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新琼
目的研究与低出生体重有关的孕母情况.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100例低出生体重儿和124例非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胎数、晚孕期异常、产检次数均是低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论加强围生保健,减少早产,积极诊治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宫内生长受限等情况,可有效降低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
作者:邱艳;熊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对伤寒的认识,减少误诊率,使患者得到及时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9年来18例伤寒误诊病例,并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18例病人,误诊时间7~14d.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3例,肺炎6例,败血症2例,精神及神经系统疾病2例,肝炎4例,脑炎1例.结论降低伤寒误诊率和漏诊率关键在于提高对伤寒的认识,凡是遇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病程超过5d者,根据病程的不同时期,合理选择方法,全面分析检测结果,提高确诊率.
作者:韩乐强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导管动脉内溶栓治疗肢体动脉血栓的价值.方法10例患者,血管造影证实为动脉血栓阻塞后,留置导管,以微泵经导管泵入尿激酶5~10万U/h,同时静脉滴注肝素钠5000U/d,行溶检、抗凝治疗.结果动脉完全开通,临床症状缓解7例,动脉部分开通,临床症状减轻2例,动脉完全未开通1例,总有效率90%.溶栓过程中出现出血并发症2例.结论经导管动脉内溶栓是治疗肢体动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作者:杨林;官泳松;周翔平;李肖;刘源;贺庆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雷电击伤不同于其他烧伤,它具有穿透力强,浅表损伤较轻,深部组织器官损伤较严重,极易引起血管神经等组织的损伤,重者可使被击者炭化,组织撕裂而猝死,并有可能在复苏后死于其他并发症等特点.我院收治了1例大面积雷电击伤患者,经过抗感染、调节水电解质、支持、激素、内服中药清热解毒、益气养阴等治疗及精心护理,终痊愈出院.
作者:陈汝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158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两组,以大蒜素治疗(治疗组)82例,并与病毒唑治疗者(对照组)76例作对比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经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4%,17%,91%;对照组显效率、有效率和总有效率45%,33%,78%,显效率、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大蒜素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疗效满意.
作者:颜美玲;龚晓辉;李启宇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酒精致大鼠脑损伤合并内毒素血症过程中,脑组织TNF-α的水平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采用SD大鼠进行酒精灌胃,建立酒精性脑损害的动物模型,用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采用偶氮显色法定量检测模型组与对照组血浆中内毒素(ET)的水平;用ELISA法检测各组脑组织匀浆中的TNF-α的水平.结果脑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脑组织有严重损伤;模型组血浆中的ET以及脑组织匀浆中的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NF-α在脑组织中的含量增高可能与酒精所致的大鼠脑组织损伤有密切联系.
作者:朱江;邬于川;魏嵋;高燕;黄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医院病区钥匙细菌污染情况,为控制院内交叉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调查我院所有病区26把钥匙,采样监测细菌污染情况,进行菌落记数及细菌鉴定.结果被调查的26把钥匙全部有细菌污染,计数低的为6CFU/cm2,高的为301CFU/cm2,达到<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菌落数<10CFU/cm2的只有2把(7.7%),>10CFU/cm2的有24把(92.3%).病原菌主要有大肠埃希菌、真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等.结论病区钥匙污染严重,污染菌谱与我院近年来医院内感染常见病原菌相一致,故必须重视病区钥匙的清洁消毒.
作者:侯艳玲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老年人重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近期疗效.方法29例老年人重症ITP患者分为两组(15例,14例),分别用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大剂量400mg/(kg·d),中剂量100mg/(kg·d),静脉滴注5d.观察临床出血症状及血小板计数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近期有效率相近,治疗后血小板开始上升,升至≥50×109/L,达到峰值的时间和血小板计数峰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者发生脑梗死及心绞痛各1例,应用中剂量丙种球蛋白者无心脑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可迅速提高老年人ITP患者血小板水平,短期内控制出血症状.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有诱发心脑血管缺血的潜在危险,中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与大剂量者相近,无明显不良反应,可能更适用于老年ITP患者的治疗.
作者:王春森;王晓冬;张晋林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局部给药联合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与单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16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62例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NP)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采用局部给药联合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照组单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结果以慢性前列腺症状评分(NIH-CPSI)和前列腺液检查(EPS)为评定标准,治疗组总有效率92.1%,对照组总有效率73.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局部给药联合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比单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疗效好.
作者:朱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体外观察顺铂和蒿甲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相互作用.方法采用MTT法,利用中效原理判定联合应用顺铂及蒿甲醚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效应.结果顺铂与蒿甲醚联用可以明显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两药单用和联用时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其效应也增加;两药联用时的中效浓度明显小于两药单独使用时的中效浓度(顺铂减少34.5%,蒿甲醚减少97.2%);两药大剂量合用时CI<1,小剂量合用时CI>1;且两药联用时的效应与给药的时间先后次序无关(P>0.05).结论顺铂与蒿甲醚的联用可以明显抑制人肺腺癌A549细胞的生长,两药联用时的中效浓度较单用时明显减小,在两药小剂量联用时表现为拮抗效应,大剂量为协同效应,且两药联用时的效应与给药的时间先后次序无关.
