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西安3所大学对成分献血的认知分析

赵晓华;王文;李凤琴;张建耕

关键词:大学, 成分献血, 宣传活动, 宣传方式
摘要:<献血法>实施以来,在社会各界积极努力下,我国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至2005年底无偿献血比例已达95%,很多省市达到100%[1].为进一步保证血液安全,卫生部要求自2006年10月,无偿成分献血必须实现100%,这成为各地献血工作新的目标.2006年,陕西省血液中心加强了成分献血招募工作,除在街头宣传动员外,还深入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2006年6月在西安3所大学举办成分献血宣传活动后,笔者对其中部分大学生关于成分献血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做好成分献血招募工作提供参考.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提高住院病历及时归档率

    1 选题理由1)<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中要求,病历资料必须在住院病人出院后3天之内交病案室,病案管理人员应及时进行归档.2)2005年是医院管理年,提高住院病历及时归档率是医教科的管理目标.

    作者:郑扬;宋保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5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职能落实情况的比较研究

    目的 评价2005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职能的落实情况和地区间差异.方法 运用全国系统抽样调查全国28省(直辖市、自治区、建设兵团)、131市、447县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获取分析数据,分别从工作项目覆盖面、开展规范化和深入程度、综合落实程度三个角度进行不同级别、不同地区间的横向对比研究.结果 2005年,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公共职能项目完成度仅达到69.9%,市级仅达到58.1%,县级只有49.0%;省、市、县三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职能的项目开展比例和项目完成度都是高的,分别达到了81.4%、75.8%和63.3%;而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项目完成度均为低,分别为67.4%、51.4%和44.8%.结论 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得到了切实落实和加强.但在今后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中,建议重点加强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建设,在提高其公共职能履行程度的同时,理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与控制的职能、职责,加强专项投入,调整人员结构,完善运行保障机制,切实提高该项职能的项目完成度.

    作者: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郑余焕;朱立国;励晓红;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4~2005年同期医保患者住院费用对比分析

    对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004年与2005年同期住院的医保患者费用进行对比.将医保患者分为在职、退休、欠费、异地四种类型.通过对住院费及其构成的比较分析,探讨了医保患者费用控制的方向和有效途径,为医院医保患者的管理提供借鉴.

    作者:陈储;高海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低开展率公共职能项目研究

    目的 揭示2005年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率较低的具体公共职能项目.方法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调查,获取具体项目开展率结果 本次研究揭示了2005年省、市、县样本地区开展率低于50%的公共职能具体工作项目:省级6项,市级34项,县级53项.

    作者:朱立国;罗力;王颖;孙梅;苌凤水;柴煜卿;郑余焕;励晓红;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TiO2光触媒对流动采血车空气消毒与常规消毒效果的对比性研究

    目的 本课题主要是对TiO2光触媒用于流动采血车空气消毒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一种更适合街头流动采血车车内空气消毒的方法.方法 通过跟踪监测,对比分析TiO2光触媒对流动采血车空气消毒的效果.结果 在采血车内喷涂TiO2光触媒后,在自然光线下,将喷涂后的每一次空气监测结果分别与喷涂前的空气检测结果进行t检验,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1);经过近三年的霉雨季节考验,空气当中的霉菌数为零.达到了<山东省固定采血点(室)、流动采血车基本标准>中规定的空气质量标准.

    作者:于铭;杨爱玲;田明丽;宋雪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病人满意度调查

    病人满意度调查是医院质量管理的措施之一.文章对某三甲医院的住院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病人对现有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86%,认为医疗服务存在以下不足:(1)人性化服务不到位,医护人员常常忽略了对病人关心的问题--预计医疗费用的告知;(2)当病人需要帮助时,医护人员提供及时医疗服务的满意率为90%,而不是100%;(3)手术病人术前等待的天数偏长;(4)后勤保障工作和医疗工作不能有效地融为一体,后勤人员在服务理念和态度上存在偏差.针对不足,文章提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几点措施.

    作者:王美英;黄成茂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护理作业指导书的编写与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越来越多的医院引进ISO9000:2000标准,在质量管理体系上与国际标准接轨.ISO9000:2000是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体系文件能否编制到位,是ISO9000标准能否实施到位的关键.ISO9001:2000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三个层次的具体文件[1].作业指导书是规定具体质量管理活动的操作性文件,是科室内部岗位与岗位之间接口的管理.

    作者:李红霞;白洪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有效控制医疗环节质量的思考与探索

    如何有效控制医疗环节质量,是当前医疗质量研究的热点和重点.文章通过对现有医疗环节质量控制手段的分析,结合医院质量管理的实践,提出了加强医疗环节质量控制的一些方法,并讨论了持续改进控制水平的关键问题.

