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瑛;冉菊红;马民玉
目的 对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进行比对,评估二者测定血糖的偏倚,以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为参考对血糖仪进行校准.方法 每批选择氟化钠.草酸钾抗凝血液样本5份(血糖浓度范围1.0~22.0mmol/L),每台血糖仪测定一批样本全血葡萄糖,生化分析仪测定该批样本血浆葡萄糖浓度,22台血液糖仪测定22批血液葡萄糖浓度,获得110个全血葡萄糖结果 和110个血浆葡萄糖结果 .结果 22台血糖仪中有12台测定结果 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个结果 中,有8个结果 的偏倚>20%,大偏倚为27.2%,平均偏倚为12.5%,有5个结果 的偏倚>0.83mmol/L.另外10台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台血糖仪测定的110个血糖结果 中,≤4.2mmol/L的结果 为23个,其中6个(26%)结果 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偏倚>0.83mmol/L,>4.2mmol/L的结果 有87个,其中21个(24%)结果 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偏倚>20%.以NCCLS应用准则为允许偏倚,22台血糖仪在5个不同葡萄糖浓度范围内偏倚都达到允许偏倚范围内的只有6台(27.3%),超过70%的血糖仪未达到NCCLS应用准则规定的允许偏倚范围.依据CLIA'88大精密度目标,有15台血糖仪的大精密度目标是可接受的.结论 血糖仪与临床实验室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葡萄糖浓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倚.如果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刺、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比对和校准,那么,对于所有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自我监测、检查无症状低血糖症等方面,血糖仪是不失为方便和可靠的仪器.
作者:曾平;刘运双;彭国瑞;罗军;蒋文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了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加用中药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了我病区108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33.3%,有效率61.1%,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率29.6%,有效率63%,总有效率92.6%;两组疗效相当(χ2=0.216,P>0.05).治疗组EF(心脏射血分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676,P<0.01).结论 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有效增加EF值,改善患者的预后,不良反应少,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明;闫莉;喻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头昏伴左眼不适半年于2008年1月21日入院.入院一般情况好,心肺腹部重要脏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见:双侧鼻腔通气佳,窦口鼻道复合体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唐成忠;刘建敏;黄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维CT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胫骨平台骨折中患者,均接受X线,三维重建检查,比较二者的结果 .结果 依据三维重建图像资料,平片漏诊2例,术前得以准确地评价骨折,明确分型,指导手术.结论 三维重建能立体显示关节内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MSII)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40例患者,20例应用CSII治疗,20例应用MSII治疗,观察两组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并发症发生.结果 CSII组比MSII组更短时间控制血糖,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减少,母婴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依从性更好.结论 胰岛素泵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谭翠霞;周小青;张淑彬;彭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其优缺点.方法 将10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阻滞组(C组,68例)与气管插管全麻组(G组,46例),观察了患者术中心率、血压、SpO2、PaCO2变化.结果 C组术中心率、血压、SpO2波动明显;PaCO2明显高于G组.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 均能完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但气管插管静脉吸入麻醉更为适宜.
作者:李放;郑延强;屈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对哺乳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160例产妇随机分成舒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组(B组)观察镇痛效果、产妇自评效果和哺乳新生儿的NBNA评分.结果 A组镇痛效果和产妇自评效果高于B组,两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镇痛效果佳,满意度高,对哺乳新生儿NBNA无影响.
作者:徐骏;唐勇;贾飞;尹智;肖继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腹症,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者诊断较困难,可导致误诊、漏诊.有报道阑尾的阴性切除率可达25%[1,2].我们收集了临床治疗的264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存档资料进行分析,利用临床与超声诊断对照,探讨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和注意事项.
作者:梁燕;王先银;廖明松;邓旦;陶杰;赖小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7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1.7%,术后残余狭窄率<20%.术后1周内患者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有所改善.术中及术后发生心率减慢23例,血压下降15例,血管痉挛7例,发生脑栓塞、高灌注综合征各1例.随访3个月~1年,共有9例复查了DSA,1例出现轻度再狭窄;未发现支架移位,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操作可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喻明;聂本刚;帅杰;熊高华;蒋世杰;杨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REM)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75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组(KR组)35例,氯胺酮组(K组)40例.诱导均采用氯胺酮1.5~2mg/kg静脉给药,K组采用间断推注氯胺酮维持,追加剂量约为诱导剂量的1/3~1/2;KR组手术开始后立即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1~1μg(kg·min)维持,必要时追加氯胺酮.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定向力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 KR组与K组相比麻醉满意度、定向力恢复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组麻醉效能较K组可靠、安全,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机会均等.
