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肾损伤临床分析(附87例报告)

袁光亚;贺凯;马蜀爽;王耀东;邵红刚;辛宇鹏

关键词:肾, 损伤,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提高对肾损伤病例的诊治水平,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1996年7月至2005年12月治疗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我院肾损伤病例治愈率达99%.结论 及时采取适当的诊断方法明确肾损伤的程度,积极进行合理的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星型奴卡菌致重度菌毒血症1例

    患者,男,52岁.既往患肾病综合征2+年,长期服用强的松治疗.入院前10+d,患者因受凉感冒,出现畏寒、高热、咳嗽、咳脓痰、胸痛,在当地治疗略有缓解;入院前5+d,患者右臀部、双侧小腿出现多个肿块,自觉心慌、口渴、纳差、神萎、尿少、全身浮肿.

    作者:杨银忠;丁少川;刘成桂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壳聚糖凝胶中体外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中体外三维培养的生长和增殖情况,探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方法 将间充质干细胞与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混合,体外三维培养3周,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在凝胶内粘附、生长和增殖等情况,复合物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间充质干细胞能良好地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内伸展、粘附、生长和增殖,细胞在新形成的组织内保持成活.结论 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

    作者:李忠;杨柳;戴刚;王东武;谭美云;王富友;金旭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气肿胸膜固定与不固定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电视胸腔镜在治疗大疱性肺气肿中胸膜固定与不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到2005年12月大疱性肺气肿患者以自发性气胸、血气胸为首发表现者90例,术中将肺大疱切除后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即胸膜固定组与胸膜不固定组(以下称固定组与不固定组).所有患者对其术后疼痛程度、使用止痛药的次数;胸液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追踪观察进行分析.结果 不固定组比固定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5);不固定组比固定组平均引流时间少2d,总引流量平均减少470ml(P<0.05).术后并发症:在固定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不固定组为0;两组共随访82例,随访率91.1%,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气胸的复发为0.结论 在电视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气肿手术中,不使用胸膜固定术可以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引流时间和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使术后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赵仁贵;江跃全;陶永忠;吕兵;钟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欣诺邦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8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欣诺邦盛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冠心病心绞痛72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注(欣诺邦盛)8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1次/d,14d为1疗程;对照组服用消心痛10mg,3次/d,阿斯匹林100mg,1次/d,疗程同治疗组.治疗期间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可临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但均不得再加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结果 本组观察表明欣诺邦盛在改善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及缺血性心电图方面较对照组略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及减少硝酸甘油的消耗量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欣诺邦盛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夏祯芸;万青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绝育术后切口下浸润性纤维瘤样增生伴感染1例

    患者,23岁,孕3产3,产后4个月.于2005年11月由县计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在乡下行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手术顺利,术中无异常发现.术后1个月偶感切口及下腹疼痛,未治疗.继后出现伤口排液,并见少许脓液溢出,局部疼痛加剧,伴畏寒、发热,于2006年3月10日收入县医院诊治.

    作者:郭建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1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误诊为异位妊娠的早期宫内孕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提高鉴别诊断水平,避免过度治疗.方法 我院2001年8月至2005年4月治疗早期宫内孕误诊为异位妊娠患者1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27.6岁.16例全部有停经史,12例有下腹痛,10例有阴道出血.合并卵巢黄体破裂出血9例,合并附件囊性包块5例.B超、血β-hCG动态监测5例,行腹腔镜探查术14例,诊刮术12例.结论 早期异常宫内妊娠合并附件囊性包块、早早孕并卵巢黄体破裂内出血、B超探及孕囊时间滞后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和误诊原因.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B超、血β-hCG联合动态监测甚为重要.误诊可能导致过度治疗.

    作者:张英;张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腔镜辅助治疗宫颈妊娠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结扎子宫动脉在治疗宫颈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对5例宫颈妊娠患者行持硬麻下腹腔镜结扎双侧子宫动脉后立即行宫颈搔刮术.结果 5例腹腔镜辅助治疗宫颈妊娠均成功.患者当天能下床活动,1周后复查β-hCG均下降,无出血.结论 腹腔镜辅助治疗宫颈妊娠安全确切.

    作者:钟友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康体多联合病毒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康体多联合病毒唑与常规方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50例,静脉滴注康体多和病毒唑,对照组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两组共治疗4周.结果 试验组痊愈率68%,对照组38%,χ2=9.033,P<0.01;试验组有效率86%,对照组有效率70%,χ2=12.2,P<0.01.两组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 康体多联合病毒唑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烜;陈前明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围术期的管理

    目的 探讨围术期冠心病患者的处理以减少这类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心衰导致死亡的发生.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32例,19例采用全麻,13例采用硬膜外麻醉,有5例术中应用0.01%硝酸盐油静脉滴注.术前除常规用苯巴比妥纳及阿托品外,不停用降压或控制心律失常药物.结果 除1例患者手术后第6天因严重心律失常,呼吸心跳骤停死亡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冠心病患者术前应充分镇静,不停服降压药,麻醉选择以全麻为主,术中应确保心肌氧供平衡,术后全麻患者应尽可能保持清醒拔管.

