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减少产后宫缩乏力出血的早期干预

高小红;游华蓉

关键词: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早期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减少产后宫缩乏力出血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4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我院分娩产妇11401例作观察组,该组妊娠期重视心理保健,及早发现和治疗妊娠并发症.分娩期严密观察产程进程,避免出血发生.将2002年1月1日至2003年12月31日我院分娩产妇3484例作对照组,该组未接受早期干预.结果 观察组产后宫缩乏力出血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减少产后宫缩乏力出血,应从孕期开始采取干预措施至分娩结束.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高血压48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130例围绝经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48例,采用逍遥丸加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1)40例,采用逍遥丸治疗,对照组(2)42例,采用美托洛尔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79.17%,有效14.58%;对照组(1)显效37.50%,有效42.50%;对照组(2)显效50.00%,有效率33.33%.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妇女围绝经期高血压效果显著.

    作者:周晓勤;祁天寿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幼年性息肉12例回顾分析

    目的 探讨幼年性息肉流行病学、临床及内镜表现、治疗过程特点,以及幼年性息肉恶变可能性及随访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2001年8月至2006年4月经肠镜检查发现,镜下息肉电凝切除,病理确诊的12例幼年性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均有无痛性血便,病程1+d至1+年,息肉平均直径15mm,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病理检查证实为幼年性息肉,1例伴轻度非典型增生,1例伴小脓肿形成,未见幼年性息肉恶变.结论 本组病例幼年性息肉91.7%发生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内镜下诊断和治疗为有效手段,本病恶变少见,但应进行定期随访观察.

    作者:巢齐常;孙晓滨;农春燕;袁德强;王琼;吴立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价值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支气管结核的诊断作用.方法 对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纤维支气管镜下的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支气管结核患者中,纤维支气管镜下主要表现为瘢痕狭窄11例和炎性浸润10例,左侧支气管结核患者多(64.2%),支气管狭窄率高达39.2%.结论 支气管结核是呼吸系统中较常见疾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确诊支气管结核诊断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军;张燕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粘附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与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其活动期都特征性地表现为大量白细胞在肠道间质内的广泛浸润.近的许多研究均指出白细胞的大量浸润是通过白细胞与特异性的内皮细胞粘附分子(ECAMs)相互作用所介导.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通过上调某些ECAM的表面表达从而启动并使炎症持续.一氧化氮(NO)是一种粘附分子表达的重要的调节因子,它可以下调粘附分子在内皮细胞的表达[1].

    作者:张丽航;欧阳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假性胆碱酯酶缺乏致全麻后肌松恢复延迟1例

    患者,女,41岁,体重60kg.因体检发现右附件区占位入院,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右输卵管切除术,盆腔粘连分离术.既往无手术麻醉史,术前患者T 36.5℃,BP 119/70mmHg,P 70次/min,R 20次/min,神志清楚.

    作者:江海霞;吕胜;刘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壳聚糖凝胶中体外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猪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中体外三维培养的生长和增殖情况,探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细胞相容性.方法 将间充质干细胞与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混合,体外三维培养3周,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在凝胶内粘附、生长和增殖等情况,复合物行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间充质干细胞能良好地在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内伸展、粘附、生长和增殖,细胞在新形成的组织内保持成活.结论 壳聚糖/β-甘油磷酸钠凝胶与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可作为间充质干细胞的载体.

    作者:李忠;杨柳;戴刚;王东武;谭美云;王富友;金旭红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丙泊酚致无痛人流患者短暂精神功能障碍4例

    丙泊酚诱导迅速,经过平稳,持续时间很短,苏醒快而完全,是目前无痛人流手术首选静脉麻醉药.其常见不良反应有短暂呼吸抑制、血压心率下降、癫痫样反应等.我院2003年12月至2006年2月共施行丙泊酚无痛人流手术2672例,发生精神功能障碍4例(1.49%),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立君;王安的;袁晓荒;李继东;杜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电视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气肿胸膜固定与不固定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电视胸腔镜在治疗大疱性肺气肿中胸膜固定与不固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1年1月到2005年12月大疱性肺气肿患者以自发性气胸、血气胸为首发表现者90例,术中将肺大疱切除后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即胸膜固定组与胸膜不固定组(以下称固定组与不固定组).所有患者对其术后疼痛程度、使用止痛药的次数;胸液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追踪观察进行分析.结果 不固定组比固定组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5);不固定组比固定组平均引流时间少2d,总引流量平均减少470ml(P<0.05).术后并发症:在固定组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不固定组为0;两组共随访82例,随访率91.1%,平均随访时间为36个月,气胸的复发为0.结论 在电视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气肿手术中,不使用胸膜固定术可以减少术后疼痛程度、引流时间和引流量、术后并发症,使术后生活质量提高.

    作者:赵仁贵;江跃全;陶永忠;吕兵;钟斌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左肝管自发性穿孔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中上腹疼痛7d加重1d入院.查体:T 37.6℃,P 92次/min,BP 102/61mmHg.急性痛苦面貌,卷曲体位,皮肤粘膜及巩膜无黄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明显,呈板状,肝脾未扪及,扣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未闻及.

