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动过速69例分析

赵凌航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窦性心动过速
摘要: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是严重的心律失常,常是引起心脏猝死的原因之一.我院自2003年以来经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982例次,发现室性心律失常545例次,其中检查出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69例次,现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达莫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 将心功分级(NYHA)均为Ⅳ级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0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1例,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52例加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滴注,1次/d,14d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27例(51.9%),有效20例(38.5%),无效5例(9.6%),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显效22例(43.1%),有效18例(35.3%),无效11例(21.6%),总有效率78.4%.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血液粘滞度各项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心力衰竭可降低血液粘度,提高疗效,改善心功能,改善预后.

    作者:李伟铭;余阗;杨炜;王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侧前方腰椎间盘摘除钛网植骨内固定节段定位错误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39岁.因腰背部外伤伴双下肢麻木、乏力9个月入院.入院前9个月,患者被重物砸伤背部,当时双下肢麻木、乏力,肌力3级,在当地医院经MRI等检查断为外伤性腰1~2椎间盘突出、脊髓损伤;伤后1周在当地医院全麻下经侧前方行腰1~2椎间盘摘除钛网植骨前路钉板内固定术.术后予以预防感染、营养神经、康复训练等治疗,患者病情无明显好转,症状无明显改善,双下肢仍麻木、乏力,肌力3级,扶双拐都无法下地活动.

    作者:余雨;邵高海;李波;杜维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6367例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状况分析

    目的 调查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及空腹糖调节受损与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健康体检16367例人群的身高、体重、空腹血糖、血压、血脂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空腹糖调节受损组与正常血糖组之间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5.03±1.11)mmol/L,空腹糖调节受损及糖尿病发生率均为3.2%且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空腹糖调节受损组体重指数、血压、血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血糖正常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血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空腹糖调节受损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负相关.结论 空腹糖调节受损和体重指数、血压、血脂密切相关,早期定期体检发现空腹糖调节受损有助于相关心脑血管病的防治.

    作者:陈永宏;周建中;龚涛;杨松;张铁须;鲁力;杭丽玮;王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硬膜外阻滞与气管插管全麻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观察比较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比较其优缺点.方法 将10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麻醉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阻滞组(C组,68例)与气管插管全麻组(G组,46例),观察了患者术中心率、血压、SpO2、PaCO2变化.结果 C组术中心率、血压、SpO2波动明显;PaCO2明显高于G组.结论 两种麻醉方法 均能完全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但气管插管静脉吸入麻醉更为适宜.

    作者:李放;郑延强;屈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羟基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的影响

    目的 观察羟基氯喹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脂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1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实验前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观察项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在6、12、18个月时,所有观察血脂项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Q具有明确的改善SLE患者血脂的作用.对于没有应用HCQ禁忌证的轻、中度SLE患者尽量早期应用HCQ治疗.

    作者:张羽;杨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2台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的比对

    目的 对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进行比对,评估二者测定血糖的偏倚,以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为参考对血糖仪进行校准.方法 每批选择氟化钠.草酸钾抗凝血液样本5份(血糖浓度范围1.0~22.0mmol/L),每台血糖仪测定一批样本全血葡萄糖,生化分析仪测定该批样本血浆葡萄糖浓度,22台血液糖仪测定22批血液葡萄糖浓度,获得110个全血葡萄糖结果 和110个血浆葡萄糖结果 .结果 22台血糖仪中有12台测定结果 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个结果 中,有8个结果 的偏倚>20%,大偏倚为27.2%,平均偏倚为12.5%,有5个结果 的偏倚>0.83mmol/L.另外10台血糖仪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台血糖仪测定的110个血糖结果 中,≤4.2mmol/L的结果 为23个,其中6个(26%)结果 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偏倚>0.83mmol/L,>4.2mmol/L的结果 有87个,其中21个(24%)结果 与生化分析仪测定结果 偏倚>20%.以NCCLS应用准则为允许偏倚,22台血糖仪在5个不同葡萄糖浓度范围内偏倚都达到允许偏倚范围内的只有6台(27.3%),超过70%的血糖仪未达到NCCLS应用准则规定的允许偏倚范围.依据CLIA'88大精密度目标,有15台血糖仪的大精密度目标是可接受的.结论 血糖仪与临床实验室生化分析仪测定的葡萄糖浓度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倚.如果做好分析前的质量控刺、定期对血糖仪进行比对和校准,那么,对于所有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特别是1型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自我监测、检查无症状低血糖症等方面,血糖仪是不失为方便和可靠的仪器.

