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晚期喉咽癌围手术期护理

程华;李蓉;许宁惠;杜雪芹

关键词:喉咽癌,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我院自1992~2000年,收治晚期(Ⅲ、Ⅳ期)喉咽癌71例,其中行全喉、下咽及颈段食管切除[1,2],游离空肠移植修复重建下咽及颈段食道术25例,5例放弃手术,15例采用胸大肌皮瓣移植术,20例局部粘膜修补,6例胃咽吻合术.现将25例喉咽癌空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以惊厥为首发症状的婴儿低血糖1例

    患儿,男,4个月.因全身抽搐半小时入院.查体:T 37.5℃,P 95次/min,R 20次/min,BP 140/100mmHg(1mmHg=0.133kPa).体重8kg,营养中等.患儿烦躁,惊厥、抽搐,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0.2cm,对光反射存在,双眼底未查.心肺听诊未见异常.神经系统:颅神经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皮肤浅感觉存在.病理征(-),头颅CT无异常.实验室检查:CSF常规:WBC 0.06×109/L.按病毒性脑炎给予治疗,症状无好转,抽搐时有发作.后偶然于抽搐时查血,血糖1.8mmol/L,遂给予按时补糖治疗,症状好转,出院后仍按时口服补糖,未再复发.

    作者:王颖;赵秀华;李长华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脑外伤患者尿微量蛋白变化与脑、肾损伤的关系

    目的评价脑外伤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26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型脑伤组、中型脑伤组、轻型脑伤组,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和免疫球蛋白G(IgG),伤后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急性脑外伤患者伤后α1-MG,MA,TRF和IgG水平,重型脑伤组显著高于中型脑伤组和轻型脑伤组,中型脑伤组显著高于轻型脑伤组.结论脑伤后早期尿α1-MG,MA,TRF和IgG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损伤诊断的辅助指标,并对急性脑损伤的损伤程度、肾功能损害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张逵;史成华;李多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脊柱外科围手术期的作用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对两组条件相似的需脊柱手术患者共30例进行随机配对的前瞻性研究.其中治疗组于手术前7d开始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采用10000IU/次,皮下给药,隔日1次共两周.对照组不给予rhEPO处理,其他处理同治疗组.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间Ret,Hb,Hct手术后有明显差异,而生命体征,Plt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手术前应用rhEPO进行人红细胞动员,可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生成,并提高Hb的含量,减少输血的机会,并且未发现有明显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立岷;宋跃明;李涛;龚全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四川省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人力资源配置及回归模型建立

    目的了解四川省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急诊科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探索比较合理的配置方式.方法通过问卷方式对四川省所有的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急诊科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将所有医院人力资源指标分为三级、二级医院两组进行描述、假设检验,并将人力资源与急诊量(日急诊病人总数、危重病人数、抢救病人数、救护车接入病人数)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得到人力资源现状数据及回归模型.结论四川地区多家医院无专科医生及护士;三级医院医护人员较二级医院从事急诊工作时间长;三级医院急诊医护人员高学历、高职称多于二级医院;两类医院可参照回归模型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作者:许树耘;何庆;万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古拉定治疗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是结核病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副作用.我院对134例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患者,给予古拉定(还原型谷胱甘肽)静滴治疗,观察肝功能恢复时间,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自力;曾丽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黑热病误诊行脾切除1例

    患儿,男,5岁.因面色苍白,伴神萎,纳差,乏力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T 36.6℃,P 90次/min,R 20次/min,体重20kg.急性病容,面色苍黄,神稍差,无发绀.

