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李斌;沈郭成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老年, 卡维地洛
摘要: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1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病情稳定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抗心力衰竭组(B组)21例和卡维地洛组(A组)20例,后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随访半年,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评估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减小,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改善.结论 卡维地洛治疗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哀竭是安全、有效的,能干预左室重构.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对小儿全静脉麻醉复合不同剂量咪唑安定苏醒时间的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的咪唑安定用于小儿全凭静脉麻醉对其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360例手术患儿按年龄分为A、B、C组,每组按咪唑安定剂量分为M0、M1、M2、M3 4个亚组.麻醉前用不同剂量咪唑安定,维持用异丙酚TCI+瑞芬太尼,术毕应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标准,记录达到4分及以上的时间.结果 在同一年龄组中,一定剂量范围内咪唑安定用量对苏醒时间无影响(P>0.05),但超过该剂量,苏醒时间延长(P<0.05).相同咪唑安定用量随年龄增长而苏醒时间缩短(P<0.05).结论 小儿行全凭静脉麻醉复合应用适当剂量咪唑安定,可有效减少患儿的焦虑,对苏醒时间无影响.

    作者:段晓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基础加骶管麻醉用于小儿中下腹及下肢手术

    目的 寻求小儿中下腹及下肢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择期及急症小儿中下腹及下肢手术475例,经肌注氯胺酮(5mg/kg)基础麻醉,患儿入睡后开放有效静脉通道,按利多卡因总量8mg/kg,配成容量为1~1.5ml/kg,用7号针头采用骶管直刺法单次注药.结果 全组475例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生命体征平稳,麻醉并发症少.结论 基础加骶管麻醉是小儿中下腹及下肢手术的一种较理想的临床麻醉方法.

    作者:周龙成;杨玉华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乳房切除术后Ⅱ期肌皮瓣乳房再造的护理

    目的 探讨背阔肌肌皮瓣法与TRAM瓣是近年乳房全切术后乳房再造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6例背阔肌皮瓣及TRAM瓣行乳房再造术的护理.术前供皮区的准备,体位训练,术后皮瓣血循环的观察方法及指标,病室环境要求,体位限制,供皮区的护理,饮食指导.结果 本组15例获随访6月至3年,15例均Ⅰ期愈合,1例Ⅱ期愈合.再造乳房无萎缩.结论 选择背阔肌肌皮瓣法TRAM瓣是乳房全切术后乳房再造的理想方法通过转移肌皮瓣行Ⅱ期乳房再造均取得形态、外形满意.

    作者:余勤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我院2005年剖宫产指征调查与分析

    目的 探讨2005年我院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掌握情况.方法 对2742例剖宫产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剖宫产率为49.5%,主要原因依次为:社会因素34.8%,妊娠并发症16.4%,胎儿窘迫10.7%,骨盆异常7.1%,臀位6.1%,胎头位置异常5.6%,瘢痕子宫4.9%,相对头盆不称4.0%,巨大儿2.9%,胎儿及孕妇因素2.6%,妊娠合并症2.4%,引产失败1.1%,双胎1.1%,FGR 0.3%.结论 降低剖宫产率必须严格各项指征,同时特别注意产前教育及提高产科医师的业务素质.

    作者:赵淑芬;柳怡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多发性损伤并发ARDS的护理体会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的临床急症,其特点是不能用通常的氧疗法使之改善,如不迅速控制,可导致严重后果并威胁患者生命.

    作者:郑关伦;杨益琼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B7家族及其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T细胞相互作用中的作用

    细胞免疫是肾小球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研究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TEC)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APC)参与细胞免疫.B7家族作为抗原提呈过程中的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其成员近年陆续发现,它们可使TEC发挥对T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本文就B7家族成员及其在TEC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做初步探讨.

