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关节外科诊治水平

裴福兴

关键词:关节外科, 进展
摘要:关节外科兴起于50年代,80年代后迅速成为骨科主要的亚专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关节伤病的谱系发生明显变化,交通事故、工业外伤和运动损伤大量增加,由于人口老龄化,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日益增加,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关节镜微创技术也已成为骨科创伤和运动医学必不可少的诊治手段.通过外科手段和相关技术,清除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病变、修复骨、软骨和软组织损伤.矫正关节畸形,减轻或消除疼痛,重建关节的解剖结构和恢复关节功能成为关节外科发展的必然使命.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口服迪沙片致低血糖反应2次1例

    患者,女,68岁,退休工人.因反复呕吐7小时,呼之不应2小时于2001年8月23日入院,1月前在本院确诊为糖尿病(2型),近1周自行停服降糖药(优降糖2.5mgBid),入院时查血糖27.7mmol/L,尿酮 ,尿糖,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给予大量补液、静滴胰岛素等治疗后,于5小时后神志转清,血糖降为13.6mol/L,以后改为胰岛素按比例使用,第6天改为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普通),6U、6U、4U,第10天查空腹血糖7.3mmol/L,改为口服迪沙片2.5mgBid(威海迪沙药业),第11天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血糖1.8mmol/L),停用迪沙片,静推50%GS后缓解,第12天查餐后2小时血糖2.6mmol/L,再次口服迪沙片2.5mgBid,第14天后再次发生低血糖反应(血糖1.3mmol/L),经注射GS后缓解.

    作者:刘晋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自救、互救及院前急救

    1 临床资料1997年11月至1998年11月我院急诊科接诊及抢救后无效死亡人数共200例,占同期抢救总人数4,421例次的4.5%.死亡人数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60岁113例占65.5%,<60岁69例占34.5%;因病正常死亡155例占77.5%,意外死亡(车祸、外伤、中毒、自杀等等)31例占15.5%,死因不详14例占7%.>60岁占正常死亡的94.7%,非正常死亡的5.13%;<60岁非正常死亡占79.9%,正常死亡的20.07%.其中非正常死亡者中男性占81.34%,女性占18.66%;死于发病当地(医护人员到达时已经死亡)105例占52.5%,死于转送途中8例占4%,接回后在院内抢救无效后死亡87例占43.2%.

    作者:焦连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TUVP56例术中冲洗液吸收的观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中冲洗液的吸收情况以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的可能性.方法选择TUVP56例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开放前列腺手术病人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手术前、后血电解质与血糖变化,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未切穿前列腺包膜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电解质和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切穿包膜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TUVP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术中冲洗液几乎不被吸收,从而降低了TURS的发生.但应避免切穿前列腺包膜.

    作者:李强;卓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肿瘤性钙质沉着症1例

    患儿,女,11岁.因发现右膝肿块2年于2000年9月18日入院.2年前突然发现右膝前正中表面有一绿豆大小包块,无任何症状.自行用针挑破挤压后未作任何处理.半年后包块渐长大,并出现数个结节状物,略高出皮面,包块不痛,偶有发痒,继续长大,结节状物增多入院.查体:右膝关节表面有一10cm×10cm×2cm的肿块,形态不规整.肿块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增生物,大1cm×1cm.肿块质韧,基底宽,结节色泽淡红,局部皮温稍高.

    作者:胡逊;肖达夫;陈航;刘五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术后血、尿、痰中同时检出近平滑念珠菌C.glubrata 1例

