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磺胺嘧啶银加甲硝唑配合波姆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秦琦

关键词:磺胺嘧啶银, 甲硝唑, 波姆治疗, 宫颈糜烂
摘要:目的 观察渡姆光治疗宫颈糜烂后创面用磺胺嘧啶银加甲硝唑和传统的随访观察两种方法在阴道排液、阴道流血、糜烂愈合时间上的差异.方法 本组接受渡姆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患者186例,分为对照组(92例),试验组(94例).术后分别比较两组的治愈率、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量.结果 一次性治愈率95.74%(试验组)和90.22%(对照组),试验组术后4周和8周末的治愈率明显超过对照组(0.05>P>0.01);术后12周随访,两组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流液多于月经量者24.47%(试验组)和51.09%(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流液时间8.3d(试验组)和12.8d(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流血时间(5.3±4.8)d(试验组)和(9.4±5.2)d(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姆治疗后用磺胺嘧啶银与甲硝唑宫颈上药,使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量、出血量明显减少,排液时间、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疗效显著,弥补了单用波姆治疗宫颈糜烂的不足.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脑组织的分布特点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在脑组织的分布特点,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血流2h,再灌注3~120h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缺血性脑损伤的组织学特点,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观察iNOS在脑组织的分布特点.结果 再灌注12h组开始出现神经元不可逆变性,24h梗死形成.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再灌注3h组无iNOS阳性的细胞.再灌注12~120h过程中,脑组织iNOS阳性细胞在再灌注12h开始表达,24h达到高峰,后逐渐下降.再灌注12~120h各组与正常组、假手术组、3h组比较P<0.01.再灌注各组与24h组比较P<0.01.结论 iNOS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h开始表达,24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其细胞定位以小胶质细胞为主.iNOS与脑缺血再灌注后期神经元损伤有明显关联.为临床早期使用iNOS抑制剂减少脑损害,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王枫涛;范生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骨髓及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的干细胞功能紊乱性疾病.目前,AA虽然通过干细胞移植或免疫抑制治疗可被治愈或改善,然而其治疗要取得进一步的进展,还有赖于对其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AA可以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的,获得性AA的病因大多数情况下是不清楚的,传统认为从的病因取决于三方面,造血干细胞缺陷、造血微环境异常及免疫功能紊乱[1].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细胞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A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作者:刘双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川芎钩藤方配合尼群地平治疗高血压病3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类中药配伍,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两组均以尼群地平为基础治疗,对照组不再加用其他药物,治疗组加用川芎钩藤方(川芎、钩藤、决明子、桑寄生、泽泻、白术、丹参等).结果 治疗组降压效果与对照组相似,但随访1年的血压复升率.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平肝熄风,活血化瘀,补益肝肾类中药与尼群地平舍用降压疗效显著,并能长期稳定血压,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唐平;刘建敏;温天明;茅敏;周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2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2月所处理28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8例中,再次手术22例,非手术治疗3例,放弃治疗3例,存活23例,死亡2例.结论 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和术中注意对出血责任动脉牢靠地电凝止血可减少再出血,及时手术可大可能挽救患者生命.

    作者:汤秉洪;覃宗明;杨明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顺铂个体化给药的消化道反应分析

    目的 观察个体化顺铂给药的消化道反应与有关资料比较分析.方法 回顾性收集了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月晚期姑息治疗原则,含顺铂方案的86例共140周期的临床资料,按70mg/m2计算出周期顺铂总量,首剂均为20mg,静脉遮光滴注.第2天用量根据当日晨消化道反应决定用量.无反应或Ⅰ消化道反应加倍顺铂量为40mg.逐日递加至60mg/d为限.每日常规给予胃复安10mg或格拉斯琼3mg预处理.结果 140个周期含顺铂方案消化道反应为55%(77/140),与有关报道>90%明显下降.表明个体顺铂给药患者消化道反应具有较好耐受性,提高了治疗期生存质量.

