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诊治体会

李天绪;万平;沈德琼

关键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有关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的诊断、处理及预防措施.方法 收集我院2000~2005年收治的2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是一种严重的眼科急症,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若诊治不及时,常导致患者失明.结论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虽然来势凶猛,对视功能危害较大,若能正确诊断,及时抢救,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151例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与组织学诊断结果的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宫颈非典型鳞状细胞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处理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2007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对2043例患者作TCT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标准采用TBS分类系统,其中151例细胞学诊断非典型鳞状细胞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结果 2043例患者TCT细胞学检测结果中,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不能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ASC-H)因诊断非典型鳞状细胞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组织学诊断对照,151例活检中ASC-US 124例,其中组织学诊断炎症63例,HPV感染31例,CIN 1级20例,CIN 2级2例,CIN 3级7例,鳞状细胞癌1例;ASC-H 27例中活检组织学诊断炎症8例,HPV 感染3例,CIN 1级4例,CIN 2级3例,CIN 3级7例,鳞状细胞癌2例.结论 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明显提高宫颈癌前病变及癌的检出率,对宫颈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降低患者病死率有很大作用,是宫颈病变筛查的有效方法 .在诊断为非典型鳞状细胞的患者中,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对照显示有一定比例的宫颈上皮内瘤变,因而对于非典型鳞状上皮尤其是不能除外上皮内高度病变的患者,应行阴道镜下活检组织学诊断,以避免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的漏诊.

    作者:颜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下肢静脉曲张TriVex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目的 总结静脉曲张微创刨吸术(TviVex)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方法 241例(348条肢体)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在硬膜外麻醉下,采用TriVex手术系统行静脉曲张微创刨吸术.结果 患者术后住院3~14d,平均5.8d.术后40条肢体出现皮下血肿,4条小腿蜂窝组织炎,1条肢体深静脉血栓,随访2条肢体静脉曲张复发.结论 TriVex术具有创伤小、治疗彻底、美容效果好、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和恢复快等优点.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武国;陈开;戴毅;郑江华;刘崇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显微输卵管成形术治疗继发不孕症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显微输卵管成形术治疗继发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对65例输卵管性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显微输卵管成形术并加防粘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一般输卵管成形术治疗,不用防粘液.结果 两组在术中出血(50~150ml,100~300ml)、1个月后输卵管复通率(96%,72%),受孕率方面(34.28%,1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显微输卵管成形术治疗继发不孕症能提高受孕率;适应证的选择是影响术后输卵管复通率高低的重要因素,而精细的显微手术操作技巧是影响术后输卵管复通率高低的关键.

    作者:刘平;陈星尧;贾蜀云;徐永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心脏起搏器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心脏起搏器在心律失常患者围手术期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对51例并发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外科手术患者在手术前安装临时或永久心脏起搏器,并对围手术期患者生命体征、心电图进行密切观察.结果 51例均顺利渡过围手术期.结论 对心律失常又需外科手术的患者安装心脏起搏器,可明显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并扩大手术适应证.

    作者:陈安芳;钟远伦;李兴斌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2007年四川省内第一次血型鉴定室间质量评价

    目的 通过血型鉴定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发现血型鉴定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改进意见,提高血型鉴定的准确性.方法 由省临床检验中心通过发放标本和问卷调查的方式组织1年2次的血型室间鉴定活动.结果 共有310家单位参加室间质评,PT得分>80分有298家,PT得分<80分有12家,主要扣分原因在于ABO血型反定未开展及鉴定错误.结论 部分医院实验室应开展和加强ABO血型反定工作,提高输血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完善输血科(血库)的检查核对制度.

