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棉;陈龙华;钱江;潘银珍;潘立群;胡元元;欧洁红
龙胆泻肝汤始载于<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山栀、泽泻、木通、柴胡、当归、生地、车前子、甘草十味药组成.主治肝胆实火上炎或肝经湿热下注之症.笔者用此方治疗生殖器疱疹、痤疮、遗精、阴囊湿疹,男性不育等病症,辨证属于湿热内蕴者有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王永祥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64例患者采用先针刺百会、关元、肾俞、足三里等穴位,随后行推拿治疗,根据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评估疗效.结果:64例病人中,痊愈24例,显效2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9%.其中疗程短7d,长28d.结论:针刺推拿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调和气血、促进气血运行的疗效.
作者:朱自涛;赵红利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本院王贯中副主任医师,被授予全国农村基层优秀中医,他临床经验丰富,尤其治疗疑难顽症,独具匠心,疗效颇著,我等有幸从师临证学习,受益甚多,兹择其治疗肺癌之验案三则,报道如下:
作者:周继军;黄泉晰;王建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祖国医学中,一直没有对重症肌无力相关的病名诊断,但被广泛地归纳在痿证范畴中.痿证系邪热伤津,以及气阴不足所引发筋脉失养,主要表现为筋脉弛缓与软弱无力,以及日久不用而一起肌肉的痿缩甚至瘫痪的一组肢体病症.
作者:叶家豪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索丹皮酚-壳聚糖膜的制备方法,了解药膜的性状及体外释放规律.方法:以1∶1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混合物作为基质,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丹皮酚药膜.通过对4种不同甘油含量的膜的多种物理性质的研究来寻找佳的制膜配方,同时以体外释放法研究药膜对丹皮酚的控释能力.结果:以1∶1的壳聚糖和羧甲基壳聚糖混合为溶质(甘油含量为2%)制备的药膜具有较理想的物理性质和药物缓释能力.结论:丹皮酚-壳聚糖膜制作工艺简单,物理性质优良,缓释效果理想.
作者:董亮;崔华雷;尹辉;王晓晔;李云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辛温理气类中药结合理疗治疗缺锌性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厌食运脾膏(肉桂、公丁香、炒苍术、小茴香、莱菔子,莪术、藿香、木香等)结合理疗治疗本病120例,并设对照组,观察两组Zn 、UAMY 、HGB及体重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83%,对照组有效率80.8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 P<0.05).结论:本方法对于本病有辛温理气、振奋脾阳,增进食欲的功效;可促进Zn 、UAMY 、HGB及体重恢复正常或有很大提高,增进患儿身体健康.
作者:张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胸痹患者症状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疗效观察,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肉桂、附子、延胡索、细辛、白芥子、川芎、乳香、没药、丹参等)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对照组为 76.7%,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胸痹患者症状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赪辉;范秀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复方归芪颗粒(冀药制字Z20050849)为本院医师多年的临床经验方,功能补气血、健脾胃、止眩晕,主治气血不足、脾胃虚弱而引起的头晕、乏力、倦怠等症,对脑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取得满意疗效.从1999年临床应用至今,安全可靠,未发生过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我们对复方归芪颗粒制备工艺及薄层鉴别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如下.
作者:余海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保肝护脑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对照组、保肝护脑针法组.线栓法制作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测试大鼠行为学、血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结果:模型组、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缺血2 h (电针治疗前)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差异;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极显著差异(P<0.01);与针刺对照组相比,保肝护脑针法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更为显著(P<0.05).电针治疗前,与假手术组、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比较,模型组血清GST水平显著增高(P<0.01),而血清GSH 、GSH-Px和GR 明显降低(P<0.01);经10次电针治疗结束后: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照组和保肝护脑针法组血清GST水平明显降低(P<0.01),同时血清GSH 、GSH-Px和GR显著升高(P<0.01);与针刺对照组相比,保肝护脑针法组血清GST、GSH 、GSH-Px和GR各项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保肝护脑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效果较单纯头穴针刺更为显著,其治疗机理与调节谷胱甘肽抗氧化系统密切相关.
作者:刘智斌;牛文民;杨晓航;王渊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泻火、解毒,活血化瘀类中药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硬结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硬结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大黄、芒硝(按1∶3比例)外敷伤口,并同时给予伤口微波理疗;对照组只给予伤口微波理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硬结消退、渗液停止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切口硬结消退、渗液停止天数(4.10±1.20)d,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大黄、芒硝外敷治疗剖宫产术后切口硬结效果明显,费用低廉.
