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舒运兵;孙广运;杨晓慧

关键词:瑞芬太尼, 氯胺酮, 小儿, 短小手术
摘要: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REM)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75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组(KR组)35例,氯胺酮组(K组)40例.诱导均采用氯胺酮1.5~2mg/kg静脉给药,K组采用间断推注氯胺酮维持,追加剂量约为诱导剂量的1/3~1/2;KR组手术开始后立即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1~1μg(kg·min)维持,必要时追加氯胺酮.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定向力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 KR组与K组相比麻醉满意度、定向力恢复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组麻醉效能较K组可靠、安全,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机会均等.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特急性外伤性脑疝

    1 临床资料本组34例,男27例,女7例;年龄9~55岁,平均33.7岁.车祸致伤25例,高处坠落伤6例,钝器击伤3例.单侧瞳孔散大29例,双侧瞳孔散大5例.额颞顶硬膜外血肿9例,额颞叶脑挫裂伤合并脑内血肿14例,额颞叶硬膜下血肿合并同侧硬膜外血肿11例.

    作者:张卫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稳心颗粒治疗病窦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病窦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快速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通过生化指标和辅助检查结果 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稳心颗粒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快速心律失常控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病窦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饶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加用中药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了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加用中药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了我病区108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33.3%,有效率61.1%,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率29.6%,有效率63%,总有效率92.6%;两组疗效相当(χ2=0.216,P>0.05).治疗组EF(心脏射血分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676,P<0.01).结论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有效增加EF值,改善患者的预后,不良反应少,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明;闫莉;喻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清开灵注射液对糖尿病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血脂和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目的 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T2DM)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血脂和纤维蛋白的影响.方法 41例(52眼)T2DM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者(治疗组)应用清开灵注射液前后检测血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同时设33例健康人(对照组)对照.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同对照组相比TC、Fg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TG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应用清开灵注射液30d后,TC、Fg有明显降低(P<0.05),TG有显著下降(P<0.01).结论 清开灵注射液能降低T2DM并发虹膜睫状体炎患TC、TG和Fg的作用.

    作者:李桂生;祝云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银杏内酯的提取分离及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通过有机溶剂溶解和柱层析技术,从银杏提取物中分离纯化银杏内酯.观察和比较银杏叶提取物(GBE)对不同年龄大鼠动脉环的舒张作用.方法 3种银杏内酯(银杏内酯A、B、C)具有不同的选择溶解性的特点,故通过丙酮,乙酸乙酯与乙醇三级溶解银杏提取物,每一级溶解液匹配合适的柱层析吸附剂与洗脱液,从而达到分离纯化银杏内酯的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对所得银杏内酯A,B,C进行测定.4~24周SD大鼠的胸主动脉环被固定在组织浴槽内,先给予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稳定后给予各浓度的试验药物,观察其对动脉环舒张作用.结果 ①有机溶剂溶解和柱层析吸附技术可将银杏内酯的纯度由<6%提高至>80%,并可将它们逐一分离;②GBE对不同年龄大鼠去甲肾上腺素预收缩的腹主动脉环均有舒张作用,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对4~24周大鼠舒张效应,GBE从(1.02±0.21)%(0.01mg/ml)上升到(27.62±3.62)%(1mg/ml);③随着大鼠年龄的增长GBE对胸主动脉环的舒张效应逐渐降低.对4~24周大鼠舒张效应,1mg/ml GBE从(27.62±3.62)%降到(14.79±3.67)%,P<0.05.结论 利用有机溶剂溶解和柱层析吸附技术从银杏提取物中分离纯化银杏内酯是一种廉价高效的方法 ,值得推广.GBE对血管的舒张作用具有类似的年龄相关的改变.

    作者:韩亚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碱治疗乙型肝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碱治疗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为阿德福韦酯单独治疗组,32例,2组为苦参碱单独治疗组,32例,3组为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碱联合治疗组,32例.分别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 的乙肝患者转阴率.结果 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碱联合治疗组在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治疗后的转阴率极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1),6个月治疗的转阴率达到72.3%.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碱联合治疗乙肝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万妮娅;苏尊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346例前置胎盘病例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前王胎盘及前置胎盘并发胎盘粘连、植入病例的临床特点,探讨如何预防及正确诊断处理,从而尽可能降低该病对母儿的危害.方法 回顾性分析346例前王胎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前置胎盘初出血时间与前置胎盘分类无相关性;胎盘粘连、植入的发生与孕妇年龄、孕产次相关,与术中及产时出血量有很强相关性.结论 前置胎盘尤其合并胎盘粘连、植入的在终止妊娠时母儿的安全受到巨大威胁,应加强预防、早诊断并适时、正确地处理.