    作者:何屹;林嘉;饶绍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生化汤加减方用于早孕药物流产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生化汤加减方用于早孕药物流产后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择早孕药物流产后B超证实宫内无残留物或少许残留物(中、强回声团≤1.5cm)患者19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8例,给予口服抗生素、益母膏;治疗组98例,加服生化汤加减方,两组相比较,观察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清宫率.结果 治疗组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P<0.005),出血时间缩短6d左右(P<0.001),清宫率明显降低.结论 生化汤加减方用于早孕药物流产后能明显降低阴道出血量、时间及清宫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春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446例儿童胃镜检查存在的特殊问题及护理对策

    目的 调查分析儿童胃镜检查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临床特征及不同年龄组发生意外的情况,为护士进行胃镜检查术前后的护理提供支持和帮助.方法 通过交谈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问题,分析不同年龄组发生意外的情况及X2检验有无差异、儿童胃肠道疾病的临床特殊性.结果 94.83%患儿及家长有焦虑和恐惧心理,各年龄组的意外情况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40,P<0.0001),≤6岁组意外发生率高于其他组,慢性腹痛儿童临床以慢性胃炎为主[1].结论 儿童胃镜检查有其特殊的护理问题及护理对策.

    作者:马桂芬;彭丽娟;陈秀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舌痛常见病因的分析

    舌痛是耳鼻咽喉科和口腔科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率约为5‰.舌痛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51~60岁达高峰,相同年龄段中,女性舌痛的发生率均高于男性.

    作者:刘加林;王人可;梁传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前两种麻醉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应用德国产PARTTLA雾化器加入2%利多卡因10ml雾化吸入局麻,与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 麻醉(1%丁卡因咽喉喷雾3次,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孔滴注),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达到有效麻醉时间及平均耗药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 患者易于接受、能减小操作对患者心率、指脉氧饱和度及心电的影响.结论 对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方法 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且有利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作者:万小兵;陆海英;陈宇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水飞蓟宾葡甲胺片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30例,以肌苷、门冬氨酸钾镬、维生素C加至10%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片150mg口服,3次/d共4周.结果 治疗组在ALT、TB恢复正常率及主要症状的改善上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无任何不良反应.结论 水飞蓟宾葡甲胺片对病毒性肝炎有明显治疗作用.

    作者:路钧;路钢;段炬萍;陶朝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丙泊酚、羟丁酸钠用于婴幼儿气管内异物取出术的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丙泊酚及羟丁酸钠在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临床麻醉效果,并对其优缺点作全面分析.方法 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83例,局部表麻5例、羟丁酸钠麻醉组45例、丙泊酚组33例;麻醉诱导雏持:羟丁酸钠组用氯胺酮1mg/kg、羟丁酸钠40~70mg/kg静脉注射,丙泊酚组用咪唑安定0.1mg/kg,丙泊酚1~2mg/kg静脉注射,维持用丙泊酚8~10mg/(kg·h),均行咽喉部表面麻醉,支气管镜侧孔连接氧气或作喷射通气.结果 两组麻醉均顺利,术后苏醒时间,羟丁酸钠组(62±11)min,丙泊酚组(16±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中使用羟丁酸钠是一种安全有效、经济的麻醉方法 ,而丙泊酚起效迅速、苏醒快,具有一定的优点.

    作者:周乐顺;欧珊;白树荣;林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有创通气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有创通气在基层医院的应用前景.方法 收集我院近7年有创通气患者资料.分析不同疾病机械通气效果.结果 治愈126例,死亡75例,放弃治疗18例,死亡患者中中枢性呼吸衰竭59例.结论 有创通气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基层医院的危重病抢救成功率,尤其对原发疾病可以逆转的周围性呼吸衰竭效果好,而经济条件是制约机械通气在基层医院应用的主要原因.

    作者:罗健;胡春丽;周成熙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不同补片方式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的对照性研究

    目的 探讨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T2)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120例患者共行129例次无张力修补术,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单纯使用平底网塞式补片(T2)修补术(T2组)、平片式无张力修补术(平片组)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疝环充填组)3种方式进行手术,术后随访2~23个月,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以后的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T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50.11±10.20)min,与平片组的平均手术时间(47.78±9.86)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两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疝环充填组(60.88±9.99)min(P均<0.001).T2组的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6.34±1.48)d,与平片组(6.03±1.57)d,P=0.328)和疝环充填组(6.70±1.36)d,P=0.25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只有疝环充填组有1例双侧疝患者术后使用镇痛治疗.平片组有1例患者术后产生严重排斥反应而行取出术,但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得到随访,3组患者均无1例复发.结论 单纯使用平底短型网塞式补片行腹股沟疝修补与平片式无张力修补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的短期疗效相当,此外与平片式修补相比,具有更多的适应证,与疝环充填式修补相比操作更简单,费用更低廉,值得推广应用,但是还需要长期随访观察.

