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随机对照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的影响

胡茂清;田浩明;张俭;吴文莉;周贤会;赵万燕

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岛素, 罗格列酮, 二甲双胍, 联合治疗, 脂联素, 体脂分布
摘要:目的 了解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体脂分布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4mg/d,n=30)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30),共8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体重指数和腰臀比,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清脂联素等.结果 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或二甲双胍治疗,均能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胰岛素用量(P<0.05),罗格列酮治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升高明显(P<0.05),同时臀围、体重、体重指数增加(P<0.05),但腰围及腰臀比无明显变化(P>0.05).二甲双胍治疗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腰围、臀围、腰臀比、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 罗格列酮治疗能升高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改善体脂分布;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体脂分布无明显影响.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给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22例观察

    目的 观察门冬氨酸钾镁静脉输注给药对肺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40例肺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采用常规综合疗法加上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综合疗法.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疗法加门冬氨酸钾镁静脉滴注治疗肺心病疗效满意.

    作者:龙中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肝移植患者术中大量肺水肿1例

    患者,男,40岁,56kg.于2005年6月急诊入院,入院诊断为①慢性重症肝炎(乙型);②肝性脑病Ⅱ期;③原发性腹膜炎.

    作者:吉阳;贾梦醒;罗朝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不同补片方式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对照性研究

    目的 探讨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T2)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20例患者共行129例次无张力修补术,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单纯使用平底网塞式补片(T2)修补术(T2组)、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平片组)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疝环充填组)3种方式进行手术,术后随访2~23个月,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以后的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T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50.11±10.20)min,与平片组的平均手术时间(47.78±9.8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两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疝环充填组(60.88±9.99)min(P均<0.001).T2组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34±1.48)d,与平片组(6.03±1.57)d,P=0.328)和疝环充填组(6.70±1.36)d,P=0.25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疝环充填组有1例双侧疝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治疗.平片组有1例患者术后产生严重排斥反应而行取出术,但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3组患者均无1例复发.结论 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行腹股沟疝修补与平片式无张力修补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的短期疗效相当,此外与平片式修补相比,具有更多的适应证,与疝环充填式修补相比操作更简单,费用更低廉,值得推广应用,但是还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赵少勇;潘俊江;朱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艾司洛尔在胸外科术中快速房颤的应用

    目的 探讨艾司洛尔在胸外科手术中快速房颤时的应用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年来14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术中的麻醉记录结果 ,分析房颤发生的时间、快速房颤的处理及结果 等.结果 出现慢性房颤(心室率<100次/min)3例,可不予处理;出现快速房颤(心室率>100次/min)8例,经静脉给予艾司洛尔心室率均满意降低.结论 胸外科手术中发生的快速房颤使用艾司洛尔控制心室率是快速有效,安全可靠的.

    作者:段红;谭晓红;陈一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咽食管巨大憩室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70岁.因吞咽梗阻感10年入院.查体:气管右移,左颈在吞咽时可见一隆起物,大小约6cm×6cm,质软,界清,无压痛,吞咽时伴咕咕声.

    作者:郭向东;孙小康;肖志华;洪澜;赵长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妈咪爱佐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 及早有效地纠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以预防胆红素脑病.方法 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妈咪爱口服.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为(60.68±23.56)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胆红素日均下降值(40.35±22.28)μmol/L(P<0.01).妈咪爱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可迅速降低血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了治疗时间.结论 妈米爱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有效辅助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冬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PPAR-γ配体对胆管癌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P-7、TIMP-1表达的调控

    目的 探讨PPAR-γ经其配体吡咯列酮(pioglitazone,PGZ)激活后,对胆管癌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P-7、TIMP-1表达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PGZ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PT-PCR了解QBC939细胞中MMP-7、TIMP-1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GZ对MMP-7、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提示在12h干预点、浓度(5~40μmol/L)时,PGZ的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P>0.05).FT-PCR证实QBC939细胞中存在MMP-7、TIMP-1 mRNA水平的表达,前者的表达水平高于后者;荧光定量PCR结果 显示.PGZ能分别下调和上调MMP-7 mRNA、TIMP-1 mRNA的表达,但后者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 PPAR-γ经其配体PGZ激活后能调控QAC939细胞的MMP-7、TIMP-1表达,从而可能改变其体外侵袭力.

