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任重;苏纪平;陈平
分析了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特点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增设“主路径”和“分路径”,增添“诊疗包”,增加更改内容等解决办法,增强了临床路径信息系统的使用功能.
作者:谢芸;詹群生;葛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运用FOCUS-PDCA分析围手术期医疗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查找手术并发症发生原因和影响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的因素.通过完善和落实围手术期相关管理制度,改进和优化医疗护理流程,建立围手术期专项质量监控网络等,加强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FOCUS-PDCA应用后,围手术期患者安全管理各项主要指标均显著提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从0.16%下降到0.08%,有效改善了围手术期医疗质量,保障了患者安全.
作者:姚红梅;左煌;边永娜;任小烨;张鸿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二级综合医院在人员紧张、病种简单、信息化不完善等诸多不利因素下开展临床路径,完成了专业病种、入径率、完成率等考核指标,并初步建立了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文章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方案.
作者:宋钧;徐春凤;张丽;王蕾;陈秀英;孙建斌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文章对云计算的概念及优势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就云计算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作者:史森中;曾凡;黄昊;刘洋;姬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将护理人员分为5组,各组均4人,分别为安全质控管理组、危重患者管理组、护理文件检查组、临床教学组及优质护理管理组,明确各组职责,分工合作.实行分组管理后,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护士满意度.
作者:黄鑫;刘臻;刘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如何利用云计算技术提升医疗卫生信息化服务质量需要不断探索.文章以健康医疗云建设为研究背景,以厦门市健康医疗云为例,阐述了健康医疗云的建设目标以及在实践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孙中海;杨叔禹;姚冠华;孙卫;王继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在开展护士岗位管理的基础上,通过改革临床护士绩效分配模式,使护士绩效分配能真正体现同工同酬、多劳多得、优绩优酬.方法 临床护士绩效薪酬由岗位工作量、能力层级、工作质量及单项奖励4个维度构成,其中岗位工作量和能力层级占80%,工作质量占20%,单项奖励为附加额.结果 改革后,临床护士绩效收入均有所提升,高提升幅度达70%;临床护士对绩效分配满意度与改革前比较明显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改革前为93.5±3.4,改革后为97.6±1.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全院37个护理单元改革前后工作质量考核得分,改革前为88.1±10.5,改革后为92.8±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岗位管理的绩效分配模式能充分体现护士的劳动价值、专业技术价值,提升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王晓燕;杨文华;余丽君;杨春娟;王亚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大型云计算项目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发展空间.通过对云计算特性和应用的分析,结合当前医疗信息化项目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实际需求,阐述了以云计算为基础的“医云平台”建设思路,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曾凡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某三甲综合医院2012年~2013年上报的320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内容包括事件分类、发生原因、发生科室以及上报时限等,从医院大质控平台的角度明确护理负性指标监控点,以更好地避免不良事件,提高质量监控水平.
作者:边永娜;张鸿雁;任小烨;辛霞;马欣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为了解决血站信息管理系统出现的“串档”问题,从“一个中心,两个基本做法”、确定流程及职责、加强献血者档案分类管理、加强原始档案管理、加强差错管理等方面着手,对献血者信息进行正确归档,更好地为献血者服务,确保血液质量.
