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秉洪;覃宗明;杨明彬
目的 比较应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及Univent管行单肺通气的安全性,及对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单肺通气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Univent管组和双腔支气管组,每组50例.Univent管组通过插Univent管实现单肺通气,双腔支气管组通过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所有气管插管均由同一个熟练的麻醉医生完成.主要观察指标:①完成插管所用时间;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③治疗后24、48、72h采用标准化问题对声音嘶哑和咽喉痛进行评估.结果 ①双腔支气管组的插管时间明显较Univent管组长(P<0.05);②单肺通气时肺萎陷质量和外科术野暴露程度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双腔支气管组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较Univent管组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如支气管断裂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和Univent管在食管癌根治术患者行单肺通气中的应用均安全有效,应用Univent管可减少患者术后声音嘶哑及咽喉疼痛的发生率,在适应证范围内可以首先选用Univent管.
作者:何旭东;杨勇;段佐平;范文江;易明亮;颜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MDM2、p14ARF和p21WAF1蛋白在不同级别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Ⅱ级和Ⅳ级胶质瘤组织中MDM2、p14和p21WAF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胶质瘤组织学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Ⅱ级和Ⅳ级胶质瘤中,MDM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4.00%(6/25)及56.52%(13/23)(χ2=5.298.P=0.021),其阳性表达率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升高,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MDM2的表达与胶质瘤分级呈正相关(P<0.05);p14AR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0%(19/25)及34.78%(8/23)(χ2=8.270,P=0.004),p21WAF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0%(19/25)及39.13%(9/23)(χ2=6.700,P=0.010),二者阳性表达率均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而降低,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p14ARF、p21WAF1的表达与胶质瘤分级呈负相关(P<0.05).结论 脑胶质瘤组织中,MDM2蛋白呈不同程度的过度表达,且随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水平增高;而p14ARF、p21WAF1随恶性程度的增加而表达水平降低.MDM2蛋白的过表达以及p14ARF、p21WAF1蛋白的低表达,可促进胶质瘤的发生、发展.
作者:曾义;徐宏;游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FFP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及临床科学、合理应用FFP的情况.方法 收集2007年1月~2008年4月我院输注新鲜冷冻血浆(FFP)共200例(516次)的资料,分析临床医生输注FFP的目的 ;榆注FFP的516例中有256例在输注前以及输注后8h内均检查了PT、APTT,根据现代FFP输注适应证标准,将256例分为非控制组56例和控制组200例,比较榆注前及输注后8h内的PT、APTT的检查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例中临床医生输注FFP合理使用119例(59.5%),输注血浆1027 U(72.4%),不合理使用81例(40.5%),输注血浆391U(27.6%);非控制组在输注FFP后的PT、APIT的值较输注前有缩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组在榆注FFP后PT、APTT的值较输注前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现代FFP输注适应证标准,合理使用FFP能有效纠正凝血因子缺乏所致的出血;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新鲜冷冻血浆的意识仍待加强.
作者:赵小燕;王风玉;张英;孙丽君;陈雪梅;陈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原发性乳腺恶性淋巴瘤(PBL)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PBL均以单侧乳腺无痛性包块为首发症状,病变部位无明显皮肤改变;术前超声检查多为实性占位,2~8cm大小;病理分型全部为DLBCL,其中7例为术后病理检查确诊,1例为穿刺活检确诊;临床分期IE 4例,IIE 4例;治疗方法多数采用手术切除+化疗,包括R+CHOP方案化疗;3例失访,5例存活,中位PFS期为30个月.结论 PBL以DLBCL居多,手术+化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作者:张秋蓉;朱焕玲;彭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胆囊十二指肠瘘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8年收治的35例胆囊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59岁,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引起胆囊十二指肠瘘的主要病因.术前通过B超和胃镜分别诊断1例,余患者均为术中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手术治愈,无1例十二指肠瘘发生.结论 术前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较困难,术中探查在诊断胆囊十二指肠瘘时起重要作用.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支持治疗是预防十二指肠漏发生和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作者:许建;俞小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甘氨脱氧胆酸钠(glycodeoxycholic acid,GDCA)对肝癌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以及hTERTmRNA表达影响.方法 采用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应用RT-PCR检测hTERTmRNA的表达.结果 GDCA作用肝癌SMMC7721细胞后,端粒酶活性与hTERTmRNA表达均降低.GDCA200、400μmol/L处理组与对照组端粒酶活性(A450nmOD值)分别为(0.140 ±0.04)、(0.077±0.01)、(0.24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率为43.5%和69.0%.hTERTmRNA表达明显降低,相对表达率分别为1.33、0.59、1.89.结论 甘氨脱氧胆酸钠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且下调hTERTmRNA的表达.