    作者:陈红;李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雷莫司琼预防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恶心呕吐的效果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雷莫司琼预防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期间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全麻下择期腹部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雷莫司琼组(R组)和格拉斯琼组(G组),术毕待患者清醒后R组或G组分别静脉注射雷莫司琼0.3mg或格拉斯琼3mg,后接一次性微量止痛泵行PCIA 48h.R组或G组镇痛液配方为:芬太尼10μg/kg+雷莫司琼0.3mg(或格拉斯琼3mg)+生理盐水至100ml.采用VAS评价术后48h内患者的镇痛效果、恶心、呕吐及止吐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各时点VAS评分均<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发生率R组显著低于G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莫司琼能安全、有效地预防术后患者自控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其效果优于格拉司琼.

    作者:苏瑛;冉菊红;马民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2002年1月~2008年4月)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34例,LC术后胆漏行鼻胆管引流(ENBD)13例,胆管狭窄行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4例.结果 3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其中有2例经2次操作取净结石.13例胆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6~11d后,胆漏均闭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胆管狭窄患者经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治愈.结论 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及胆管狭窄的有效介入方法 .

    作者:杨楠;邹波;徐成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CR产物与结核分支杆菌分子信标杂交优化及荧光检测的初步实验研究

    目的 建立PCR反应后再加入结核分支杆菌分子信标杂交试验,优化杂交条件.并对分子信标PCR杂交产物荧光信号的观测条件进行摸索.方法 通过对杂交温度、杂交时间以及杂交方式的优化,建立PCR反应后再加入TB分子信标杂交试验.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荧光显微镜对MB PCR杂交产物荧光信号的观测条件进行摸索.并进行不同荧光-淬灭分子对标记分子信标的观测试验.结果 PCR反应后再加入,TB分子信标杂交试验中水浴、PCR仪、恒温摇床的适杂交温度和适杂时间分别为:55℃,6h;55℃,4h;50℃,7h.阴-阳性效果区分;水浴>恒温摇床>PCR仪.荧光分光光度仪检测MB PCR杂交阳性产物、MB PCR杂交阴性产物(茎环结构未打开)、无游离分子信标探针PCR产物(空白对照)三者的荧光光亮度比值为:6.102/0.136/0.003.荧光显微镜观测MB PCR杂交阳性产物、MB PCR杂交阴性产物(茎环结构未打开)荧光强度明显区别.本试验Cy3-BDH组成分子信标荧光-淬灭效率较Cy3-DABCLYE高,FAM-DABCLYE组成分子信标荧光.淬灭效率较FAM-BDH高.结论 建立起结核分支杆菌分子信标荧光芯片的检测技术,包括样本制备、芯片制备、杂交反应以及扫描和图像分析等方法 .并兼顾到各种因素对单侧延长臂分子信标芯片的影响,对反应体系中各条件进行了合理的优化,使所建立的检测体系稳定可靠.

    作者:匡红;孙薏;张聪;府伟灵;陈庆海;冯怀志;李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头孢丙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头孢丙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轻、中度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头孢丙烯组90例,给予头孢丙烯15mg/(kg·d),口服,2次,头孢克洛组90例,给予头孢克洛20mg/(kg·d),口服,3次,两组疗程均为7~10d.结果 头孢丙烯组与头孢克洛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24%与85.00%(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丙烯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安全.

    作者:刘群;雷加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地塞米松预防剖宫产患者自控镇痛不良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预防剖宫产患者自控镇痛致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疗效.方法 选择同期妇产科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Ⅰ组(实验组):剖宫产手术50例,Ⅱ组(对照组):妇科手术50例.两组于手术结束时施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同时Ⅰ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Ⅱ组静脉注射格拉司琼4mg.观察记录患者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及恶心、呕吐、胃肠恢复、瘙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镇痛效果确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及胃肠恢复延长Ⅰ组低于Ⅱ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患者自控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皮肤瘙瘁等不良反应.

    作者:张立君;张世彬;张欣欣;刘晓薇;李雅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应用新鲜冷冻血浆进行TC、TG准确度传递研究

    目的 探讨应用新鲜冷冻血浆作为国产试剂TC、TG校准品的可行性.方法 按EP9-A文件要求和NCEP目标计划,以罗氏系统测定的新鲜血清结果 为参考,将其准确度传递到以新鲜混合冷冻血浆为校准品的国产甲试剂/日立7170A的临时分析系统上.结果 临甲系统测定偏差TC:2.69、1.20、1.00;TG:11.73、4.84、1.90.TC在低、中、高,TG在中、高水平的EA>预期偏差95%可信区间上限.结论 通过准确度传递,新鲜混合冷冻血浆可以作为国产血腊试剂的校准品.

