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秀蓉;陈小燕;任朝芝;杨小平
婴儿出生后的前3年被认为是一个人语言、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具有听力损失的儿童平均确诊年龄为3岁,并且听力损失的程度越轻,发现的时间越晚.许多患有听力损失的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听觉刺激,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时间.
作者:徐静;郑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脊柱外科围手术期应用的临床意义和安全性.方法对两组条件相似的需脊柱手术患者共30例进行随机配对的前瞻性研究.其中治疗组于手术前7d开始使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采用10000IU/次,皮下给药,隔日1次共两周.对照组不给予rhEPO处理,其他处理同治疗组.将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两组间Ret,Hb,Hct手术后有明显差异,而生命体征,Plt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手术前应用rhEPO进行人红细胞动员,可促进红细胞的发育和生成,并提高Hb的含量,减少输血的机会,并且未发现有明显与其相关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立岷;宋跃明;李涛;龚全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烧伤流行病学基本特征,指导烧伤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预防,急救及抢救治疗工作.方法复习2180例急诊、门诊、住院烧伤病人病历档案,归纳出病人的病困、年龄、性别、就医时间、现场自救、生活工作环境、烧伤部位、面积、合(并)症、治疗方法与预后等相关参数.结果烧伤高危人群分布于小孩及青壮年,头面部及双手,山村农民病人就医晚,治疗不彻底预后差.结论加强卫生宣传、普及、儿童监管、劳动保护、提高救治水平等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根本保证.
作者:王怀奇;蔡体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下肢深浅静脉交通支结扎+浅静脉硬化剂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我们于2001年8月至2003年2月开展了腔镜下行下肢深浅静脉交通支结扎+浅静脉硬化剂法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26例.结果本组26例病例均恢复良好,所有病例浅静脉曲张消失.结论下肢深浅静脉交通支结扎+浅静脉硬化剂法治疗是下肢静脉曲张治疗方法的良好选择.
作者:尹乐平;冯超;顾毅;刘彤;吴宗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女,67岁.因慢性哮喘性支气管炎急发气管炎,在一私人诊所静滴头孢曲松等药物治疗已2d,在第3天静滴上述药物后(液体大约200ml),空腹自服藿香正气水10ml后10min内,突发胸闷,气促,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濒危感,约10min后送入我院抢救.
作者:张传清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对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焦虑情况、心率、收缩压、持续出血情况等进行测定对比.结果实验组病人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程度有明显变化,持续出血时间有一定差异(P<0.01).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给予护理干预对缓解焦虑、减少出血量,促进康复,其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作者:姜荣;雍郑蓉;徐朝霞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评价脑外伤患者尿微量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126例急性脑外伤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型脑伤组、中型脑伤组、轻型脑伤组,检测尿α1-微球蛋白(α1-MG),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和免疫球蛋白G(IgG),伤后6个月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结果急性脑外伤患者伤后α1-MG,MA,TRF和IgG水平,重型脑伤组显著高于中型脑伤组和轻型脑伤组,中型脑伤组显著高于轻型脑伤组.结论脑伤后早期尿α1-MG,MA,TRF和IgG检测可作为急性脑损伤诊断的辅助指标,并对急性脑损伤的损伤程度、肾功能损害和患者预后的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张逵;史成华;李多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男,2 4/12岁.因右侧腹股沟区包块突出不能还纳15h入院.查体:T 37.2℃,神差,腹微隆,右腹股沟区皮下环处明显隆起,可扪及约4cm×3cm的包块,质硬,拒按,肠鸣音5次/min,未闻及确切高调肠鸣音及气过水声.
作者:蒋小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四川省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急诊科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探索比较合理的配置方式.方法通过问卷方式对四川省所有的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急诊科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将所有医院人力资源指标分为三级、二级医院两组进行描述、假设检验,并将人力资源与急诊量(日急诊病人总数、危重病人数、抢救病人数、救护车接入病人数)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得到人力资源现状数据及回归模型.结论四川地区多家医院无专科医生及护士;三级医院医护人员较二级医院从事急诊工作时间长;三级医院急诊医护人员高学历、高职称多于二级医院;两类医院可参照回归模型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作者:许树耘;何庆;万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46岁.因月经紊乱1年,自扪及下腹包块8个月,于2003年1月12日入院.