    作者:王旭;余华;陈帮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四川省急诊医学的发展与展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急诊(救)医学已成为一门新型的、独立的边缘学科.能否及时高效地抢救各种急性重危病人,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和一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院前急救、急诊科、ICU的建设,当地灾难应急预案的完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者:胡卫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弧形切口在气管切开术中插管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气管切开术中气管弧形切口(改良)与气管垂直切口(传统)插管的优缺点,以选择一种安全、快捷、顺利的方法.方法 120例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采用气管弧形切口与气管垂直切口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气管弧形切口,插管安全、快捷、顺利.一次性插入,气管不破裂,顺利率95%;垂直切口顺利率为63.77%,两组间快捷顺利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气管切开术中应用弧形切口,简便、快捷.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付启红;王杰;刘国旗;董钏;邓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心理影响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对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焦虑情况、心率、收缩压、持续出血情况等进行测定对比.结果实验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有明显变化,持续出血时间有一定差异(P<0.0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给予护理干预对缓解焦虑、减少出血量,促进康复,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姜荣;雍郑蓉;徐朝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支持系统的构建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支持系统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寻求缓解护士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方法用SCL-90症状量表对急诊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针对急诊护士心理状况不佳的特点,在管理上采取优化人际工作环境,提供支持和帮助,注重护士能力的提升,应用激励因素等支持系统,用同样的量表对相同的人群进行心理水平的测试.结果①32名护士干预后心理健康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总分、阳性均分与干预前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P<0.05,P<0.05,P<0.01,P<0.05);②32名护士干预前后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及其他5个因子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构建良好的支持系统是提高急诊护士工作满意度,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作者:温贤秀;涂小平;刘怡宣;张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痔78例治疗体会

    我院肛肠科2001年应用ZZ肛肠综合治疗仪及术后镇痛等综合治疗78例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佳全;付祝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脓血便误诊为细菌性痢疾22例原因分析

    脓血便是细菌性痢疾(菌痢)的典型临床表现,但其他疾病也可引起脓血便.现将我院1998~2002年收治的22例脓血便误诊为菌痢分析如下.

    作者:刘永刚;汪润清;葛有华;张生兰;吴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取消医嘱转抄制初探

    我院干部科自2000年7月试行取消医嘱转抄制,由医生直接将医嘱书写在医嘱单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玲蓉;朱晓宁;李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肾病综合征29例误诊分析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和病理类型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基本病理特征为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而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临床较常见,常发生误诊误治.我院自1998~2003年收治10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29例曾被误诊,误诊率为27%,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大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上纵隔巨大畸胎瘤1例

    患者,女,50岁.右胸闷,易瞌睡3个月.查体:精神可,消瘦.右胸叩诊为实音,右中下肺呼吸音极低.胸片示:右胸巨大团块影.B超示:右胸腔混合性肿瘤,均考虑畸胎瘤.CT示:右侧胸腔巨大畸胎瘤,肿块边缘包膜完整.临床诊断:右纵隔畸胎瘤.

    作者:杨世兵;李伦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1例

    患者,男,21岁.发病前曾去过新疆等地.因发热,没精神,全身水肿并疼痛,腹胀,头发脱落入住我院内一科.查体:T 36.3℃~40.2℃,头发稀少,全身凹陷性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肋下8cm,脾肿大肋下10cm.

    作者:向春道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62例误诊分析及早期诊断的探讨

    我院1994年3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285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误诊62例,误诊率21.7%.本文就62例误诊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早期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王光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B超发现输尿管囊肿合并膀胱结石1例

    患者,女,38岁.因反复排尿困难1年,尿痛加重1d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膀胱充盈下B超显示:横切于膀胱三角区左探及1.5cm×1.5cm的纤细光环,紧贴膀胱壁,内无回声.膀胱内见1.5cm×0.8cm的弧形光带回声,后方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B超诊断:左输尿管囊肿,膀胱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膀胱结石排出.但上诉症状未缓解,考虑输尿管囊肿所致.行手术摘除囊肿,术后证实与B超一致,且症状消失.

    作者:唐龙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合并隐睾致睾丸、附睾坏死1例

    患者,男,2 4/12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包块突出不能还纳15h入院.查体:T 37.2℃,神差,腹微隆,右腹股沟区皮下环处明显隆起,可扪及约4cm×3cm的包块,质硬,拒按,肠鸣音5次/min,未闻及确切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

    作者:蒋小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长骨骨化性纤维瘤2例X线的诊断体会

    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良性骨肿瘤,主要好发于颌骨,偶见于长管骨,病灶多为单发,生长缓慢,多见于青少年.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在骨化纤维瘤所有X线表现中,并无任何可供诊断的特征性X线征.现报告2例生于长管状骨的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曹运林;邹石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