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心理影响

姜荣;雍郑蓉;徐朝霞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对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焦虑情况、心率、收缩压、持续出血情况等进行测定对比.结果实验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有明显变化,持续出血时间有一定差异(P<0.0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给予护理干预对缓解焦虑、减少出血量,促进康复,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B超发现输尿管囊肿合并膀胱结石1例

    患者,女,38岁.因反复排尿困难1年,尿痛加重1d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膀胱充盈下B超显示:横切于膀胱三角区左探及1.5cm×1.5cm的纤细光环,紧贴膀胱壁,内无回声.膀胱内见1.5cm×0.8cm的弧形光带回声,后方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B超诊断:左输尿管囊肿,膀胱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膀胱结石排出.但上诉症状未缓解,考虑输尿管囊肿所致.行手术摘除囊肿,术后证实与B超一致,且症状消失.

    作者:唐龙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藿香正气水过敏1例

    患者,女,67岁.因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急发气管炎,在一私人诊所静滴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已2d,在第3天静滴上述药物后(液体大约200ml),空腹自服藿香正气水10ml后10min内,突发胸闷,气促,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濒危感,约10min后送入我院抢救.

    作者:张传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脑外伤患者尿微量蛋白变化与脑、肾损伤的关系

    目的评价脑外伤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26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型脑伤组、中型脑伤组、轻型脑伤组,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和免疫球蛋白G(IgG),伤后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急性脑外伤患者伤后α1-MG,MA,TRF和IgG水平,重型脑伤组显著高于中型脑伤组和轻型脑伤组,中型脑伤组显著高于轻型脑伤组.结论脑伤后早期尿α1-MG,MA,TRF和IgG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损伤诊断的辅助指标,并对急性脑损伤的损伤程度、肾功能损害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张逵;史成华;李多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反流性食管炎误诊为心绞痛1例

    患者,男,58岁.因反复胸痛1年复发1h入院.1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骨后疼痛,常放射到颈部,持续约1h,在当地医院多次按心绞痛治疗,病情无缓解,于1h前复发胸痛,偶到我院就诊.查体:精神略显紧张,血压16/11kPa,双肺正常,心率9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无异常,心电图检查为正常.再次追问病史,了解到每次胸痛均发作于餐后1h左右,遂于第2d做食管滴酸试验有阳性表现,并做内镜检查发现反流性食管炎.给予西米替丁、奥美拉唑治疗1周,并嘱其避免高脂、高酸饮食,戒烟酒,抬高床头,进食后勿平卧,随访1年,无胸痛发作.

    作者:唐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

    婴儿出生后的前3年被认为是一个人语言、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具有听力损失的儿童平均确诊年龄为3岁,并且听力损失的程度越轻,发现的时间越晚.许多患有听力损失的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听觉刺激,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时间.

    作者:徐静;郑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家族性高脂血症致胰腺炎反复发作1例

    患者,男,39岁.反复中上腹疼痛5年,复发加重4h入院.5年前,无明显诱因夜间突然出现中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诊治,血尿淀粉酶均明显升高,B超:急性胰腺炎,未见胆结石.

    作者:陈姣;陈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1例

    患者,男,21岁.发病前曾去过新疆等地.因发热,没精神,全身水肿并疼痛,腹胀,头发脱落入住我院内一科.查体:T 36.3℃~40.2℃,头发稀少,全身凹陷性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肋下8cm,脾肿大肋下10cm.

