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载药量鼻用丹参酮IIA亚微乳制备工艺研究

张岁玲;郭琳;史亚军;梁玉琳;王瑜

关键词:丹参酮IIA, 鼻用制剂, 中药制药工艺
摘要:目的:采用独特的转相技术制备高载药量鼻用丹参酮IIA亚微乳制剂.方法:将丹参酮IIA溶解于无水乙醇,将此溶液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大豆油与中链油,减压回收体系中的无水乙醇至完全,待丹参酮IIA全部转移至油相中,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亚微乳,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处方优化,并考察了高压均质条件,乳化剂 、稳定剂的用量.结果:处方优化的佳条件:载药量为0.5 %,乳化剂S-75用量为3 %,F-68用量为1 %,油酸用量为0.2 %.制备工艺的佳条件:均质压力为400 bar,均质时间为16 min,温度为35℃.终制备得到载药量0.5 %的丹参酮IIA亚微乳,平均粒径为221 nm,稳定性良好.结论:确定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载药量较传统方法高,能够满足该药物多途径给药要求.
陕西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天麻素联合丹红注射液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丹红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地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天麻素联合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明显好转,而试验组患者改善的更加明显.治疗后临床治疗效果试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天麻素联合丹红注射液能明显减少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损伤,其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

    作者:付金花;王丽娟;曹洪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清热止痛方联合急淋颗粒治疗急性淋巴结炎56例

    目的:观察清热止痛方配合急淋颗粒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6例急性淋巴结炎患者,治疗组采用清热止痛方外用熏蒸联合急淋颗粒冲服治疗;对照组予以美洛西林舒巴坦钠静脉输液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3例;对照组治愈24例、好转4例.治疗组治愈时间(5.6± 2.6)d、复发1例;对照组治愈时间(13.2± 2.4)d、复发9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止痛方配合急淋颗粒治疗急性淋巴结炎疗效较好.

    作者:吴澎;黄子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加减清胰汤经空肠管鼻饲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加减清胰汤经空肠管鼻饲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则给予加减清胰汤经空肠管鼻饲.观察患者用药后症状缓解情况,监测血清因子sICAM-1、PCT、IL-8、IL-1水平,采用APACHE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评价病情严重程度,检测免疫球蛋白、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首次排便及肠鸣音恢复时间、血清中sICAM-1、PCT、IL-8、IL-1水平、APACHE及Balthazar CT分级评分及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T细胞亚群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减清胰汤经空肠管鼻饲利于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肠麻痹,恢复肠功能,调控血清sICAM-1、PCT、IL-8、IL-1水平及免疫功能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作者:杨记康;邢志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眩晕3号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35例

    目的:探讨滋阴潜阳之眩晕3号方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LV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0例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奥美沙坦酯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口服,及内科治疗.治疗组加服眩晕3号方.结果:治疗组中显效12例、有效22例、无效1例.对照组中显效2例、有效23例、无效10例.两组治疗后血压疗效,治疗组中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0例;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19例,无效4例.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眩晕3号方治疗原发性高血压LVH,能改善阴虚阳亢型高血压LVH患者的疗效、血压疗效,降低LVMI.

    作者:李颖;黄桢;张婷;朱卉;季晓霞;裴雯;李雯斌;沈亦彦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手掌参醇提物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初步研究手掌参的药理活性,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先对手掌参进行乙醇提取,得到手掌参醇提物,再通过小鼠镇静试验、小鼠热板镇痛试验、醋酸所致小鼠扭体试验、负重游泳试验、DPPH和ABTS 自由基清除试验来考察手掌参的镇静、镇痛、抗疲劳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手掌参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抑制率分别为51.2%、44.9%以及22.5%.对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抑制率分别为48.7%、32.9%、24.3%.对热板法小鼠痛阈值的提高率分别为43.8%、24.5%、13.6%.对小鼠游泳力竭时间延长率分别为37.1%、29.0%、14.5%;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6.1%、51.3%、24.8%;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8.7%、59.6%、29.3%.结论:手掌参具有的镇静,镇痛、抗疲劳和抗氧化活性的作用,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作者:何侃亮;李博;纪明春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高载药量鼻用丹参酮IIA亚微乳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独特的转相技术制备高载药量鼻用丹参酮IIA亚微乳制剂.方法:将丹参酮IIA溶解于无水乙醇,将此溶液置于圆底烧瓶中,加入大豆油与中链油,减压回收体系中的无水乙醇至完全,待丹参酮IIA全部转移至油相中,采用高压均质法制备亚微乳,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处方优化,并考察了高压均质条件,乳化剂 、稳定剂的用量.结果:处方优化的佳条件:载药量为0.5 %,乳化剂S-75用量为3 %,F-68用量为1 %,油酸用量为0.2 %.制备工艺的佳条件:均质压力为400 bar,均质时间为16 min,温度为35℃.终制备得到载药量0.5 %的丹参酮IIA亚微乳,平均粒径为221 nm,稳定性良好.结论:确定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载药量较传统方法高,能够满足该药物多途径给药要求.

