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刘亚玲;刘大凤;包蕾;叶庆
目的:探讨回生口服液联合多西紫杉醇同期放化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食管癌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放疗联合多西紫杉醇静脉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回生口服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 K细胞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86.96%)和对照组(82.61%)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4.35%)、放射性肺炎(2.17%)、骨髓抑制不良反应发生率(2.1%)与对照组(6.52% 、4.35% 、6.52%)比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2级及以上血液系统毒性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回生口服液联合多西紫杉醇同期放化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朱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丹珍头痛胶囊对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患者血浆ICAM-1和IL-6水平的变化,试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1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别纳入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和丹珍头痛胶囊治疗,观察对比各组的临床疗效,评估偏头痛情况,并对其治疗前后血浆中ICAM-1和IL-6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7%;治疗后的两组患者的V S A、M S Q评分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浆ICAM-1、IL-6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0.809,ICAM-1、IL-6水平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丹珍头痛胶囊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偏头痛症状,可有效的降低血浆中ICAM-1、IL-6水平,值得使用.
作者:霍学文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芪胶升白胶囊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防治肝癌患者介入治疗术后骨髓抑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接受经导管T ACE治疗,连续4个疗程化疗;术后所有患者均预防性皮下注射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芪胶升白胶囊.结果:治疗组化疗完成率为100%(4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64%(39/44)(P<0.05).治疗组化疗后WBC、H b和PL T指标Ⅲ ~ Ⅳ度骨髓抑制率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WBC恢复正常所需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4+和CD4+/CD8+均显著上升(P<0.05),CD8+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胶升白胶囊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对骨髓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显著减轻原发性肝癌T ACE治疗对患者WBC、Hb和PLT的抑制程度,缩短骨髓抑制恢复时间,能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保证T ACE的治疗延续.
作者:赵书元;余辉;傅琪琳;范文征;尚长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对慢性湿疹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湿疹患者80例,按时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润燥止痒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1月为1疗程,比较干预后两组应激反应相关激素水平,干预后两组炎症因子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整体临床效果.结果:术后观察组应激反应相关激素,如皮质醇、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hs-CRP及IL-1、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疹停止长出、止痒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痊愈率高于对照组(P<0.05),无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湿疹患者使用润燥止痒胶囊,可显著减轻患者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迅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李奇俊;马军党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运用二术苓皮汤合四步手法治疗成人髋关节滑膜炎的疗效.方法:选取64例成人髋关节滑膜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双下肢皮牵引,治疗组加用二术苓皮汤合四步手法治疗,两周为1疗程,观察随访髋关节疼痛、肿胀及髋关节活动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 和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做到随访,随访时间3~6个月,平均(4.53±1.04)个月,治疗组均未复发,对照组复发8例.结论:二术苓皮汤合四步手法治疗成人髋关节滑膜炎,具有显著改善髋关节滑膜炎症,预防继发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操作简单,缩短病程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白莹;何战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类风湿关节炎(EORA)患者在运用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前后的CRP及ESR指标变化,研究活血化痰通络法辨治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对CRP及ESR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共3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59例、对照组158例,患者年龄均在60岁以上,对照组仅进行西药治疗,治疗组是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之活血化痰通络法的中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进行指标检测,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组有效率为86.79%,对照组有效率为59.49%,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的CRP及ESR的情况对比,两组组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活血化痰通络法治疗组的CRP及ESR的改善作用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活血化痰通络法对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较高的治疗作用,能有效改善CRP(C-反应蛋白)及ESR(血沉)等指标,明显改善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生活状况,可以为以后的临床应用给出真实有效的理论依据的支撑数据,对临床患者的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李树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肺癌患者术后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106例肺癌手术后出现便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3例(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53例(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术后排气排便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100.00%(53/53),对照组92.45%(49/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排气及排便时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丁香开胃贴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肺癌患者术后便秘疗效较为可靠.
