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文;欧晓翼;王晋;熊大经
1 重视小儿的临床研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临床研究为疾病的诊治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为提高诊治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如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成功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使儿童淋巴细胞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从25%提高到75%以上,挽救了成千上万的儿童.
作者:万朝敏;李炜如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血管母细胞瘤MRI表现的认识.方法 33例患者MRI诊断为血管细胞瘤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男22例,女11例;年龄4~74岁.结果血管母细胞瘤主要位于小脑半球及蚓部.本组病例中,单发32例,多发1例.30例囊腔型,3例实型.幕下29例,幕上4例.结论 MRI是诊断血管母细胞瘤的有效检查方法,但需与囊状胶质瘤、小脑单纯囊肿、脑包虫病、脑脓肿、转移瘤相鉴别.
作者:任鸿萍;邓珍平;张兴华;雷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然而在放疗中受照射部位的皮肤很容易出现放射损伤.据统计肿瘤放疗病人皮肤损伤发生率为91.4%,因损伤严重而被迫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为58.1%[1].皮肤放射损伤不仅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同时因其造成放射治疗的被迫中断影响对原发肿瘤的治疗,降低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乳癌术后放疗的皮肤损伤尤为严重.现将我院乳癌术后放疗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减少腋下照射野皮肤摩擦对病人出现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报告如下.
作者:刘华容;梁英;程娜;蔚如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对我院出院病历中护理文件的书写缺陷分析,找出原因,提出管理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3年10~12月出院病历200份,对其中的护理文件(包括体温单、医嘱单、医嘱执行单、护理记录)进行检查分析.结果检查发现护理文件书写中存在眉栏缺项、漏记、记录不准确、不规范、不连贯、缺签名,有涂改、字迹不清等缺陷193处.结论缺乏法律意识,责任心不强,业务知识缺乏,综合分析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差,督促检查不力是护理文件缺陷发生的原因.加强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加强责任心,提高综合素质和检查力度,规范护理文件书写是确保护理文件书写质量关键.
作者:杨则秀;杨维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并且药物治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临床医师在选择药物时不仅要考虑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考虑经济因素,使患者以小的经济负担得到佳的治疗效果[1].本文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对3种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徐晓华 刊期: 2005年第09期
阿昔洛韦是抗核酸生物合成类抗病毒药,近年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所致急性肾衰竭(ARF)自1979~2003年,正式文献报道国内已有17例.我院近期连续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舒英;付平;周莉;李孜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运动轴索神经病(AMAN)与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AIDP)等不同类型格林-巴利综合征(GBS)患者急性期免疫学改变及其在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AMAN组12例、AIDP组9例、健康对照组16例血清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清液白细胞介素IL-2、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IgG水平,同时检测血清IgA、IgM、IgG亚类及T细胞亚群等.结果两类GBS患者血清IL-2、PBMC上清液中IL-2、IL-6、TNF-α和IgG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q=3.0~7.5,P<0.05或0.01),AMAN患者血清TNF-α高于对照组(q=3.78,P<0.05),经LPS刺激后,其PBMC上清液中TNF-α不仅高于对照组(q=7.5,P<0.01),还高于AIDP组(q=3.38,P<0.05);两组均有一半以上患者有1种以上Ig或IgG亚类升高;与对照组比较,AMAN和AIDP组CD+3、CD+4无异常,CD+8降低(q=5.2和4.27,P<0.01),致CD+4/CD+8比值升高(q=3.89和3.20,P<0.05).结论 AMAN和AIDP患者都存在着T细胞功能紊乱和B细胞多克隆活化等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异常.AMAN患者TNF-α水平显著升高可能是导致周围神经发生轴索变性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梅;蔡方成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治疗窒息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方法及疗效.方法对96例足月新生儿窒息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随机对照研究,观察应用凝血酶组与使用吉福士组、西咪替丁组、对照组治疗反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间显效率比较也有显著差异.结论使用凝血酶与吉福士、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窒息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明显,使用凝血酶更具优势.
作者:李桦;彭珉娟;杨涛毅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阐明EXP3174调控AT1R的药理学特征及其活性对交感神经系统的依赖性.方法以6-OHDA化学切断法损毁大鼠交感神经,测定EXP3174干预后颈动脉血压及离体主动脉环张力对AngⅡ的反应性的变化.结果①6-OHDA化学切断法自幼年损毁大鼠交感神经,大鼠成年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与心率(HR)对酪胺的反应性较之对照组明显减弱;②在整体动物,静脉注射EXP3174 0.1,0.2,0.4,0.8,1.6mg/kg,可减弱健全大鼠与交感神经损毁大鼠AngⅡ的升压效应,使AngⅡ升压反应的大效应降低;在健全大鼠及交感神经损毁大鼠动脉环,EXP3174 0.1,0.3,1.0,3.2,10.0pmol·L-1预孵育均可减弱AngⅡ的缩血管反应,降低大效应;③EXP3174在整体动物对AngⅡ升压效应的拮抗作用在交感神经损毁大鼠较健全大鼠下降,而体外血管环灌流实验的结果则显示在健全大鼠与交感神经大鼠药物作用无显著差异.结论 EXP3174在体内除了直接作用于AT1R外,还可能与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有关.