    患者,男,78岁.因上腹痛3天后于2001年8月6日入院.查: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花斑状暗紫色,腹部隆起、广泛压痛.WBC18.1×109/L,N0.89,L0.1,M0.01.诊为急性绞窄性肠梗阻伴休克,即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术,术中证实为肠粘连,肠扭转伴肠梗阻.行空肠坏死肠段切除.术后患者经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青坦威、环丙沙星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作者:张蜀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HLA-G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HLA-I类分子由经典的HLA-Ia(HLA-A、B、C)和非经典的HLA-Ib(HLA-E、F、G)构成.其中HLA-G作为一种非经典的MHC-Ⅰ类分子与经典的MHC-Ⅰ类分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限制性组织分布;②低度多态性;③原始转录产物经选择性剪接编码至少6种亚型,即4种膜结合型(HLA-G1、G2、G3、G4)和两种可溶型(HLA-G5、G6).由于HLA-G初主要发现在母体胎儿交界处表达,故对其在母体胎儿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研究较多.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HLA-G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器官移植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赵春;杨崇礼;陈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48例报告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选择和影响疗效的有关问题.方法对48例人工全髋或半髋置换病人进行了随访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37例,女11例,左侧35例,右侧14例,平均年龄64.25岁,人工股骨头置换42例,人工全髋6例(7髋).股骨颈骨折3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8例,股骨颈肿瘤2例.结果经6个月至16年随访,按第一届全国骨科学术会议拟定的髋关节置换效果评定标准,优31例,良12例,好3例,可1例,差1例,满意率95.8%.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要选择好适应症,正规操作,结合康复锻炼,方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冯应树;侯平;康小平;米宁;阳波;罗斌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普鲁卡因、司可林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普鲁卡因、司可林单纯麻醉与复合氨氟醚或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方法对4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1 7例采用硫喷妥钠、芬太尼、司可林快速诱导下行气管内插管术,术中用1%普鲁卡因、0.4%司可林混合液以0.6~1mg.kg-1.min-1速度持续静脉滴注并辅以0.5%~2%氨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对照1组15例,术中尽量不加任何麻醉药物.对照2组15例,术中每次追加芬太尼0.05~0.1mg加深麻殚醉.分别观察各组血压、心率.结果实验组术中高、低收缩压,即当时之心率舒张压与1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纯使用普鲁卡因、司可林复合液维持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病人的血压、心率变化大,需谨慎使用,并使用辅助药物.

    作者:杨成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同种异体皮质骨板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全髋关节置换(THR)术后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的预后.方法THR术后因为外伤并发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5.3岁,均接受切开复位,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术后不用外固定.采用临床功能、X线检查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无免疫排斥反应,未发生与骨移植相关的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为89.2分.X线显示术后3个月移植皮质骨板两端有圆弧形骨痂生长,软组织与皮质骨板贴附好,皮质骨表面有薄层骨痂,骨折线消失.术后6~8个月,大部分皮质骨板与宿主骨愈合,皮质骨板开始塑形,皮质骨板长度无明显吸收.结论深冻同种异体皮质骨板移植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具有协助复位,固定牢固,皮质骨板与宿主骨生长整合后明显改善局部骨组织条件,增加股骨强度,是治疗股骨假体远端股骨骨折较好的方法之一.

    作者:周宗科;裴福兴;杨静;屠重棋;沈彬;刘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颅锁骨发育不全1例

    患儿,男,8岁.因额顶区中线不闭合7年就医.查体:头大面小,头围53.5cm,前囟2.6cm×2.6cm,人字缝端与顶骨间距1.8cm,上下齿颌面不能咬合,乳牙无脱落.右锁骨中份骨折,双肩活动度过大,X型腿,扁平足,4,5趾短小,腰椎前凸,骶后突明显.智力测验:绘人筛查IQ99,WISC-CRIQ121.X线片示:头颅前后径及左右径增大,前囟未闭,颅缝增宽,额窦未发育,上颌窦发育不良,乳恒牙均可见.环枢椎融合,颈胸椎椎弓未融合.双侧锁骨外份未发育,右侧锁骨中段陈旧骨折,错位,无骨痂生长,双肩胛骨短小.腕骨仅有5块,双侧耻骨联合间隙增宽,耻骨下支细小.

