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痹外洗方联合针刀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Ⅱ期及安全性研究

常月辉;张强;赵香君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医药疗法, @糖痹外洗方, @针刀
摘要:目的:探讨糖痹外洗方联合针刀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Ⅱ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4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Ⅱ期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1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研究组采用糖痹外洗方联合针刀治疗,观察不同方法治疗后在疗效、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症状、安全性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2个月后在神经症状、神经反射、感觉功能检查评分、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研究组腓总神经、胫神经、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神经传导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痹外洗方联合针刀能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Ⅱ期临床症状,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提高疗效.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正交实验法优选胃炎片一号的水提工艺

    目的:优选胃炎片一号的水提取工艺.方法:以浸膏得率和芍药苷含量进行综合加权所得评分为指标,采用L18(37)正交设计试验,考察浸泡时间、加水量、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浸泡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优选胃炎片一号的水提取工艺.结果:佳水提工艺为饮片浸泡0.5h,加12倍量水回流提取2次,每次1.5 h.结论:优选的水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胃炎片一号的工业生产提供了依据.

    作者:李青松;严志强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五苓化湿汤治疗儿童顽固型湿疹的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五苓化湿汤治疗顽固型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介素系列因子的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湿疹患者130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自拟五苓化湿汤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开瑞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瘙痒程度积分对比差异不显著;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程度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16.46±7.69)pg/ml、IL-6(10.09±2.47)pg/ml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为(21.10±7.54)分,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为(12.01±3.44)分,观察组患者皮肤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五苓化湿汤治疗顽固型湿疹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瘙痒程度,复发率较低,.

    作者:田波;李春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退热洗浴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退热洗浴方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120例小儿外感所致发热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用退热洗浴方进行治疗,对照组用温水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1.67%,两组在发热持续时间、24 h后温度差值方面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无不良反应.结论:小儿外感发热是小儿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上采用中药洗浴治疗外感发热,疗效显著,能够较大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减少高热引起的并发症.

    作者:李永佳;王刚;李敏清;白涛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通窍活血法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大面积脑梗塞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法对急性大脑中动脉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死亡率、NIHSS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INF-)、N-末端脑钠素原(NT-proBNP)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大脑中动脉大面积脑梗塞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通窍活血方,观察两组死亡率、总有效率、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清INF-α、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组死亡率17.50%,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7.50%(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TNF-α、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活血法联合保守治疗与单独西医内科保守治疗比较不能降低总死亡率;二组比较前者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症状,并且能显著降低血清INF-α、NT-proBNP水平.

    作者:杨琳;常翔;张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健脾固肾止遗方并耳穴贴压治疗小儿遗尿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健脾固肾止遗方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可行性分析.方法:64例患儿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进行分组,每组患者3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健脾固肾止遗方水煎服早晚各一次,观察组患儿在健脾固肾止遗方基础上给予耳穴贴压治疗,穴位选取神门、膀胱、肾、遗尿点、脑点、尿道、交感、内分泌、皮质下、耳迷根等,每天按压5~6次,每次5 m in,观察两组患儿的遗尿消失时间,并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遗尿消失时间观察组(20.5±6.1)d,对照组(37.5±5.5)d,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固肾止遗方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可改善小儿遗尿的临床症状,未见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刘瑾;张进尊;陈美鹤;王丹;吴雪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刘秀萍扶正祛邪理论于慢性肾衰早中期临床治疗中的运用经验

    刘秀萍教授对于早中期慢性肾衰的治疗具有独到见解与丰富临床经验.其理论精华为将扶正、祛邪两者联合统一后应用于慢性肾衰的治疗当中,以补脾益肾、清热燥湿、活血通络、降浊祛邪等为主要治则.本院在对刘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的经验、病案等文献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刘教授理论精髓治疗早中期慢性肾衰.本文旨在总结本院临床运用的经验,以期为今后更加深入、系统的研究学习刘教授理论以及全面提高早中期慢性肾衰的中医疗效提供临床积累.

