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Ⅰ型胶原基因多态性与骨质量的关系

曹飞;沈彬

关键词:Ⅰ型胶原, 基因多态性, 骨质量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受遗传因素高度影响的,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脆性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双胞胎及家系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调节骨密度、骨超声特征和骨几何形态起重要作用,60%~85%的骨密度(BMD)取决于遗传因素[1].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食管癌术后并发胸胃主动脉瘘2例

    1 临床资料例1,男,60岁.食管下段鳞癌,病长约3cm,累及深肌层.常州产26mm WH-D型管状吻合器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下吻合术,手术顺利.患者手术后恢复顺利,术后12d进半流质饮食出院.出院后2周自觉胸闷,反复呕血,再次入院.急诊胃镜检查,发现胃内大量血液,遂于2004年3月行剖胸探查.术中见胃胀如球,切开胃壁探查见吻合口下紧邻吻合口处胃主动脉瘘,直径约0.6cm.术中出血约3800ml.患者血压为零.

    作者:潘传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磺胺嘧啶银加甲硝唑配合波姆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渡姆光治疗宫颈糜烂后创面用磺胺嘧啶银加甲硝唑和传统的随访观察两种方法在阴道排液、阴道流血、糜烂愈合时间上的差异.方法 本组接受渡姆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患者186例,分为对照组(92例),试验组(94例).术后分别比较两组的治愈率、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量.结果 一次性治愈率95.74%(试验组)和90.22%(对照组),试验组术后4周和8周末的治愈率明显超过对照组(0.05>P>0.01);术后12周随访,两组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流液多于月经量者24.47%(试验组)和51.09%(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流液时间8.3d(试验组)和12.8d(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流血时间(5.3±4.8)d(试验组)和(9.4±5.2)d(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姆治疗后用磺胺嘧啶银与甲硝唑宫颈上药,使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量、出血量明显减少,排液时间、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疗效显著,弥补了单用波姆治疗宫颈糜烂的不足.

    作者:秦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8例

    2008年1月20日,我院收治了某校急性亚硝酸盐中毒8例,经及时抢救,全部治愈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王广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在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行扁桃体切除120例,鼻甲减容4例,同时腺样体行刮除术104例.结果 124例中患儿术后鼾声消失62例,有轻微打鼾、夜间憋气症状明显好转60例(98.38%),夜间憋气症状轻微好转2例.术后3~6个月对33例患儿复查PSG,手术后AHI、夜间低血氧饱和度、长呼吸暂停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 儿童OSAHS有其自身特点,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技术用于扁桃体切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咽部水肿不明显等优点,减少了术后出现呼吸道梗阻的可能.

    作者:张玉琳;王杰;董钏;柳庆君;马春华;张玲燕;陈丽凌;蔡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变应性咽炎52例的经验性诊断及治疗体会

    目的 提高变应性咽炎的经验性诊断率和观察克拉霉素、克咳敏和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32例未能及时诊治的变应性咽炎患者,科学合理地采用经验性诊断及诊断性治疗方法.结果 对于32例未能及时诊治的变应性咽炎患者,采用经验性诊断及克拉霉素分散片、克咳敏和糖皮质激素联合诊断性治疗有效率为82%.结论 克拉霉素分散片、克咳敏和糖皮质激素联合诊断性治疗行之有效,是值得借鉴的措施.

    作者:李江靓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甘氨脱氧胆酸钠对人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hTERT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甘氨脱氧胆酸钠(glycodeoxycholic acid,GDCA)对肝癌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以及hTERTmRNA表达影响.方法 采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应用RT-PCR检测hTERTmRNA的表达.结果 GDCA作用肝癌SMMC7721细胞后,端粒酶活性与hTERTmRNA表达均降低.GDCA200、400μmol/L处理组与对照组端粒酶活性(A450nmOD值)分别为(0.140 ±0.04)、(0.077±0.01)、(0.24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率为43.5%和69.0%.hTERTmRNA表达明显降低,相对表达率分别为1.33、0.59、1.89.结论 甘氨脱氧胆酸钠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且下调hTERTmRNA的表达.

