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出院指导

汪淼芹;邹光琼;胡建平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出院指导
摘要: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于过敏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的治疗是长期过程,而哮喘的非急性发作及缓解期治疗主要是在家庭进行,对哮喘病人给予出院指导已成为一项重要措施.1998年10月以来,对45例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病人开展出院指导,现将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空肠系膜淋巴管畸形误诊60年1例

    患者,男,74岁.因反复腹痛60年,脂肪餐后加重并弥漫至全腹16小时入院.检查:T37.2℃,P92次/分,R24次/分,BP17.56/11.97kPa.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腹部丰满,全腹压痛、反跳痛、肌卫,以上腹为重,肠呜减弱.血WBC13.9×109/L,N0.98,血尿淀粉酶正常.拟诊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罗蓬;吕小菲;张庭澍;梁怀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分析及对策

    1987~2001年,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2例,随访55例中,发生并发症13例,结合外院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5例中,男39例,女16例.年龄38~79岁,平均63.2岁.人工股骨头置换27例:单极头12例,双极头1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8例:国产全髋15例,进口全髋13例.新鲜和陈旧性股骨颈骨折3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4例,骨性关节炎4例.住院时间20~45天,平均26.5天.行走康复训练时间术后7~21天,平均15.6天.

    作者:谢小平;叶属新;江伟;林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体正常半月板的大体解剖学测量与半月板重建的关系

    目的全面系统地获得关于正常成年人半月板的一系列测量数据,并探讨与半月板移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一组共19例中国四川省正常成年人半月板进行大体解剖学观察与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系统分析.结果获得了关于中国四川省正常成年人半月板的详细测量数据.结论本研究所获结果对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以及组织工程半月板重建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蒋欣;李箭;裴福兴;岑石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HBeAg、HBV DNA斑点杂交以及定量PCR检测在评价干扰素抗HBV疗效的价值探讨

    目的免疫学检测HBeAg;斑点杂交法及PCR定量检测法检测HBV DNA评价干扰素抗HBV的疗效.方法对纳入治疗组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后均同时检测乙肝两对半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干扰素完全应答者HBV DNA转阴较HBeAg发生早;HBV DNA定量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HBV DNA定量PCR较斑点杂交更能反映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外围血内病毒拷贝数的增长.结论两种方法均能灵敏地反映干扰素抗HBV的疗效,但在实际中各有所长.

    作者:何清;陈守春;王松;蒋小玲;李丽雄;王文雅;杨尧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肝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肝外伤病人的CT检查与手术所见对比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CT检查准确检出率98%.对肝损伤程度、部位、腹腔内积血的判断,与手术中所见相符,对复合伤的发现及腹膜后血肿的鉴别可提供重要依据.结论CT对肝损伤的检查,不仅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而且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作者:齐生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无杂音的法乐四联症1例

    患儿,男,9个月.因反复出现拒食、呻吟、面色口唇发绀,于2001年10~11月,两次入我院儿科住院治疗.查体:P150~170次/分,R50~60次/分.发育营养欠佳.外观未见畸形,面色发绀,神志清.鼻翼扇动,呼吸费力,可见三凹征.双肺未闻及罗音.心前区未见隆起.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部软,肝脏增大,质地偏硬,边缘钝.

    作者:骆珊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肿瘤性钙质沉着症1例

    患儿,女,11岁.因发现右膝肿块2年于2000年9月18日入院.2年前突然发现右膝前正中表面有一绿豆大小包块,无任何症状.自行用针挑破挤压后未作任何处理.半年后包块渐长大,并出现数个结节状物,略高出皮面,包块不痛,偶有发痒,继续长大,结节状物增多入院.查体:右膝关节表面有一10cm×10cm×2cm的肿块,形态不规整.肿块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增生物,大1cm×1cm.肿块质韧,基底宽,结节色泽淡红,局部皮温稍高.

    作者:胡逊;肖达夫;陈航;刘五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或继发骨关节炎的经验.方法1990~2001年对33例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5例,全髋关节置换18例.骨水泥型29例,非骨水泥型3例,混合型1例.结果经1~12年随访30例,平均随访5年零2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平均由术前35分恢复到术后89.3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术后可提供一个无疼痛而又有较好功能的髋关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吕国;宋超敏;蔚芃;张裕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介入治疗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股骨头下钻孔减压术后5~7天,用Seldingers技术,对35例共50个ANFH关节进行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造影后注入溶通药物.结果治疗后髋部疼痛消失或减轻疼痛缓解率100%,关节功能恢复或活动度增加有效率100%,影像学检查,对比同时相血管,可见血管增多、增粗、分布延长,Ⅰ~Ⅱ期94.3%,Ⅲ~Ⅳ期46.7%.囊变区缩小、骨密度趋正常、股骨头趋圆滑,Ⅰ~Ⅱ期74.3%,Ⅲ~Ⅳ期13.3%.结论介入治疗ANFH近期疗效肯定,特别是对Ⅰ~Ⅱ期患者有较高治疗价值,对Ⅲ~Ⅳ期可减轻疼痛,延缓病程进展,推迟人工关节置换时间,但对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何乾文;胡修德;权毅;蒋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原发性小血管炎1例

    患者,女,64岁.因全身浮肿10天入院.入院前无血压高、浮肿、肺部疾病史.查体:扶入病房,神情萎靡,颜面部及双下肢轻度浮肿.高热,血压增高(18~24/10~16kPa),呼吸困难,端坐位,皮肤粘膜苍白.双肺可闻及散在细湿罗音.心界大,腹(一).感头昏,烦躁,并咯鲜血1次,量约10ml,尿量200ml/d.B超示:双肾肿大.血常规示:WBC16.1×109/L,Hb86g/L.尿常规示:SG<1.005,PRO ,BLD ,肾功BUN32mmol/L,Cr680μmol/L,抗核抗体(一).胸片示:双肺中下广泛密集细小粉沫状阴影,由肺门向肺呈蝶形分布,心影稍大.

