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海;胡娟;高建丽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透析中心MHD患者46例,透析时间超过半年,无恶性肿瘤、活动性肝病、风湿性疾病等.EPO使用期间口服铁剂使转缺蛋白饱和度(TSAT)>15%.根据CRP值分为两组,即CRP增高组(n=24)>9mg/L和CRP正常组(n=22).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以及计算Kt/V.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透析膜、透析时间、EPO剂量、TSA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CRP增高组HCT、Hb、ALB显著低于CRP正常组(P<0.05).而两组Kt/V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HD患者体均存在慢性炎症状态,透析后血清CRP有逐步升高趋势,其升高水平影响EPO治疗效果.
作者:冀玲;杨立川;刘先蓉;付平;马行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组胺H2受体拮抗剂雷尼替丁对哮喘小鼠T辅助细胞(Th1/Th2)功能性平衡的影响.方法 4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哮喘组、雷尼替丁2mg/kg及5mg/kg干预组.检测各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中IL-12及脾单个核细胞(PMNC)中Th1类因子IFN-γ、Th2类因子IL-4的表达并分析雷尼替丁作用下IL-12与IFN-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与哮喘组IL-12分别为(446.93±20.89,211.21±22.42)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分别为(404.91±11.78,271.58±35.35)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IL-4分别为(20.30±4.93,48.26±9.39)pg/ml,差异有显著性(P<0.01).雷尼替丁2mg/kg及5mg/kg组IL-12水平分别为(282.64±21.20,354.00±29.97)pg/ml,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IFN-γ分别为(313.25±40.54,364.44±39.79)pg/ml,与哮喘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IL-4分别为(37.70±7.47,27.76±9.63)pg/ml,与哮喘组比较有显著性(P<0.05,P<0.01).雷尼替丁5mg/kg组细胞因子水平改变较2mg/kg组更明显(P<0.01).在雷尼替丁组,IL-12水平与IFN-γ成明显正相关(r=0.80,P<0.01).结论雷尼替丁可增加哮喘小鼠体内巨噬细胞IL-12的分泌,并部分纠正Th1/Th2功能平衡,其作用呈剂量相关性.推测对IL-12的上调作用可能是其影响Th1/Th2功能平衡的重要途径.
作者:蒋萍;梁宗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45岁.因咽喉间断性疼痛1周,加重1h急诊入院.入院1周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咽痛,呈阵发性,无吞咽痛,无畏寒发热,无异物史,无胸痛及胸闷,无心前区不适,无呼吸困难,曾在当地医院以咽炎治疗1周,疼痛无缓解.入院1h前疼痛加重,于2004年11月28日来我院急诊.患者平素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PE:T 36℃,P 120次/min,R 20次/min,BP 100/60mmHg,推入病房,表情痛苦,面色苍白,咽部粘膜稍充血,双扁桃体Ⅰ度大,会厌、披裂及声带无异常.
作者:李维文;欧晓翼;王晋;熊大经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阿昔洛韦是抗核酸生物合成类抗病毒药,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所致急性肾衰竭(ARF)自1979~2003年,正式文献报道国内已有17例.我院近期连续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舒英;付平;周莉;李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博思清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分为博思清组30例,氯氮平组30例,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BPRS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临床疗效,博思清组有效率93.33%,显效率90%;氯氮平组有效率100%,显效率96.67%.两组差异无显著性.博思清组不良反应较氯氮平组少,且未出现白细胞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博思清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氯氮平相近,不良反应较氯氮平少.
作者:王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其病因多种多样,随着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其病因有新的认识.本文总结我院1998年8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上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病例208例,对病因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75岁.因头痛、呕吐1周,四肢乏力4d于2005年2月6日入院.1周前,病人夜间睡眠时因头痛而醒,并发呕吐.无视物成双及肢体麻木无力,无发热,病情逐渐加重.
作者:毛碧容;宋晓玲;赖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QTd测定.从患者中选取57例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或卡维地洛),并与常规治疗组26例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的QTd高于健康组,伴左室肥厚者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者;运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缩短.结论高血压患者QTd增加,且与左心室肥厚的程度及心肌重量指数正相关,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缩短,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作者:梁锦军;苏锦锋;杨波;黄从新;刘秀娟;万为国;苟春萍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不同类型脑震荡大鼠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的影响,初步探讨脑震荡认知障碍的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36只,复制不同损伤程度的脑震荡模型,用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标记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细胞,光镜下计数,并检测反映ChAT活性的灰度值.结果单纯型、复杂型脑震荡与对照组相比,复杂型脑震荡组与单纯性脑震荡组相比,大鼠基底前脑内侧隔核、斜角带核垂直支ChAT阳性表达细胞数减少,ChAT活性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不同类型的脑震荡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变化程度不同,这种变化可能是脑震荡后不同程度认知障碍的病理学基础.
作者:林海英;吴春云;许冰莹;赵小林;于建云;郭泽云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定量测定方法检测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20例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并以2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心力衰竭组、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分别为(867.5±310)ng/L、(429.3±138.8)ng/L和(107.3±36.6)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心力衰竭组、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788.7~932.5ng/L、370~515.3ng/L和94.2~121.2ng/L相互之间无交叉.②血清脑钠肽-32水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为120ng/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7.6%.③心功能(NYHA)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分别为(437.0±135.8)ng/L、(629.3±238.4)ng/L、(891.2±318.5)ng/L和(1029.1±576.8)ng/L,各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血清脑钠肽-32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823,P<0.01),与原发病无相关(P>0.05).结论血清脑钠肽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钟宏;杨雷;易延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儿肺血管AT1、AT2受体表达与肺血管重构的关系.方法 20例左向右分流先心病患儿肺活检标本和5例儿童尸解肺组织标本,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AT1、AT2受体及α-actin、PCNA染色.测定肺小血管壁AT1、AT2染色的IOD值,以及非肌性肺血管肌化程度、肺小血管壁厚百分比和肺小血管壁细胞的增殖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先心病患儿肺小血管壁AT1受体染色的IOD值与非肌性肺血管肌化程度、肺小血管壁厚百分比和肺小血管壁细胞的增殖度相关(r分别为0.742、0.521、0.657),AT2受体仅与血管壁厚百分比相关(r=0.516).结论 AngⅡ通过两种受体亚型,主要是AT1受体,参与左向右分流先心病肺血管重构.
