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平华;张普生;谢翠英;卢萍
目的 探讨肝门胆管癌的CT诊断价值及病理基础.方法 本文收集21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肝门管癌,行CT平扫及增强双期扫描,21例均加做CT延迟扫描.结果 ①胆管扩张14例;②21例肝门胆管癌动态扫描,呈低密度13例,等密度6例,高密度2例;③延迟扫描,呈相对高密度18例,等密度3例,无低密度,肿瘤边界更明确.结论 CT是诊断原发性肝门胆管癌有效、准确的检查方法.
作者:朱大华;付凯;赵世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探讨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方法 对36例三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外踝采用1/3管形钢板固定,后踝和内踝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胫腓联合分离者用1枚螺钉固定,术后石膏固定4~6周,8周时取出胫腓联合螺钉后逐步负重活动.结果 术后随6~38个月,平均22个月.术后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按齐斌的评价标准,优良33例,差3例,优良率为91.7%.结论 三踝骨折应行解剖复位,治疗关键在于恢复踝穴的完整性和距骨的正常解剖位置以及负重关节面的平整光滑.同时要重视韧带的修复和下胫腓联合的重建.
作者:祝仁兵;陈世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手术方式.方法 对30例采用了小骨窗清除血肿+引流法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北京万特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单纯血肿引流.结果 生活自理12例(40%),生活部分自理9例(30%),生活完全不能自理2例(7%),死亡5例(16%),植物生存2例(7%).结论 不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康复快、住院周期短、节省医疗费用,适合于有CT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吴蜀平;张仕才;张晓荣;何发远;杨述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评价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SVD)封堵术前后心脏形态和左心功能的变化.方法 对成功行VSD封堵术的40例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7d、3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房内径(LAD)、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心输出量(CO).结果 VSD封堵术后LVDd、LAD、EF、FS、CO较术前逐渐减小.结论 PSVD经国产封堵器封堵后改善了心脏形态和左室收缩功能.
作者:赵亮;刘云兵;罗彩东;吴屹;张再伟;王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因咳嗽咳痰8年,吼喘伴气短2年,复发1周入院.入院查体:T 37℃,P 92次/min,R23次/min、BP 140/80mmHg.患者呈嗜睡状,球结膜充血水肿,颜面潮红,口唇发绀,颈静脉充盈,桶状胸,扣过清音,双肺呼吸音极低,双下肢Ⅰ度水肿.
作者:李寒春;唐凤鸣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合并结核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华西医院肾内科2003年1月至2006年1月收治的40例慢性肾脏疾病合并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疗效.结果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肾功能异常,贫血及低蛋白血症是发生结核感染的易患因素.而慢性肾功能不全者更易感染结核,随着肾衰竭程度的加重,结核的发生率也逐渐升高,而且临床表现不典型,PPD皮试阳性率低.多数病倒对抗结核治疗反应良好,治疗总有效率为90%.结论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结核感染率较高,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敏感性低,应加强监测以期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海珊;钟慧;刘芳;陶冶;付平;刘先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女,49岁.因发现腹部包块10+年,包块进行性长大伴腹胀1+年,以腹部巨大包块(性质待定)入院.查体:下腹部膨隆,腹壁无静脉曲张,可扪及一大小约25cm×15cm×20cm包块,边界清楚,轻微活动,质中硬,无触痛,包块表面未闻及肠鸣和血管搏动.右肾区叩痛,左肾区无叩痛.尿常规:未见异常.
作者:黄华松;李杨健;王华康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3月至2006年7月38例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均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对于胆囊结石合并急性胰腺炎的患者,首先按急性胰腺炎治疗原则行积极非手术治疗,再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血管意外患者适宜的鼻饲时间,减少肺炎的发生.方法 随机将11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实验组58例.对照组在发病后第3天安置胃管鼻饲;实验组在发病后第7天安置胃管鼻饲.结果 实验组58例,支气管、肺细菌培养结果51例阴性、7例阳性.发热6例,肺炎5例,窒息0例;对照组60例;支气管,肺细菌培养结果58例阳性,2例阴性.发烧45例,肺炎35例,窒息2例.结论 脑血管意外患者发病后1周鼻饲能明显降低肺炎的发生率.
作者:张淑彬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穿孔素/颗粒酶B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MGB探针技术,建立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40例PBC患者和40例正常人PBMC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及血浆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浓度,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PBC患者PBMC穿孔素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的1.15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颗粒酶B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是正常对照组的2.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患者血浆GGT、ALP浓度升高,且与颗粒酶B基因表达的△Ct值呈显著相关(P<0.05).结论 颗粒酶B的异常表达与PBC的发病密切相关,且与血浆GGT、ALP浓度具有相关性,提示穿孔素和颗粒酶B(尤其是颗粒酶B)在PBC的发病中可能具有一定作用.
