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水泥对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万仑;胡豇;刘仲前

关键词:全髋置换术, 骨水泥, 深静脉血栓形成
摘要:目的探讨骨水泥对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全髋置换术患者181例(183髋),其中骨水泥组102例(103髋),非骨水泥组79例(80髋).结果骨水泥组34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3%,非骨水泥组5例发生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骨水泥能增加全髋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全髋置换时应尽量不用骨水泥,必需时应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防治工作.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左卵巢黄体破裂误诊为急性阑尾炎1例

    患者,21岁,未婚,有性生活史.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天于2001年4月26日急诊入我院外科.患者平素身体健康,无下腹疼痛史.月经周期正常,经量中等,无痛经,无血块,末次月经2001年3月29日.入院前2天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12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疼痛.伴恶心、呕吐,为胃内容物.无畏寒、发热.大小便正常.当地乡医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给予静脉抗炎治疗无效,于今日上午10时30分转入我院.检查:T37.5℃,P85次/分,BP15/8kPa.

    作者:王疏影;张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急性化脓性脊椎炎1例

    患者,男,12岁.因反复高热,骶尾部疼痛1月,加重6天入院.入院前1月开始发热,T39℃~40℃,为阵时发热,继之逐渐出现骶部疼痛,双侧臀部疼痛,病后神差,食欲不振,乏力.发病后在当地乡卫生院经中西药物治疗,不见好转.入院前6天上述症状加重,患儿不能下床,烦躁不安,腹胀,家长即送我院治疗.入院查体:T39.4,P118次/分.

    作者:崔云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目的介绍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一种治疗方法.方法对1996年8月~2001年10月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5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3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11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组中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5例,混合型6例,骨水泥型32例.结果54例病人,术后无切口感染及髋关节脱位发生,45例经8月至5年9月随访,平均1年11月,均无髋脱位发生.术后3月、6月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分别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71.42%、57.14%;骨水泥全髋组92.59%、88.89%;混合型全髋组66.67%、83.33%;非骨水泥型全髋组60%、100%.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髋关节功能重建的治疗方法,但应当正确选择假体类型及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兰玉平;殷光义;汤全;王川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与幽门螺旋杆菌和胃泌素

    目的了解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ortal hypertensive gastropathy,PHG)患者胃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pylori Hp)感染和血清、胃粘膜胃泌素(Gastrin GT)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随机对29例PHG和32例慢性胃炎(Chronic gastritis CG)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改良Giemsa染色法,测定胃Hp.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胃粘膜和血清GT.结果PHG组Hp感染低于CG组(P<0.05);血清GT水平低于CG对照组(P<0.05),但胃粘膜GT阳性强度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与PHG发生发展无关;PHG患者胃粘膜释放GT发生障碍,低水平的血清GT会不同程度影响胃粘膜的稳态和修复功能.

    作者:周黎黎;马建平;于民;郭国庆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术后血、尿、痰中同时检出近平滑念珠菌C.glubrata 1例

    患者,男,78岁.因上腹痛3天后于2001年8月6日入院.查: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花斑状暗紫色,腹部隆起、广泛压痛.WBC18.1×109/L,N0.89,L0.1,M0.01.诊为急性绞窄性肠梗阻伴休克,即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术,术中证实为肠粘连,肠扭转伴肠梗阻.行空肠坏死肠段切除.术后患者经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啶、青坦威、环丙沙星多种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作者:张蜀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体内肝靶向反义RNA抗病毒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半乳糖修饰的反义RNA真核表达质粒在乙型肝炎病毒转基因小鼠体内的抗病毒作用.方法以半乳糖多聚赖氨酸(Gal-PLL)作肝靶向载体,将乙型肝炎病毒基因C区的反义RNA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EP4-aC)制备为Gal-PLL-pCEP4-aC.将24只血清HBV DNA、HBsAg阳性的小鼠,随机等分为Gal-PLL-pCEP4-aC治疗组、Gal-PLL-pCEP4时照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于实验第1天尾静脉分别注射Gal-PLL-pCEP4-aC、Gal-PLL-pCEP4(100腿/只)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观察治疗前后血清HBV DNA以及HBsAg变化.结果Gal-PLL-pCEP4-aC治疗组21天时血清HBV-DNA转阴率62.5%(5/8),且7,14,21天时血清HBsAg明显降低;而Gal-PLL-pCEP4组血清HBV DNA转阴1只(1/8),生理盐水组8只均未转阴,两组用药后血清中HBsAg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性均不明显(P>0.05).结论肝靶向反义RNA能在乙肝基因小鼠体内抑制HBV的复制和抗原表达.

