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性肝破裂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

齐生伟

关键词:肝, 创伤, 体层摄影, 手术
摘要:目的评价CT检查对肝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肝外伤病人的CT检查与手术所见对比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CT检查准确检出率98%.对肝损伤程度、部位、腹腔内积血的判断,与手术中所见相符,对复合伤的发现及腹膜后血肿的鉴别可提供重要依据.结论CT对肝损伤的检查,不仅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而且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出院指导

    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于过敏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的治疗是长期过程,而哮喘的非急性发作及缓解期治疗主要是在家庭进行,对哮喘病人给予出院指导已成为一项重要措施.1998年10月以来,对45例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病人开展出院指导,现将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汪淼芹;邹光琼;胡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尿失禁所致接触性皮炎湿疹1例

    患者,男,36岁.腰部被击伤致截瘫,尿失禁2年,这次以会阴部、大腿、阴茎(以下简称局部)红肿、糜烂,有脓性渗出物1周入院.自剑突下平面痛觉、温觉及双下肢运动觉均消失,下肢阵阵不自主痉挛,局部红肿、糜烂约10cm×10cm,有散在湿疹,脓性渗出物较多,尿道外口不间断尿液流出.

    作者:张翠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介入治疗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股骨头下钻孔减压术后5~7天,用Seldingers技术,对35例共50个ANFH关节进行旋股内、外动脉及闭孔动脉造影后注入溶通药物.结果治疗后髋部疼痛消失或减轻疼痛缓解率100%,关节功能恢复或活动度增加有效率100%,影像学检查,对比同时相血管,可见血管增多、增粗、分布延长,Ⅰ~Ⅱ期94.3%,Ⅲ~Ⅳ期46.7%.囊变区缩小、骨密度趋正常、股骨头趋圆滑,Ⅰ~Ⅱ期74.3%,Ⅲ~Ⅳ期13.3%.结论介入治疗ANFH近期疗效肯定,特别是对Ⅰ~Ⅱ期患者有较高治疗价值,对Ⅲ~Ⅳ期可减轻疼痛,延缓病程进展,推迟人工关节置换时间,但对远期疗效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何乾文;胡修德;权毅;蒋锐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空肠系膜淋巴管畸形误诊60年1例

    患者,男,74岁.因反复腹痛60年,脂肪餐后加重并弥漫至全腹16小时入院.检查:T37.2℃,P92次/分,R24次/分,BP17.56/11.97kPa.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腹部丰满,全腹压痛、反跳痛、肌卫,以上腹为重,肠呜减弱.血WBC13.9×109/L,N0.98,血尿淀粉酶正常.拟诊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行剖腹探查术.

    作者:罗蓬;吕小菲;张庭澍;梁怀远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HLA-G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HLA-I类分子由经典的HLA-Ia(HLA-A、B、C)和非经典的HLA-Ib(HLA-E、F、G)构成.其中HLA-G作为一种非经典的MHC-Ⅰ类分子与经典的MHC-Ⅰ类分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限制性组织分布;②低度多态性;③原始转录产物经选择性剪接编码至少6种亚型,即4种膜结合型(HLA-G1、G2、G3、G4)和两种可溶型(HLA-G5、G6).由于HLA-G初主要发现在母体胎儿交界处表达,故对其在母体胎儿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研究较多.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HLA-G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器官移植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赵春;杨崇礼;陈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12例漏诊分析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漏诊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12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术前全部确诊了子宫肌瘤,而忽略了合并子宫内膜癌的可能,造成漏诊.结论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除了靠传统病史、妇科检查和诊断刮宫外,尚需结合术中常规剖视子宫、常规冰冻,后由病理确诊.

    作者:朱军;李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合理排班提高夜班护理工作质量

    据有关资料报道,正常成年人的睡眠时间要达8小时以上,思维活动才不会受到影响.根据我院护理因素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夜班发生严重差错的比例明显高于白天,而且显然与护士睡眠不足,生理状态不佳密切相关.为此,我院将传统的排班方式做了简单的更改,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体正常半月板的大体解剖学测量与半月板重建的关系

    目的全面系统地获得关于正常成年人半月板的一系列测量数据,并探讨与半月板移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一组共19例中国四川省正常成年人半月板进行大体解剖学观察与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和系统分析.结果获得了关于中国四川省正常成年人半月板的详细测量数据.结论本研究所获结果对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以及组织工程半月板重建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者:蒋欣;李箭;裴福兴;岑石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脐血干细胞对裸小鼠移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的增殖、分化以及维持情况.方法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注入经致死量照射后的免疫缺陷小鼠-BALB/C nu+小鼠.观察小鼠的生存、造血重建和植入指标情况.结果移植组小鼠生存、造血重建及植入指标表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人脐血中的CD34+细胞可植入且定居于小鼠骨髓中,并可在其中增殖、分化.结论人脐血干细胞移植入裸鼠显示脐血的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内具有长期重建造血的能力.

    作者:王嵋景;杨崇礼;符仁义;余庆;陈强;姚裕家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大学生猝死2例及教训分析

    1病例报告例1,男,23岁.三年级函授大学生.1992年5月7日上午11时20分,在教室上课,突然手捂心前区,伏桌尖叫一声,口吐白沫,面色苍白,口唇发绀.6分钟后,医生跑到教室救治,经检查: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血压为零,查询以往无特殊病史.当日上午6时50分,空腹骑自行车15公里到学院上课.经华西医大附一院诊断:心脏性猝死.