作者:李丹凤;张兰;张宏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汤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慢性盆腔炎患者108例,按照就诊时间的先后分为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奥硝唑氯化钠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奥硝唑氯化钠联合温阳化瘀汤治疗的观察组各54例.观察两组患者28 d后的临床疗效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随访患者30 d,观察患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和治疗有效率比较,对照组均低于观察组,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个月随访后发现,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值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温阳化瘀汤进行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能够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率.
作者:史艳馨;徐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辅助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被确诊为气滞血瘀型的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从手术治疗后2d开始加服身痛逐瘀汤进行辅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肿胀消退、住院、随访、骨性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自我护理量表(ES-C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自理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肱骨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肘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VAS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下降,ADL及ESCA积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或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接受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后辅以身痛逐瘀汤继续治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张斌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中医体质及中医症候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布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34例慢性胃炎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划分为9类体质类型,根据《探索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来辨证,共分为7种证型分别是肝胃不和、脾胃气虚、脾胃湿热、胃阴不足、湿浊中阻等.分析不同中医体质及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结果:①检测H 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总共204例(比例为87.9%),检测H P阴性的慢性胃炎患者30例(比例为12.1%).②慢性胃炎患者中多见的中医体质为湿热质(25.9%),气虚质(19.0%),阴虚质(17.2%).中医证型以脾胃湿热(29.05%)和脾胃气虚(23.93%)例数多,两者共计约52%;湿浊中阻(18.8%),肝胃不和(15.38%),肝胃郁热(6.83%)、胃阴虚(4.27%),胃络瘀血(1.7%)比例低.③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中医体质湿热质占比多(26.5%),中医证型中脾胃湿热证比例高(29.14%).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阴性患者,中医体质气郁质占比多(23.3%),中医证型中脾胃气虚证比例高(42.85%).结论:湿热体质易感幽门螺杆菌慢性胃炎,而气郁质在幽门螺杆菌阴性慢性胃炎患者中多见,提示可对偏颇体质进行调整,对目标人群进行干预,通过中医体质学说及中医证型来防治慢性胃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邹文静;张秋萍;金静;栗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养血膏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疗效及对子宫内膜厚度和和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77例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脾养血膏治疗,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子宫内膜厚度和和血清性激素;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经量、经期、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神疲乏力和中医辨证总积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厚度≥7m m的比例均有显著提高,观察组治疗后的以上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含量显著降低,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含量显著增高,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性激素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补肾健脾养血膏治疗可缓解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子宫内膜厚度,调节性激素分泌,提高临床疗效,且作用安全.
作者:汤春琼;王爱敏;闫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联合来氟米特和甲氨蝶呤常规西药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并对比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凝血功能、炎症因子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的症状积分、FIB、DD等指标均较其治疗前降低(P<0.05),均低于对照组的同一指标(P<0.05),对照组如上指标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不明显(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可有效降低患者FIB、DD指标的水平,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作者:田新玮;刘丽丹;游碧荣;陈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胃炎宁颗粒治疗,观察组采用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2.5% 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降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黏膜EGF,EGFR蛋白表达量、胃黏膜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对比(P<0.05),观察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P根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不良反应,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抑制胃黏膜EGF,EGFR蛋白表达量,减轻病变组织的增殖活性,促进胃黏膜的修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春雨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行萆薢渗湿汤合肛洗方熏洗剂治疗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患者中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单纯萆薢渗湿汤治疗,研究组给予萆薢渗湿汤合肛洗方熏洗剂治疗,详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水肿情况、恢复时间、VAS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水肿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22% 明显高于常规组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萆薢渗湿汤合肛洗方熏洗剂治疗用于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并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与水肿情况,加快患者创面恢复.
作者:归玉琼;林晖;孙健;张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参芪麦味地黄汤联合运动疗法对气阴两虚型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糖脂代谢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GDM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疗法并结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之上,加服参芪麦味地黄汤,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与疗效、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及妊娠结局.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症候疗效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8%(P<0.05);两组FBG、2hPG、HbA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TC、TG、LD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HDL-C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升高或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产妇不良结局发生率12.7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8.18%(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7.2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45%.结论:在饮食管制、运动疗法基础上,加服参芪麦味地黄汤,可以改善气阴两虚型GDM患者中医症候,提升血糖、血脂的控制效果,降低孕产妇及新生儿不良妊娠结局.