作者:杨中华;舒德芬;左永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慢性乙型肝炎再入院患者院外用药情况,以利护理人员根据药物治疗特.点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表对100例慢性乙型肝炎再入院患者院外用药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院外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对干扰素的依从性较拉米夫定好,但都存在擅自停药;使用保肝药种类较多,甚至达5种以上,还根据广告、他人介绍选择保肝药.结论 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慢性乙型肝炎院外用药健康指导,增强用药依从性,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维持病情稳定.
作者:王瑜;王颖;滕芳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形术治疗肺癌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总结了7例中心型肺癌病例施行手术治疗的情况.结果 全组围手术期中均无死亡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支气管及肺动脉成型术治疗中心型肺癌,能大限度地保留有效正常肺组织,根治或亚根治切除肿瘤及受侵组织,且并发症少,能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生存率.
作者:陈有东;何零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患者,男,38岁.左耳廓大部分离断2 h收治入院.检查:一般状况好,心肺及腹部未见异常,生命体征正常.专科检查:左耳廓上起自耳轮脚上方垂直向下,通过耳甲腔到耳垂完全断离,大部分耳垂保留,创缘整齐,耳廓近端创缘有颞浅动脉的耳前支和耳后动脉呈喷射状出血,离体部分约占耳廓的4/5.离体耳廓从水沟捞起,有污染,颜色苍白、发凉,入病房后急将离体耳廓放入生理盐水肝素钠的溶液中浸泡.
作者:罗文广;叶刚;李志军;李登敏;毕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预防重症胰腺炎合并深部真菌感染的措施.方法 将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年收治的重症胰腺炎83例分为A、B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及预防组,比较两组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A组真菌感染率为23.5%,B组真菌感染率为8.9%.结论 对重症胰腺炎的患者,通过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降低真菌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谢炜;傅翔;孙安仁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通过对缺血预适应动物模型与单纯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之间的对照研究,探讨预适应对心肌细胞膜水通道蛋白Aquaporin-1表达的影响及与心肌水肿的关系.方法 以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ting了解在心肌组织AQP1基因转录及蛋白表达的动态变化趋势;采用Evan'blue定量测定法了解心肌组织中微血管通透性的变化及用心肌水含量测定法了解缺血心肌的水肿程度.结果 与缺血对照组相似,缺血预适应后心肌AQP1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但增加的程度较对照组为高.预适应后组织血管通透性增高明显受到抑制,但仅伴随着缺血后早期阶段心肌水肿的减轻.与微血管通透性的持续降低形成对比的同时,心肌水肿状态在之后一段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与AQP1蛋白表达增高在时间关系上相对应.结论 预适应早期心肌水肿的减轻与血管通透性的抑制有关,而AQP1蛋白表达的增加可能是心肌水肿状态维持的因素.
作者:王浩宇;陈玉成;郑蓉;王斌;陈彦辉;阮霁诗;刘伟强;曾智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纤维蛋白(Fg)的关系.方法 选择6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把单纯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无胰岛素抵抗组(A组,21例)和高血压胰岛素抵抗组(B组,20例),而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组(C组,24例),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3组患者hsCRP以及Fg、血糖、胰岛素、血脂和载脂蛋白.结果 B组及C组hsCRP和Fg水平高于A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RI与Fg和hsCRP呈正相关(OR分别是2.901,1.318,均P<0.01).结论 hsCRP和Fg反映出机体炎症活性,在原发性高血压的胰岛素抵抗及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作者:彭清;王小洁;刘应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的诊断、治疗手段.方法 对我院1998~2006年确诊的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6例的诊断、治疗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相关的文献复习.结果 6例中,1例为肾病综合征并发脑血栓形成,1例并发双肾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并伴有急性肾衰竭,4例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均在免疫抑制剂基础治疗上,给予抗凝、溶栓治疗,均抗栓治疗成功,1例成为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结论 肾病综合征合并深静脉血栓应该早期积极有效抗栓治疗,其可能改变预后,且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
作者:甘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硬膜外麻醉用于高龄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安全性.方法 100例ASAⅠ~Ⅱ级高龄老年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分别记录气腹前和气腹后5、15、30、45min的血压、心率、SpO2、PetCO2的变化.结果 气腹后的血压、心率、SpO2的变化与气腹前相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气腹后的PetCO2与气腹前比较有明显的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硬膜外麻醉用于ASAⅠ~Ⅱ级的高龄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王利秀;谢咏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我院59例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分析.结果 按照Macnab标准:优37例,良1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9%.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患者,本术式达到了减压目的 ,而且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保证了脊柱的稳定性.在发挥其优势的前提下,适应证的选择十分重要,预防手术并发症亦不可忽视.
作者:张福利;肖世尧;吴凯;范恒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尿毒症脑病(uremic encephalopathy,UE)是指慢性肾衰竭并发的神经精神异常,是慢性肾衰竭晚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突出的表现是高级精神活动异常、不自主运动及癫痫性抽搐发作,如不及时治疗,常可致死.而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法(CAPD)在急、慢性肾衰竭患者中的疗效目前已得到共识.我们应用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法(CAPD)抢救尿毒症脑病患者3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超;陈林;文艳秋;崔天蕾;沙朝晖;钟慧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