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树勇;胡强中
目的 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正确识别巨大儿,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 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分娩的具有完整资料的巨大儿114例与同期分娩的单胎非巨大儿110例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孕产次、宫高、腹围及分娩方式、产时并发症等.结果 两组孕妇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孕妇身高、体重指数、孕产次、宫高+腹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巨大儿组剖宫产率79.19%,非巨大儿组49.10%,两组比较P<0.01,产时并发症比较P>0.05.结论 巨大儿与孕妇的体重指数、身高、宫高、腹围、孕产次、孕周有关.孕妇体重指数≥27,宫高+腹围≥140cm,胎儿双顶径≥9.5cm,分娩巨大儿的可能性较大.适当放宽巨大儿剖宫产指征,对母婴较安全.
作者:何恒君;苏晋蓉;高竞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比较非接触眼压计(NCT)与Schi(o)tz眼压计的测量结果.方法 分别应用非接触眼压计与Schi(o)tz压陷式眼压计测量150例(300眼)患者的眼压.结果 正常眼压组和高眼压组两种眼压计所测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两组眼压计测量结果相差不大.结论 非接触眼压计和Schi(o)tz压陷式眼压计测量值一致,但NCT具有操作简单,无需麻醉,避免角膜损伤和交叉感染等优点.
作者:李玲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积极处理原发出血灶的同时,根据脑室出血铸型的情况选择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结合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溶解治疗继发脑室出血铸型患者56例.结果 痊愈或好转39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15例,病死率26.8%.结论 尽早引流出脑室内积血,有效降低颅内压,恢复脑脊液循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采用穿刺引流结合尿激酶溶解治疗继发铸型性脑室出血是微创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廖洪民;朱家伟;雷琳;黄建军;刘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髋臼双柱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19例髋臼双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单一Kocher-Langenbeck入路3例,单一髂腹股沟入路2例,单一髂股延长入路1例,Kocher-Langenbeck联合髂腹股沟入路13例.全部采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固定.结果 骨折复位程度按照Matta标准,解剖复位11例,良好复位5例,差的复位3例.19例随访0.5~6.5年,平均3.2年.采用改良的Merle d'Aubigne和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0例,良4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73.7%.结论 手术前分析骨折的程度和移位方向,选择佳的手术时机和恰当的入路以及准确的骨折复位、牢固固定是提高髋臼双柱骨折疗效的关键.
作者:谢小平;姜雄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应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施行产科全麻,观察其对新生儿和母体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有禁忌证、行剖宫产术患者32例,随机分成Ⅰ、Ⅱ两组,每组各16例.麻醉诱导插管Ⅰ组硫喷妥钠4~7mg/kg+氯胺酮0.5~1mg/kg+司可林1~2mg/kg.Ⅱ组瑞芬太尼1~1.5μg/kg+异丙酚1~1.5mg/kg+司可林1~2mg/kg.麻醉维持1%~2%氨氟醚吸入,0.08%司可林静脉滴注.胎儿娩出后Ⅰ组静脉加入芬太尼0.1~0.2mg,必要时间断静脉推注硫喷妥钠;Ⅱ组间断加入瑞芬太尼或/和异丙酚.记录术前胎儿心率、麻醉前、插管后即刻、手术10、20min时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手术时间、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子宫收缩情况,术中失血量、术毕至拔管时间、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术中知晓.结果 Ⅰ组气管插管后HR、SBP、DBP均较术前增高,与术前比(P<0.01)差异有显著性.增长率分别为HR27%、SBP22%、DBP21%.Ⅰ组气管插管后HR、SBP、DBP较Ⅱ组高,与Ⅱ组比 P<0.01差异有显著性.Ⅰ组术毕到拔管时间较Ⅱ组显著延长(P<0.01).其他观察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剖宫产全麻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具有可行性,尤其是适合严重心血管合并症及重度妊高症患者.剖宫产全麻是否常规使用瑞芬太尼和异丙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黄蔚;罗东;林雪梅;吕胜;李华凤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总结胸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采用椎体前路Z-Plate固定、椎管减压、植骨及椎体后路RF器械整复固定的方法治疗1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结果 伤口平均16d拆线,甲级愈合13例,乙级愈合2例.术后影像学证实,全部病例内固定植物入位置良好,椎体前部压缩6例完全矫正,3例部分矫正,5例后凸畸形完全矫正4例,部分矫正1例.神经受损完全恢复8例,部分恢复5例,未恢复1例.结论 手术内固定治疗不稳定的胸腰椎骨折在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柱结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确实有效.
作者:边防;曹万军;邹远云;易疆莺;吴旭东;李浩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临床特点.方法 对肝源性糖尿病66例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布情况、临床表现特点、糖尿病病情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胰岛素抵抗与肝功能分级的关系、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随着肝功能恶化,血糖也出现明显异常,肝功能C级血糖重度增高达50%,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下降,予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良好43例,控制一般13例,另10例肝功能重度损害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肝源性糖尿病主要继发于肝硬化,临床上往往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病情程度与肝硬化分级呈正相关,患者存在着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Child分级呈正相关,主要予胰岛素治疗,大部分患者血糖随肝功能改善而改善.
作者:周劲梅;张松礼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我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从血液标本中分离的感染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培养致病菌56株,并发真菌3株;G-杆菌占58.9%,其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阳性菌13株(39.4%),G+球菌占41.1%,其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9株(39.1%).G-杆菌对美洛培南,头孢匹美,哌拉西林/三唑巴坦,阿米卡星敏感,对青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以及头孢噻肟耐药率高,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高,对其他抗生素大都耐药.结论 抗生素滥用,导致超广谱β内酰胺酶以及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菌株增加是白血病患者细菌耐药率增高的主要原因,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对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意义重大.