作者:王巍;赵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刘氏小儿推拿治疗脑瘫患儿伴轻度智障的疗效及对患者智力、运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脑瘫伴轻度智障患儿36例,采用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物理治疗、认知功能训练、作业疗法及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刘氏小儿推拿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T N F-α、IL-6及IL-10水平和治疗后临床疗效、GM FM评分及综合功能量表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卧位和翻身,爬和跪,坐位,站立及走、跑、行走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后应物能力、言语能力及应人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对照组患儿治疗后综合能力评分为(52.57±5.24)分,研究组患儿治疗后综合能力评分为(57.69±3.69)分,研究组患儿综合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TNF-α、IL-6及IL-10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TNF-α和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IL-10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研究组治疗后TNF-α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 高于对照组患儿66.67%(P<0.05).结论:刘氏小儿推拿治疗脑瘫患儿伴轻度智障是通过调节促炎和抗炎因子水平,改善患儿粗大运动功能和综合功能来达到提高智力和临床疗效的目的.
作者:苏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尿NAG与DPN的相关性.方法:124例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α-硫辛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加味补阳还五汤,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尿N A G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93% 明显高于对照组74.19%(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传导速度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观察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尿NAG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P>0.05).两组尿NAG明显高于无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和健康者(P<0.05),无神经病变糖尿病患者与健康者对比(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α-硫辛酸治疗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尿NAG,提高神经传导速度.
作者:张立赟;杨杰书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参杞归陈汤联合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及茶碱缓释片治疗,研究组给予参杞归陈汤联合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六分钟步行实验结果、肺功能改善情况及SGRQ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六分钟步行实验中,Ⅰ级有28例,Ⅱ级有13例,Ⅲ级有11例,Ⅳ级有8例,分别占46.7% 、21.7% 、18.3% 、13.3%,对照组中,Ⅰ级有29例,Ⅱ级有14例,Ⅲ级有11例,Ⅳ级有6例,分别占48.3% 、23.3% 、18.3% 、10.0%(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EV1(%)为(49.1±13.3),FEV1/预计值(%)为(59.7±13.5),PVC(%)为(53.0±11.5),对照组患者的FEV1(%)为(49.1±12.0),FEV1/预计值(%)为(52.1±14.0),PVC(%)为(52.3±11.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SGRQ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GRQ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稳定期慢阻肺患者在治疗时应采用参杞归陈汤联合肺康复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肺的各项功能指标,提高稳定期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进一步康复.
作者:王永;刘亚玲;刘大凤;包蕾;叶庆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小柴胡汤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炎症状态及减轻蛋白尿的作用.方法:将14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74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小柴胡汤,观察两组患者炎症及减轻蛋白尿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78%,明显高于对照组60.81%(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对比(P<0.05),且治疗组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头晕目眩、浮肿、恶心呕吐、食少纳呆)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指标(IL-17、IFN-γ、IL-4)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对比(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可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炎症状态,减轻蛋白尿,保护患者肾功能,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蔡亚宏;蔡文锋;熊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西药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S A P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西药乌司他丁;观察组则选择静脉滴注乌司他丁联合鼻饲清胰汤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7d、14 d时血清VIP、GIP、M T L水平,T淋巴细胞及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情况;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14 d,两组VIP、GIP水平及CD8+含量均逐渐降低,MTL水平及Lym、CD4+含量逐渐增加(P<0.05);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此期间VIP、GIP水平及CD8+含量明显降低,M TL水平及Lym、CD4+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治疗7 d,两组IgG、IgA及IgM水平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3项免疫球蛋白水平下降幅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观察组Ig G、Ig A及Ig M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而对照组仍低于对治疗前(均P<0.05).结论:清胰汤与乌司他丁联合治疗SAP,可有效改善患者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及胃肠功能,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军;黄甫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