作者:乔莉娜;安琪;赁可;周同甫;李谧;王文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危重新生儿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内环境紊乱,但临床往往重视对原发病的诊治而忽视对其内环境紊乱的纠正,从而影响治疗效果.现将我院重症监护病房(NICU)2003年2~12月抢救的81例危重新生儿内环境紊乱情况,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程宪;杨晓岩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四川省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急诊科设备配置现状,探索理想的配置模式.方法通过问卷方式对四川省所有的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急诊科调查,在描述的基础上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设备与急诊工作总量(日病人总数、危重病人数、日抢救人数)有相关关系,并得到回归模型.结论四川省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急诊科设备的配置方面还有不足,卫生行政部门及医院领导可参照本研究结果进行合理配置.
作者:许树耘;何庆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中有形成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常规镜检分别对530例随机尿液标本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UF-100与常规镜检法相比,检测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89%,假阳性率为15.12%,假阴性率为11%;测定白细胞阳性符合率为92.31%,假阳性率为8.23%,假阴性率为7.69%;测定上皮细胞阳性率符合率为80.60%,假阳性率为14.78%,假阴性率为19.4%;测定小圆上皮细胞阳性符合率为50%,假阳性率为19.69%,假阴性率为50%;测定管型阳性符合率为66.67%,假阳性率为8.8%,假阴性率为33.3%;测定结晶阳性符合率为68.89%,假阳性率为7.23%,假阴性率为30.11%;测定类酵母菌阳性符合率为57.12%,假阳性率为0.39%,假阴性率为42.86%.结论 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对尿液中有形成分主要起过筛作用,由于尿液中有形成分复杂,细菌、结晶、类酵母等均会不同程度地影响RBC、WBC等的计数,对UF-100提示项目结晶、类酵母菌、病理管型阳性、细菌计数过高的标本以及肾病病人的标本,应使用显微镜检查法加以分析鉴别,以提高尿液标本的检验质量.
作者:李玉芹;杨明清;钟亚玲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根据新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分析我院呼吸内科2004年住院病人病原学检查和细菌药物敏感试验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指导医师合理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提高细菌性感染的抗菌治疗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对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原则,随机抽查我院120份病历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做了病原学检查120例(100%),药敏试验39例(32.5%),医生经验用药81例(67.5%).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还需加强药敏试验力度.
作者:钱南海;李金蓉;焦连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儿,女,13岁.因确诊先天性心脏病1年,发热咳嗽1个月入院.入院前一年患儿因感乏力心累于我院就诊,查体见胸骨左缘Ⅱ肋间可闻4级连续性杂音,心电图示正常心电图,心肌酶谱正常,超声心动图示动脉导管未闭(内径0.9cm)左向右分流,血常规见Hb122g/L,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CHD),动脉导管未闭.入院前1个月患儿出现发热咳嗽,体温高达40℃,伴畏寒寒战,咳嗽剧烈咯带血丝脓痰,院外反复予以抗生素静脉及口服治疗效差,再次到我院就诊.近日患儿神萎、纳差,尿量每日300~500ml.
作者:王路庆;郝淑彬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在放疗中受照射部位的皮肤很容易出现放射损伤.据统计肿瘤放疗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为91.4%,因损伤严重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8.1%[1].皮肤放射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因其造成放射治疗的被迫中断影响对原发肿瘤的治疗,降低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乳癌术后放疗的皮肤损伤尤为严重.现将我院乳癌术后放疗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减少腋下照射野皮肤摩擦对病人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刘华容;梁英;程娜;蔚如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诊断及治疗.结果胆管损伤术中发现14例(LC 3例),早期发现4例,后期胆管狭窄5例.术中及早期1期修复17例,治愈15例,6例经2期手术治愈4例,死亡1例,好转1例.后期胆管狭窄5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均治愈.结论坚实的胆管外科解剖基础,丰富的胆管外科手术经验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基础,术中及时发现问题并1期修复是重要的,否则会给病人各种不良后果增加处理难度,精细的修补吻合技术是修复胆管损伤的关键,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是修复胆管损伤的首选方法,特殊情况下长期U管引流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作者:康欣;陈宜常;彭其芳;李荣强;陈东;李源;陈万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睾丸扭转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1月至2003年12月收治16例睾丸扭转患者,总结其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 1例发病6h,行手法复位成功.3例手术复位成功,12例行睾丸切除,对侧睾丸固定.7例病人术后随访1~2年,精液正常者2例,生精功能低下5例.结论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倾听病人的主诉,正确评估及时报告医生,同时针对性做好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伤口及对侧睾丸情况,认真做好病人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有助于病人早日康复.
作者:王兰英;刘芳英;董英 刊期: 2005年第09期
Dieulafoy病是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原因之一.近年来,随着急诊内镜和镜下治疗的开展,确诊率和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我院近6年来共收治本病25例,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钟刚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