作者:周海燕;王咏梅;单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天灸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效果.方法:4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采用针刺膻中、中脘、内关、足三里、公孙、厉兑等,同时于膈俞、胃俞穴进行天灸,疗程2周.结果:总有效率100%.结论:针刺配合天灸疗法具有调畅气机、通经活络、健脾和胃、扶正培元的功效,该疗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
作者:张丽华;王艳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类中药组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GFβ的影响.方法:将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一般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肾安方(黄芪、莪术、党参、丹参、红花、白术、苍术、川芎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包醛氧化淀粉治疗,疗程均为90d.观察两组血清TGFβ及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TGFβ显著性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治疗组治疗后肾功能有好转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安方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患者的肾功能,可能与降低血清TGFβ有关.
作者:张立艳;曲环汝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助化通瘀汤配合维生素 C及葡萄糖酸锌等药物治疗男性精液不液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118例精液不液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采用助化通瘀汤(由山茱萸、龟版、枣仁、知母、牡蛎、枸杞子、泽泻、水蛭、茯苓、丹参、生地等组成)配合维生素C及葡萄糖酸锌等药物治疗,对照组应用维生素C及葡萄糖酸锌治疗.服用60d后对两组病例疗效进行总结.结果:118例全部得到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86.4%;对照组总有效率59.3%,两组液化率差异有显著性( P < 0.05).结论:助化通瘀汤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散结的功效,治疗精液不化症有明显疗效.
作者:刘焕军;邓鲲;曾新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苓健脾胃颗粒配合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疗效.方法:对100例患儿口服参苓健脾胃颗粒(北沙参、山药、薏苡仁、茯苓、砂仁、扁豆等)配合捏脊法治疗.结果:经治100例患儿,总有效率97%.结论:本法可以调整患儿脾胃功能,增进食欲.
作者:王红峰;代军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滋肾调心活血类中药对脑卒中患者并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对脑卒中患者作认知功能检查,筛选出存在认知功能损害的患者共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滋肾调心活血汤(海马、远志、菖蒲、益智仁、天竺黄、肉苁蓉、郁金、鹿角霜、龟版胶等)口服,对照组38例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尼莫地平口服,分别在4周和12周复测MMSE,并进行中医临床疗效评定比较.结果:该组患者的4周和12周复测MMSE检查和中医临床疗效评定,与对照组比较评分差异显著(P<0.01).结论:滋肾调心活血法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恢复效果显著.
作者:陈红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在小儿肺炎中的疗效.方法:常规对照组62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74例,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用于治疗小儿肺炎,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提高,疗效确切.
作者:王荣;李燕玲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益气化痰活血类中药对本社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干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152例慢阻肺患者采用益气化痰活血法(党参、麦冬、当归、苦参、黄芪、五味子、丹参、半夏)进行干预治疗.结果:本社区慢阻肺患者中96%为50周岁以上的老人,其中91%为男性患者;采用益气化痰活血法干预治疗慢阻肺的总有效率为95.5%.结论:本法有益气活血化痰的作用,可有效减轻慢阻肺的症状.
作者:潘莉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应清热解毒类中药配伍对宫颈糜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4例,对照组34例患者应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34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宫糜汤(龙胆草、车前子、白术、金银花、当归、黄芪、三七粉、益母草、薏苡仁、茯苓、鱼腥草、败酱草、芡实、黄柏)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创面的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宫颈糜烂治疗,安全方便,并且疗效显著.
作者:高巧连;齐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俞穴粘贴芬太尼透皮贴剂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60例足月单胎且无妊娠合并症的产妇,按分娩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为芬太尼透皮贴剂穴位粘贴,Ⅱ组为对照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镇痛效果,胎儿娩出后分别观察新生儿Aparg评分,并取胎儿脐血行血气分析.结果:Ⅰ组各时段VAS评分均低于Ⅱ组(P<0.01);2组产妇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血血气分析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法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可靠,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作者:杨海霞;郭璟静;刘苑;闫利荣;朱红霞;苏心镜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盆腔炎尤其是慢性盆腔炎是非常常见的妇科疾病.西药对本病的治疗仅能起到消炎作用,使症状暂时缓解;自2008~2010年,笔者采用中药颗粒剂口服配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96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