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12例漏诊分析

朱军;李敏

关键词: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癌, 漏诊
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漏诊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至2001年12月收治的12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术前全部确诊了子宫肌瘤,而忽略了合并子宫内膜癌的可能,造成漏诊.结论子宫肌瘤合并子宫内膜癌的诊断,除了靠传统病史、妇科检查和诊断刮宫外,尚需结合术中常规剖视子宫、常规冰冻,后由病理确诊.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外伤性肝破裂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肝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肝外伤病人的CT检查与手术所见对比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CT检查准确检出率98%.对肝损伤程度、部位、腹腔内积血的判断,与手术中所见相符,对复合伤的发现及腹膜后血肿的鉴别可提供重要依据.结论CT对肝损伤的检查,不仅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而且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作者:齐生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阔韧带妊娠误诊1例

    患者,32岁.G3P2,已停经60天,下腹痛2天,于2000年1月17日入院,入院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平素月经规律,于2年前行双侧输卵管绝育术,末次月经1999年11月28日.停经40天出现恶心、厌食等早孕反应.近10+天常下腹痛,曾于1999年12月12日在外院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而行人工流产术.吸出物未见绒毛组织.2天后突然右下腹痛,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治疗,腹痛好转.

    作者:陈永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自救、互救及院前急救

    1 临床资料1997年11月至1998年11月我院急诊科接诊及抢救后无效死亡人数共200例,占同期抢救总人数4,421例次的4.5%.死亡人数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60岁113例占65.5%,<60岁69例占34.5%;因病正常死亡155例占77.5%,意外死亡(车祸、外伤、中毒、自杀等等)31例占15.5%,死因不详14例占7%.>60岁占正常死亡的94.7%,非正常死亡的5.13%;<60岁非正常死亡占79.9%,正常死亡的20.07%.其中非正常死亡者中男性占81.34%,女性占18.66%;死于发病当地(医护人员到达时已经死亡)105例占52.5%,死于转送途中8例占4%,接回后在院内抢救无效后死亡87例占43.2%.

    作者:焦连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肘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病1例

    患者,女,49岁.左肘关节肿胀伴活动受限1+年.于2001年7月门诊以左肘关节滑膜性骨软骨瘤病收入住院治疗.查体:左肘关节肿胀,皮色正常,皮温不高,无明显压痛,左肘关节内及周围可扪及大小不等、边界清楚、较光滑、可移动的颗粒状质硬物数枚,屈伸运动时可感觉摩擦音,左肘关节活动范围160°~120°(中立法).

    作者:钟永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左卵巢黄体破裂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

    患者,21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天于2001年4月26日急诊入我院外科.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下腹疼痛史.月经周期正常,经量中等,无痛经,无血块,末次月经2001年3月29日.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12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大小便正常.当地乡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静脉抗炎治疗无效,于今日上午10时30分转入我院.检查:T37.5℃,P85次/分,BP15/8kPa.

    作者:王疏影;张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婴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

    患儿,男,4+月.因面色苍白4+月入院.病程中无皮肤出疹,呕血、便血等出血表现,但反复发热,咳嗽、流涕、鼻阻.入院前1月曾在广州中山市医院诊断为婴儿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未治出院.后因反复发热、咳嗽而入我院.第一胎第一产,臂位,剖腹产,母乳喂养,母孕期无特殊.入院时T36.8℃,P128次/分,R32次/分,wt7kg.

    作者:王胜会;刘文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急性化脓性脊椎炎1例

    患者,男,12岁.因反复高热,骶尾部疼痛1月,加重6天入院.入院前1月开始发热,T39℃~40℃,为阵时发热,继之逐渐出现骶部疼痛,双侧臀部疼痛,病后神差,食欲不振,乏力.发病后在当地乡卫生院经中西药物治疗,不见好转.入院前6天上述症状加重,患儿不能下床,烦躁不安,腹胀,家长即送我院治疗.入院查体:T39.4,P118次/分.