    作者:程南生;李敏;熊先泽;吴良洪;林圯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蜂螫伤的临床分析和急诊救治

    目的 提高对各类蜂螫伤患者的临床认识和探讨其急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2年至2006年5年期间198例急诊蜂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蜂螫伤患者局部症状急诊处理好转,172例蜂螫伤患者均出现全身炎性反应(SIRS),其中过敏性休克15例,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39例,151例治愈,12例明显好转出院,9例死亡.结论 根据螫蜂类型、被螫伤部位和数量,紧急处理伤口和治疗,严密观察症状,抗过敏,预防休克,并早期足量应用皮质激素,早期或预防性血液透析,必要时加血液灌流,以阻断MODS进展,从而降低病死率.

    作者:李寨;吕汝奇;杨雍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诊治体会

    目的 探讨有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2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若诊治不及时,常导致患者失明.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虽然来势凶猛,对视功能危害较大,若能正确诊断,及时抢救,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李天绪;万平;沈德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军队医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做法和成效

    我院是武警部队一所综合性小医院,在规模、设备和技术力量上与毗邻的大医院有一定差距,但经过我们积极努力的探索,我们认为在社区卫生服务方面有广阔的潜力和前景[1],现将我院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做法和成效.

    作者:杨继飞;段霄燕;李广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有创通气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有创通气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我院近7年有创通气患者资料.分析不同疾病机械通气效果.结果 治愈126例,死亡75例,放弃治疗18例,死亡患者中中枢性呼吸衰竭59例.结论 有创通气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危重病抢救成功率,尤其对原发疾病可以逆转的周围性呼吸衰竭效果好,而经济条件是制约机械通气在基层医院应用的主要原因.

    作者:罗健;胡春丽;周成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足月分娩后部分植入性胎盘致先兆子宫破裂1例

    患者,26岁,以G1P0孕40周,阵发性腹痛8 h,见红未破水入院.查体:T 36.3℃,P 86次/min,BP 105/r76mmHg,神清、精神佳.心、肺无异常、腹隆、肝、脾未扪及.宫高剑下3指,胎心136次/min.

    作者:陈永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老年骨折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骨折住院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我院65岁以上的老年骨折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原因.结果 36例老年骨折住院感染患者中,易感染主要诱因是:年龄长期卧床,并存原发疾病,住院天数,侵袭性操作,神经源性膀胱症,抗生素应用,以及病房内外环境等.结论 防治措施,应从做好老年骨折患者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工作,实施行之有效的无菌操作规范,切断感染传播途径,提高老年患者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加强整体的生理机体支持.提高医护人员和家属、亲人对老年患者的情感关怀意识,积极控制和治疗原发疾病.

    作者:张伟华;陈经勇;邓志强;蒋定中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小婴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例

    患儿,男,2个月,以腹泻,发热1d入院,解蛋花水样便,神纳差,尿少,无咳嗽.查体:精神可,轻度脱水貌,颌下可扪及数枚0.5cm×0.5cm大小淋巴结,咽充血,未见扁桃体,心肺无异常,肝肋下3cm,质软缘锐,脾未扪及,肢端循环好.

