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白小红;陈莉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后输卵管的复通情况.方法对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愈的异位妊娠,有生育要求的41例病例做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分析输卵管复通情况.结果米非司酮配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的输卵管复通率达到82.9%.结论米非司酮配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可以保留患者输卵管,促进生育功能的恢复,是值得推广的技术.
作者:周光远;张川利;陈家连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男,14岁,农村青年.因发热9d,颜面浮肿6d,尿血2d入院.入院前9d感冒后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5℃~40.2℃,热型无规律.入当地医院诊治,考虑上呼吸道感染,予以青霉素抗感染治疗,体温仍居高不下.约6d前出现颜面浮肿,尿量无减少,近2d出现血尿,为洗肉水样,精神食欲欠佳.
作者:李晓庆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患者,男,70岁.患2型糖尿病4年,口服格列吡嗪、二甲双胍(量不详)治疗.近日食欲不振,降糖药同前.6h前患者心慌、乏力、大汗,自饮冰糖水30min症状缓解,10min前家人发现患者昏迷、呼之不应、鼾声呼吸,急送急诊科:测指血血糖显示值低测不出,予50%GS 80ml静脉注射、10%GS 500ml静脉滴注,15min后静脉血糖10.5mmol/L,患者昏迷无缓解,加氢化可的松静脉滴注、20%甘露醇脱水,抢救2h病情无好转于2004年10月9日8am收住入院,查体:T 36.2℃、P 96次/min、R 21次/min、BP 160/80mmg,浅昏迷、鼾声呼吸、喉部痰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mm,光反射灵敏,给予静脉补糖:每30min至1h监测血糖1次,血糖在7.8~10mmol/L之间,纳洛酮1.2g/d静脉滴注17d,并脱水降颅内压、防感染、能量合剂、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抢救.9am患者鼾声呼吸转为间断发作,仍呼之不应,体温渐升,11am T 39.1℃,加强抗感染,6pm后患者开始间断睁眼、但查体无意识.住院第5天问诊开始回答单音字,第6天神志清楚,但患者表情较淡漠、反应较迟缓,住院22d出院,出院时生活基本自理.曾于住院第2天作头CT、第20天作头MRI:颅内未见异常.
作者:杨丽;元帮凤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对我市6家医院2004年1~12月份心血管药物的使用进行统计,了解心血管药物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统计6家医院2004年心血管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及日均费用,进行分析.结果心血管药物2004年用药频度高的是复方丹参.结论心血管用药品种之多,用药人数增加,说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作者:任素兰;李亚玲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通过检测腹水胰淀粉酶水平,观察胰淀粉水平变化与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度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急性胰腺炎患者腹水、血清同步测定胰淀粉酶活性,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多项生化指标,采用酶速率法及酶循环法进行测定.结果急性胰腺炎腹水胰淀粉酶活性均升高,且高于同步血清胰淀粉酶,升高幅度与病情严重度有相关性,尤以血性腹水更为突出,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肝功能损害.结论腹水胰淀粉酶水平改变,是预示急性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栗群英;钱江龙;徐万清;王超;胡中海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鼻中隔在结构及形态上不同程度的改变,如偏曲、脱位、脊状突、矩状突等称为鼻中隔畸形,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成年男性多.而因鼻中隔畸形引起一系列临床综合症状的只有20%左右.据有关资料显示[1]日本人鼻中隔畸形占正常人的81.2%,欧美为11.6%~16.6%,中国为47.8%.鼻中隔畸形综合征病人占我院耳鼻喉科住院病人的20%左右.大部分曾以头痛就诊于神经内科;以眩晕病入住内科;以颈椎病就诊骨科.由鼻中隔畸形引起的高血压、颈、肩部疼痛而CT、X线检查排除其他病变,哮喘、一过性知觉丧失及眩晕等临床症状经内外科治疗无效,很少有人意识到是鼻中隔畸形所致.现将笔者收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王改成 刊期: 2005年第12期
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炎、根尖周炎保留患牙有效的方法.磨牙根管预备受患者张口度、手术视野及根管弯曲度的影响,采用传统不锈钢K形锉常无法获得满意的效果,镍钛手用根管锉ProTaper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抗折断性,克服了不锈钢器械硬度过大的缺点,在临床工作中逐渐开展应用.本研究采用镍钛手用根管锉ProTaper行冠向深入法与不锈钢K形锉逐步后退法进行磨牙弯曲根管的预备,比较二者根管预备和充填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贾燕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所致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necy syndrome,AIDS),简称艾滋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全球性传染病.自1981年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向全世界首次报道该病以来,全球已有199个国家和地区有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的报道.在全世界范围内,艾滋病已排在死因谱的第4位,成为人类面临的灾难性的疾病.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迄今尚无根治HIV感染的特效药物,因此目前强调对本病的综合治疗,并对艾滋病患者给予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作者:白浪;唐红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术后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疗效.方法对21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经乳突进路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变并同时一期完成鼓室成形手术.结果经1年以上随访观察,术后外耳道基本接近正常,鼓膜形态良好,鼓膜成活20耳(95.2%),获干耳.继发穿孔1耳(1.26%),外耳道狭窄(1.26%),面瘫1例(1.26%).听力提高18耳(86%),无改变3耳(14%),无耳鸣,眩晕等并发症.结论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乳突根治术清除病灶,同期行鼓室成形术,不仅能根治病变,而且同时提高听力,疗效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止并发症发生.