    作者:刘春;徐亮;姚晖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肾损伤临床分析(附87例报告)

    目的 提高对肾损伤病例的诊治水平,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1996年7月至2005年12月治疗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结果 我院肾损伤病例治愈率达99%.结论 及时采取适当的诊断方法明确肾损伤的程度,积极进行合理的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袁光亚;贺凯;马蜀爽;王耀东;邵红刚;辛宇鹏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51例

    目的 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方法、空气栓塞的预防和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1998年10月至2006年1月行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51例.常规建立体外循环,浅低温,维持鼻咽温度(31±1)℃,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主动脉,心脏不停跳,维持心室率在40~60次/min的窦性慢心率,在心脏跳动中行心内畸形矫治.结果 全组手术顺利,无需升压、强心药物维持,无手术死亡,无低心排、栓塞、心律失常及脑部症状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心肌保护直接影响手术成败和心功能的恢复,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由于不阻断主动脉,心肌冠脉血流不中断、心脏处于无负荷的空跳状态,比较接近生理状态,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作者:张文林;杨晋平;母存富;张熠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冲击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rimary nephrotic syndrome,PNS)的疗效、不良反应,并与常规强的松(prednisolone,PRED)治疗进行比较.方法 大剂量MP冲击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5例,用MP 1.0g/d,连用3d,之后服用强的松0.6mg/(kg·d);PRED治疗组29例用PRED 1mg/(kg·d).所有患者强的松用药8周或用药12周无效者逐渐减量.结果 在治疗早期(2~4周)MP冲击治疗组的疗效各指标(尿蛋白定量、血清清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尿量)明显好转,与常规PRED治疗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柯兴体态、痤疮、感染等不良反应明显减少(P<0.01,P<0.05).结论 MP冲击治疗成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亮;张朝贵;刘牧;郎学聪;牟英;聂晓冬;张万超;赵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克氏针复位固定Lisfranc损伤

    目的 分析评价Lisfranc损伤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7年内17例经切开或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的Lisfranc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时间15.3个月,在影像学、功能上进行评价并行疗效问卷调查.结果 完全复位13例,4例不全复位,按Richardson功能标准,优良14例,差3例.结论 Lisfranc损伤是一种少见骨折脱位,早期解剖复位克氏针固定是减少残疾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邱志杰;袁自生;徐红革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星型奴卡菌致重度菌毒血症1例

    患者,男,52岁.既往患肾病综合征2+年,长期服用强的松治疗.入院前10+d,患者因受凉感冒,出现畏寒、高热、咳嗽、咳脓痰、胸痛,在当地治疗略有缓解;入院前5+d,患者右臀部、双侧小腿出现多个肿块,自觉心慌、口渴、纳差、神萎、尿少、全身浮肿.

    作者:杨银忠;丁少川;刘成桂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术中急性脑膨出34例患者病因探讨及救治经验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研究3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中出现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防止措施.结果 迟发性颅内血肿、弥漫性脑肿胀、低氧血症、广泛性脑挫裂伤是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主要原因.降低颅内压、清除颅内血肿、控制血压、过度通气可有效防止术中脑膨出.结论 根据术前及术中CT表现,及时明确病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提高生存率.

    作者:刘成辉;冯光;陈旭;林启明;关国梁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盐酸特比萘芬治疗儿童头癣65例

    头癣好发于儿童[1],我院皮肤科门诊自2004年3月至2006年6月采用盐酸特比萘芬(商品名:兰美抒)片剂口服治疗,其中65例完成全部观察治疗.现报告如下.

    作者:树瑜;龙莉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Tolosa-Hunt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Tolosa-Hunt综合征(THS)又称痛性眼肌麻痹(painful ophthalmoplegia),是一种伴有头痛和眼肌麻痹的特发性眼眶和海绵窦炎性疾病.Tolosa [1]于1954年报道了第1例Tolosa-Hunt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左侧眼眶周围疼痛,同侧眼肌麻痹及角膜反射减退,脑血管造影显示左颈内动脉的海绵窦部分狭窄,死后尸检发现动脉内膜炎性肉芽肿.Hunt等[2]1961年报道6例类似表现的患者,经类固醇激素治疗后得到迅速而显著地缓解,命名为痛性眼肌麻痹.Smith与Taxdal [3]于1966年首先将此类不明原因的痛性眼肌麻痹命名为Tolosa-Hunt综合征.

    作者:覃绍超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院内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域素分析

    随着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骨髓、器官移植的发展,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以及导管介入治疗的开展等,特别是艾滋病的流行,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病率不断增加.避免和减少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已成为临床各科医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2000年1月至2006年3月我院救治的肺部真菌感染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与院内肺部真菌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降低其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兰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症12例临床分析

    我院于2004年6月至2005年6月因发生低血糖症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例,现将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苟文伊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绝育术后切口下浸润性纤维瘤样增生伴感染1例

    患者,23岁,孕3产3,产后4个月.于2005年11月由县计生服务站医务人员在乡下行经腹双侧输卵管结扎术,手术顺利,术中无异常发现.术后1个月偶感切口及下腹疼痛,未治疗.继后出现伤口排液,并见少许脓液溢出,局部疼痛加剧,伴畏寒、发热,于2006年3月10日收入县医院诊治.

    作者:郭建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