作者:陈江;黄文芳;逯兴敏;郭渝;李光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心电编辑技术在双源CT冠脉成像心律不齐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心律不齐影像53例(窦性心律不齐34例,早搏19例).按心率波动范围分组,评价影像节段质量.对于影像节段显示为Ⅲ,Ⅳ级影像者进行心电编辑处理,比较编辑前后影像节段评级的变化.结果 窦性心律不齐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46.5%,鳊辑后下降到21.2%;早搏编辑前Ⅲ,Ⅳ级影像比例50.4%.编辑后下降到17.5%;心率波动范围越大,编辑后影像质量改善越明显.结论 心电编辑技术可部分改善心律不齐影像的质量,对于严重心律不齐者,心电编辑效果不佳,属检查禁忌.
作者:高燕;白林;彭泽华;黄红云;陶客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脊膜脊髓炎的临床、脑脊液及MRI表现的特点,为该病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分析2005年1月~2008年3月间确诊的18例结核性脊膜脊髓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并与随机抽取的18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体温、颅压、脑脊液、糖、蛋白质、氯化物、白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结核性脊膜脊髓炎患者以下肢瘫痪、麻痹、神经源性尿储留及神经根性疼痛为常见临床表现;脑脊凌蛋白明显高于单纯性结核性脑膜炎组(P<0.01),颅压(P<0.01)及脑脊液氯化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脊液蛋白显著增高,颅压降低是该病的主要特点,早期MRI检查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作者:安慧茹;王仲元;刘琳;李净;王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我院1990~2006年作脾切除术128例,多数为单纯脾破裂,部分为多发伤,少数为病脾,对手术和特殊意外有一些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正华;郭忠;阮浩然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重症肺炎患儿发生高血糖、低钠血症的原因、后果及与病情的关系.方法 对40例重症肺炎患儿入院时进行血糖、血钠的检测,并以40例普通肺炎患儿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重症肺炎患儿急性期易发生高血糖及低钠血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重症肺炎患儿处于应激状态,存在应激损伤,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由此加重内环境紊乱.故在病情急性期应控制过度应激反应,稳定内环境,有利于病情恢复.
作者:余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并分析不同级别的星形细胞瘤的MRS结果,评价MRS在星形细胞瘤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星形细胞瘸患者共21例进行磁共振成像和磁共振波谱检查,分析MRS特点,对MRS测定的代谢物浓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星形细胞瘤MRS较其正常侧表现为NAA峰降低,Cho峰升高,Cr峰较稳定,MI峰散见升高.Lac峰在高级别星形细胞瘤中明显升高.随星形细胞瘸恶性程度上升,NAA/Cr、NAA/Cho减小,Lac/Cr、Cho/Cr升高.NAA/Cho在低级别和高级别星形细胞瘤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c/Cr在WH03级与4级星形细胞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体素MRS有助于星形细胞瘤术前分级,NAA/Cho、Lac/Cr具鉴别意义.
作者:吴珂;游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83例颈椎病患者行星状神经节前侧入路气管旁阻滞疗法.结果 83例颈椎病患者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后,疗效迭优者46%、良39.6%、差14.4%,有效率迭到85.6%,虽有一过性不良反应发生,但经过处理均无后遗症.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治疗颈椎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文值;卿恩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由Rich在1957年首先描述,其发生率有逐年增高趋势.FSGS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其特点为蛋白尿,常为肾病性蛋白尿,同时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和足突的消失.3.6%的终末期肾病(ESRD)由此类型发展而来[1].
作者:李华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肾癌腹腔镜根治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52例肾癌患者施行腹腔镜下根治术.结果 手术时间100~160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量40~230ml,平均90ml.术后7~10d痊愈出院.肠道恢复时间为术后1~3d,平均1.5 d.术后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手术后随防1~29个月,一般状况良好,无肿瘤复发及转移.结论 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郑华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铝碳酸镁及伊托必利对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24例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均经胃镜检测证实,并随机分成3组:A组服铝碳酸镁1.0g,3次/d,饭后1h服用;B组服伊托必利50mg,3次/d,饭前半小时服用;C组同时按各自的用法服用铝碳酸镁和伊托必利.治疗4周后观察腹胀、腹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变化,并复查胃镜.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症状明显减轻(P<0.05),总有效率分别为80%、81%、98%.结论 铝碳酸镁联合伊托必利治疗原发性胆汁返流性胃炎有效.