    作者:王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及Survivin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病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ET-1、NO变化为代表的内皮细胞功能改变及Survivin在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发病及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49例先心病室间隔缺损患者根据肺动脉平均压的情况分为4组.放射免疫法或比色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含量;检测血管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MT%)以反映肺小血管的形态学改变.用原位缺口末端DNA标记技术,检测肺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调亡相关蛋白Survivinx的表达.结果 先心病患者伴随肺动脉压力的增高,血浆ET-1水平、组织Survivinx的表达呈上升趋势,MT%逐渐增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而NO水平下降、细胞凋亡减少并与MT%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左向右分流所致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及Survivin表达的变化在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及肺血管重构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唐旭东;肖颖彬;周建国;郝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单鼻孔直接入蝶窦垂体瘤切除的技术改进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方法及改进.方法 回顾分析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131例垂体瘤.术毕时70例患者鞍底采用阔筋膜修补,61例用明胶海绵加EC耳脑胶封闭鞍底;39例患者指套纱条填塞鼻腔,55例用硅板置于鼻腔两侧,于硅板加硅管填塞,27例用硅管填塞鼻腔.结果 131例垂体瘤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129例患者疗效良好,鞍底采用阔筋膜修补和用明胶海绵加EC耳脑胶封闭鞍底术后脑脊液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鼻腔填塞术后鼻腔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硅管填塞后可经鼻正常通气.结论 鞍底修补可用明胶海绵加EC耳脑胶封闭修补,术毕鼻腔内置硅胶管优于用指套纱条填塞.该术式安全,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作者:夏祥国;刘亮;顾应江;詹书良;董劲虎;李定君;陈礼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低场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探讨(附26例分析)

    目的 评价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低场MRI对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我院26例0.2T低场MRI诊断,经病理证实的肝癌.巨块型11例,结节型8例,弥漫型2例,转移性5例.结果 肝癌的MRI表现有以下特征:①在T1WI上信号强弱不均匀,低于正常肝组织,肿瘤发生坏死出血或脂肪变性时,可见不规则高信号;在T2WI上呈不均匀高信号;②肿瘤有假包膜时,T1WI显示较理想,表现为瘤周低于正常肝组织和肿瘤的线条状低信号影;③注射Gd-DTPA强化多不明显.结论 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低场MRI是诊断肝癌的有效方法 .肝癌应注意与肝海绵状血管瘤、肝囊肿、肝平滑肌瘤、肝再生结节等鉴别.

    作者:宋立江;程钢;白小红;蒋飞;陈章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在心律失常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51例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并对围手术期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进行密切观察.结果 51例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对心律失常又需外科手术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可明显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扩大手术适应证.

    作者:陈安芳;钟远伦;李兴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住院学龄儿童身心健康的研究

    目的 运用肖永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评定住院学龄儿童对社会给予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情况,探讨影响他们身心健康的因素.方法 选择2005年6月1日~2006年5月31日在我院儿科住院的学龄儿童,年龄6~14岁,疾病诊断与该项研究无诊断学意义,运用SSRS量表问卷调查.结果 住院学龄儿童总分均高于中国儿童正常值,住院学龄儿童较正常人获得较高的社会支持(P<0.01).结论 住院学龄儿童得到社会支持比一般人群高,社会支持与住院学龄儿童身心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唐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高聚金葡素联合参芪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CAF的作用

    目的 评价高聚金葡素联合参芪片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CAF的减毒作用.方法 治疗组行CAF方案化疗期间给予高聚金葡素联合参芪片辅助治疗,对照组给予利血生、鲨肝醇治疗.分别观察2次化疗后第1天消化道反应.体力状况,心电图变化,观察化疗前、化疗后第14、21、24天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测定化疗前、化疗后第12、24天外周血CD3、CD4、CD8、CD4/CD8.结果 化疗后治疗组每次白细胞、血小板平均计数、血红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高(P<0.05).外周血CD3、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较化疗前均有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疲乏感病例数少,在第2次化疗后,发生心动过速、早搏或心电图ST-T段改变的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高聚金葡素联合参芪片辅助治疗对新辅助化疗CAF所引起的骨髓抑制、心脏毒性具有恢复作用,且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作者:杨晓宏;孙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