作者:舒运兵;孙广运;杨晓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艾司洛尔及利多卡因对颅脑手术患者气管拔管应激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100例择期颅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C)、艾司洛尔1组(A1)、艾司洛尔2组(A2)、利多卡因1组(L1)、利多卡因2组(L2),分别于拔管前给予生理盐水;艾司洛尔1mg/kg;艾司洛尔1.5mg/kg;1%利多卡因1mg/kg;1%利多卡因1.5mg/kg.记录给药前,拔管即刻,拔管后1、2、4、10min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及反应心肌耗氧量的间接指标-脉率收缩压乘积.结果 A1组拔管时,拔管后1、2、4min的HR及拔管时的SBP,PRR低于C组;A2组拔管时,拔管后1、2、4min的HR、SBP、PRR及拔管时,拔管后1、4min DBP低于C组;拔管时L1、L2组及拔管后1min L2组的收缩压均低于C组.结论 颅脑手术后,给予1.5mg/kg艾司洛尔及1.5mg/kg利多卡因可预防拔管应激反应,但降低心肌氧耗方面艾司洛尔优于利多卡因.
作者:纳雪晴;李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肺大泡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47例肺大泡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行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和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VMAT)手术,并进行疗效比例.结果 VATS组术后有5例发生漏气,随访1年复发3例.VMAT组6例发生术后漏气,随访1年复发2例.VATS组手术时间(1.6±0.6)h,术中出血量(70±15)ml,胸腔引流量(240±70)ml,VMAT组手术时间(1.0±0.4)h,胸腔引流量(210±80)ml.VATS组哌替啶总用量为(110.56±28.37)mg,VMAT组为(121.38±31.30)mg.呼吸系统并发症(肺炎、肺不张)发生率,VATS组4例,VMAT组6例.除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均无差异.结论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具有等同于VATS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美观度恢复快的优点,且可以降低手术费用,缩短手术时间.
作者:蒋豪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创伤性膈肌破裂的诊治经验,以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32例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的临床表现、合并症、诊断治疗经过和结果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抢救成功29例,死亡3例,成功率90.6%.结论 早期诊断和对胸腹部合并伤的及时正确处理,可以提高创伤性膈肌破裂急性期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作者:郑轶峰;刘宝玉;姜建青;周凯;俞永康;唐旭东;杨列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病窦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60例病窦综合征患者分为稳心颗粒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对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快速心律失常的控制情况,通过生化指标和辅助检查结果 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稳心颗粒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和快速心律失常控制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病窦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作者:饶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氧液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Wagner 3级以上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氧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营养末梢神经血管、改善循环、全身及局部应用有效抗菌素、局部清创及胰岛素、山莨菪碱、丹红针局部应用等治疗措施.高氧液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氧液治疗.疗效依据Wagner分级下降情况及自觉症状改善程度评价疗效.结果 高氧液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氧液联用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飞舟;贾树雅;章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 将心功分级(NYHA)均为Ⅳ级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52例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滴注,1次/d,14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27例(51.9%),有效20例(38.5%),无效5例(9.6%),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显效22例(43.1%),有效18例(35.3%),无效11例(21.6%),总有效率78.4%.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液粘滞度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心力衰竭可降低血液粘度,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李伟铭;余阗;杨炜;王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毛细支气管炎合并腹泻的年龄特点和临床表现,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引起的小儿腹泻的机制.方法 观察196例确诊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用药前后腹泻发生率,分析其年龄特征,并作腹泻的病因学检查.结果 196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用药前合并腹泻28例(14.3%),用药后继发腹泻104例(53.1%),合计132例(67.4%),且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大,合并继发感染,继发乳糖不耐受,菌群失调的比例越大.结论 毛细支气管炎可引起患儿腹泻,于年龄明显相关,其腹泻原因通过粪便检测发现与菌群失调、合并继发感染和乳糖不耐受等有关,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郭丽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2000~2007年外科治疗21例重症肌无力惠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完全缓解有5例(23.8%)部分缓解14例(66.7%)无效1例(4.8%),死亡1例(4.8%).病程长短、Osserman分型和胸腺的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病程、Osserman临床分型有关.结论 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作者:杨世兵;杨绪全;胡杰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DPN)通常指伴有DM的各种周围神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DM痛性神经病和自主神经病,随着对DM并发症的重视和诊断技术的发展,近来又提出了DM前或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和胰岛素介导的周围神经病.本文就DM周围神经病的相关病理改变、发病机制以及检测技术等进行阐述.
作者:王盼;吴仲敏;凡馨;叶文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提高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手术疗效,总结27例常温体外循环下闭合成人动脉导管的临床经验.方法 全组均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手术,心包内游离阻断动脉导管,再切开肺动脉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动脉导管内口.结果 全组无死亡、无气栓、大出血、动脉导管再通,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例,经治疗均痊愈.结论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成人动脉导管闭合手术安全,疗效确切,适合各种类型成人动脉导管的治疗.
作者:刁明强;孙小康;洪谰;郭向东;赵长明;薛洋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