作者:唐兴艳;张利兰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于2001~2002年9月,在全麻诱导时遇到通气困难的病例4例.术前用药:4例病人均为苯巴比妥钠0.1g、阿托品0.5mg术前30min肌肉注射.现将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熊显良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支持系统对急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寻求缓解护士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方法用SCL-90症状量表对急诊护士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针对急诊护士心理状况不佳的特点,在管理上采取优化人际工作环境,提供支持和帮助,注重护士能力的提升,应用激励因素等支持系统,用同样的量表对相同的人群进行心理水平的测试.结果①32名护士干预后心理健康总分、阳性项目数、阳性总分、阳性均分与干预前相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为P<0.05,P<0.05,P<0.01,P<0.05);②32名护士干预前后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焦虑及其他5个因子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构建良好的支持系统是提高急诊护士工作满意度,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作者:温贤秀;涂小平;刘怡宣;张健 刊期: 2003年第10期
骨化性纤维瘤是一种少见的原发性良性骨肿瘤,主要好发于颌骨,偶见于长管骨,病灶多为单发,生长缓慢,多见于青少年.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在骨化纤维瘤所有X线表现中,并无任何可供诊断的特征性X线征.现报告2例生于长管状骨的骨化性纤维瘤.
作者:曹运林;邹石榕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男,21岁.发病前曾去过新疆等地.因发热,没精神,全身水肿并疼痛,腹胀,头发脱落入住我院内一科.查体:T 36.3℃~40.2℃,头发稀少,全身凹陷性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肋下8cm,脾肿大肋下10cm.
作者:向春道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例1,32岁.1997年孕足月会阴侧切分娩伤口以可吸收线分层缝合,产后伤口处触及条状硬结并持续性疼痛,后随月经来潮疼痛逐渐加剧且硬结也渐增大,经期尤明显,未做任何治疗.5年后就诊,查:会阴侧切伤口处皮肤表面见一黄豆大小紫蓝色结节,伤口可触及约4cm×2cm×1.5cm硬结,压痛明显.阴道粘膜正常,各穹隆未触及痛性结节,子宫附件无异常.临床诊断: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检提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1年未复发.
作者:蔡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剖宫产腹壁横切口因疤痕小、美观,受到产妇欢迎.我院于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对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开腹与关腹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在撕拉脂肪层、腹直肌时连同腹膜一起撕拉,并对脂肪层采用自然对合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玲;刘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对比气管切开术中气管弧形切口(改良)与气管垂直切口(传统)插管的优缺点,以选择一种安全、快捷、顺利的方法.方法 120例气管切开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分别采用气管弧形切口与气管垂直切口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气管弧形切口,插管安全、快捷、顺利.一次性插入,气管不破裂,顺利率95%;垂直切口顺利率为63.77%,两组间快捷顺利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气管切开术中应用弧形切口,简便、快捷.临床应用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付启红;王杰;刘国旗;董钏;邓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娱乐场所服务人员对HIV/AISDS的态度,行为和认知现状,为预防HIV传播和进行安全套社会市场营销提供资料.方法采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对调查对象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和小组专题访谈.结果成都市15个娱乐场所服务人员中HIV/AIDS相关知识缺乏,由于认识模糊致态度和行为与其他人群有所差异.提示,对高危人群进行有效的行为干预,普及HIV/AIDS知识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结论只有强化对高危行为的认知,建立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才能有效地遏制HIV在娱乐场所中的传播.
作者:郑晓虹;张琦;吴佑安;陈宁荣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收治的48例肛管直肠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直肠损伤41例,肛管损伤7例.合并伤33例(68.8%).结果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单纯修补加局部引流14例,修补加结肠造口28例,单纯粪便转流加引流6例.45例治愈,3例(6.3%)死亡.16例(33.3%)术后发生并发症.结论早期诊断,合理应用转流、引流、冲洗三项措施,控制感染和积极处理合并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曾俊;胡卫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肛肠科2001年应用ZZ肛肠综合治疗仪及术后镇痛等综合治疗78例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佳全;付祝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