作者:邓利华;夏绩朴;李祥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54岁.因声音嘶哑2个月喉痛1周人院.2个月前无原因开始声音嘶哑,逐渐加重,但无咳嗽,无痰中带血,未重视.1周前开始出现喉痛,能忍,但无异物感,无吞咽梗阻,无气紧,无发热.门诊纤维喉镜:右侧喉腔声门上区圆形光滑肿物.大小约1.5cm.诊断:喉新生物.故以喉新生物收入院.无外伤史,无手术史.嗜烟酒.家族史无特殊.检查:T37.3℃,P 80次/Min,R 20次/nlin,BP 130/86mmHg.偶有痛苦表情,全身淋巴结无肿大,颈软,无肿块,气管居中,心肺(-),腹部未见异常,脊柱活动自如,神经反射正常.专科检查:喉体活动度正常,间接喉镜:会厌未见肿物,抬举差,声门未暴露.
作者:许菲莎;兰艳丽;王莹;梁传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AP模型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 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只.分别建立大鼠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水肿型胰腺炎(AEP)及对照组模型,在制模后0、3、6、12、24h分期分批处死大鼠,抽取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淀粉酶含量,作中性粒细胞分离并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凋亡.切取胰腺标本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并对胰腺组织进行病理评分.结果 ANP组PMN凋亡率明显降低,至术后24h降至(1.87±0.41);AEP组PMN凋亡率则明显升高,术后12h达到峰值(12.33±0.41);对照组PMN凋亡维持在(6.30±6.57)水平.各时相点组间比较,3、6、12、24h ANP组PMN凋亡率低于AEP组(P<0.05).结论 ANP组外周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凋亡明显降低,而AEP组外周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则存在较多的凋亡,提示急性胰腺炎的转归与循环中性粒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作者:李俊;刘震;李晓东;陈玉祥;张跃天;黄卫;刘友春;方向;刘续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进一步提高肝胆管结石胆管镜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8年6月胆管镜518例606例次的病例.结果 518例中临床疑为胆管结石500例,胆管镜证实349例,符合率69.8%.取石成功率97.13%(339/349).结石取净率79.08%(276/349),其中肝外胆管结石取净率96.95%(159/164),肝内胆管结石取净率63.24%(117/185).发生并发症14例,其中胆管出血5例,高热伴黄疸1例,瘘道穿孔致胆汁性腹膜炎2例,十二指肠破裂4例,假道形成2例,均经处理治愈.结论 为提高肝胆管结石的胆管镜诊治水平,笔者认为应注意几个方面:①胆管术中和术后使用胆管镜应列为常规;②必须掌握取石困难的胆管镜操作技巧;③正确处理和预防并发症;④手术与胆管镜的相互配合等.
作者:黄德全;胡先典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渡姆光治疗宫颈糜烂后创面用磺胺嘧啶银加甲硝唑和传统的随访观察两种方法在阴道排液、阴道流血、糜烂愈合时间上的差异.方法 本组接受渡姆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患者186例,分为对照组(92例),试验组(94例).术后分别比较两组的治愈率、阴道排液量、阴道出血量.结果 一次性治愈率95.74%(试验组)和90.22%(对照组),试验组术后4周和8周末的治愈率明显超过对照组(0.05>P>0.01);术后12周随访,两组的有效率及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流液多于月经量者24.47%(试验组)和51.09%(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流液时间8.3d(试验组)和12.8d(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流血时间(5.3±4.8)d(试验组)和(9.4±5.2)d(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波姆治疗后用磺胺嘧啶银与甲硝唑宫颈上药,使患者术后阴道排液量、出血量明显减少,排液时间、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疗效显著,弥补了单用波姆治疗宫颈糜烂的不足.
作者:秦琦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受遗传因素高度影响的,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脆性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双胞胎及家系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对调节骨密度、骨超声特征和骨几何形态起重要作用,60%~85%的骨密度(BMD)取决于遗传因素[1].
作者:曹飞;沈彬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