    作者:曾平;刘运双;彭国瑞;罗军;蒋文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改良常温体外循环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的外科治疗研究

    目的 为了提高成人动脉导管未闭(PDA)的手术疗效,总结27例常温体外循环下闭合成人动脉导管的临床经验.方法 全组均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手术,心包内游离阻断动脉导管,再切开肺动脉直接缝合或补片修补动脉导管内口.结果 全组无死亡、无气栓、大出血、动脉导管再通,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3例,经治疗均痊愈.结论 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成人动脉导管闭合手术安全,疗效确切,适合各种类型成人动脉导管的治疗.

    作者:刁明强;孙小康;洪谰;郭向东;赵长明;薛洋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41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本研究观察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期取得在疗效保证的同时,不良反应小,耐受性更好的效果.方法 41例晚期胃癌患者,给予FOLFOX6方案化疗,即:奥沙利铂(L-OHP)100mg/m2 静脉滴注,2h,dl:亚叶酸钙(LV)400mg/m2,静脉滴注,2h,dl;氟尿嘧啶(5-FU)400mg/m2静注推注,dl;后2400mg/m2微泵持续静脉滴注46h;每2周重复,4周为1周期.均治疗>2周期,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41例均可评价疗效,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14例,进展(PD)8例,总有效率(CR+PR)46.34%.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5.4个月,中位生存时间(MST)为9.0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外周神经毒性.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12.20%和4.89%,Ⅲ~Ⅳ度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7.07%,Ⅲ度外周神经病变发生率为2.44%,但患者一般都能耐受.结论 FOLFOX6方案治疗国人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作者:陈绍俊;黄海欣;李桂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胃癌根治术脾损伤的处理40例

    目的 探讨胃癌根治术中脾损伤的处理方法 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我院1995年1月~2009年2月行胃癌根治术中发生脾损伤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未发生再出血、膈下感染、吻合口瘘、休克等并发症.全部均痊愈出院.8例得到随访.结论 术中脾损伤的发现及时处理对于手术成功相当重要,应引起术者的重视.

    作者:陈育民;黄俊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 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预防和诊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7年10月在我院行直肠癌前切除术16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1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17漏11例(6.8%),9例保守治疗治愈,2例横结肠造瘘治愈.结论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高,应以预防为主,术后体温、血常规、腹部体征及引流物异常有助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引流管通畅引流、冲洗、抗感染辅以TPN和横结肠造瘘是治疗吻合口漏的主要方法 .

    作者:李本海;何启明;陈传刚;明孟林;周义建;石平川;廖伯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菌桅黄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目的 通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菌桅黄治疗母乳性黄疸与传统治疗方法 ,探讨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方法 .方法 符合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组,通过两组治疗,测血清胆红素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及胆红素下降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菌栀黄治疗,效果明显,为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有效方法 之一.

    作者:彭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游离端附着体义齿和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后患者主观评价的调查研究

    目的 比较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对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冠外附着体义齿两种修复方式的主观评价.方法 选择20例下颌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每个患者分别在卡环可摘局部义齿和附着体义齿修复后,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种修复方式的修复效果.结果 在咀嚼功能、固位稳定和美观方面,附着体义齿明显好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在发音和舒适方面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取戴方面传统卡环可摘局部义齿明显优于精密附着体义齿.结论 对于牙列末端游离缺损的患者,与传统可摘局部义齿相比,冠外附着体义齿修复能更好地满足患者需求,提供良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牟雁东;张红梅;杨小民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ICU患者重型脑伤术后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ICU患者重型脑伤术后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总结2004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ICU病房重型脑伤术后肺部感染的患者392例,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共涉及8大类34种,联合用药15类34种.结论 重型脑伤术后ICU患者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应针对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提出解决方法 ,促进ICU肺部感染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毛素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Amplatz诊断导管在CRT植入术中的应用

    目的 寻找更便捷和经济的CRT手术方式.方法 对照研究Amplatz导管植入冠状静脉窦(CS)与传统方法 在手术成功率及经济效益方面的差异.结果 与传统方法 比较,用Amplatz导管帮助下行冠状静脉造影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手术费用也明显下降.结论 CRT术中用Amplatz导管多能更顺利完成冠状静脉造影,同时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比.

