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杰;轩辕欢;李伟;陈良;黄银僖;刘尊磊
目的:探讨中医药内外结合法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混合痔术后患者100位,随机分为3组,中药内治组33例,中药外治组33例,内外合治组34例,内治组采用方剂(中药口服),外治组采用中药熏洗坐浴,内外合治组采用方剂和中药熏洗.结果:三组在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和疗效评价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内外结合法治疗混合痔临床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少、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快且疗效好.
作者:李积良;王继宁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银黄消痤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0只雄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银黄大、银黄中、银黄小及阳性对照组,每组各10只,后5组建立兔耳痤疮模型,造模成功后,前两组用纯净水灌胃,后四组分别用银黄消痤胶囊大、中、小剂量及珍珠暗疮片混悬液灌胃.2周后取兔耳痤疮标本作组织学切片,光镜下观察皮损病理变化.结果:银黄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可明显改善皮损角化过程,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且银黄大剂量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银黄消痤胶囊治疗寻常痤疮机理是减轻皮损角化及真皮炎症.
作者:连莉阳;王军;李治牢;王晓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穴位敷贴联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确诊为脑卒中并发尿潴留患者9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的药物治疗,并针对临床症状(偏瘫、失语等)给予针灸治疗.在此基础上两组患者分别再针对尿潴留给予治疗.对照组选穴针刺,治疗组在针刺基础上,加用穴位敷贴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两组治疗前临床症状评分差异不显著;治疗后两组症状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更明显.结论:采用穴位敷贴联合针刺对脑卒中后尿潴留进行治疗,优于单独使用针刺治疗的疗效.
作者:华雪君;王田;李文敬;李淑荣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妇科疾病常见三大肿瘤(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两大常见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证)以及五大急腹症.在上述众多妇科疾病当中,绝大多数必须行手术治疗,在手术过程中,应激、麻醉药物、手术创伤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创伤,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妇科围手术期中医药干预的研究进展,极大的肯定了中医药在妇科围手术期的疗效.但是妇科围手术期病因病机复杂,治疗方法众多,尚未形成规范,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解决.
作者:陈梅;谭福红;刘换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对晚期结肠癌患者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化疗,治疗组加以复方苦参注射液,观察对比两组用药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78.2%,疾病控制率97.4%.治疗组有效率88.9%,疾病控制率97.74%.对照组、治疗组患者评分在80~100分档分别是7、11例;60~80分档为7、8例;40~60分档是5、6例;20~40分档为3、0例;0~20分档分别是3、0例.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显著改善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作者:刘瑛;谢玉权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柴桂龙牡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患者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门诊及住院的60例确诊为恶性肿瘤伴有焦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口服柴桂龙牡汤加减联合黛力新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黛力新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HAMD评分、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柴桂龙牡汤加减联合黛力新对恶性肿瘤患者轻、中度焦虑症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鱼麦侠;陈捷;蔡绪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针刺、穴位贴敷等综合方法对阿尔茨海默病影响性,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选取120例A D患者,分成药物治疗组、针刺穴位贴敷联合药物治疗组设为综合治疗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予以针刺+穴位贴敷辅助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关指标评定和脑电图变化.结果:综合治疗组治疗后MMSE、DS、ADL、ADAS-cog评分分别为(17.13±4.67)分、(25.21±2.89)分、(21.35±4.56)分、(7.35±1.27)分、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综合治疗组脑电图P3潜伏期、P3波幅、脑血流图评分分别为(304.55±22.06)ms、(5.35±2.63)uv、(2.31±0.11)分,显著优于治疗后药物治疗组.综合治疗组临床控制率30(50.00)、无效4(6.67%),总有效率93.33%,药物治疗组临床控制率10(16.67)、无效26(43.33),总有效率56.67%,综合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药物治疗组.结论:针刺、穴位贴敷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能提高AD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认知功能.
作者:娄艳芳;都文渊;张秀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右美托咪定穴位注射对老年患者脊柱术后谵妄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82例行脊柱手术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耳穴压豆联合右美托嘧啶双侧神门穴注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 A)、视觉模拟量表法(V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意识错乱评估方法(CAM)测评两组的焦虑、术后疼痛、睡眠、意识状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d谵妄的累计发生率(3/41,7.3%)低于对照组(10/41,24.4%).观察者的HAMA(12.5±7.5 vs 20.2±9.8)、疼痛VAS得分(2.9±1.2vs4.1±1.0)低于对照组,其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41,19.5%vs 14/41,34.1%).术后,观察组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PS Q I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右美托咪定穴位注射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脊柱术后谵妄的发生率,缓解术后焦虑、疼痛,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陈振华;刘文领;罗小贞;朱倩玲;黄社勇;王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干预对Ⅰ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诊断为肝火亢盛型的Ⅰ级高血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组70例.基础组:心理、饮食、运动、宣传教育;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加菊明颗粒、耳压法、磁珠按压法.观察受试者的降压率、临床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结果:治疗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65.21%,明显高于基础组的45.72%.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91%,明显高于基础组的35.71%.生活质量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干预对Ⅰ级高血压患者具有确切疗效,能够降低血压,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阎斌;张艳;刘晶晶;孙明鸿;肖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研究百合固金汤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方法:选择肺脾气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共76例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慢阻肺患者使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西医药物联合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慢阻肺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74%及症状积分为2.77±0.68,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及FEV1/FVC高于对照组,6分钟步行距离为385.62±70.02m长于对照组,呼吸困难评分为0.92±0.22分低于对照组,BMI为22.77±2.69kg/m2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8均低于对照组.结论:百合固金汤加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效果较好.
