯中副主任医师,被授予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他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治疗疑难顽症,独具匠心,疗效颇著,我等有幸从师临证学习,受益甚多,兹择其治疗肺癌之验案三则,报道如下:
作者:周继军;黄泉晰;王建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利湿类中药治疗青春期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4例,治疗组服用中药痤清汤(白花蛇舌草、蒲公英、丹参、金银花、茵陈蒿、赤芍、黄连、苦参、连翘等)治疗,对照组口服甲硝唑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痤清汤治疗青春期痤疮临床疗效显著,可促进痤疮消退.
作者:马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采用不同溶剂对巴豆霜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分离、定性.方法:先将巴豆霜依次用石油醚、水提取,再将水提液过AB-8大孔树脂柱依次用水、95%乙醇冲洗分别富集、干燥.根据理化性质、薄层鉴别结果和波谱数据鉴别化合物结构.结果:得出95%乙醇冲洗液中含皂苷、黄酮类成分,并利用GC-MS分析得到巴豆霜脂肪油中含癸酸、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十八烷酸等十种成分.结论:本研究所用提取分离方法对获得巴豆霜中的活性成分较为有效.
作者:逄小倩;叶正良;李德坤;周大铮;贾诚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高原民族地区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病人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采用少腹通瘀汤(丹参、桂枝、黄芪、炒杜仲、山萸肉、枳壳、五灵脂、延胡索、莪术、三棱、皂角刺等)配合头孢曲松钠治疗,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5%,显著高于单一用药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本法治疗高原民族地区慢性盆腔炎疗效肯定、安全可靠.
作者:史晓玲;袁德培;胡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单纯针灸、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均分为3组,对照组15例仅予常规药物治疗,针灸治疗组30例予药物结合针灸治疗,针灸康复综合治疗组20例予药物、针灸结合康复治疗.3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疗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用NIHSS量表测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①对照组总有效率83.30%,针灸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3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能显著改变患者运动功能、防止致残及提高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钟华萍;吕志宇;唐兴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化瘀解毒消肿、祛湿消痰类中药外敷联合32P对婴幼儿皮肤血管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32P放射性核素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不同年龄组的婴幼儿,总吸收剂量 10~25 Gy,间隔 3 个月为 1个治疗周期,同时联合中药(水蛭、桃仁、红花、黄连等)外敷,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该法治疗486例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约为95 %;与大于1岁患儿相比,小于1岁患儿总有效率显著增高.结论:32P简易敷贴药膜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是一种治疗简便、疗效确切的方法,尽早治疗效果更明显.
作者:李凤棉;陈龙华;钱江;潘银珍;潘立群;胡元元;欧洁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针灸手法与针灸疗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何选择恰当的针灸手法来进行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本文结合了大量的古今文献,展示了传统针灸补泻手法的来源、操作、运用以及有关现代医学的研究,认为辨证选择正确的针灸手法和运用不同手法加强针感促使得气对取得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于彦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居于恶性肿瘤的第4位[1], 近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2,3].目前大肠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的切除率可达到60%~70%,但仍有40%~70%的大肠癌患者于术后5年内出现复发而死亡,扩大手术范围无法提高患者的受益率[4].
作者:冯彦军;刘静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