    作者:陈枫;郑素军;钟森;邓存良;王明勇;张建军;廖国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颅内血管畸形破裂1例

    患者,男,30岁.因车祸致会阴、左大腿皮肤及皮下组织广泛撕脱伤,失血性休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局部清创缝合术.术毕气管插管及双通路静脉输液入ICU监护.检查:T不升,P150次/分,R13次/分,血压7/5kPa.给予动态生命体征监测,呼吸机辅助呼吸,一路静脉通路快速补充全血,另一路静脉通路静滴5%GS500ml+多巴胺500mg,滴速为每分钟10~30滴,BP波动在10~14/7~10kPa.

    作者:聂利霞;杨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自救、互救及院前急救

    1 临床资料1997年11月至1998年11月我院急诊科接诊及抢救后无效死亡人数共200例,占同期抢救总人数4,421例次的4.5%.死亡人数中男性115例,女性85例;>60岁113例占65.5%,<60岁69例占34.5%;因病正常死亡155例占77.5%,意外死亡(车祸、外伤、中毒、自杀等等)31例占15.5%,死因不详14例占7%.>60岁占正常死亡的94.7%,非正常死亡的5.13%;<60岁非正常死亡占79.9%,正常死亡的20.07%.其中非正常死亡者中男性占81.34%,女性占18.66%;死于发病当地(医护人员到达时已经死亡)105例占52.5%,死于转送途中8例占4%,接回后在院内抢救无效后死亡87例占43.2%.

    作者:焦连清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肿瘤性钙质沉着症1例

    患儿,女,11岁.因发现右膝肿块2年于2000年9月18日入院.2年前突然发现右膝前正中表面有一绿豆大小包块,无任何症状.自行用针挑破挤压后未作任何处理.半年后包块渐长大,并出现数个结节状物,略高出皮面,包块不痛,偶有发痒,继续长大,结节状物增多入院.查体:右膝关节表面有一10cm×10cm×2cm的肿块,形态不规整.肿块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结节状增生物,大1cm×1cm.肿块质韧,基底宽,结节色泽淡红,局部皮温稍高.

    作者:胡逊;肖达夫;陈航;刘五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大学生猝死2例及教训分析

    1病例报告例1,男,23岁.三年级函授大学生.1992年5月7日上午11时20分,在教室上课,突然手捂心前区,伏桌尖叫一声,口吐白沫,面色苍白,口唇发绀.6分钟后,医生跑到教室救治,经检查:心跳呼吸停止,瞳孔散大,血压为零,查询以往无特殊病史.当日上午6时50分,空腹骑自行车15公里到学院上课.经华西医大附一院诊断:心脏性猝死.

    作者:杨玉林;莫倩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外伤性肝破裂的CT诊断与手术对照分析

    目的评价CT检查对肝外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肝外伤病人的CT检查与手术所见对比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43例CT检查准确检出率98%.对肝损伤程度、部位、腹腔内积血的判断,与手术中所见相符,对复合伤的发现及腹膜后血肿的鉴别可提供重要依据.结论CT对肝损伤的检查,不仅为临床提供正确的诊断依据,而且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信息.