    作者:向春道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70例疗效观察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夏秋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2001年5~10月,我院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烧伤合并精神障碍126例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精神障碍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近年我院烧伤科住院的126例烧伤合并精神障碍病人的病历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烧伤病人并发精神障碍以情感性精神障碍为主.严密护理观察,积极寻找精神障碍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护理,使病程明显缩短.结论良好的治疗护理环境,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烧伤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周秀蓉;陈小燕;任朝芝;杨小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脊柱外科围手术期的作用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对两组条件相似的需脊柱手术患者共30例进行随机配对的前瞻性研究.其中治疗组于手术前7d开始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采用10000IU/次,皮下给药,隔日1次共两周.对照组不给予rhEPO处理,其他处理同治疗组.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间Ret,Hb,Hct手术后有明显差异,而生命体征,Plt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手术前应用rhEPO进行人红细胞动员,可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生成,并提高Hb的含量,减少输血的机会,并且未发现有明显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立岷;宋跃明;李涛;龚全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晚期喉咽癌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自1992~2000年,收治晚期(Ⅲ、Ⅳ期)喉咽癌71例,其中行全喉、下咽及颈段食管切除[1,2],游离空肠移植修复重建下咽及颈段食道术25例,5例放弃手术,15例采用胸大肌皮瓣移植术,20例局部粘膜修补,6例胃咽吻合术.现将25例喉咽癌空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华;李蓉;许宁惠;杜雪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弧形切口在气管切开术中插管的对比研究

    目的对比气管切开术中气管弧形切口(改良)与气管垂直切口(传统)插管的优缺点,以选择一种安全、快捷、顺利的方法.方法 120例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采用气管弧形切口与气管垂直切口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气管弧形切口,插管安全、快捷、顺利.一次性插入,气管不破裂,顺利率95%;垂直切口顺利率为63.77%,两组间快捷顺利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气管切开术中应用弧形切口,简便、快捷.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付启红;王杰;刘国旗;董钏;邓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2180例烧伤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目的总结烧伤流行病学基本特征,指导烧伤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预防,急救及抢救治疗工作.方法复习2180例急诊、门诊、住院烧伤病人病历档案,归纳出病人的病困、年龄、性别、就医时间、现场自救、生活工作环境、烧伤部位、面积、合(并)症、治疗方法与预后等相关参数.结果烧伤高危人群分布于小孩及青壮年,头面部及双手,山村农民病人就医晚,治疗不彻底预后差.结论加强卫生宣传、普及、儿童监管、劳动保护、提高救治水平等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根本保证.

    作者:王怀奇;蔡体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颅内胶质肉瘤1例

    患者,女,20岁.因发作性意识障碍伴肢体抽搐5h入院.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发现.

    作者:乔俊东;杨刚;杨志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腹股沟嵌顿性斜疝合并隐睾致睾丸、附睾坏死1例

    患者,男,2 4/12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包块突出不能还纳15h入院.查体:T 37.2℃,神差,腹微隆,右腹股沟区皮下环处明显隆起,可扪及约4cm×3cm的包块,质硬,拒按,肠鸣音5次/min,未闻及确切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

    作者:蒋小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湿润烧伤膏治疗小儿会阴烧伤创面的临床护理

    小儿会阴部烧(烫)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并往往同时伴有臀部、下腹部及双大腿的烧(烫)伤.我院于2001年1月至2002年2月采用美宝湿润暴露疗法(MEBO/MEBT)治疗32例小儿会阴部烧(烫)伤,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明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黑热病误诊行脾切除1例

    患儿,男,5岁.因面色苍白,伴神萎,纳差,乏力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T 36.6℃,P 90次/min,R 20次/min,体重20kg.急性病容,面色苍黄,神稍差,无发绀.

    作者:王旭;余华;陈帮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剖宫产腹壁横切口的改良术式探讨

    剖宫产腹壁横切口因疤痕小、美观,受到产妇欢迎.我院于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对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开腹与关腹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在撕拉脂肪层、腹直肌时连同腹膜一起撕拉,并对脂肪层采用自然对合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玲;刘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脓血便误诊为细菌性痢疾22例原因分析

    脓血便是细菌性痢疾(菌痢)的典型临床表现,但其他疾病也可引起脓血便.现将我院1998~2002年收治的22例脓血便误诊为菌痢分析如下.

    作者:刘永刚;汪润清;葛有华;张生兰;吴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 肾病综合征29例误诊分析

    肾病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因和病理类型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其基本病理特征为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的通透性增加,而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临床较常见,常发生误诊误治.我院自1998~2003年收治106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其中29例曾被误诊,误诊率为27%,现报告分析如下.

    作者:王大云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