    作者:赵少勇;潘俊江;朱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杜拉宝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杜拉宝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104例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杜拉宝口服.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9.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杜拉宝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邓孝智;唐利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

    目的 对截瘫患者抑郁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100例截瘫患者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00例截瘫患者发生抑郁78例(78%),截瘫程度与抑郁的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与抑郁发生无统计学意义(0.25>P>0.1).结论 应用抑郁自评量表能使临床护士较准确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截瘫患者抑郁的发生率高(78%),主要有长期疾病折磨,社会及家庭角色的改变、经济影响、生活单调,求助自卑心理等因素,针对抑郁发生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作者:李晓琴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经鼻内镜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双径路对真菌性上颌窦炎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42例真菌性上颌窦炎经鼻内镜上颌窦自然口及尖牙窝入路手术.结果 42例患者全部治愈,无1例复发.结论 鼻内镜下双径路治疗真菌性上颌窦炎,疗效肯定、确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作者:许超;何刚;李正权;汪晓玲;廖素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24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易善复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酒精性脂肪肝(AF)的疗效.方法 采用易善复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观察AF 24例,并设立对照组20例,给予肌苷片及维生素C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 观察组治愈13例,显效5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54%.经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易善复胶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AF)疗效好,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理想药物.

    作者:许斌;任春梅;龙波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PPAR-γ配体对胆管癌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P-7、TIMP-1表达的调控

    目的 探讨PPAR-γ经其配体吡咯列酮(pioglitazone,PGZ)激活后,对胆管癌细胞侵袭相关基因MMP-7、TIMP-1表达的影响以及可能机制.方法 以体外培养的人肝门胆管癌细胞系QBC939细胞为研究对象:MTT法检测PGZ对QBC939细胞的增殖抑制率;PT-PCR了解QBC939细胞中MMP-7、TIMP-1表达情况;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PGZ对MMP-7、TIMP-1表达的影响.结果 MTT提示在12h干预点、浓度(5~40μmol/L)时,PGZ的细胞毒性作用不明显(P>0.05).FT-PCR证实QBC939细胞中存在MMP-7、TIMP-1 mRNA水平的表达,前者的表达水平高于后者;荧光定量PCR结果 显示.PGZ能分别下调和上调MMP-7 mRNA、TIMP-1 mRNA的表达,但后者无统计学意义(P=0.125).结论 PPAR-γ经其配体PGZ激活后能调控QAC939细胞的MMP-7、TIMP-1表达,从而可能改变其体外侵袭力.

    作者:程南生;李敏;熊先泽;吴良洪;林圯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单鼻孔直接入蝶窦垂体瘤切除的技术改进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的方法及改进.方法 回顾分析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切除131例垂体瘤.术毕时70例患者鞍底采用阔筋膜修补,61例用明胶海绵加EC耳脑胶封闭鞍底;39例患者指套纱条填塞鼻腔,55例用硅板置于鼻腔两侧,于硅板加硅管填塞,27例用硅管填塞鼻腔.结果 131例垂体瘤经单鼻孔蝶窦垂体瘤切除,129例患者疗效良好,鞍底采用阔筋膜修补和用明胶海绵加EC耳脑胶封闭鞍底术后脑脊液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鼻腔填塞术后鼻腔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硅管填塞后可经鼻正常通气.结论 鞍底修补可用明胶海绵加EC耳脑胶封闭修补,术毕鼻腔内置硅胶管优于用指套纱条填塞.该术式安全,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作者:夏祥国;刘亮;顾应江;詹书良;董劲虎;李定君;陈礼刚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在输尿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螺旋CT泌尿系成像(CTU)对输尿管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B超诊断为输尿管上段扩张的56例患者行螺旋CT平扫,将数据传至工作站,采用大强度投影、多平面重建及曲面重建等后处理技术,重建输尿管立体影像.结果 53例输尿管全程显示,其中泌尿系结石46例(82.1%);非结石病变7例(12.5%),对输尿管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94.6%,并可充分而直观地显示病变立体形态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 CTU重建图像清晰,对输尿管结石、肿瘤或其他上尿路梗阻性疾病有着独特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胡海峰;陈刚;汪自力;彭秀坤;易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