    作者:张岁玲;郭琳;史亚军;梁玉琳;王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慢性便秘针药结合治疗方案的探讨

    目前针药在临床治疗慢性便秘虽取得部分肯定的疗效,但对于其治疗方案尚缺乏统一的论述.笔者结合近年来临床治疗慢性便秘的针药结合方案,及对于不同类型便秘发病机制的探讨,以期通过现代武器武装中医药,得以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笔者将近年来临床治疗慢性便秘的针药结合治疗进行了初步的论述,通过对不同类型便秘发病机制的探讨,初步提出不同类型便秘的治疗方案,以期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并逐步实现个体化治疗.

    作者:于辉瑶;苏同生;宋瑞;齐琳靖;万兆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阳利水法早期干预Ⅱ型心肾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阳利水法早期干预Ⅱ型心肾综合征的疗效.方法:76例早期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一般治疗(去除诱因、检测体质量、调整生活方式、氧气治疗等)、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RB、地高辛、血管扩张剂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服用温阳利水剂.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N端前体B型利钠肽(NT-proBNP)、血胱抑素C(Cys C)、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86.8%,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2%,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NT-proBNP、Cys C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阳利水法早期干预Ⅱ型心肾综合征,可明显降低患者NT-proBNP和Cys C的水平,改善患者症状,延缓或逆转病情.

    作者:徐敏;伍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脾利湿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116例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住院和门诊收治的2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对照组进行糖尿病常规降糖治疗,口服二甲双胍、磺脲类降糖药、阿卡波糖等药物,降脂药选用阿托伐他汀钙10 mg.治疗组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运用健脾祛痰利湿法,给予中药治疗.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脂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2%)高于对照组(7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健脾利湿法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脂代谢紊乱临床疗效较好,在降低血脂、血糖和改善临床症状等方面优于单纯西药.

    作者:刘瑜;倪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温阳通痹汤联合温针灸对老年骨性膝关节炎MMP-3、MMP-9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阳通痹汤联合温针灸治疗老年骨性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MMP-3、MMP-9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骨性膝关节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温阳通痹汤联合温针灸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疗程均为4周.采用Lequesne指数评分、AIMS2评分以及血清中MMP-3、MMP-9、炎症因子水平作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Lequesne指数评分,AIMS2评分随时间变化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血清中MMP-3、MMP-9及炎症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温阳通痹汤联合温针灸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且疗效维持时间长,并能降低患者体内MMP-3、MMP-9及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病理状态.

    作者:刘立丽;荣兵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补阳还五汤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45例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者听力及鼓膜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单纯型)患者,所有患者检查均见鼓膜紧张部中央性穿孔,根据就诊时间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使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补阳还五汤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耳膜生长情况及听力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经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鼓膜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25% vs 67.35%),(89.58% vs 75.51%)];且试验组治疗1个月、3个月后的听力改善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 vs 61.22%),(87.5% vs 73.46%)],两组鼓膜愈合率及听力改善率在治疗相同时间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相应治疗后,试验组取得86.67%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86.67% vs 71.11%)(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促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鼓膜愈合,改善患者听力,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盛国强;张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肝苏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苏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及其对免疫系统的的影响.方法: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酯胶囊及替比夫定,两者联合治疗6个月.观察组加用肝苏丸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及相关免疫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HBV-DNA的转阴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9%低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5%(P<0.05).结论:肝苏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其治疗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功能相关.

    作者:王李菲;李锐;李立为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疏肝润目汤治疗肝肾阴虚型糖尿病干眼症49例

    目的:探讨糖尿病干眼症患者应用疏肝润目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并发干眼症肝肾阴虚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肝润目汤,观察两组患者干眼相关指标情况、治疗效果及血糖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低于对照组,角膜表面规则指数(SRI)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高于对照组79.59%(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2hPG(餐后2h血糖)、FPG(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润目汤治疗肝肾阴虚型糖尿病干眼症,可有效促进症状改善,且对血糖控制有一定作用.