    作者:蔡琳;刘汉雄;刘剑雄;唐炯;燕纯伯;何川;邓小奇;陈应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划船运动员大运动量训练后血液指标的分析

    目的 观察大运动量训练运动员血液学与铁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选取四川省水校2006年冬训期间在队训练的男性划船运动员19名,于训练前、后分别测试其血液学、铁代谢相关指标.结果 RBC、Hb、HCT、TF、SF在训练第10天时出现明显下降,在训练至第20天时回升,MCV在训练第10天时增加,训练第20天时回到训练前水平,MCH与RDWCV明显持续增加,MCHC无明显变化.血清Fe含量训练前、训练第10天、第20天无明显变化,但在训练第20天时已开始下降.结论 大强度运动训练短时间内Hb降低是一种假性降低,是运动员对训练量适应的表现,但需防止铁的进行性降低,以免发生运动性贫血.

    作者:邹明;虞亚明;马建;刘波;涂禾;张鑫;徐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19株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及产ESBLs酶的检测

    目的 分析近年来本院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状况以及ESBLs酶和AmpC酶的检出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 收集本院2004年1月~2008年12月5年间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219株,应用API细菌鉴定系统进行鉴定,并用K-B法进行药敏实验,同时,运用CLSI推荐方法 检测ESBLs酶和AmpC酶.结果 大肠埃希菌对泰能、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敏感,耐药率分别为5.02%、24.66%、21.46%、26.27%,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70%.结论 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和耐药性逐渐增强,临床应结合药敏结果 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其耐药菌株的扩散.产ESBLs和AmpC酶大肠埃希菌的检出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李晓庆;许颖;江俊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21例重症肌无力外科治疗体会

    目的 评价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MG)的效果,探讨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回顾我院2000~2007年外科治疗21例重症肌无力惠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疗效及影响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重症肌无力的症状完全缓解有5例(23.8%)部分缓解14例(66.7%)无效1例(4.8%),死亡1例(4.8%).病程长短、Osserman分型和胸腺的病理类型是术后肌无力危象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治疗效果与病程、Osserman临床分型有关.结论 外科治疗重症肌无力有良好的效果及可行性.

    作者:杨世兵;杨绪全;胡杰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舒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对哺乳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160例产妇随机分成舒芬太尼组(A组)、芬太尼组(B组)观察镇痛效果、产妇自评效果和哺乳新生儿的NBNA评分.结果 A组镇痛效果和产妇自评效果高于B组,两组新生儿的NBN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芬太尼用于产科术后镇痛效果佳,满意度高,对哺乳新生儿NBNA无影响.

    作者:徐骏;唐勇;贾飞;尹智;肖继和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认识价值、创造条件、形成氛围、积淀实力——高校实验之我见

    实验是高校学生掌握知识、锻炼技能、获得能力的关键环节,是高校教师知识体系的形成、教学方法的创新、岗位才干的增长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是高校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积淀综合实力的重要手段,是社会获得高素质人才、进行持续创新、加快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作者:涂莉;涂戎;成丽;何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6年(2002年1月~2008年4月)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行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34例,LC术后胆漏行鼻胆管引流(ENBD)13例,胆管狭窄行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4例.结果 34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患者经乳头括约肌切开及气囊扩张术取石,其中有2例经2次操作取净结石.13例胆漏患者经鼻胆管引流6~11d后,胆漏均闭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4例胆管狭窄患者经胆管球囊扩张、放置胆管内支架治愈.结论 ERCP在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并发症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残余结石、胆漏及胆管狭窄的有效介入方法 .

    作者:杨楠;邹波;徐成新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