    作者:肖健;李明;陈明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安装技术与防止术后髋关节脱位的体会

    我院骨科1997年至今年9月,共完成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7例,其中骨水泥型人工臼21例,无1例发生脱位.现将骨水泥型人工关节的安装要点与防止术后脱位的关系作一讨论.

    作者:蒋俊威;王红川;史可测;罗忠纯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术后血、尿、痰中同时检出近平滑念珠菌C.glubrata 1例

    患者,男,78岁.因上腹痛3天后于2001年8月6日入院.查: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花斑状暗紫色,腹部隆起、广泛压痛.WBC18.1×109/L,N0.89,L0.1,M0.01.诊为急性绞窄性肠梗阻伴休克,即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术,术中证实为肠粘连,肠扭转伴肠梗阻.行空肠坏死肠段切除.术后患者经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青坦威、环丙沙星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作者:张蜀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出院指导

    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于过敏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的治疗是长期过程,而哮喘的非急性发作及缓解期治疗主要是在家庭进行,对哮喘病人给予出院指导已成为一项重要措施.1998年10月以来,对45例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病人开展出院指导,现将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汪淼芹;邹光琼;胡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颅内血管畸形破裂1例

    患者,男,30岁.因车祸致会阴、左大腿皮肤及皮下组织广泛撕脱伤,失血性休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局部清创缝合术.术毕气管插管及双通路静脉输液入ICU监护.检查:T不升,P150次/分,R13次/分,血压7/5kPa.给予动态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辅助呼吸,一路静脉通路快速补充全血,另一路静脉通路静滴5%GS500ml+多巴胺500mg,滴速为每分钟10~30滴,BP波动在10~14/7~10kPa.

    作者:聂利霞;杨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神经与肌腱错接16例原因分析

    手腕前区解剖结构复杂,神经和肌腱常同时损伤,在修复神经肌腱时必须仔细辨别,否则可导致神经肌腱错接.而坐骨神经粗大,毗邻肌腱少,错接机会少.1986年10月至1997年3月,我院收治正中神经错接11例,尺神经错接3例,坐骨神经错接2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小平;叶蜀新;王昌松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口服迪沙片致低血糖反应2次1例

    患者,女,68岁,退休工人.因反复呕吐7小时,呼之不应2小时于2001年8月23日入院,1月前在本院确诊为糖尿病(2型),近1周自行停服降糖药(优降糖2.5mgBid),入院时查血糖27.7mmol/L,尿酮 ,尿糖,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给予大量补液、静滴胰岛素等治疗后,于5小时后神志转清,血糖降为13.6mol/L,以后改为胰岛素按比例使用,第6天改为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普通),6U、6U、4U,第10天查空腹血糖7.3mmol/L,改为口服迪沙片2.5mgBid(威海迪沙药业),第11天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血糖1.8mmol/L),停用迪沙片,静推50%GS后缓解,第12天查餐后2小时血糖2.6mmol/L,再次口服迪沙片2.5mgBid,第14天后再次发生低血糖反应(血糖1.3mmol/L),经注射GS后缓解.

    作者:刘晋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介绍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8月~2001年10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5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组中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5例,混合型6例,骨水泥型32例.结果54例病人,术后无切口感染及髋关节脱位发生,45例经8月至5年9月随访,平均1年11月,均无髋脱位发生.术后3月、6月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71.42%、57.14%;骨水泥全髋组92.59%、88.89%;混合型全髋组66.67%、83.33%;非骨水泥型全髋组60%、100%.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髋关节功能重建的治疗方法,但应当正确选择假体类型及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兰玉平;殷光义;汤全;王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合理排班提高夜班护理工作质量

    据有关资料报道,正常成年人的睡眠时间要达8小时以上,思维活动才不会受到影响.根据我院护理因素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夜班发生严重差错的比例明显高于白天,而且显然与护士睡眠不足,生理状态不佳密切相关.为此,我院将传统的排班方式做了简单的更改,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肘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病1例

    患者,女,49岁.左肘关节肿胀伴活动受限1+年.于2001年7月门诊以左肘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病收入住院治疗.查体:左肘关节肿胀,皮色正常,皮温不高,无明显压痛,左肘关节内及周围可扪及大小不等、边界清楚、较光滑、可移动的颗粒状质硬物数枚,屈伸运动时可感觉摩擦音,左肘关节活动范围160°~120°(中立法).

    作者:钟永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大学生猝死2例及教训分析

    1病例报告例1,男,23岁.三年级函授大学生.1992年5月7日上午11时20分,在教室上课,突然手捂心前区,伏桌尖叫一声,口吐白沫,面色苍白,口唇发绀.6分钟后,医生跑到教室救治,经检查: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血压为零,查询以往无特殊病史.当日上午6时50分,空腹骑自行车15公里到学院上课.经华西医大附一院诊断:心脏性猝死.

    作者:杨玉林;莫倩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