    作者:李明泉;胡月珍;张再军;杨华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在肝脏巨大血管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在肝脏巨大血管瘸介入栓塞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经导管注入平阳霉素和碘化油混合乳剂栓塞治疗23例肝脏巨大血管瘤.结果 所有患者经介入栓塞治疗后血管瘤均有缩小,其中,19例明显缩小,无复发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使用平阳霉素和碘化油混合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脏巨大血管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李建浩;何乾文;顾明;胡朝芬;魏晓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压宁定联合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压宁定和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5例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患者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压宁定和多巴胺,疗程3~5d.观察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结果 治疗后心力衰竭控制显效67.5%,有效22.9%,无效11.4%.结论 联合应用压宁定和多巴胺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李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大鼠局灶脑缺血后内皮前体细胞的相关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后外周血CD34+细胞和脑组织AC133抗原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线栓法模型,缺血2h.将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动物模型组,分别取缺血再灌注1、3、6、12、24、48、72h、4、7、14d等作为观察点.取再灌注1、3、6、12、24、48、72h、4、7、14d外周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CD34+细胞平均荧光强度.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2、3、4、7d脑组织AC133抗原表达.每个观察点5只大鼠,共60只大鼠,根据神经功能计分纳入实验.结果 ①大鼠脑缺血/再灌注3d外周血单个核CD34+细胞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降低,直到7d.14d恢复到基线水平.②AC133抗原在再灌注4d梗死半球半暗带区域的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阳性,3、7d组无阳性表达.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早期外周血CD34+干细胞明显下降,脑梗死半暗带区域部分血管内皮细胞出现AC133抗原的表达,提示内源性血管内皮干细胞可能参与脑缺血损伤的血管修复.

    作者:胡湘蜀;周东;罗祖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8例

    2008年1月20日,我院收治了某校急性亚硝酸盐中毒8例,经及时抢救,全部治愈出院,报告如下:

    作者:王广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保妇康栓阴道给药致发热皮疹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42.5kg.2007年初,因外阴瘙痒、灼热于成都某医院就诊,医师诊断为老年性阴道炎,开具保妇康栓(厂家、批号不详)治疗,每晚1次临睡前阴道用.用药当晚骤起发热,T 39℃,伴寒战,呕吐.数小时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此后数日未再用此药.数日后患者再次使用该药,每晚1次,连续7d,均未见发热等症状,但自觉颜面部、颈部瘙痒,抓挠后遂起大片红色斑丘疹,肿胀明显,经就医予抗过敏止痒药物治疗(具体不详),1个月后瘙痒、皮疹逐渐好转,现仍留少量色斑.2007年11月14日,患者在我院再次诊断为老年性阴道炎,处方保妇康栓(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70914),每晚1粒阴道用.

    作者:黄亮;张伶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双源CT冠脉成像中心律不齐的处理方法——心电编辑技术

    目的 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双源CT冠脉成像心律不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律不齐影像53例(窦性心律不齐34例,早搏19例).按心率波动范围分组,评价影像节段质量.对于影像节段显示为Ⅲ,Ⅳ级影像者进行心电编辑处理,比较编辑前后影像节段评级的变化.结果 窦性心律不齐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46.5%,鳊辑后下降到21.2%;早搏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50.4%.编辑后下降到17.5%;心率波动范围越大,编辑后影像质量改善越明显.结论 心电编辑技术可部分改善心律不齐影像的质量,对于严重心律不齐者,心电编辑效果不佳,属检查禁忌.

    作者:高燕;白林;彭泽华;黄红云;陶客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由Rich在1957年首先描述,其发生率有逐年增高趋势.FSGS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特点为蛋白尿,常为肾病性蛋白尿,同时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足突的消失.3.6%的终末期肾病(ESRD)由此类型发展而来[1].

    作者:李华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低氧与致纤维化细胞因子的关系

    低氧(hypoxemia;anoxemia;hypoxia)是指循环血液中的少氧状态,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10.66kPa.可由肺泡通气功能不足、弥散功能障碍、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或右至左分流等原因所致.低氧对多种组织有损害作用,因低氧血症程度、发生的速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对机体影响亦不同.已有研究显示低氧可导致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上调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促进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转化并增加细胞外基质沉积,提示低氧具有致纤维化作用.在此我们就低氧与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何正平;谢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内科医师对抗幽门螺杆菌治疗认知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目的 调查基层医院的内科医师对抗HP治疗适应证、方案等问题的认知状况,分析其原因和提出解决办法.方法 采用问卷方式,先调查四家二级医院内科医师对抗HP治疗适应证和治疗方案等问题的认知情况,再从各医院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抽查2006年1月~2007年12月所有抗HP治疗的住院或门诊患者处方,并满足:①有胃镜检查资料、HP检测或病理检测资料;②开据处方的内科医师是本次调查对象;③不计治疗时间长短,均使用过质子泵抑制剂;④处方中使用有两种或以上抗生素.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本研究共调查内科医师217名,有157名对HP治疗的适应证(报警症状等方面)回答不全(72.2%),有172名临床医师对HP治疗的方案不能完全回答(79.4%).对如何避免或克服HP耐药性问题不能准确回答有188名(86.5%),比值比分别为2.59、3.85、6.41,有81.6%的内科医师未经过消化内科正规轮转(177/217).符合调查要求的患者处方共2374例,应属于治疗范畴有894例.占总例数37.6%,2157例进行了不规范治疗(90.8%),二者有统计学意义(P<0.01).1143例选择三联治疗方案(48.2%).1231例选择四联治疗方案(51.8%),2245例配伍了多种药物(94.5%),这三者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果显示我国基层医院的内科医师对抗HP的治疗适应证和方案等问题的认知状况十分混乱,治疗中随意配伍其它药物和对如何避免或克服HP耐药性等问题不能准确问答.