作者:杜亮;袁海涛;于苏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门诊预住院系统管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并减少医疗费用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军队大型综合医院2013年11月~ 2014年1月实施门诊预住院管理模式后的患者为实验组(预住院组),以上年同期按常规方式住院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非预住院组),记录并计算两组患者住院人数、平均住院日、人均住院费用、待住院患者流失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实施门诊预住院管理模式后,可增加住院收容数量,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人均出院费用和住院患者流失率,并提高患者满意度.结论 门诊预住院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大型综合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及工作效率,是医院向“质量—效益型”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杨博;李扬;郎红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基于顾客感知的不同层级医院服务质量满意度情况,为医院服务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PZB的服务质量模型,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于2013年4月~8月对广东省某三级医院、某二级医院的顾客进行随机抽样调查.结果 顾客对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服务质量总体比较满意,但在某些方面仍有差距,尤其是二级医院.结论 医院应重视基于顾客感知的医疗服务质量满意度,积极改进不足,努力满足顾客合理需求,促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作者:谭光明;叶宁;黄水清;罗先琼;邱亿腾;张小庄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率偏高的原因,探讨改进建议.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医生访谈、病历抽查等,对2013年653例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 死亡率偏高的主要原因是收治病种诊治难度高、姑息治疗与临终关怀患者多、病案管理水平与医疗质量不高等.结论 建议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诊疗水平;建立临终关怀病房,加强与社区医院的合作;提高对老年疾病的重视程度,加强老年患者管理;强化病案管理,提高诊断与编码的准确率等.
作者:杨诚;徐厚丽;张萍萍;孙晶;李黎;张春玲;兰克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应用PDSI质量管理工具,结合急诊科实际,从确定目标,召开专题会议,完善制度;硬件设施改善,医护人员结构合理,建立人员培训考核机制,加强急救质量管理,建立急诊绿色通道,加强会诊管理;加强培训与学习,落实行政查房以及效果评价,改进再优化等方面,对急诊科急危重症救治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综合改进.全面提高急诊科救治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刘晓亮;刘智玲;龙开超;蒋铎婷;王国华;韩小彤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通过对绩效工资实施现状的分析,发现实行绩效工资尚存在以下难点:量化评估困难,岗位分析与评价难以到位,绩效考核标准难以把握等.建议提高对绩效工资的科学认识,明确工作目标并制定绩效计划,合理进行岗位分类和工作分析等,提升疾控中心理化实验室工作人员综合能力.
作者:崔悦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银川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工作压力现状,寻求减轻护士工作压力的对策,为帮助管理者及护士正确认识并应对压力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制的人口统计学资料问卷、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银川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151名护士进行压力源调查.结果 89.87%的护士感到中度至高度的压力;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来源于工作量及时间分配等方面,其次为护理专业、工作环境及资源等,排在前3位的主要压力来源为工作量大、护士数量少、工资及福利待遇低.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护士在工作压力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从医院管理层、护士自身等方面共同努力减少护士工作压力源,采取应对措施,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薛丽;杨银学;马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扁桃体切除术患者住院费用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医疗费用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4例扁桃体切除术住院患者病案,对住院费用构成、变化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 影响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麻醉方法、合并非常规检查、年龄、传统剥离术联合电凝止血、电刀切除术、多个诊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前住院天数、传统剥离术等.结论 控制扁桃体手术住院费用的可能措施有:控制药品和材料费用,加强临床用药和麻醉用药管理,降低全麻费用,缩短手术时间,适当增加门诊检查报销比例,减少住院天数尤其是术前住院天数等.
作者:郭任重;苏纪平;陈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概述了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我国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国家政策支持下迅速发展,但在实践中不利的社会观念、薄弱的技术实力、不公正的待遇等因素仍然制约其进一步发展.国家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政策为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保障.
作者:袁秀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河北省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病历存在问题,为质量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于2013年4月~ 2014年4月,在河北省11个地市范围内分别选取三级、二级、一级各10家医院各10份临床用血病历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临床用血病历9项指标中,三级医院合格率高,一级及民办医院合格率低.各项指标记录水平不均衡,尤以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合格率低.结论 相关管理部门应强力推行统一的病历记录标准,大力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加大督导检查力度等,以规范临床用血病历记录,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
作者:贾桂丛;刘建辉;石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提高急诊用血信息收集质量对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指出,目前急诊用血信息收集存在信息收集不标准和不规范、收集方式不完善等问题,提出应从健全信息收集管理体制、多渠道提高信息收集水平等方面加以改进.
作者:王博航;杜滨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