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春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及药物治疗异位妊娠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113例异位妊娠患者,分腹腔镜手术组、药物治疗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其住院天数、出院时hCG值、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受孕等情况.结果 腹腔镜组有效率97.61%,药物治疗组90.9%.腹腔镜手术组较药物治疗组住院天数短(P<0.01)、血hCG下降快(P<0.01)、榆卵管通畅率高(P<0.05)、再次宫内妊娠率高(P<0.05);再次同侧异住妊娠率稍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应用,是异位妊娠保守治疗中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
作者:刘晓琴;刘露;吴建军;韦建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三维CT重建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胫骨平台骨折中患者,均接受X线,三维重建检查,比较二者的结果 .结果 依据三维重建图像资料,平片漏诊2例,术前得以准确地评价骨折,明确分型,指导手术.结论 三维重建能立体显示关节内骨折,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糖尿病(DM)周围神经病(DPN)通常指伴有DM的各种周围神经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DM痛性神经病和自主神经病,随着对DM并发症的重视和诊断技术的发展,近来又提出了DM前或糖耐量异常周围神经病和胰岛素介导的周围神经病.本文就DM周围神经病的相关病理改变、发病机制以及检测技术等进行阐述.
作者:王盼;吴仲敏;凡馨;叶文秀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0岁.因头昏伴左眼不适半年于2008年1月21日入院.入院一般情况好,心肺腹部重要脏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见:双侧鼻腔通气佳,窦口鼻道复合体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唐成忠;刘建敏;黄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氧液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足Wagner 3级以上患者60例,随机分为高氧液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胰岛素泵强化血糖控制、营养末梢神经血管、改善循环、全身及局部应用有效抗菌素、局部清创及胰岛素、山莨菪碱、丹红针局部应用等治疗措施.高氧液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氧液治疗.疗效依据Wagner分级下降情况及自觉症状改善程度评价疗效.结果 高氧液治疗组总有效率97%,对照组总有效率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氧液联用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飞舟;贾树雅;章浩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预防剖宫产患者自控镇痛致恶心、呕吐、瘙痒等不良反应疗效.方法 选择同期妇产科硬膜外麻醉手术患者.Ⅰ组(实验组):剖宫产手术50例,Ⅱ组(对照组):妇科手术50例.两组于手术结束时施行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同时Ⅰ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 mg;Ⅱ组静脉注射格拉司琼4mg.观察记录患者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及恶心、呕吐、胃肠恢复、瘙瘁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镇痛效果确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瘙痒发生率及胃肠恢复延长Ⅰ组低于Ⅱ组(P<0.05).结论 地塞米松能有效预防剖宫产患者自控镇痛所致恶心、呕吐、皮肤瘙瘁等不良反应.
作者:张立君;张世彬;张欣欣;刘晓薇;李雅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术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1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17漏11例(6.8%),9例保守治疗治愈,2例横结肠造瘘治愈.结论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高,应以预防为主,术后体温、血常规、腹部体征及引流物异常有助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引流管通畅引流、冲洗、抗感染辅以TPN和横结肠造瘘是治疗吻合口漏的主要方法 .
作者:李本海;何启明;陈传刚;明孟林;周义建;石平川;廖伯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碱治疗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1组为阿德福韦酯单独治疗组,32例,2组为苦参碱单独治疗组,32例,3组为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碱联合治疗组,32例.分别进行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法 的乙肝患者转阴率.结果 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碱联合治疗组在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治疗后的转阴率极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1),6个月治疗的转阴率达到72.3%.结论 阿德福韦酯与苦参碱联合治疗乙肝治疗效果较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万妮娅;苏尊玮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自动室壁分区运动分析(ASMA)与全方位M型超声心动图(FAM)技术评价缬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心脏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78例应用缬沙坦80mg/d口服治疗,疗程12个月.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及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每3个月应用ASMA-FAM技术观察心脏整体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缬沙坦在治疗2周后血压开始下降,左室壁运动状态及心脏整体功能在治疗3个月后开始逐渐改善(P<0.05),治疗6个月~1年后改善明显并趋于稳定(P<0.01).结论 缬沙坦能够明显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脏整体功能,ASMA-FAM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价室壁运动状态及心脏整体功能情况.
作者:赖小今;陶杰;朱峻;邓旦;杨永健;廖明松;梁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腰背部外伤伴双下肢麻木、乏力9个月入院.入院前9个月,患者被重物砸伤背部,当时双下肢麻木、乏力,肌力3级,在当地医院经MRI等检查断为外伤性腰1~2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伤后1周在当地医院全麻下经侧前方行腰1~2椎间盘摘除钛网植骨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后予以预防感染、营养神经、康复训练等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症状无明显改善,双下肢仍麻木、乏力,肌力3级,扶双拐都无法下地活动.