    作者:赖通彬;郑仕诚;周渝;肖俊尧;钟智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LCP治疗复杂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在治疗长段、复杂、粉碎性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运用锁定钢板治疗36例股骨、胫骨长段粉碎性骨折.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6~20个月的术后随访,平均13.2个月,除l例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改为外固定支架外,其余患者骨折均一期愈合,无畸形愈合,内固定松动、断裂.结论 锁定钢板在治疗长段、复杂、粉碎性骨折中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叶永杰;康小平;罗斌;阳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Cyclin B1、CDK1和14-3-3蛋白在人脑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Cyelin B1、CDK1和14-3-3蛋白在人脑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10例正常脑组织中Cyclin B1、CDK1和14-3-3蛋白的表达.结果 Cyelin B1和CDK1在正常脑组织和各病理级别的胶质瘤组织中均有表达,Cyclin B1和CDK1的表达强度随胶质瘤病理级别不同呈递增趋势;正常脑组织与胶质瘤之间以及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ycfinB1和CDK1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826,P<0.05).14-3-3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主要表达于细胞胞浆,在胶质瘤组织中其表达强度随病理级别不同呈递减趋势,正常脑组织与胶质瘤之间以及低级别胶质瘤与高级别胶质瘤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4-3-3蛋白与Cyclin B-1以及14-3-3蛋白与CDK1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r=-0.777,P<0.05;r=-0.701,P<0.05).结论 联合检测三者在胶质瘤的表达水平对判断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陈启富;王东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Ⅰ型胶原基因多态性与骨质量的关系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受遗传因素高度影响的,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脆性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双胞胎及家系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调节骨密度、骨超声特征和骨几何形态起重要作用,60%~85%的骨密度(BMD)取决于遗传因素[1].

    作者:曹飞;沈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多药物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骨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多药物联合局部浸润麻醉在骨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方法 对56名患者试用多药物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法进行术后镇痛,与同期类似手术的124的对照患者(常规处理以及使用镇痛泵和PcA)的比较.结果 试验组镇痛优良率96%,不良反应率5%;对照组1:镇痛优良率15%,不良反应率46%;对照组2:镇痛优良率60%,不良反应率46%.结论 多药物联合局部浸润麻醉法,有较好的临床镇痛效果,存在明显的比照优势,简单有效,而且安全经济.

    作者:赵勉;高曦;余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静脉导管留置针临床感染致病菌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静脉导管留置针相关感染(CRJ)病原菌特点及危险因素,指导临床合理使用留置针.方法 对我院部分科室送检的138例导管培养标本的病原菌进行分析.结果 在138例标本中,共分离出13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86株、阴性菌12株及真菌1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肠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在导管留置针培养阳性样本中占15.9%、9.1%、6.82%、3.03%.CRI与导管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插管部位及细菌定植部位有相关性(P<0.05).结论 CRI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长时间放置导管、反复插管及插管的不同部位是导致CRI的潜在危险因素,预防重点是避免导管腔内外的污染.

    作者:朱冰;邹自英;龚扬彬;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眼肿瘤裸鼠模型的应用进展

    眼部肿瘤约占全身肿瘤的1%,其中1/5为恶性肿瘤[1],眼部肿瘤既可导致失明,也可致命.裸鼠异种移植是研究眼部肿瘤药物治疗的良好动物模型,建立相应的移植肿瘤模型,可更方便、更有效地认识眼科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和肿瘤发病机制,进行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本文就近年眼科肿瘤的裸小鼠移植模型建立及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李满;吴晓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