    作者:李合华;徐秋焕;陈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对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112例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作为观察对照,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辅助治疗.疗程结束后,比较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临床疗效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腹痛缓解时间、腹胀消失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排便时间缩短,血清TNF-α、IL-6、hs-CRP等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在腹部术后炎性肠梗阻中应用效果良好,治疗有效率高,能够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作者:阿不都外力·赛买提;依力哈木·买买提;肖开提·依不拉音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承气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及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承气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以6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纳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承气清胰汤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与临床症状.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为57.58%,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30.30%,总有效率为81.82%;观察组疗效评估结果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蠕动、肠鸣音、自主排气以及自主排便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AMS恢复正常范围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承气清胰汤能够有效提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与主要症状的恢复.

    作者:罗新军;穆恒;张佩;孙宇轩;李静;侯铁虎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消瘿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桥本甲状腺炎及对甲状腺自身抗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分析总结气阴两虚型桥本甲状腺炎(H T)治疗中,中药消瘿方对甲状腺自身抗体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2例证属气阴两虚型的H 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以接受西药联合中药安慰剂治疗者为对照组,以接受西药联合中药消瘿方治疗者为治疗组,每组41例.对两组甲状腺自身抗体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时两组间TPOAb、TgAb、TRAb及TSH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治疗12周后TPOAb、TgAb、TRAb及TS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FT3及FT4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消瘿方可有效的提高气阴两虚型HT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可改善患者的甲状腺抗体水平.

    作者:李姗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加味升陷汤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心衰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味升陷汤对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心衰症状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72例,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升陷汤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用药不良反应,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患者心功能,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左房内径(LAD)、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二尖瓣血流速度比值(E/A)、E峰减速时间(ED T)、等容舒张时间(IRT)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西医治疗联合中医加味升陷汤治疗冠心病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心衰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张根生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补中益气汤治疗癌性发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对癌性发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气虚血亏型癌性发热者,共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内服补中益气汤,对照组给予外用吲哚美辛栓剂,连续用药3周,对比观察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具有显著优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中医辨证为气虚血亏型癌性发热患者有较好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附舰;单宇鹏;闵婕;史金凤;王琰;张贺龙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疏肝理气活血法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疏肝理气活血法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H P感染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奥美拉唑及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增加中医疏肝理气活血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HP清除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结果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1个月后H P清除率为(67.65%)明显高于对照组(47.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观察组H P清除率(100.00%),高于对照组H P清除率(85.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中医疏肝理气活血法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HP感染临床疗效满意,对HP清除率高.

    作者:李大威;王振东;唐建荣;付雪琴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葛根止泻汤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症状恢复时间研究

    目的:观察葛根止泻汤联合针灸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患儿112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思密达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析葛根止泻汤联合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4.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血清中心肌酶(AST、CK、CK-MB)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儿的排便次数恢复正常(2.16±1.26)d、粪便性状恢复正常(2.21±1.21)d、大便常规恢复正常(2.51±0.92)d及退热时间(3.55±0.91)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葛根止泻汤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小儿腹泻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杨开洋;屈箫箫;杜元灏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成熟型疣状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血清NO、SA、SOD水平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

    目的:观察成熟型疣状胃炎(VG)中医证型与HP感染、血清NO、SA、SOD水平及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0例入选患者进行辨证分型,3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作为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NO、SA、SOD水平,14 C呼气试验检测HP,内镜下取病理进行检测,后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病HP感染率较对照组高(P<0.05),其中脾胃湿热型高(P<0.01).各型SOD水平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SA水平均升高,胃阴亏虚组较对照组差异显著;实证组NO水平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虚证组NO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胃阴亏虚组与癌前病变相关,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尤其是脾胃湿热型.脾虚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基础.NO水平失衡可能是本病的重要机理之一.胃阴亏虚型癌变倾向较其它组明显,需要早期干预、密切随访.