    作者:崔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尿失禁所致接触性皮炎湿疹1例

    患者,男,36岁.腰部被击伤致截瘫,尿失禁2年,这次以会阴部、大腿、阴茎(以下简称局部)红肿、糜烂,有脓性渗出物1周入院.自剑突下平面痛觉、温觉及双下肢运动觉均消失,下肢阵阵不自主痉挛,局部红肿、糜烂约10cm×10cm,有散在湿疹,脓性渗出物较多,尿道外口不间断尿液流出.

    作者:张翠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提高关节外科诊治水平

    关节外科兴起于50年代,80年代后迅速成为骨科主要的亚专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关节伤病的谱系发生明显变化,交通事故、工业外伤和运动损伤大量增加,由于人口老龄化,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日益增加,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关节镜微创技术也已成为骨科创伤和运动医学必不可少的诊治手段.通过外科手段和相关技术,清除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病变、修复骨、软骨和软组织损伤.矫正关节畸形,减轻或消除疼痛,重建关节的解剖结构和恢复关节功能成为关节外科发展的必然使命.

    作者:裴福兴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TUVP56例术中冲洗液吸收的观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中冲洗液的吸收情况以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的可能性.方法选择TUVP56例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开放前列腺手术病人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手术前、后血电解质与血糖变化,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未切穿前列腺包膜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电解质和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切穿包膜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TUVP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术中冲洗液几乎不被吸收,从而降低了TURS的发生.但应避免切穿前列腺包膜.

    作者:李强;卓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口服迪沙片致低血糖反应2次1例

    患者,女,68岁,退休工人.因反复呕吐7小时,呼之不应2小时于2001年8月23日入院,1月前在本院确诊为糖尿病(2型),近1周自行停服降糖药(优降糖2.5mgBid),入院时查血糖27.7mmol/L,尿酮 ,尿糖,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给予大量补液、静滴胰岛素等治疗后,于5小时后神志转清,血糖降为13.6mol/L,以后改为胰岛素按比例使用,第6天改为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普通),6U、6U、4U,第10天查空腹血糖7.3mmol/L,改为口服迪沙片2.5mgBid(威海迪沙药业),第11天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血糖1.8mmol/L),停用迪沙片,静推50%GS后缓解,第12天查餐后2小时血糖2.6mmol/L,再次口服迪沙片2.5mgBid,第14天后再次发生低血糖反应(血糖1.3mmol/L),经注射GS后缓解.

    作者:刘晋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脐血干细胞对裸小鼠移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脐血干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的增殖、分化以及维持情况.方法将人脐血单个核细胞注入经致死量照射后的免疫缺陷小鼠-BALB/C nu+小鼠.观察小鼠的生存、造血重建和植入指标情况.结果移植组小鼠生存、造血重建及植入指标表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人脐血中的CD34+细胞可植入且定居于小鼠骨髓中,并可在其中增殖、分化.结论人脐血干细胞移植入裸鼠显示脐血的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内具有长期重建造血的能力.

    作者:王嵋景;杨崇礼;符仁义;余庆;陈强;姚裕家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2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本组病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陈旧性髋关节脱位骨折等72例,平均随访4.1年.结果按Harris评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82.7分,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88.4分.伤口感染1例,假体下沉患肢短缩2例,明显深静脉血栓2例,骨化性肌炎1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多种髋关节疾患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治愈率高等特点,但更应该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只有充分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术后及时正确指导病员康复锻炼,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彭远立;蒲超;邹宏;王辉;蒲劲松;王甸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合理排班提高夜班护理工作质量

    据有关资料报道,正常成年人的睡眠时间要达8小时以上,思维活动才不会受到影响.根据我院护理因素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夜班发生严重差错的比例明显高于白天,而且显然与护士睡眠不足,生理状态不佳密切相关.为此,我院将传统的排班方式做了简单的更改,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出院指导