作者:刘志纯;魏锦;袁国华;周京国;刘剑平 刊期: 2006年第10期
为开发利用单体皂甙,对人参皂甙Rgl的药理和毒理及相关机制进行了综述,揭示了人参皂甙Rgl有扩张脑血管,神经保护,改善家兔心肌梗死后心功能,调节内皮细胞功能,调节免疫,促智,抗衰老,抗氧化应激,改善新陈代谢等作用;人参皂甙Rgl有胚胎毒性.
作者:李会娟;樊均明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2003年5月至2004年1月我院神经外科经DSA确诊为TCCF的7例患者(男5例,女2例),用可脱性球囊栓塞瘘口及阻断患侧颈内动脉.术后立即复查DSA,术后1周、2周、3周复查头颈部X线片.结果 术后患者颅内杂音立即消失,脑血流恢复正常,其余症状在1~3个月内完全康复,随访1年,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是目前治疗TCCF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洛同;董劲虎;黄昌仁;陈礼刚;詹书良;夏祥国;李定君;明扬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免疫组化在消化道间质瘤(GIST)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肿瘤CD117、CD34、SMA、S-100、NSE的表达.结果 123例GIST中神经样分化73例,平滑肌样分化28例,双相分化17例,去分化5例.结论 应用免疫组化对消化道间质瘤进行组织分化的分析既方便又较准确,为临床提供较科学的诊断依据,有利于临床评估预后,是一种较为广泛应用的手段.
作者:金恒顺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清扫腋窝淋巴结和脂肪组织时,沿胸壁自上而下清扫至第二肋间水平,在前、侧胸壁交界处解剖肋间臂神经,沿此神经方向自内向外分离表面的组织,保留该神经及其分支.结果 32例患者患侧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率为6.3%,2例发生感觉异常患者于1个月后明显改善.结论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使患者上肢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宏;方向阳;黄开荣;谭金龙;占冬仔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术后善帮通鼻腔洗剂对提高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15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术后用善帮通鼻腔洗剂冲洗鼻腔,对照组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结果 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 善帮通鼻腔洗剂对鼻内镜手术后的恢复有明显促进作用.
作者:程均;姚杰良 刊期: 2006年第10期
1 临床资料例1,男,1d.以皮肤黄染6h,伴躯干及面部红色斑疹入院,系第2胎,第2产,羊水Ⅲ度.体检:T36.4℃,HR 100次/min,R 58次/min,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头面部、躯干见散在大小不等红色斑丘疹,压之褪色,无破溃,反应欠佳,哭声大,气平无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心音有力,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肋下3cm,双眼睑结膜充血(++),分泌物(++),特殊面容,眼距宽,塌鼻梁,通贯掌.
作者:沈伟;李晋蜀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8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雌三醇膏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40例为实验组,单纯甲硝唑治疗40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复发率为10.0%,对照组复发率为37.5%,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雌三醇膏剂联合甲硝唑治疗老年性阴道炎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刘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早期气管切开肌松剂并机械通气抢救破伤风合并呼吸窘迫的疗效.方法 对4例破伤风合并呼吸窘迫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4例均治愈.抢救成功率100%.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应用肌松剂并机械通气抢救破伤风合并呼吸窘迫疗效满意,能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路钧;段炬萍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评估思美泰、地塞米松和能量合剂、苯巴比妥联合应用与能量合剂、苯巴比妥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疗效.方法 40例孕妇,随机均分成两组,A组应用思美泰1000mg/d,地塞米松9mg/d,苯巴比妥0.09mg/d及能量合剂治疗,7d为1疗程;B组应用苯巴比妥0.09mg/d,能量合剂治疗7d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瘙痒症状明显缓解,ALT、AST明显下降,但A组优于B组(P<0.05);A组治疗后TBA显著下降(P<0.05),B组无明显改变(P>0.05);A组早产、羊水粪染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思美泰、地塞米松是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安全、有效的药物,在传统能量合剂、苯巴比妥基础上联用思美泰、地塞米松能更有效改善ICP瘙痒症状、生化指标及妊娠结局.
作者:刘洁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神经系统损害的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按CCMD-3慢性酒精中毒诊断标准对我院近2年治疗的慢性酒精中毒神经系统损害30例病例的诊断、治疗、预后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0例病例中21例(70%)治愈、6例(20%)好转、2例(6.6%)无效、1例(3.4%)死于并发症.结论 提示杜绝长期饮酒,发现症状早期诊治,是慢性酒精中毒神经系统损害治愈成功的关键.
作者:秦树勇;胡强中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43例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采用巩膜隧道切口行Ⅰ期或Ⅱ期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结果 术后矫正视力≥1-0.8例(18.6%),0.5~0.9 28例(65.1%),0.3~0.4 7例(16.3%).3例发生一过性高眼压,7例发生创伤性前葡萄膜炎.43例均无大泡性角膜病变发生.结论 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路径短,操作简单,作为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补充,或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失败的补救措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康生 刊期: 2006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骨髓瘤肾病(MMN)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MMN的临床特征、首发症状、误诊情况及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MMN的肾脏表现为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肾小管功能损害明显;肾外特征为多系统累及,常有贫血、高钙、高尿酸、高球蛋白、骨破坏,血、尿轻链和免疫球蛋白几乎均有升高.首发症状多样,误诊率高.结论 MMN的临床表现多样,误诊率高,但注意其临床特征,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常可避免误诊.
作者:何洪斌;张正秀;刘高伦;李倩 刊期: 200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