    作者:蔡红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法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法在慢性支气管炎(CB)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C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清金化痰汤加减治疗.结果: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总积分较低(P<0.01),PCS、MCS评分均较高(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结论: CB急性发作期(痰热郁肺证)应用常规西医疗法结合中医清热化痰肃肺止咳法治疗更能迅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控制机体炎症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姜芊竹;张琪;邓立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消风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消风汤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血清血尿酸(UA)、血沉(ESR)、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秋水仙碱;观察组患者则加用自拟消风汤内服,连续用药1周为疗程.对比两组治疗的临床效果,记录疼痛的缓解情况及痛感VAS评分变化,监测治疗前后UA、ESR、COX-2、IL-1β、TGF-β1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的有效率75%与观察组91%相比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患者的痛感缓解更迅速,其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UA、ESR、COX-2、IL-1β、TGF-β1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 (P<0.05).结论:消风汤利于缓解关节疼痛,缩短病程,降低血尿酸,减轻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炎症反应,疗效较好.

    作者:陈莉娜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加味平乐疏肝活血汤防治腰椎术后腹胀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以肝论治、破补兼施为辨证主旨组方的加味平乐疏肝活血汤,防治腰椎术后患者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80例腰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服用加味平乐疏肝活血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比较分析两组腹胀情况.结果:试验组服用加味平乐疏肝活血汤后,35例患者不出现腹胀,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平乐疏肝活血汤可有效防治腰椎术后患者腹胀.

    作者:张晓辉;李洁;张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红花逍遥颗粒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红花逍遥颗粒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2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每组41例.研究组使用红花逍遥颗粒联合氨甲环酸治疗,对照组使用氨甲环酸治疗;1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疗效、显效时间、治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的总显效率为85.4 %,对照组的总显效率为61.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显效时间和基本治愈时间分别为(5.35±0.34)周、(8.95±1.17)周,对照组为(6.02±0.58)周、(10.58±1.58)周,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月经量减少、月经周期延长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24.4%,对照组为3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3个月后研究组患者中有3例(7.32%),对照组中有10例(24.39%)患者出现明显反弹现象,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逍遥颗粒联合氨甲环酸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长期疗效稳定.

    作者:陆雯丽;陈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木丹颗粒联合中药浸泡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

    目的:观察木丹颗粒口服联合中药浸泡治疗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震动感觉阈值的影响.方法:将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应用弥可保口服.研究组40例,辨证气虚血瘀型应用木丹颗粒口服联合自拟桃红解痹外洗方浸泡双足,治疗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震动感觉阈值及临床证候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结果表明,研究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采用中医证候评价,研究组治疗后评分(6.12±2.81)分,对照组治疗后(9.84±2.4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PT评分研究组治疗后(11.55±2.96)分,对照组治疗后(16.40±2.6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木丹颗粒联合中药浸泡治疗对DPN患者的震动感觉阈值有明显改善.

    作者:黄金丁;陈清;王炳理;陈丽莉;侯冰伟;周德成;黄东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β-HCG的影响

    目的:观察保胎三七汤联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患者血清β-HCG的影响.方法:选取先兆流产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地屈孕酮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保胎三七汤结合地屈孕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及治疗前后血清β-HCG水平变化,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观察组血清β-HC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观察组的足月妊娠率80.0%高于对照组60.0% (P<0.05).观察组流产率7.5%明显低于对照组17.5% (P<0.05).结论:保胎三七汤结合地屈孕酮对先兆流产妊娠及血清β-HCG的疗效更佳,可提高血清β-HCG水平,降低流产率.

    作者:黎海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灯台七总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目的:探索灯台七总皂苷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方法:采用响应面优化法优化灯台七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使用佳的提取工艺提取、比较了陕西地区10批不同产地灯台七茎叶与根茎总皂苷含量差异;使用MTT法分别对不同产地灯台七总皂苷进行了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次数3次、乙醇浓度65%、液料比6∶1.总皂苷含量:茎叶>根茎;抗肿瘤活性测试发现不同来源灯台七总皂苷均有非常好的抑制SW620、HT-29生长的作用;同时MTT实验表明,70 %醇部位的皂苷对SW620、HT-2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强.结论:该工艺条件可为灯台七总皂苷的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作者:张欣;王菲;许欢;闫耀莉;李玉泽;宋小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陕西中医杂志

陕西中医杂志

主管:陕西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陕西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