    作者:许朝晖;徐卫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西安3所大学对成分献血的认知分析

    <献血法>实施以来,在社会各界积极努力下,我国无偿献血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至2005年底无偿献血比例已达95%,很多省市达到100%[1].为进一步保证血液安全,卫生部要求自2006年10月,无偿成分献血必须实现100%,这成为各地献血工作新的目标.2006年,陕西省血液中心加强了成分献血招募工作,除在街头宣传动员外,还深入学校、社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宣传.2006年6月在西安3所大学举办成分献血宣传活动后,笔者对其中部分大学生关于成分献血的认知情况进行了调查,为进一步做好成分献血招募工作提供参考.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赵晓华;王文;李凤琴;张建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安全输血的关键在医院

    目的 调查了解本地区医院输血工作的现状,为安全输血提供建议.方法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为依据,设计调查表,下发到医院调查,统计分析结果 各级医院血库管理及临床输血技术存在较大差距,输血安全存在较大隐患,大量的输血风险产生于临床.结论 加强输血科建设和人员培训,提高输血科工作人员中医生的比例,同时使临床医生真正掌握输血相关知识是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作者:陆典瑞;胡继征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医病种临床流程优化研究的探索——混合痔切除术的临床路径

    目的 尝试将临床路径的研究运用于中医病种质量管理中,探索建立中医病种临床流程优化的研究方案.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院近2年100例混合痔切除术病例进行全面的回顾性分析,通过文献查阅,在总结、归纳及专家咨询、循证的基础上,提出该病种的优化临床流程,并对中医病种临床流程研究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结果 提出确定标准住院天数、明确主要的医疗环节,关键控制点及医疗活动的质量规范是制定临床路径的关键因素,指出临床流程优化研究的适用范围、临床路径的模拟实施过程、变异监测分析和绩效评估是临床路径实施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作者:奚益群;唐燕;黄志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以医疗行业顾客满意度研究为基础的医师工作满意度调查

    目的 通过医师工作满意度分析,探讨医院内部顾客的需求.方法 设计包括组织文化、组织管理、领导角色、工作团体、工作本身、报酬与培训、医患关系、社会认同、个人发展等9个指标的调查问卷,采集信息,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总体工作满意度不高.医师对工作较满意者占51%,基本满意的40.8%,而较不满意的占8.2%.突出表现为对工作本身、报酬、培训和医患关系不满意.结论 医院管理者在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中,也应考虑如何提高医师工作满意度.

    作者:周谦;钟胜;李倩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流程管理在医院中的应用

    流程管理是企业内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管理方法,在医院中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特别是其对医院内部跨专业、跨部门的管理,很值得借鉴.通过流程管理实施及流程图设计,简要介绍流程管理的方法及内容.

    作者:王刚;秦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做好血液质量的关键是责任心

    1980年起,笔者开始从事药品、血液及血液制品的检验、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经历了质量检验、质量控制、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规范(GMP)各个阶段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全过程.深深体会到做好血液质量不仅需要技巧,更关键是责任心.

    作者:王俊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遵循循证医学理念提高医院管理绩效

    循证医学的兴起,为医院管理者提供了新的思路.文章探讨了循证医学与医院管理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二者的契合点在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是二者的终目的.阐述了在医院管理中如何遵循循证医学的基本理念,并提出4点措施:积极开展系列培训,使医务工作者对循证医学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医院基础建设,为实施循证医学创造条件;以人为本,构建学习型医院;开展临床科研,循求医学证据.

    作者:胡学军;龙顺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三年建设前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具体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情况的比较研究

    目的 评价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三年建设,具体公共职能项目开展情况的变化.方法 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调查,获取具体项目机构开展率,并进行年度间纵向比较结果 本次研究揭示了三年来省、市、县CDC开展变化较大的公共职能具体工作项目:其中,省级机构无明显变化;市级机构有10项开展率明显上升,8项开展率明显下降;县级机构有12项开展率明显上升,5项开展率明显下降.

    作者:柴煜卿;王颖;罗力;孙梅;苌凤水;郑余焕;朱立国;励晓红;傅华;梁鸿;陈文;周志俊;屈卫东;吕军;陈英耀;于竞进;于明珠;苏海军;汪华;张瑜;刘岭;施培武;何晓军;雷杰;陈政;郝模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完善门诊信息系统提高门诊服务质量

    门诊医生工作站是串起HIS系统的重要纽带.其作为一个载体整合了HIS、LIS、PACS、合理用药子系统等,确保门诊病人就诊信息快捷有效地传递和共享,对提高医院门诊医疗质量、服务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马志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院微机化管理后乱收费的表现及治理对策

    随着微机在医院收费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出现了各种新形式及名目的乱收费现象.文章对医院微机化管理后乱收费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遏止医院乱收费的对策及建议.

    作者:陈丽;兰迎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世界管理方法解读之三:国际管理体系标准

    背景 国际管理体系标准是世界公认的通用管理标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进了国际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受到了管理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倍受世界500强企业的推崇.

    作者:任真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骨科诊疗规范自动监控系统的实现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手术适应症扩大化、治疗方法选择不适当等现象经常存在,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也增加了医疗风险.规范医生临床诊疗行为的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等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规范的实际执行往往依赖于临床医生的自主性,缺乏刚性的流程约束和有效的监控措施,管理力度不够.为了实现医生临床诊疗行为的自动跟踪与监控,我们基于医院信息系统已有的数据库和网络架构,成功开发骨科诊疗规范自动监控系统.系统已经在我院膝部损伤科、足踝外科、髋部损伤科、小儿正骨科等十几个临床科室应用,运行良好,安全稳定,对提高医疗管理质量和效率起到了明显效果,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

    作者:赵移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