    作者:陈江;黄文芳;逯兴敏;郭渝;李光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心元胶囊对冠心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 现察心元胶囊治疗冠心痛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94例,进行基础治疗;心元胶囊组94例,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心元胶囊3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进行24h Holter检查,对心元胶囊治疗前后及对照组进行心率功率谱时域扣频域分析.结果 心元胶囊组治疗后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值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其中时域指标:全部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每5min 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I)、SDNN的均值(SDNNI)、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正常相邻R-R间期差值>50ms的百分比(PNN50)、心率均显著改善(P<0.05);频域指标:总频谱(TF)、低频(LF)和高频(HF)亦明显改善(P<0.05).结论 心元胶囊可改善冠心痛患者的HRV.

    作者:张大勇;李德才;胡腾;刘思泰;王庆旭;唐焕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脾切除术128例分析

    我院1990~2006年作脾切除术128例,多数为单纯脾破裂,部分为多发伤,少数为病脾,对手术和特殊意外有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正华;郭忠;阮浩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肾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的生物化疗在肾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42例行肾癌根治术的患者术后应用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和5-氟尿嘧啶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生存率.结果 经过13~37个月的随访,术后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100%(42/42)、95.2%(40/42)、85.7%(36/42).所有患者没有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白细胞介素-2、a-干扰素联合5-氟尿嘧啶的生物化疗可提高肾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率,药物耐受性良好,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蕾;吴平;胡其艳;孙志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鼠局灶脑缺血后内皮前体细胞的相关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外周血CD34+细胞和脑组织AC133抗原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线栓法模型,缺血2h.将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动物模型组,分别取缺血再灌注1、3、6、12、24、48、72h、4、7、14d等作为观察点.取再灌注1、3、6、12、24、48、72h、4、7、14d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CD34+细胞平均荧光强度.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3、4、7d脑组织AC133抗原表达.每个观察点5只大鼠,共60只大鼠,根据神经功能计分纳入实验.结果 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3d外周血单个核CD34+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直到7d.14d恢复到基线水平.②AC133抗原在再灌注4d梗死半球半暗带区域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阳性,3、7d组无阳性表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外周血CD34+干细胞明显下降,脑梗死半暗带区域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AC133抗原的表达,提示内源性血管内皮干细胞可能参与脑缺血损伤的血管修复.

    作者:胡湘蜀;周东;罗祖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及伊托必利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均经胃镜检测证实,并随机分成3组:A组服铝碳酸镁1.0g,3次/d,饭后1h服用;B组服伊托必利50mg,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C组同时按各自的用法服用铝碳酸镁和伊托必利.治疗4周后观察腹胀、腹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0%、81%、98%.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有效.

    作者:邓利华;夏绩朴;李祥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由Rich在1957年首先描述,其发生率有逐年增高趋势.FSGS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特点为蛋白尿,常为肾病性蛋白尿,同时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足突的消失.3.6%的终末期肾病(ESRD)由此类型发展而来[1].

    作者:李华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我院输注新鲜冷冻血浆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分析

    目的 探讨FFP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及临床科学、合理应用FFP的情况.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4月我院输注新鲜冷冻血浆(FFP)共200例(516次)的资料,分析临床医生输注FFP的目的 ;榆注FFP的516例中有256例在输注前以及输注后8h内均检查了PT、APTT,根据现代FFP输注适应证标准,将256例分为非控制组56例和控制组200例,比较榆注前及输注后8h内的PT、APTT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例中临床医生输注FFP合理使用119例(59.5%),输注血浆1027 U(72.4%),不合理使用81例(40.5%),输注血浆391U(27.6%);非控制组在输注FFP后的PT、APIT的值较输注前有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在榆注FFP后PT、APTT的值较输注前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现代FFP输注适应证标准,合理使用FFP能有效纠正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新鲜冷冻血浆的意识仍待加强.

