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英
患儿,女,14个月.因右侧腹股沟区发现难复性包块伴阵阵哭闹6h于2006年3月入院.入院前6h患儿突发右侧腹股沟区包块(既往无右侧腹股沟包块病史),不能还纳,患儿阵阵哭闹不安,呕吐胃内容物1次.
作者:刘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医院糖尿病治疗膳食进行标准化定量,制作基本的菜肴营养标签和标准化菜谱软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化治疗膳食.方法 根据糖尿病营养治疗原则,结合烹调技术,制定糖尿病治疗食谱(含180种菜品),对菜品原材料用量进行标准化定量,计算其主要营养成分(能量、蛋白质、脂肪、胆固醉、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铁、钠、钙)含量,制作基本菜肴营养标签和标准化菜谱软件.结果 制定了搪尿病治疗食谱,计算出每份菜肴中10种营养成分含量,制作了莱肴营养标签和标准化菜谱软件.结论 对糖尿病治疗食谱进行标准化定量,制定基本莱肴营养标签和软件,使抽象的营养素概念直观体现在每份菜肴中,体现了每份菜肴的基本营养特性,便于营养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和膳食处方,也使患者膳食选择更方便、科学和多样化.
作者:吴晓娜;邓波;崔越;张培利;余雪梅;杨咏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受遗传因素高度影响的,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脆性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双胞胎及家系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调节骨密度、骨超声特征和骨几何形态起重要作用,60%~85%的骨密度(BMD)取决于遗传因素[1].
作者:曹飞;沈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胰岛细胞抗体(ICA)、胰岛素自身抗体(LAA)这3种胰岛自身抗体,分析其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临床诊断为DM2患者125例,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99例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分别检测两组的GAD-Ab、ICA、lAA.结果 GAD-Ab、ICA和IAA从及这3种抗体联合检测在DM2患者中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AD-Ab、ICA及3种抗体联合检测(P<0.01),IAA(P<0.05).结论 胰岛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LADA患者的检出率,对于早诊断、早治疗意义重大.
作者:谢鸿飞;倪虹;陈忠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AP模型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建立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水肿型胰腺炎(AEP)及对照组模型,在制模后0、3、6、12、24h分期分批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淀粉酶含量,作中性粒细胞分离并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切取胰腺标本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结果 ANP组PMN凋亡率明显降低,至术后24h降至(1.87±0.41);AEP组PMN凋亡率则明显升高,术后12h达到峰值(12.33±0.41);对照组PMN凋亡维持在(6.30±6.57)水平.各时相点组间比较,3、6、12、24h ANP组PMN凋亡率低于AEP组(P<0.05).结论 ANP组外周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凋亡明显降低,而AEP组外周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则存在较多的凋亡,提示急性胰腺炎的转归与循环中性粒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李俊;刘震;李晓东;陈玉祥;张跃天;黄卫;刘友春;方向;刘续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反映血压波动程度的动态血压曲线平滑指数(S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9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两组:颈动脉正常组(CAN组)44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50例,对两组的动态血压曲线SI进行比较.结果 CAS组24h收缩压SI(24hSLS)、24h舒张压sI(24hSID)、夜间收缩压SI(nSIS)、夜间舒张压SI(fISID)明显低于CAN纽.颈动脉粥样硬化与24hSIS、nSIS、nSID之间呈负相关.结论 SI作为一种反映血压波动的监测指标,可以更好地反映血压的波动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作者:粱超;林文果;刘丽;何江;雷开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的生物化疗在肾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42例行肾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应用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和5-氟尿嘧啶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生存率.结果 经过13~37个月的随访,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42/42)、95.2%(40/42)、85.7%(36/42).所有患者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的生物化疗可提高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药物耐受性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蕾;吴平;胡其艳;孙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个体化顺铂给药的消化道反应与有关资料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晚期姑息治疗原则,含顺铂方案的86例共140周期的临床资料,按70mg/m2计算出周期顺铂总量,首剂均为20mg,静脉遮光滴注.第2天用量根据当日晨消化道反应决定用量.无反应或Ⅰ消化道反应加倍顺铂量为40mg.逐日递加至60mg/d为限.每日常规给予胃复安10mg或格拉斯琼3mg预处理.结果 140个周期含顺铂方案消化道反应为55%(77/140),与有关报道>90%明显下降.表明个体顺铂给药患者消化道反应具有较好耐受性,提高了治疗期生存质量.