作者:钱海洪;胡义德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使用利尿加压法以提高超声对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方法72例均行口服速尿后饮水并腹部加压,以增强超声对各段输尿管结石显像.结果输尿管腹段、第二狭窄、盆段、第三狭窄处结石检出率由常规超声的65%、50%、31%、32%分别提高到97%、100%、88%、100%,总检出率96%,同期X线肾盂静脉造影检出率为94%.结论使用利尿加压法显著提高了超声对于各段输尿管结石的检出率,较X线肾盂静脉造影检出率略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发生;杨四文;王福荣;钱志军;张显桓;周晓蓉;付华伟;王萍;冯晓曦;王慧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应用透明质酸,观察术后症状的改善、功能的恢复,探讨其预防脊髓栓系综合征的作用.方法将31例接受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的病例随机分成透明质酸治疗组(A组)16例及对照组(B组)15例,所有病例都经显微手术治疗,术毕A组以地塞米松5mg+透明质酸1支(1500U)+生理盐水10~15ml喷于脊髓周围及创腔内;B组用地塞米松5mg+生理盐水10~15ml局部使用.以术后症状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判断效果.结果术后随访8个月至3年,A组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功能恢复程度高,优良率75%;B组优良率53%,两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显微手术彻底松解粘连同时局部应用透明质酸是治疗脊髓脊膜膨出修补术后预防脊髓栓系综合征的有效办法.
作者:程敬民;顾建文;匡永勤;曾凡俊;程林;李汛;杨立斌;夏勋;马原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本文根据国内外新的胃肠动力学和时间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探讨了传统的摩腹方法对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摩腹时间好选择在早晨醒后或早餐后1.5h的科学假说.
作者:喻世万;喻鹏铭 刊期: 2006年第02期
阴茎包皮环切是门诊常见手术.传统手术需多次换药,尤其是拆线时患者疼痛明显,常不能忍受,医生亦拆线困难,故弊端较多.近年来,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对传统包皮环切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并用新方法行包皮环切30例,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操作简便易行,出血少,避免了病人拆线时痛苦,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俊;骆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者,男,35岁.主因进行性左半身麻木,肢体无力,吐词不清2个月入院.查体:神清,左侧轻度中枢性面瘫,左下肢肌力Ⅲ级,肌张力减低,痛觉过敏,Babinski征(-).左上肢及右侧肢体正常.头颅CT示:右侧顶叶占位性病变,约4cm×4cm×3cm大,强化明显.术前诊断:右侧顶叶胶质瘤.全麻下行跨中线右颞顶瓣入路,术中发现:肿瘤位于右侧顶叶与大脑镰之间,并深入脑组织,边界清楚,质软,呈灰褐色,肿瘤内有一囊腔,整个囊腔有完整的光滑囊壁,放出淡黄色液体约8ml,肿瘤蒂位于大脑镰,全切除肿瘤.术后病检示:囊性脑膜瘤(Ⅱ型).术后1个月患者左下肢肌力恢复到Ⅳ级.
作者:张晓荣;杨述飞;张仕才;吴蜀平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观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0.5%布比卡因比较.方法膊将4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孕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0.5%左旋布比卡因,对照组用0.5%布比卡因.观察两组孕妇不同时间心率(HR)、血压(NIBP)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胎儿娩出后1min、5min Apgar评分;两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程度.结果两组产妇各时间点的HR、NIBP、SpO2无显著性差异;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时Apgar评分均为10分;两组产妇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高感觉阻滞平面、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硬膜外麻醉时可产生与0.5%布比卡因相似的麻醉效果,对母体和胎儿均安全,可安全的用于产科麻醉.
作者:莫利群;石恒林;吴刚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研究介入技术在肝癌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4例患者均采用肝动脉内栓塞化疗技术(TAE).结果随访2年生存率为60%.结论介入栓塞化疗技术是肝癌重要的治疗手段,是非外科手术治疗的首选,对提高肝癌疗效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杰;刘芙成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静力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与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应用静力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与胫骨骨折5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4个月,骨性愈合并已取出内固定42例(77.7%),临床愈合10例(18.5%),骨延迟愈合2例;本组无感染,髓内钉无折弯和折断,无畸形愈合;锁钉折断2例,但未造成明显不良后果,骨折愈合后已取出断钉.结论静力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与胫骨骨折能防止短缩和旋转,固定牢固,愈合率高,是股骨与胫骨干骨折较好的一种内固定方法.
作者:曾兵;李永植;张克平;何朝华 刊期: 200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老年人因颈动脉狭窄而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行支架置入术(S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例因颈动脉狭窄所致TIA的老年患者实施带脑保护装置的SP.围手术期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术前、术后行脑血管造影、颈动脉双功能超声检查.结果3例均成功置入血管支架,左1例,右2例,术中及术后无脑缺血症状出现,术后随访5~11个月,均未出现再狭窄.结论实施带脑保护装置的SP是治疗老年人因颈动脉狭窄而致TIA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仲;高励;刘西平;曾仲;张海涛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患儿,男,1岁.因发热4d,于2005年6月5日入院.入院前4d患儿开始发热,初为38℃~39℃,呈持续性,无咳嗽,无抽搐,院外诊断上呼吸道感染予以抗生素等治疗无好转,体温升至41.1℃.病程第3天,躯干部曾出现一过性点状红疹,体温持续在39℃~41℃之间,服泰诺林体温不降,来院求治.体检:T39.6℃,营养发育良好,神志清楚,面色无发灰,发青,精神较差,易烦躁,左颈部淋巴结肿大,约2.5cm,表面不红,双眼球结合膜充血,无渗出物,唇潮红,上唇皲裂渗血,口腔杨梅舌,咽充血,双肺呼吸音清,心率136次/min,腹软,肝肋下2cm,剑下未及,脾未及,双手掌和足底潮红,指(趾)端无明显硬肿.
作者:黄澜 刊期: 200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