    作者:全大勇;张杰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肺癌组织MMP-7表达及其反义寡核苷酸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 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基质溶解素(matrilysin,MMP-7)的表达,探讨重组基质溶解素(rMMP-7)和脂质体-MMP-7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de of matrilysin by liposome transfection,LIPO-MAON)对肺腺癌A549细胞和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 ①免疫组化法检测NSCLC患者癌组织MMP-7表达;②MMT法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rMMP-7和LIPO-MOAN作用下A549和HUVEC的增殖及MMP-7-mRNA表达.结果 57例肺癌组织47例MMP-7表达为阳性,阳性表达率为82.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rMMP-7能促进肺腺癌A549细胞的增殖,LIPO-MAON对A549细胞增殖则有明显抑制作用.对HUVEC增殖,仅高浓度的rMMP-7(0.75、1.0μg/ml)有促进作用,而LIPO-MAON对其增殖无抑制作用.RT-PCR结果表明,HUVEC不表达MMP-7-mRNA;rMMP-7能增加A549细胞MMP-7-mRNA的表达,LIPO-MAON可降低其表达(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MP-7表达阳性率为82.5%,MMP-7反义寡核苷酸能抑制肺腺癌细胞的增殖及MMP-7-mRNA表达,对正常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无抑制作用.MMP-7能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

    作者:王志新;徐飞;谢启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健康教育对癫痫手术患者依从性影响的临床调查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癫痫手术患者依从性的影响程度.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法于入院时、手术前和出院前1d对80例癫痫手术患者分别进行依从性的调查评定.对40例试验组患者及其亲属于入院时,手术前至出院前1d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健康教育.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依从性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和出院前1d试验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和P<0.05);试验组患者对手术心理适应状况和自我护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癫痫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增强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并发症,缩短住院日从而确保手术效果和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卢敏;顾建文;匡永勤;程敬民;周虎田;罗跃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标志物临床应用的比较

    目的 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MI)血清生化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定量检测CK-MBⅡ、MYO、cTnI的含量,酶法测定AST、LDH、CK的活性.比较55例AMI、50例不稳定心绞痛(UA)、28例稳定心绞痛和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以上项目动态变化并分析其特点及在AMI中的诊断意义.结果 传统的心肌酶AST、CK、LDH在AMI早期(胸痛发生<6h)诊断敏感性明显低于MYO(P<0.01),所以AMI的早期诊断指标推荐MYO;胸痛发生6~12h,cTnI、CK-MB、MYO的敏感性均高于AST、CK、LDH(P<0.01);12~24h,cTnI、CK-MB则显示出诊断上的优势;48h至7d则cTnI诊断敏感性强于其他各项(P<0.01).在AMI诊断特异性上,cTnI与CK-MBⅡ相当,优于MYO、CK、AST、LDH(P<0.05).在介入治疗中,CK-MBⅡ、MYO、cTnI均可反映心肌的损伤,其中以cTnI反映敏感.结论 对AMI的诊断,cTnI、CK-MBⅡ、MYO优于AST、LDH、CK,MYO不升高可排除早期AMI,cTnI能反映心肌的微小损伤,CK-MBⅡ、MYO、cTnI 3项指标相互补充对诊断AMI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苏汉文;李栋;李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8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采用银杏达莫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疗程均为15d,观察临床症状、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结果 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电图及血液流变指标方面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起效迅速,安全性好.

    作者:陈静;杨伟利;张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男性乳腺癌1例

    患者,男,64岁.发现左侧乳房包块1年余.1年多前无意中发现左乳晕处一包块,大小约2cm×2cm,较硬,边界清楚,无红肿、疼痛,未重视.包块近2个月长大.

    作者:段明松;杨汉勇;苏加庆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6年春季我院儿科治疗96例流行性感冒患儿,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用更昔洛韦治疗,对照组36例用双黄连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两组相比,P<0.05;治疗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更昔洛韦治疗流行性感冒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赵军育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湖北地区三级医院2002~2005年克雷伯菌属耐药性变迁分析

    目的 调查湖北地区克雷伯菌属的耐药性及流行趋势,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 采用WHO NET4-5软件对3992株克雷伯菌属菌株的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菌株分离自湖北地区17所三级医院2002~2005年成人患者各类临床标本.结果 4年中湖北地区克雷伯菌属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98%~99%;对亚胺培南100%敏感.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由27.2%上升到35.4%.结论 4年来湖北地区克雷伯菌属的耐药率基本持平,说明坚持细菌耐药性监测与公示,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控制耐药菌的传播与流行是有效的.