    作者:赵小燕;王风玉;张英;孙丽君;陈雪梅;陈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标准化治疗食谱的制定

    目的 对医院糖尿病治疗膳食进行标准化定量,制作基本的菜肴营养标签和标准化菜谱软件,为糖尿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化治疗膳食.方法 根据糖尿病营养治疗原则,结合烹调技术,制定糖尿病治疗食谱(含180种菜品),对菜品原材料用量进行标准化定量,计算其主要营养成分(能量、蛋白质、脂肪、胆固醉、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A、铁、钠、钙)含量,制作基本菜肴营养标签和标准化菜谱软件.结果 制定了搪尿病治疗食谱,计算出每份菜肴中10种营养成分含量,制作了莱肴营养标签和标准化菜谱软件.结论 对糖尿病治疗食谱进行标准化定量,制定基本莱肴营养标签和软件,使抽象的营养素概念直观体现在每份菜肴中,体现了每份菜肴的基本营养特性,便于营养医师对患者进行营养指导和膳食处方,也使患者膳食选择更方便、科学和多样化.

    作者:吴晓娜;邓波;崔越;张培利;余雪梅;杨咏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腹股沟斜疝右侧卵巢嵌顿1例

    患儿,女,14个月.因右侧腹股沟区发现难复性包块伴阵阵哭闹6h于2006年3月入院.入院前6h患儿突发右侧腹股沟区包块(既往无右侧腹股沟包块病史),不能还纳,患儿阵阵哭闹不安,呕吐胃内容物1次.

    作者:刘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上臂内侧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13例的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一种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新手术方式.方法 13例轻、中度腋窝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上臂内侧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松解后的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植皮.结果 本组13例患者20侧腋窝运用前臂内侧瓣全部存活,术后功能恢复总体较满意.结论 对于轻、中度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修复,我们认为前臂内侧皮辩是一种较好的新选择.

    作者:刘勇;陈俊杰;于蓉;岑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所处理2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中,再次手术22例,非手术治疗3例,放弃治疗3例,存活23例,死亡2例.结论 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和术中注意对出血责任动脉牢靠地电凝止血可减少再出血,及时手术可大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汤秉洪;覃宗明;杨明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痉挛、供血不足所致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SGB)联合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痉挛、供血不足所致头痛的疗效.方法 选取50例该类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5例.A组:以1%利多卡因8~10ml,行左侧SGB;B组:在A组基础上口服银杏叶分散片0.26g+甲钴胺0.5mg+维生素E胶丸0.1g,3次/d.记录治疗前后患者VA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VAS评分与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的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SGB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GB联合药物治疗颅内动脉痉挛、供血不足所致头痛能显著提高头痛的疗效,并减少SGB次数.

    作者:刘光义;郑梦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以眼内炎为首发症的肺炎链球菌败血症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畏寒、发热伴咳嗽、咳痰6d,右眼胀痛伴头痛1d收入眼科住院.入院查体:T 38.8℃,P 96次/min,R 20次/min,BP 130/85mmHg.急性病容,烦燥,意识模糊,右眼肿胀,前房积脓,瞳孔区脓性分泌物,右眼视力眼前手动,颈阻(+),口唇疱疹,双肺未闻及干湿哕音,心率96次/min,心尖区三级收缩期杂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克氏征阳性.头颅CT:颅内未见异常,脑电图:中重度损害.胸片双肺未见异常,双侧心缘圆隆,尿常规:蛋白(+),余(-),肝功:ALT 30U/L,AST98U/L,TB29.3μmol/L.DB 10.9μmol/L,PT 13.8s,血常规:WBC11.7×109/L.N,0.849,Hb 114g/t,TLP 111×109/L.

    作者:周菊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双源CT冠脉成像中心律不齐的处理方法——心电编辑技术

    目的 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双源CT冠脉成像心律不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律不齐影像53例(窦性心律不齐34例,早搏19例).按心率波动范围分组,评价影像节段质量.对于影像节段显示为Ⅲ,Ⅳ级影像者进行心电编辑处理,比较编辑前后影像节段评级的变化.结果 窦性心律不齐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46.5%,鳊辑后下降到21.2%;早搏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50.4%.编辑后下降到17.5%;心率波动范围越大,编辑后影像质量改善越明显.结论 心电编辑技术可部分改善心律不齐影像的质量,对于严重心律不齐者,心电编辑效果不佳,属检查禁忌.

    作者:高燕;白林;彭泽华;黄红云;陶客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