    作者:王曼玲;孙兴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HBeAg、HBV DNA斑点杂交以及定量PCR检测在评价干扰素抗HBV疗效的价值探讨

    目的免疫学检测HBeAg;斑点杂交法及PCR定量检测法检测HBV DNA评价干扰素抗HBV的疗效.方法对纳入治疗组的慢性乙肝患者治疗前后均同时检测乙肝两对半用两种方法检测血清HBV DNA.结果干扰素完全应答者HBV DNA转阴较HBeAg发生早;HBV DNA定量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HBV DNA定量PCR较斑点杂交更能反映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患者外围血内病毒拷贝数的增长.结论两种方法均能灵敏地反映干扰素抗HBV的疗效,但在实际中各有所长.

    作者:何清;陈守春;王松;蒋小玲;李丽雄;王文雅;杨尧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肝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肝外伤病人的CT检查与手术所见对比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CT检查准确检出率98%.对肝损伤程度、部位、腹腔内积血的判断,与手术中所见相符,对复合伤的发现及腹膜后血肿的鉴别可提供重要依据.结论CT对肝损伤的检查,不仅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而且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作者:齐生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骨水泥对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水泥对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全髋置换术患者181例(183髋),其中骨水泥组102例(103髋),非骨水泥组79例(80髋).结果骨水泥组3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3%,非骨水泥组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水泥能增加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全髋置换时应尽量不用骨水泥,必需时应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防治工作.

    作者:万仑;胡豇;刘仲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提高关节外科诊治水平

    关节外科兴起于50年代,80年代后迅速成为骨科主要的亚专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关节伤病的谱系发生明显变化,交通事故、工业外伤和运动损伤大量增加,由于人口老龄化,骨关节炎的发病率日益增加,成为老年人生活质量降低和致残的重要原因.关节镜微创技术也已成为骨科创伤和运动医学必不可少的诊治手段.通过外科手段和相关技术,清除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病变、修复骨、软骨和软组织损伤.矫正关节畸形,减轻或消除疼痛,重建关节的解剖结构和恢复关节功能成为关节外科发展的必然使命.

    作者:裴福兴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左卵巢黄体破裂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

    患者,21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天于2001年4月26日急诊入我院外科.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下腹疼痛史.月经周期正常,经量中等,无痛经,无血块,末次月经2001年3月29日.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12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大小便正常.当地乡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静脉抗炎治疗无效,于今日上午10时30分转入我院.检查:T37.5℃,P85次/分,BP15/8kPa.

    作者:王疏影;张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合理排班提高夜班护理工作质量

    据有关资料报道,正常成年人的睡眠时间要达8小时以上,思维活动才不会受到影响.根据我院护理因素发生差错事故的原因分析,夜班发生严重差错的比例明显高于白天,而且显然与护士睡眠不足,生理状态不佳密切相关.为此,我院将传统的排班方式做了简单的更改,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杨晓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儿科用药与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的兴起和发展,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然而当前在儿科用药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 儿科用药存在问题

    作者:陈素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急性化脓性脊椎炎1例

    患者,男,12岁.因反复高热,骶尾部疼痛1月,加重6天入院.入院前1月开始发热,T39℃~40℃,为阵时发热,继之逐渐出现骶部疼痛,双侧臀部疼痛,病后神差,食欲不振,乏力.发病后在当地乡卫生院经中西药物治疗,不见好转.入院前6天上述症状加重,患儿不能下床,烦躁不安,腹胀,家长即送我院治疗.入院查体:T39.4,P118次/分.

    作者:崔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方法随访7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随访时间1~10年,平均3.46年.结果22例出现41项并发症.疼痛19例,假体松动5例,髋臼磨损7例,人工股骨头脱位2例,切口感染2例,术中股骨骨折1例,上段劈裂2例,脂肪栓塞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结论认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操作、金属假体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并对防止或减少这些并发症提出一些手术经验和预防措施.

    作者:蔚芃;蒋成;宋超敏;张志明;赵吕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或继发骨关节炎的经验.方法1990~2001年对33例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5例,全髋关节置换18例.骨水泥型29例,非骨水泥型3例,混合型1例.结果经1~12年随访30例,平均随访5年零2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平均由术前35分恢复到术后89.3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是治疗成人严重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有效方法.术后可提供一个无疼痛而又有较好功能的髋关节,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赵吕国;宋超敏;蔚芃;张裕林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