    作者:杨玉林;莫倩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普鲁卡因、司可林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普鲁卡因、司可林单纯麻醉与复合氨氟醚或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方法对4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1 7例采用硫喷妥钠、芬太尼、司可林快速诱导下行气管内插管术,术中用1%普鲁卡因、0.4%司可林混合液以0.6~1mg.kg-1.min-1速度持续静脉滴注并辅以0.5%~2%氨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对照1组15例,术中尽量不加任何麻醉药物.对照2组15例,术中每次追加芬太尼0.05~0.1mg加深麻殚醉.分别观察各组血压、心率.结果实验组术中高、低收缩压,即当时之心率舒张压与1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纯使用普鲁卡因、司可林复合液维持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病人的血压、心率变化大,需谨慎使用,并使用辅助药物.

    作者:杨成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肝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肝外伤病人的CT检查与手术所见对比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CT检查准确检出率98%.对肝损伤程度、部位、腹腔内积血的判断,与手术中所见相符,对复合伤的发现及腹膜后血肿的鉴别可提供重要依据.结论CT对肝损伤的检查,不仅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而且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作者:齐生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小儿美克耳憩室炎误诊阑尾炎14例分析

    美克耳憩室是小儿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之一.因其早期临床表现为脐周或右下腹疼痛,可伴发热.查体右下腹肌紧张,有压痛.症状和体征酷似阑尾炎,故常误诊.现将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我院误诊的14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青;蒲从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体内肝靶向反义RNA抗病毒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半乳糖修饰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在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以半乳糖多聚赖氨酸(Gal-PLL)作肝靶向载体,将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区的反义RNA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EP4-aC)制备为Gal-PLL-pCEP4-aC.将24只血清HBV DNA、HBsAg阳性的小鼠,随机等分为Gal-PLL-pCEP4-aC治疗组、Gal-PLL-pCEP4时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于实验第1天尾静脉分别注射Gal-PLL-pCEP4-aC、Gal-PLL-pCEP4(100腿/只)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以及HBsAg变化.结果Gal-PLL-pCEP4-aC治疗组21天时血清HBV-DNA转阴率62.5%(5/8),且7,14,21天时血清HBsAg明显降低;而Gal-PLL-pCEP4组血清HBV DNA转阴1只(1/8),生理盐水组8只均未转阴,两组用药后血清中HBsA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性均不明显(P>0.05).结论肝靶向反义RNA能在乙肝基因小鼠体内抑制HBV的复制和抗原表达.

    作者:陈枫;郑素军;钟森;邓存良;王明勇;张建军;廖国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肘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病1例

    患者,女,49岁.左肘关节肿胀伴活动受限1+年.于2001年7月门诊以左肘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病收入住院治疗.查体:左肘关节肿胀,皮色正常,皮温不高,无明显压痛,左肘关节内及周围可扪及大小不等、边界清楚、较光滑、可移动的颗粒状质硬物数枚,屈伸运动时可感觉摩擦音,左肘关节活动范围160°~120°(中立法).

    作者:钟永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分析及对策

    1987~2001年,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62例,随访55例中,发生并发症13例,结合外院4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5例中,男39例,女16例.年龄38~79岁,平均63.2岁.人工股骨头置换27例:单极头12例,双极头15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28例:国产全髋15例,进口全髋13例.新鲜和陈旧性股骨颈骨折37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4例,骨性关节炎4例.住院时间20~45天,平均26.5天.行走康复训练时间术后7~21天,平均15.6天.

    作者:谢小平;叶属新;江伟;林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或继发骨关节炎的经验.方法1990~2001年对33例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5例,全髋关节置换18例.骨水泥型29例,非骨水泥型3例,混合型1例.结果经1~12年随访30例,平均随访5年零2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平均由术前35分恢复到术后89.3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术后可提供一个无疼痛而又有较好功能的髋关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吕国;宋超敏;蔚芃;张裕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自救、互救及院前急救

    1 临床资料1997年11月至1998年11月我院急诊科接诊及抢救后无效死亡人数共200例,占同期抢救总人数4,421例次的4.5%.死亡人数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60岁113例占65.5%,<60岁69例占34.5%;因病正常死亡155例占77.5%,意外死亡(车祸、外伤、中毒、自杀等等)31例占15.5%,死因不详14例占7%.>60岁占正常死亡的94.7%,非正常死亡的5.13%;<60岁非正常死亡占79.9%,正常死亡的20.07%.其中非正常死亡者中男性占81.34%,女性占18.66%;死于发病当地(医护人员到达时已经死亡)105例占52.5%,死于转送途中8例占4%,接回后在院内抢救无效后死亡87例占43.2%.

    作者:焦连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48例报告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选择和影响疗效的有关问题.方法对48例人工全髋或半髋置换病人进行了随访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11例,左侧35例,右侧14例,平均年龄64.25岁,人工股骨头置换42例,人工全髋6例(7髋).股骨颈骨折3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8例,股骨颈肿瘤2例.结果经6个月至16年随访,按第一届全国骨科学术会议拟定的髋关节置换效果评定标准,优31例,良12例,好3例,可1例,差1例,满意率95.8%.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要选择好适应症,正规操作,结合康复锻炼,方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冯应树;侯平;康小平;米宁;阳波;罗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70例节育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节育手术中如何有效防治手术并发症,是基层卫生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于1988年12月至2001年8月,共处理节育手术并发症70例,均治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金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