    作者:乔会侠;黄雅慧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竹沥对慢阻肺大鼠肺组织中AQP1、AQP4、AQP5、TNF-α和IL-6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竹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 O PD)大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AQP1)、4(AQP4)、5(AQP5)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中药竹沥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化痰疗效的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3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他组均采用香烟熏结合弹性蛋白酶气管滴入法复制C O PD大鼠模型,90 d后,干预组进行鲜竹沥口服液灌胃10 d,余两组进行生理盐水灌胃10 d.干预结束后采用PCR法观察AQP1、AQP4、AQP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大鼠肺组织中TNF-α和IL-6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干预组肺组织中AQP1、AQP4、AQP5浓度显著下降(P<0.01),TNF-α、IL-6浓度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干预组肺组织AQP1、AQP5浓度显著升高(P<0.01),AQP4、TNF-α和IL-6浓度显著下降(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竹沥对COPD的疗效可能与调节水通道蛋白1、5(AQP1)、(AQP5)的转运,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密切相关.

    作者:罗建江;马红霞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康艾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免疫及肝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对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免疫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因PHC(肺脾气虚型)行TACE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采用单纯T A C E治疗,观察组40例联合康艾注射液,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CD4+、CD3+、CD4+/CD8+)及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D4+、CD3+、CD4+/CD8+数值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LT、TBIL指标降低,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28/40),观察组90.00%(36/40),两组比较,P<0.05.结论:P H C患者T A C E术后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异甘草酸镁的方案可有效改善免疫功能,促进肝功能修复.

    作者:吴贵成;郭岚岚;杨平生;郑志铖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大孔树脂联合聚酰胺法纯化牛蒡根总黄酮工艺的研究

    目的:使用大孔树脂联合聚酰胺法进行牛蒡根总黄酮的纯化工艺研究.方法:将牛蒡根总黄酮的粗提物用大孔树脂和聚酰胺先后进行纯化.结果:用大孔树脂纯化黄酮时:用内径30 mm的层析柱以径长比1:7装柱.将400 ml的上样液(浓度为10 mg/ml),以0.5 BV/h的流速上样,用30%的乙醇以1.5 B V/h的流速进行洗脱(此时洗脱效果佳).聚酰胺纯化时用内径15 mm的层析柱以径长比1:8装柱.用20 ml的上样液(浓度为1.5 mg/ml,PH为2),以流速为0.5 BV/h上样,用70%乙醇以4 BV/h的流速进行洗脱(此时洗脱效果佳).结论:牛蒡根粗品总黄酮含量为7%,在佳工艺条件下,经过大孔树脂纯化后,其总黄酮含量达到55.86%,再经过聚酰胺进一步纯化后,其总黄酮含量达到80.75%.

    作者:李瑾;王露;丁茂鹏;彭圆涛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阳和汤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创建阳和汤质量控制的标准,从而更好服务于研究与临床.方法:采用T LC对麻黄、肉桂鉴别与HPLC对阳和汤所含成分毛蕊花糖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用TLC鉴别麻黄、肉桂具有较好的专属性;毛蕊花糖苷在32.1~192.6 n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4,平均回收率99.7%,RSD等于0.75%.结论:本实验所创建的检测方法方便有效,专属性强,此标准能够很好控制阳和汤质量.

    作者:窦建卫;朱宇红;王红英;任翠翠;尚荣国;黄芊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肠炎灵I号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肠炎灵水煎剂灌肠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急性活动期,中医辨证为湿热瘀阻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组疗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组给予肠炎灵I号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灌肠.比较两组主要症状评分、疾病指数及结肠粘膜Baron内镜评分,观察治疗前后血沉、C反应蛋白、血小板等炎症相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9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腹痛、腹泻及脓血便症状积分及Baron内镜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腹痛、脓血便积分、疾病指数及Baron内镜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C反应蛋白均降低(P<0.05;P<0.01),治疗组血小板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肠炎灵灌肠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减轻临床症状,降低疾病指数.控制炎症促进结肠黏膜愈合是其作用机制.

    作者:邹百仓;秦斌;张莉;丁辉;王燕;张瑜;董蕾 刊期: 2017年第11期

  • 针刺治疗干眼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在临床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66例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新泪然滴眼,观察组患者针刺治疗,进行为期1个月的临床观察,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0%,高于对照组72.73%(P<0.05).结论:针刺治疗干眼症效果确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冯均信;刘希茹 刊期: 2017年第11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