作者:史惠卿;何凤慈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肌病,其心电图表现类似冠心病,特别是心电图的异常Q波易与心肌梗死相混淆[1].本文对34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探讨本病异常Q波及ST-T改变的特征.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梅林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女,72岁.因头痛3d入院.头痛突发,为持续性刀割样疼痛,不伴呕吐及意识障碍,入院前数小时突发双下肢抽搐,持续十多分钟,伴短暂失语,当时患者意识清楚,能理解别人言语,无肢体无力及大小便障碍.既往史:20年前因左心房粘液瘤行手术切除,19年前出现四肢小抽搐,不伴意识障碍,未服药物3年前抽搐未再发.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史.
作者:毛碧容;宋晓玲;商慧芳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对老年人血脂代谢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血脂代谢紊乱的老年人120例,随机分为3组,非诺贝特组40例服用力平脂200mg/d,辛伐他汀组40例服用辛伐他汀20mg/d,安慰剂组40例,8周后观察血脂成分的变化.结果微粒化非诺贝特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能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降低血尿酸.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对血脂其他成分的疗效不及非诺贝特.二者临床安全性无差异.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用于治疗老年人血脂代谢紊乱疗效好,安全、耐受性好,易于接受.
作者:孙学春 刊期: 2005年第09期
输尿管由于其解剖特点,因外伤所致的直接损伤较少见,大多数输尿管损伤为医源性损伤,且多位于输尿管下段[1].我院自2002年9月至2004年12月共收治医源性输尿管损伤3例.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童槐;尹华军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TET)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01~2004年临床拟诊断为冠心病并在1~2周内进行TET及冠状动脉造影(CAG)的住院患者320例.结果 TET检出冠心病的敏感性94.89%(186/196),特异性72.58%(90/124),准确度86.25%(276/320).运动时间、ST段下移幅度及峰心率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P<0.01).运动试验早期低运动量时出现的心肌缺血提示2、3支病变.结论 TET安全,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作为无创性诊断,评价冠心病的重要方法,综合多项参数可初步推测其病变程度.
作者:周建华;党书毅;王玮;胡怀明;胡玲;王崇全;王斌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4月至2005年2月241例腹腔镜急诊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35例腹腔镜胆囊切除获得成功,6例中转开腹.术后2例切口感染,3例并发肺部感染.结论在充分的术前准备下,由有经验的腹腔镜手术医生施行手术,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黄俊伟;王波;张勤;陈剑锋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透析中心MHD患者46例,透析时间超过半年,无恶性肿瘤、活动性肝病、风湿性疾病等.EPO使用期间口服铁剂使转缺蛋白饱和度(TSAT)>15%.根据CRP值分为两组,即CRP增高组(n=24)>9mg/L和CRP正常组(n=22).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白蛋白(ALB)、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以及计算Kt/V.结果两组患者平均年龄、透析膜、透析时间、EPO剂量、TSAT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CRP增高组HCT、Hb、ALB显著低于CRP正常组(P<0.05).而两组Kt/V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MHD患者体均存在慢性炎症状态,透析后血清CRP有逐步升高趋势,其升高水平影响EPO治疗效果.
作者:冀玲;杨立川;刘先蓉;付平;马行一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合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2-DM)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治疗前后患者自身对照的方法,30例经双胍类以及磺脲类加双胍类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2-DM患者改用罗格列酮4mg 口服,每日1次,同时给予二甲双胍250~500mg口服,每日3次,观察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以及餐后2h血糖(PP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以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检测血脂、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等.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2周后相比较,FPG、PPG、FINS下降,IRI降低,差异有显著性,HbAlc和血脂变化不大,不良反应轻微,肝肾功能无损害.结论罗格列酮能明显改善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加用二甲双胍治疗降血糖疗效确切,临床应用安全性较好.
作者:李迎春;杨利蓉 刊期: 2005年第09期
1 引言在过去20年中,随着MRI的出现,对癫痫患者的研究以及治疗有了革命性的进展.自从1984年MRI首次用于癫痫以来,其在探查儿童及成人癫痫病因中相对于CT在敏感性及特异性的优势就确立起来了.常见的病因是海马硬化,皮质发育不良,血管畸形,肿瘤以及续发的皮质损害[1,2].
作者:万衡;周泽永;雷町 刊期: 200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用免疫荧光定量测定方法检测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力衰竭组)和20例无症状性心力衰竭患者(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并以20例健康成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①心力衰竭组、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分别为(867.5±310)ng/L、(429.3±138.8)ng/L和(107.3±36.6)ng/L,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心力衰竭组、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的95%可信区间分别为788.7~932.5ng/L、370~515.3ng/L和94.2~121.2ng/L相互之间无交叉.②血清脑钠肽-32水平对心力衰竭的诊断界值为120ng/L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87.6%.③心功能(NYHA)Ⅰ级、Ⅱ级、Ⅲ级和Ⅳ级的血清脑钠肽-32水平分别为(437.0±135.8)ng/L、(629.3±238.4)ng/L、(891.2±318.5)ng/L和(1029.1±576.8)ng/L,各级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血清脑钠肽-32水平与NYHA分级呈正相关(r=0.823,P<0.01),与原发病无相关(P>0.05).结论血清脑钠肽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钟宏;杨雷;易延静 刊期: 2005年第09期
患者,男,75岁.因头痛、呕吐1周,四肢乏力4d于2005年2月6日入院.1周前,病人夜间睡眠时因头痛而醒,并发呕吐.无视物成双及肢体麻木无力,无发热,病情逐渐加重.
作者:毛碧容;宋晓玲;赖晓晖 刊期: 200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