作者:李明泉;胡月珍;张再军;杨华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眼部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1%,其中1/5为恶性肿瘤[1],眼部肿瘤既可导致失明,也可致命.裸鼠异种移植是研究眼部肿瘤药物治疗的良好动物模型,建立相应的移植肿瘤模型,可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眼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肿瘤发病机制,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本文就近年眼科肿瘤的裸小鼠移植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满;吴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体外处理后的K562细胞p53通路和K562细胞C1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以说明辛伐他汀是否依赖p53通路参与K562细胞细胞周期G0/G1期停滞的调控和抑制K562细胞增殖.方法 体外培养和用辛伐他汀处理K562细胞,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辛伐他汀作用后细胞周期和凋亡率的变化,用RT-PCR检测K562细胞p53通路和细胞周期G1期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辛伐他汀能使K562细胞停滞在G0/G1期.明显诱导K562细胞凋亡,大多数p53通路基因和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的变化出现差异表达.结论 辛伐他汀可能通过作用于参与细胞增殖和凋亡的p53通路,抑制K562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
作者:马俊芳;林玉仙;唐志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应用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5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按制订好的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临床路径表实施每日治疗和护理工作,对照组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9年制定的脑卒中护理常规进行.结果 实验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CN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住院日、住院治疗费用等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应用于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蒋运兰;吴伦卉;雷花;王芳;张安琴;廖如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声音嘶哑2个月喉痛1周人院.2个月前无原因开始声音嘶哑,逐渐加重,但无咳嗽,无痰中带血,未重视.1周前开始出现喉痛,能忍,但无异物感,无吞咽梗阻,无气紧,无发热.门诊纤维喉镜:右侧喉腔声门上区圆形光滑肿物.大小约1.5cm.诊断:喉新生物.故以喉新生物收入院.无外伤史,无手术史.嗜烟酒.家族史无特殊.检查:T37.3℃,P 80次/Min,R 20次/nlin,BP 130/86mmHg.偶有痛苦表情,全身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无肿块,气管居中,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脊柱活动自如,神经反射正常.专科检查:喉体活动度正常,间接喉镜:会厌未见肿物,抬举差,声门未暴露.
作者:许菲莎;兰艳丽;王莹;梁传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新手术方式.方法 13例轻、中度腋窝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上臂内侧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松解后的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结果 本组13例患者20侧腋窝运用前臂内侧瓣全部存活,术后功能恢复总体较满意.结论 对于轻、中度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我们认为前臂内侧皮辩是一种较好的新选择.