    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于过敏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哮喘的治疗是长期过程,而哮喘的非急性发作及缓解期治疗主要是在家庭进行,对哮喘病人给予出院指导已成为一项重要措施.1998年10月以来,对45例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病人开展出院指导,现将结果及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汪淼芹;邹光琼;胡建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骨水泥对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水泥对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全髋置换术患者181例(183髋),其中骨水泥组102例(103髋),非骨水泥组79例(80髋).结果骨水泥组3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3%,非骨水泥组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水泥能增加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全髋置换时应尽量不用骨水泥,必需时应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防治工作.

    作者:万仑;胡豇;刘仲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原发性小血管炎1例

    患者,女,64岁.因全身浮肿10天入院.入院前无血压高、浮肿、肺部疾病史.查体:扶入病房,神情萎靡,颜面部及双下肢轻度浮肿.高热,血压增高(18~24/10~16kPa),呼吸困难,端坐位,皮肤粘膜苍白.双肺可闻及散在细湿罗音.心界大,腹(一).感头昏,烦躁,并咯鲜血1次,量约10ml,尿量200ml/d.B超示:双肾肿大.血常规示:WBC16.1×109/L,Hb86g/L.尿常规示:SG<1.005,PRO ,BLD ,肾功BUN32mmol/L,Cr680μmol/L,抗核抗体(一).胸片示:双肺中下广泛密集细小粉沫状阴影,由肺门向肺呈蝶形分布,心影稍大.

    作者:肖健;李明;陈明兰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旋杆菌和胃泌素

    目的了解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患者胃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Hp)感染和血清、胃粘膜胃泌素(Gastrin GT)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随机对29例PHG和32例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CG)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改良Giemsa染色法,测定胃Hp.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胃粘膜和血清GT.结果PHG组Hp感染低于CG组(P<0.05);血清GT水平低于CG对照组(P<0.05),但胃粘膜GT阳性强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PHG发生发展无关;PHG患者胃粘膜释放GT发生障碍,低水平的血清GT会不同程度影响胃粘膜的稳态和修复功能.

    作者:周黎黎;马建平;于民;郭国庆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关节镜引导与徒手股骨倒打髓内钉手术对膝关节的影响

    目的比较研究关节镜引导与徒手股骨倒打髓内钉手术对膝关节的影响,探讨关节镜引导下股骨倒打髓内钉的不同点.方法关节镜引导下股骨倒打髓内钉手术(关节镜组)5例,徒手股骨倒打髓内钉(徒手组),打入髓内钉共9例.结果关节镜5例均获随访,术后14天膝关节主动屈曲90°,术后1月扶单拐行走.徒手组,9例均获随访,术后1月膝关节屈曲90°者2例,术后1月半1例,术后2月2例,术后3月5例,并发膝关节积液疼痛4例,髌骨半脱位1例,轻度钉尾撞击症1例.结论关节镜引导股骨倒打髓内钉不仅对膝关节损伤小,并且可发现膝关节隐性损伤或病变,帮助关节软骨复位,但是对术者的技术需求更高.

    作者:李开南;员晋;汪学军;陈尔东;何志勇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HBeAg、HBV DNA斑点杂交以及定量PCR检测在评价干扰素抗HBV疗效的价值探讨

    目的免疫学检测HBeAg;斑点杂交法及PCR定量检测法检测HBV DNA评价干扰素抗HBV的疗效.方法对纳入治疗组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后均同时检测乙肝两对半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干扰素完全应答者HBV DNA转阴较HBeAg发生早;HBV DNA定量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HBV DNA定量PCR较斑点杂交更能反映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外围血内病毒拷贝数的增长.结论两种方法均能灵敏地反映干扰素抗HBV的疗效,但在实际中各有所长.

    作者:何清;陈守春;王松;蒋小玲;李丽雄;王文雅;杨尧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