作者:肖世强;王建洪;程奇;胡春莉;颜光堂;王小琴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了解近5年我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情况,为医院管理、决策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回顾性调查2000~2004年我院住院病人前10位疾病构成情况.结果前10位疾病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12590例、消化系统疾病5485例、损伤及中毒4017例、循环系统疾病3591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2338例、妊娠分娩产褥期并发症1889例、肿瘤1455例、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034例、神经系统疾病582例、体征症状和不明确情况558例,分别占住院病人总人数的34.3%、14.9%、10.9%、9.8%、6.4%、5.1%、3.9%、2.8%、1.6%、1.5%.结论前10位疾病中的前5位疾病共28021例,占总住院病人数的76.3%,是我院住院病人疾病的主要种类,我院的医疗、护理、预防等工作重点应放在这几类疾病上.
作者:陈思;丁烯;朱雪峰;管芝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例1,患儿,男,12岁,体型肥胖.因反复上腹疼痛2+年就诊,B超示胆囊大小7.0cm×2.5cm,壁厚0.4cm,腔内有2枚强光团后伴声影.2003年12月5日行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作者:李六荣;汪远全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对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技术,对健康体检496例、各期肿瘤163例、肿瘤术后监测者29例的12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同时使用AXSYM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进行比对分析.结果 496例健康体检者中6例超出参考值范围,163例肿瘤患者中133例异常,阳性结果占81.59%;29例术后监测者中3例异常.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对肿瘤早期诊断有较大潜力,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的早期筛查、预后及疗效观察.
作者:宋晓玉;李力;熊英;胡新民;范仲元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盐酸瑞芬太尼(Remifentanil,REM)是人工合成的新的u阿片受体激动药,新型镇痛药.具有起效快、苏醒快、镇痛强等特点,用于短小手术的麻醉倍受青睐.近一年来我院采用持续微量泵注射盐酸瑞芬太尼(商品名瑞捷)、丙泊酚实施免插管全麻,用于四肢骨折内固定取出术的麻醉68例,均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受到患者的欢迎,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振中;佘凡华 刊期: 2005年第12期
严重性鼻腔出血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症,其定义对医生判断病情和选择治疗方案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统一的诊断标准对评价治疗效果、提高科研和教学水平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国内目前对严重性鼻出血的诊断仍无统一标准,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是耳鼻咽喉科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加林;梁传余;王力红;刘世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基因治疗是从基因角度用正常有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缺陷基因的方法,从治疗方面是将新的遗传物质转移至某个体的细胞内使其获得治疗效果.基因治疗作为治疗疾病的一种新手段,正愈来愈受到伤们的重视和关注.RNA干涉(RNA interference,RNAi)是一种自然界普遍存在、古老且进化上高度保守的使基因沉默的机制,它是近年来疾病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的热点.RNAi作为基因治疗的一种工具,自发现以来一直倍受人们的关注,并发展成为关闭特定基因功能的关键技术.由于其具有高效性和高度特异性,已经开思广泛用于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基因治疗[1].本文主要介绍它在感染性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应用.
作者:洪志霞;马用信;鲍锦库;孙岩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肾下垂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带蒂腰大肌肌膜瓣行肾固定手术治疗肾下垂.结果通过该术式治疗肾下垂患者82例,获得98.9%的满意疗效.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带蒂腰大肌肌膜瓣固定肾脏治疗肾下垂,操作简便,术后恢复快,远期疗效可靠.
作者:廖勇;阎洪涛;龚百生;陈照祥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研究genistein对人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代谢和DNA合成的影响,并深入探讨genistein影响催乳素瘤细胞增殖作用的机制,观察genistein作用后催乳素瘤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及cAMP/cGMP的变化.方法采用MMT和[3H]TdR掺入实验检测genistein对人催乳素瘤细胞增殖和DNA合成的影响;通过PKC活性及cAMP和cGMP含量测定,深入探讨genistein影响催乳素瘤细胞增殖分化的分子机制.结果①Genistein抑制催乳素瘤细胞的增殖和DNA合成,并呈剂量依赖性;②与空白处理组相比,使用PKC的激动剂PMA处理培养的人催乳素瘤细胞时可使胞膜和细胞总PKC活性浓度均升高,但genistein(10 μ mol/L)作用15min后,胞浆、胞膜和细胞总PKC活性均下降;③Genistein作用于人催乳素瘤细胞15min后,胞内cAMP水平显著升高,而cGMP没有明显改变.结论实验结果为探讨genistein抑制催乳素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提示,genistein对催乳素瘤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作用是细胞内多信息系统相互整合的结果.
作者:黄海;邹自英;袁成良;赵碧;胡晓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颅脑损伤合并身体其他部位损伤,在临床中常见,其观察护理较单纯颅脑伤复杂,我院2000年以来收治该类病人118例,占同期颅脑损伤病人的7.2%,其观察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王晓明;陈志远;胡春莉 刊期: 2005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下鼻甲等离子减容术对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男20例,女12例,采用药物治疗后鼻塞仍无明显改善,用等离子手术系统在下鼻甲粘膜下打孔,分析其疗效.结果疗效在3个月随访时判断,结果显效19例(59.38%),有效13例(40.63%),总有效率100%.结论对于药物治疗欠佳的变应性鼻炎患者,等离子下鼻甲减容术可以明显改善鼻塞症状.
作者:张勤修;叶静;魏雪梅;李满;刘世喜 刊期: 2005年第12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常见多发的男性老年病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其发病率不断增高.BPH引起尿道狭窄,主要导致排尿梗阻与尿路刺激症状.近十年来,药物治疗已成为轻、中度BPH的一线治疗方法.目前,用于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物品种繁多,大体上可分为植物类药制剂,α1受体阻滞剂,5α-还原酶抑制剂(5ARI),雄激素抑制剂等几大类[1,2].
作者:安宇;李虹 刊期: 2005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