作者:鲁利民;朱雪莲;朱锦萍;孟静;席桂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考察黄精药材粉末及饮片(蒸黄精、酒黄精)的红外光谱特征,评价炮制前后黄精化学成分的变化及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利用红外光谱法测定黄精药材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红外图谱,获取红外图谱指纹区,进行光谱特征解析.结果:黄精药材红外图谱指纹特征明显,谱图中位于1050.69cm-1的四氢吡喃环上C-O-C伸缩振动峰可作为葡萄糖在黄精药材及不同炮制品中含量高低的主要判定依据.结论:红外光谱法简便、可靠、快速、准确,可作为黄精药材及其炮制品质量评价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丹;王媚;史亚军;李景丽;李晓尧;汤丽芝;王昌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发热与汗出是临床上常见到的症状,也是中医问诊的主要内容之一.在临床实践中症常常同时出现,无论外感伤寒、温病或内伤杂病,辨别汗出与发热的关系对了解人体体质阴阳盛衰情况,病邪性质部位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历代医家及现代观点对两者的研究著说汗牛充栋,但涉及二者关系的论述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中医临床常见发热汗出症状的病因病机剖析,深刻探讨了两者在发生、发展中的机制与规律,对读者在临床实践中把握发热汗出之间的关系有所启迪.
作者:张博达;谢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除湿法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收集90例免疫性不孕不育患者,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除湿法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经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后分析,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1.11%.结论:中医补肾活血除湿法治疗免疫性不孕不育临床疗效较好.
作者:钟紫英;张兰英;温燕忠;余碧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总结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水肿治疗中联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方及甘露醇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将80例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患肢水肿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甘露醇消肿治疗为对照组,联合桃核承气汤加减方及甘露醇治疗者为治疗组.对比两组在水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入组时及治疗1d后,两组间患肢大周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在治疗3d及治疗7d后,治疗组患肢大周径小于对照组.在治疗7d后,治疗组水肿、疼痛及活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在接受7d治疗后,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但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在7d治疗期间内所发生的副作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胫腓骨双骨折术后水肿治疗中,与单纯应用甘露醇相比,桃核承气汤加减方可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利水活血温阳方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方法:10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水温阳方组与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利水温阳方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利水活血温阳方,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钠肽(BNP)水平.结果:利水温阳方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7%.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均得以显著改善;治疗后利水温阳方组患者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NP均得以显著降低;利水温阳方组BN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利水活血温阳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
作者:赵汉清;贾评;蒋欢欢;康金旺;李文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分析生血汤对乳腺癌晚期放疗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选取晚期乳腺癌152例,分成两组,每组76例.对照组放疗,观察组加用生血汤治疗,比较两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38.16%,观察组总有效率59.21%,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CD4+/CD8+指标改善明显,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评分的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生血汤能提高乳腺癌晚期放疗患者免疫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淼;罗家江;杨艳华;刘丽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针刺对颈背肌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院进行颈背肌筋膜炎治疗的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针刺配合微波理疗,治疗组使用针刺配合艾灸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1次/d,15d为1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VAS评分、PPI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PPI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治疗组评分改善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17例痊愈,痊愈率为3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5例痊愈,痊愈率为10.00%,总有效率为88.00%.治疗组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配合针刺对颈背肌筋膜炎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汀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四君子汤总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00只健康小鼠分为4组,每组25只.脾虚造模.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每天生理盐水灌胃,低剂量给药组每天每公斤体重1g四君子汤多糖灌胃,高剂量给药组每天每公斤体重2g灌胃.分析四君子汤总多糖对小鼠肠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给药组及高剂量给药组胸腺指数级派氏结显著高于造模对照组.肠道sIg A含量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给药组T淋巴结比例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造模对照组双歧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脆弱拟杆菌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四君子汤多糖能够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恢复脾虚小鼠的免疫功能,并且有剂量依赖性.
作者:唐华羽;李玉芝;李长德;解云川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肝阳上亢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肝阳上亢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天麻钩藤饮加葛根、川芎的方剂;对照组服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调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5%,高于对照组67.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5%、复发率为2.5%,皆低于对照组的12.5%及10%.结论:天麻钩藤饮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肝阳上亢证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瑞达;陈建锋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凉血清热消风散联合穴位注射对寻常型银屑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提高疗效提供新的方向.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中药凉血清热消风散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临床疗效以及相关细胞因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治疗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PASI值明显降低,外周血中IL-6及TNF-α积分光密度相对值明显降低;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后痊愈率为62%,总有效率达96%,而对照组痊愈率为40%,总有效率仅为78%,组间比较观察组痊愈人数明显增加,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凉血清热消风散联合穴位注射能通过进一步减少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皮损面积和表现程度,进而提高临床痊愈率及总有效率.
作者:高俊明;王晶;李建凤;于东;胡旭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