作者:余雨;邵高海;李波;杜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常是引起心脏猝死的原因之一.我院自2003年以来经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982例次,发现室性心律失常545例次,其中检查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69例次,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凌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ICU患者重型脑伤术后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总结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ICU病房重型脑伤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392例,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共涉及8大类34种,联合用药15类34种.结论 重型脑伤术后ICU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应针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提出解决方法 ,促进ICU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毛素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吲迭帕胺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的疗效.方法 以110例老年ISH患者随机分为吲达帕胺治疗组(n=55,吲达帕胺1.25mg/d)和氨氯地平对照组(n=55),氨氯地平5mg/d).每周测量坐位血压2次.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血钠.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降压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血钾、血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ISH安全、有效.
作者:岳晓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和每日多次皮下注射(MSII)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经饮食运动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40例患者,20例应用CSII治疗,20例应用MSII治疗,观察两组血糖达标天数、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并发症发生.结果 CSII组比MSII组更短时间控制血糖,胰岛素用量更少,低血糖发生减少,母婴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依从性更好.结论 胰岛素泵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使用安全有效.
作者:谭翠霞;周小青;张淑彬;彭小英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并为脂肪肝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收集2007年6月~2008年2月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资料共计12152例,分别统计年龄、性别、饮酒量、体重指数、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B超结果 .结果 参加体检人数共计12152例,其中男7520例,女4632例,年龄18~86岁,平均47.8岁.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14.71%,其中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46%,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12.25%;男性和女性脂肪肝患病率分别为19.48%和6.97%.在所有脂肪肝患者中超重和肥胖分别占56.54%和25.06%,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增高者分别占23.83%和51.01%,过量饮酒者占16.72%,空腹血糖增高占12.36%.结论 成都市成人健康体检脂肪肝患病率14.71%,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19.48%和6.97%;脂肪肝主要危险因素分则为超重或肥胖、高脂血症、饮酒和糖代谢异常.
作者:杨兴祥;李晓伟;戴敏;周菊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近年来本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以及ESBLs酶和AmpC酶的检出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5年间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219株,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同时,运用CLSI推荐方法 检测ESBLs酶和AmpC酶.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泰能、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敏感,耐药率分别为5.02%、24.66%、21.46%、26.27%,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70%.结论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和耐药性逐渐增强,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 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其耐药菌株的扩散.产ESBLs和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检出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李晓庆;许颖;江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REM)复合氯胺酮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75例小儿短小手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复合瑞芬太尼组(KR组)35例,氯胺酮组(K组)40例.诱导均采用氯胺酮1.5~2mg/kg静脉给药,K组采用间断推注氯胺酮维持,追加剂量约为诱导剂量的1/3~1/2;KR组手术开始后立即静脉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01~1μg(kg·min)维持,必要时追加氯胺酮.重点观察麻醉效果、定向力恢复及不良反应.结果 KR组与K组相比麻醉满意度、定向力恢复及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组麻醉效能较K组可靠、安全,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机会均等.
作者:舒运兵;孙广运;杨晓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应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对7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 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1.7%,术后残余狭窄率<20%.术后1周内患者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有所改善.术中及术后发生心率减慢23例,血压下降15例,血管痉挛7例,发生脑栓塞、高灌注综合征各1例.随访3个月~1年,共有9例复查了DSA,1例出现轻度再狭窄;未发现支架移位,未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结论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 ,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操作可降低手术风险.
作者:喻明;聂本刚;帅杰;熊高华;蒋世杰;杨小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悬吊式腹腔镜手术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悬吊式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镜辅助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结果 本组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残留结石、胆管出血、胆漏.结论 悬吊式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胆管镜辅助取石可以避免开腹,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减少腹腔粘连、避免瘢痕形成等优点,比气腹下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推广.
作者:姚健;罗黔 刊期: 2009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头孢丙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轻、中度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180例随机分成两组,头孢丙烯组90例,给予头孢丙烯15mg/(kg·d),口服,2次,头孢克洛组90例,给予头孢克洛20mg/(kg·d),口服,3次,两组疗程均为7~10d.结果 头孢丙烯组与头孢克洛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0.24%与85.00%(P>0.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头孢丙烯治疗小儿轻、中度急性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且安全.
作者:刘群;雷加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