    作者:乔林;李德中;周讯;余小平;肖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都江堰地震灾后安置点人群心理健康状态分析

    目的 通过对5.12地震灾后都江堰安置点人群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在地震灾害发生半年后,影响地震灾区人群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贝克抑郁量表(BD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在震后半年对都江堰灾区勤俭人家安置点内的人群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 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560名安置点居民.PTSD发生率为18.3%,抑郁发生率为21.6%;焦虑发生率19.7%;13.7%的人有自杀的念头,0.6%的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就会自杀;PTSD中合并抑郁的占56.1%,PTSD中合并焦虑的占18.7%,抑郁中合并焦虑的有58.2%;抑郁量表总分、噩梦、焦虑量表总分可以预测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结论 地震灾区群众抑郁、焦虑及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三者之间共病率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因素是多方面的,并且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对PTSD预测因素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应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促进灾区人民的心理健康.

    作者:毛文君;袁茵;冉茂盛;孔娣;张涛;楼玮群;王筱璐;何孝恩;陈丽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B7特异性RNA干扰对皮肤移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RNA干扰技术阻断B7/CD28共刺激信号对小鼠异体皮肤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设计并合成B7特异性siRNA,在脂质体的介导下转染树突状细胞,转染后72h收集细胞,用蛋白印迹法检测B7-1、B7-2蛋白的表达.在小鼠异体皮肤移植前7d,经静脉将转染B7特异性siRNA的DC输入小鼠体内(DC转染组),同时设立同种异体移植对照组、同系移植对照组、环孢素A(CsA)治疗组(术后每日皮下注射CsA 5 mg/kg)和未转染DC组(移植前输注未转染DC),观察各组移植皮瓣的存活时间和排斥反应情况,并用MTT法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术后1个月观察迟发性超敏反应情况.结果 Westem Blot结果 显示转染72h后,siRNA1对B7-1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77.2±6.26)%;siRNA2对B7-2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为(73.3±5.42)%.与同种异体移植对照组和未转染DC组比较,DC转染组移植皮瓣成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组织排斥反应程度较轻,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和DTH反应显著降低(P<0.01).结论 B7特异性siRNA可明显抑制树突细胞B7基因的表达,以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抑制小鼠皮肤移植排斥反应,为进一步研究siRNA诱导免疫耐受提供了新方法 .

    作者:袁成良;邹自英;魏世刚;李永忠;刘定海;刘利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胃癌根治术脾损伤的处理40例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脾损伤的处理方法 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1995年1月~2009年2月行胃癌根治术中发生脾损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再出血、膈下感染、吻合口瘘、休克等并发症.全部均痊愈出院.8例得到随访.结论 术中脾损伤的发现及时处理对于手术成功相当重要,应引起术者的重视.

    作者:陈育民;黄俊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额窦巨大骨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头昏伴左眼不适半年于2008年1月21日入院.入院一般情况好,心肺腹部重要脏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见:双侧鼻腔通气佳,窦口鼻道复合体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唐成忠;刘建敏;黄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脉康胶囊与针灸治疗中风后偏瘫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血脉康胶囊与针灸配合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血脉康胶囊配合针灸针刺风池、气海、关元、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对照组采用我院常规治疗方法 (西医治疗)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针剂30ml静脉滴注,1次/d.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 以益气活血,扩张血管促进微循环,增强微循环血液灌注为治则,本文提示血脉康胶囊与针灸结合是治疗中风后偏瘫较为理想的方法 之一.

    作者:唐平;刘建敏;温天明;陈越峰;毛敏;饶萍;唐宇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侧前方腰椎间盘摘除钛网植骨内固定节段定位错误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腰背部外伤伴双下肢麻木、乏力9个月入院.入院前9个月,患者被重物砸伤背部,当时双下肢麻木、乏力,肌力3级,在当地医院经MRI等检查断为外伤性腰1~2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伤后1周在当地医院全麻下经侧前方行腰1~2椎间盘摘除钛网植骨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后予以预防感染、营养神经、康复训练等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症状无明显改善,双下肢仍麻木、乏力,肌力3级,扶双拐都无法下地活动.

    作者:余雨;邵高海;李波;杜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1例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2000~2007年外科治疗21例重症肌无力惠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完全缓解有5例(23.8%)部分缓解14例(66.7%)无效1例(4.8%),死亡1例(4.8%).病程长短、Osserman分型和胸腺的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病程、Osserman临床分型有关.结论 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作者:杨世兵;杨绪全;胡杰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