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建
我院1994年3月至2001年4月共收治285例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早期误诊62例,误诊率21.7%.本文就62例误诊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早期诊断进行探讨.
作者:王光跃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肛肠科2001年应用ZZ肛肠综合治疗仪及术后镇痛等综合治疗78例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佳全;付祝刚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男,21岁.发病前曾去过新疆等地.因发热,没精神,全身水肿并疼痛,腹胀,头发脱落入住我院内一科.查体:T 36.3℃~40.2℃,头发稀少,全身凹陷性水肿,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肋下8cm,脾肿大肋下10cm.
作者:向春道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男,58岁.因反复胸痛1年复发1h入院.1年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胸骨后疼痛,常放射到颈部,持续约1h,在当地医院多次按心绞痛治疗,病情无缓解,于1h前复发胸痛,偶到我院就诊.查体:精神略显紧张,血压16/11kPa,双肺正常,心率9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部无异常,心电图检查为正常.再次追问病史,了解到每次胸痛均发作于餐后1h左右,遂于第2d做食管滴酸试验有阳性表现,并做内镜检查发现反流性食管炎.给予西米替丁、奥美拉唑治疗1周,并嘱其避免高脂、高酸饮食,戒烟酒,抬高床头,进食后勿平卧,随访1年,无胸痛发作.
作者:唐敏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夏秋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2001年5~10月,我院应用更昔洛韦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疗效显著,现将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武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婴儿出生后的前3年被认为是一个人语言、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具有听力损失的儿童平均确诊年龄为3岁,并且听力损失的程度越轻,发现的时间越晚.许多患有听力损失的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听觉刺激,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时间.
作者:徐静;郑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剖宫产腹壁横切口因疤痕小、美观,受到产妇欢迎.我院于2002年9月至2003年1月对新式剖宫产腹壁横切口开腹与关腹的方法进行了改良.在撕拉脂肪层、腹直肌时连同腹膜一起撕拉,并对脂肪层采用自然对合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文玲;刘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自1992~2000年,收治晚期(Ⅲ、Ⅳ期)喉咽癌71例,其中行全喉、下咽及颈段食管切除[1,2],游离空肠移植修复重建下咽及颈段食道术25例,5例放弃手术,15例采用胸大肌皮瓣移植术,20例局部粘膜修补,6例胃咽吻合术.现将25例喉咽癌空肠移植围手术期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程华;李蓉;许宁惠;杜雪芹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总结烧伤流行病学基本特征,指导烧伤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预防,急救及抢救治疗工作.方法复习2180例急诊、门诊、住院烧伤病人病历档案,归纳出病人的病困、年龄、性别、就医时间、现场自救、生活工作环境、烧伤部位、面积、合(并)症、治疗方法与预后等相关参数.结果烧伤高危人群分布于小孩及青壮年,头面部及双手,山村农民病人就医晚,治疗不彻底预后差.结论加强卫生宣传、普及、儿童监管、劳动保护、提高救治水平等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根本保证.
作者:王怀奇;蔡体章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男,39岁.反复中上腹疼痛5年,复发加重4h入院.5年前,无明显诱因夜间突然出现中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于当地医院诊治,血尿淀粉酶均明显升高,B超:急性胰腺炎,未见胆结石.
作者:陈姣;陈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烧伤合并精神障碍的护理措施.方法对近年我院烧伤科住院的126例烧伤合并精神障碍病人的病历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烧伤病人并发精神障碍以情感性精神障碍为主.严密护理观察,积极寻找精神障碍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心理治疗和护理,使病程明显缩短.结论良好的治疗护理环境,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对烧伤性精神障碍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周秀蓉;陈小燕;任朝芝;杨小平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女,20岁.因发作性意识障碍伴肢体抽搐5h入院.神经系统查体无阳性发现.
作者:乔俊东;杨刚;杨志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了解四川省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急诊科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探索比较合理的配置方式.方法通过问卷方式对四川省所有的二级乙等以上医院急诊科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调查,将所有医院人力资源指标分为三级、二级医院两组进行描述、假设检验,并将人力资源与急诊量(日急诊病人总数、危重病人数、抢救病人数、救护车接入病人数)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结果得到人力资源现状数据及回归模型.结论四川地区多家医院无专科医生及护士;三级医院医护人员较二级医院从事急诊工作时间长;三级医院急诊医护人员高学历、高职称多于二级医院;两类医院可参照回归模型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
作者:许树耘;何庆;万智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地处康巴高原,由于海拔高,氧气稀薄,病人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差,单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容易引起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恶心等不良反应.联合椎管内麻醉,集中了腰麻和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优点,又弥补了各自的不足,对心血管干扰较小.因此,我们于2000年以来,对30例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病人采用联合椎管内麻醉,探索适合高原特殊环境下的麻醉方式,现将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英措 刊期: 2003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有效提高昏迷病人动脉血气指标的吸氧方式.方法随机抽取57例采用口咽通气导管同时用鼻导管口腔内吸氧的昏迷病人为观察组;另外57例采用鼻导管鼻腔内吸氧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能有效提高昏迷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及血氧饱和度,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昏迷病人采用口咽通气导管的同时用鼻导管口腔内吸氧疗效优于传统的鼻腔内吸氧疗效.
作者:周涓 刊期: 2003年第10期
例1,32岁.1997年孕足月会阴侧切分娩伤口以可吸收线分层缝合,产后伤口处触及条状硬结并持续性疼痛,后随月经来潮疼痛逐渐加剧且硬结也渐增大,经期尤明显,未做任何治疗.5年后就诊,查:会阴侧切伤口处皮肤表面见一黄豆大小紫蓝色结节,伤口可触及约4cm×2cm×1.5cm硬结,压痛明显.阴道粘膜正常,各穹隆未触及痛性结节,子宫附件无异常.临床诊断: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行手术治疗,术后病检提示;会阴子宫内膜异位症,随访1年未复发.
作者:蔡蓉 刊期: 2003年第10期
脓血便是细菌性痢疾(菌痢)的典型临床表现,但其他疾病也可引起脓血便.现将我院1998~2002年收治的22例脓血便误诊为菌痢分析如下.
作者:刘永刚;汪润清;葛有华;张生兰;吴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我院干部科自2000年7月试行取消医嘱转抄制,由医生直接将医嘱书写在医嘱单上,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玲蓉;朱晓宁;李英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者,女,38岁.因反复排尿困难1年,尿痛加重1d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慢性病容,心肺正常.腹平软、肝脾未及,肠鸣音正常.膀胱充盈下B超显示:横切于膀胱三角区左探及1.5cm×1.5cm的纤细光环,紧贴膀胱壁,内无回声.膀胱内见1.5cm×0.8cm的弧形光带回声,后方伴声影,随体位改变而移动.B超诊断:左输尿管囊肿,膀胱结石.行体外震波碎石,膀胱结石排出.但上诉症状未缓解,考虑输尿管囊肿所致.行手术摘除囊肿,术后证实与B超一致,且症状消失.
作者:唐龙军 刊期: 2003年第10期
患儿,男,5岁.因面色苍白,伴神萎,纳差,乏力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T 36.6℃,P 90次/min,R 20次/min,体重20kg.急性病容,面色苍黄,神稍差,无发绀.
作者:王旭;余华;陈帮伟 刊期: 200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