    作者:顾剑;罗少锋;彭少华;蔡璇;施金玲;孙端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人工踝关节成形术后康复

    目的 探讨人工踝关节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方法.方法 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有针对性、计划性、科学性介入康复,对4例踝关节置换患者进行住院期间和出院后期的功能锻炼及指导.结果 4例踝关节置换随访中发现,3例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对手术结果恢复满意;1例患者术后1年踝关节疼痛、肿胀无明显改善,在外院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 踝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大,术后患者功能恢复要求高,系统而持续康复锻炼对其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作者:曾礼学;何义平;王雨;王子明;赵玉峰;王爱民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青霉素联合苯唑西林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青霉素、苯唑西林钠联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按就诊先后随机分成两组,分别给予青霉素与苯唑西林钠联合及头孢呋辛钠治疗5d,比较其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平均退热时间、扁桃体分泌物消退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及总有效率均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5d平均所花药费差别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线药物青霉素、苯唑西林钠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仍然有效,且价格低廉,不宜盲目选用高档抗生素.

    作者:孟帅;冯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老年人肺癌82例的治疗与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近20年成都地区老年退伍军人中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以1986年1月1日至2006年1月1日具有较完整资料的定居成都地区军队所属24个干休所的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病历获取相关资料.结果 全组82例患者中,已死亡62例(75.6%),目前尚生存20例(24.4%).其中生存期超过半年26例.超过1年24例,1年生存率29.3%.超过5年13例,5年生存率15.9%.在生存的患者中手术加化疗组的平均生存天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单纯手术组居第2位;而在已经死亡的患者中,手术加化疗及放疗组的平均生存天数也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单纯手术组仍居第2位.从生存率来看,手术加放化疗组及单纯手术组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从病死率来看,单纯放疗及对症治疗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但前者的平均生存天数明显高于对症治疗组.结论 手术加化疗及放疗组以及单纯手术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及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单纯放疗组及对症治疗组病死率较高;对症治疗组生存天数短.

    作者:叶兴蓉;彭华生;王炜;孙海清;刘芳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改良方形埋线悬吊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

    目的 探讨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改良方形埋线悬吊术治疗105例(165只眼)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结果 105例患者重度上睑下垂全部得到矫正,其中2例因悬吊高度不够需要再次手术调整,2例发生缝线的排斥反应,于术后6个月拆除缝线,排斥反应消失,上睑没有再次下垂.结论 该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无须住院治疗,费用低、痛苦小,达到外科手术微创,效果可靠持久,是治疗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优选方法之一.

    作者:李虹;岑瑛;李晶晶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冠心病血瘀证家族史背景与疗效相关性初探

    目的 探讨冠心病血瘀证家族史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符合冠心病血瘀证中西医诊断标准的病例20例,经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1个月,观察疗效,对治疗前后血瘀证证候进行评分和统计学处理.结果 7例冠心病血瘀证有家族史的病例组无明显疗效,而13例无家族史的病例取得明显疗效.结论 有家庭史背景的冠心病血瘀证可能具备更复杂的遗传背景,而增加了中医药治疗的难度,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疗效预测提供新的参考因素.

    作者:李炜弘;严石林;丁维俊;王庆国;王米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内良性病变32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疗效.方法 应用连续灌流式宫腔镜,对32例术前宫腔镜诊断为宫内良性病变者行病灶电切术.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19例肌瘤切除者(含3例合并息肉切除)月经均恢复正常;9例单纯息肉切除者6例月经恢复正常,2例经量减少,1例多发息肉术后6个月复发行息肉加部分内膜切除治愈;3例子宫腺肌瘤切除者月经恢复正常;胎盘部分植入1例,术后阴道出血停止.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宫腔良性病变具有疗效显著、微创、恢复快、保留子宫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程琪红 刊期: 2006年第11期

  • BiPAP呼吸机双向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肺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双向气道正压通气(NBIPAP)抢救治疗重症急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BiPAP呼吸机无创双向气道正压通气抢救治疗重症急性肺水肿前、后对照分析方法,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h、2h患者心率(HR)、呼吸(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结果 BiPAP呼吸机治疗30min内SpO2均≥90%以上,1h后SpO2、PO2明显上升,(P<0.01),HR、R下降(P<0.05);2h后HR、R进一步下降(P<0.01),减少了呼吸作功和氧耗.结论 BiPAP呼吸机无创双向气道正压通气对抢救治疗重症急性肺水肿有较强地适应指征,特别是对洋地黄制剂有禁忌的急性肺水肿应尽早使用.

    作者:朱斌;程智鹏;王兴东;曾宏伟;孙蓉;王泳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