    作者:文德才;王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羟乙基淀粉130/0.4的药理特性和安全性研究

    羟乙基淀粉130/0.4(万汶)作为一种新型的血浆代用品被国外广泛应用于临床,近一年来开始逐步应用于国内患者,笔者通过回顾近5年来国外文献资料,对万汶的理化特性,及其对血流动力学、肾功能、凝血功能、细胞内皮功能及组织氧供的影响进行分析,综合论述万汶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罗林丽;周良学;王健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在四肢的应用

    目的 探讨四肢皮肤病损修复优于传统手术疗效的方法.方法 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入四肢且与病损相邻的正常皮肤下扩张后修复病损31例,扩张后皮瓣以推进滑行为主,以防皮瓣血供障碍.纤维包膜应尽量切除,以利于皮瓣向前推进.结果 31例患者中,23例病损完全切除,8例有部分病损遗留,术后均无继发畸形.结论 在充分做好术前设计,提高手术技巧和严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是四肢局部病损切除后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张家健;游小波;卢帆;刘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过敏性紫癜误诊为消化道溃疡出血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12岁.阵发性腹痛16d,伴解黑大便10d,发现双下肢皮疹3d.患儿于入院前16d无诱因出现腹痛,以下腹部及脐周为主,阵发性绞痛,发作时腹痛难忍,伴恶心、无发热、胸闷及心悸、呕吐、腹泻与黑便等.在当地诊所治疗(具体不详)效差,于入院前10d,患儿出现呕吐咖啡样胃内容物2次后未再呕吐.

    作者:胡静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高尿酸血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将130例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检查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血尿酸的检出情况.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分别为24.62%、8.33%(P<0.01).其中高血压组、冠心病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相比,其高尿酸血症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有密切关系.

    作者:范立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重症中暑并发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1例

    患者,男,50岁.因无尿2d伴晕厥4次,于2005年8月13日入院.入院2d前,患者在高温作业时,感头昏、身软、乏力、烦渴、全身大汗、无尿,未予以重视.1d前,患者在高温作业时,仍有上述症状,起立时出现晕厥,伴意识丧失,约2min后,患者自行苏醒.当天晚上出现腓肠肌疼痛,仍然无尿,以后又反复出现直立性晕厥3次.

    作者:周汉勇;张文成;杜晓刚;陈恩静;刘源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盐酸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头癣65例

    头癣好发于儿童[1],我院皮肤科门诊自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盐酸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片剂口服治疗,其中65例完成全部观察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树瑜;龙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内镜超声在消化道器官外的应用

    内镜超声检查术(EUS)是诊断消化系统疾病的重要手段,随着其不断发展,近来其对胃肠外器官病变的诊疗及治疗也有了快速发展,尤其是经超声内镜细针穿刺进行细胞学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及超声内镜的介入治疗方面取得显著提高,本文就其在胃肠道外器官病变的诊治作一综述.

    作者:奚维东;史雏;赵聪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假性胆碱酯酶缺乏致全麻后肌松恢复延迟1例

    患者,女,41岁,体重60kg.因体检发现右附件区占位入院,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输卵管切除术,盆腔粘连分离术.既往无手术麻醉史,术前患者T 36.5℃,BP 119/70mmHg,P 70次/min,R 20次/min,神志清楚.

    作者:江海霞;吕胜;刘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细菌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国产新药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随机对照试验设计,以加替沙星为对照药,试验组32例,对照组28例.结果 试验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和92.86%,细菌学有效率为86.36%和90.47%,细菌清除率为100%和95.23%,试验组和对照组各对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帕珠沙星的抗茵活性与加替沙星、左氧氟沙星一致.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52%与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轻微,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新药甲磺酸帕珠沙星氯化钠注射液为广谱抗菌药,抗菌活性较强,可安全有效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细菌感染.

    作者:唐荣珍;江南;黄仁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表面活性的生物化合物.许多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抗细菌、真菌、支原体和病毒的特性,在抗感染、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作者:张红;王建东;邓缅;杨雨晗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沐舒坦佐治新生儿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沐舒坦治疗新生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新生儿肺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治疗,对比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消除肺部哆音,缩短住院时间和提高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结论 沐舒坦与抗生素合用有协同作用,是治疗新生儿肺炎有效辅助药物.

    作者:唐国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