作者:刘勇;陈俊杰;于蓉;岑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脑组织的分布特点,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血流2h,再灌注3~120h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缺血性脑损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观察iNOS在脑组织的分布特点.结果 再灌注12h组开始出现神经元不可逆变性,24h梗死形成.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再灌注3h组无iNOS阳性的细胞.再灌注12~120h过程中,脑组织iNOS阳性细胞在再灌注12h开始表达,24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再灌注12~120h各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3h组比较P<0.01.再灌注各组与24h组比较P<0.01.结论 iNOS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h开始表达,24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其细胞定位以小胶质细胞为主.iNOS与脑缺血再灌注后期神经元损伤有明显关联.为临床早期使用iNOS抑制剂减少脑损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枫涛;范生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胸腔内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灌注药物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4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穿刺置管引流,将顺铂(DDP)稀释后注入胸腔内治疗,每周2次.结果 完全缓解(CR)14例,部分缓解(PR)20例,总有效率(CR+PR)为85%,不良反应轻,主要为轻度消化道反应和一过性发热胸痛.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安全,腔内给药不良反应低,能有效控制恶性胸腔积液,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萍;王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FFP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及临床科学、合理应用FFP的情况.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4月我院输注新鲜冷冻血浆(FFP)共200例(516次)的资料,分析临床医生输注FFP的目的 ;榆注FFP的516例中有256例在输注前以及输注后8h内均检查了PT、APTT,根据现代FFP输注适应证标准,将256例分为非控制组56例和控制组200例,比较榆注前及输注后8h内的PT、APTT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例中临床医生输注FFP合理使用119例(59.5%),输注血浆1027 U(72.4%),不合理使用81例(40.5%),输注血浆391U(27.6%);非控制组在输注FFP后的PT、APIT的值较输注前有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在榆注FFP后PT、APTT的值较输注前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现代FFP输注适应证标准,合理使用FFP能有效纠正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新鲜冷冻血浆的意识仍待加强.
作者:赵小燕;王风玉;张英;孙丽君;陈雪梅;陈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纤维乳管镜对乳头溢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北京博莱德光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供的Blade FvY-780型纤维乳管镜,配备FVS检查系统对106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检查诊断,手术病例与术后病理诊断作对比分析.结果 106例均成功检查.乳管镜诊断为乳管内非隆起样(渗出性)病变49例,行冲洗治疗.随访4~12个月.平均8个月,无复发.隆起样病变57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36例,其中,镜下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瘤18例.行含病变乳管的腺叶部分切除术.病理符合16例,乳头状瘤病镜下诊断16例,其中13例与病理诊断符合,乳腺癌1例,疑癌1例,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1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结论 孔管镜能明确乳头溢液病因,确定病变部位,是孔头溢液的首选检查方法,可使乳管炎与乳管扩张症免于手术,可以在直视下早期发现导管内癌.
作者:陈龙舟;王金星;邵伟州;祝乔;李青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12月在本院分娩的120例产妇,均为足月妊娠、正常分娩、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未使用过前列腺素抑制剂的自然临产产妇,随机分为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组(研究组)和缩宫素组(对照组),于第3产程早期分别给予口服米索前列醇、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或肌注缩宫素,计算第3产程时间,测量胎盘娩出时、产后2h和24h出血量,监测产妇产后的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的第3产程时间、胎盘娩出时出血量、产生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2h出血量400ml和产后24h出血量≥500ml的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脉膊、呼吸和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葡萄糖酸钙能起到加强子宫肌收缩,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是一种操作简便、止血好、性能安全、有临床使用价值的方法.
作者:张华琳;冯玉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行扁桃体切除120例,鼻甲减容4例,同时腺样体行刮除术104例.结果 124例中患儿术后鼾声消失62例,有轻微打鼾、夜间憋气症状明显好转60例(98.38%),夜间憋气症状轻微好转2例.术后3~6个月对33例患儿复查PSG,手术后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儿童OSAHS有其自身特点,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用于扁桃体切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咽部水肿不明显等优点,减少了术后出现呼吸道梗阻的可能.
作者:张玉琳;王杰;董钏;柳庆君;马春华;张玲燕;陈丽凌;蔡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行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及对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单肺通气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Univent管组和双腔支气管组,每组50例.Univent管组通过插Univent管实现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所有气管插管均由同一个熟练的麻醉医生完成.主要观察指标:①完成插管所用时间;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③治疗后24、48、72h采用标准化问题对声音嘶哑和咽喉痛进行评估.结果 ①双腔支气管组的插管时间明显较Univent管组长(P<0.05);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双腔支气管组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较Univent管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如支气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和Univent管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应用Univent管可减少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首先选用Univent管.
作者:何旭东;杨勇;段佐平;范文江;易明亮;颜渊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