    作者:齐生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阔韧带妊娠误诊1例

    患者,32岁.G3P2,已停经60天,下腹痛2天,于2000年1月17日入院,入院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平素月经规律,于2年前行双侧输卵管绝育术,末次月经1999年11月28日.停经40天出现恶心、厌食等早孕反应.近10+天常下腹痛,曾于1999年12月12日在外院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而行人工流产术.吸出物未见绒毛组织.2天后突然右下腹痛,当地医院给予抗生素治疗,腹痛好转.

    作者:陈永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70例节育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

    节育手术中如何有效防治手术并发症,是基层卫生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于1988年12月至2001年8月,共处理节育手术并发症70例,均治愈.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胡金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儿科用药与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的兴起和发展,为儿科合理用药提供了有益的帮助,然而当前在儿科用药中还存在一些问题.1 儿科用药存在问题

    作者:陈素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TUVP56例术中冲洗液吸收的观察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汽化电切术(TUVP)术中冲洗液的吸收情况以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的可能性.方法选择TUVP56例为观察组,并将同期开放前列腺手术病人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手术前、后血电解质与血糖变化,并加以分析研究.结果未切穿前列腺包膜者.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血电解质和血糖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切穿包膜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TUVP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术中冲洗液几乎不被吸收,从而降低了TURS的发生.但应避免切穿前列腺包膜.

    作者:李强;卓晖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普鲁卡因、司可林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观察

    目的比较普鲁卡因、司可林单纯麻醉与复合氨氟醚或芬太尼麻醉在腹腔镜胆囊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方法对47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实验组1 7例采用硫喷妥钠、芬太尼、司可林快速诱导下行气管内插管术,术中用1%普鲁卡因、0.4%司可林混合液以0.6~1mg.kg-1.min-1速度持续静脉滴注并辅以0.5%~2%氨氟醚吸入维持麻醉.对照1组15例,术中尽量不加任何麻醉药物.对照2组15例,术中每次追加芬太尼0.05~0.1mg加深麻殚醉.分别观察各组血压、心率.结果实验组术中高、低收缩压,即当时之心率舒张压与1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单纯使用普鲁卡因、司可林复合液维持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病人的血压、心率变化大,需谨慎使用,并使用辅助药物.

    作者:杨成敏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72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本组病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陈旧性髋关节脱位骨折等72例,平均随访4.1年.结果按Harris评分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组82.7分,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率88.4分.伤口感染1例,假体下沉患肢短缩2例,明显深静脉血栓2例,骨化性肌炎1例.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多种髋关节疾患具有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治愈率高等特点,但更应该注意并发症的防治,只有充分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手术技巧和术后及时正确指导病员康复锻炼,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作者:彭远立;蒲超;邹宏;王辉;蒲劲松;王甸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并发症分析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方法随访7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例,随访时间1~10年,平均3.46年.结果22例出现41项并发症.疼痛19例,假体松动5例,髋臼磨损7例,人工股骨头脱位2例,切口感染2例,术中股骨骨折1例,上段劈裂2例,脂肪栓塞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结论认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操作、金属假体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并对防止或减少这些并发症提出一些手术经验和预防措施.

    作者:蔚芃;蒋成;宋超敏;张志明;赵吕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神经与肌腱错接16例原因分析

    手腕前区解剖结构复杂,神经和肌腱常同时损伤,在修复神经肌腱时必须仔细辨别,否则可导致神经肌腱错接.而坐骨神经粗大,毗邻肌腱少,错接机会少.1986年10月至1997年3月,我院收治正中神经错接11例,尺神经错接3例,坐骨神经错接2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谢小平;叶蜀新;王昌松 刊期: 2002年第08期

  • HLA-G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进展

    HLA-I类分子由经典的HLA-Ia(HLA-A、B、C)和非经典的HLA-Ib(HLA-E、F、G)构成.其中HLA-G作为一种非经典的MHC-Ⅰ类分子与经典的MHC-Ⅰ类分子相比,具有以下特点:①限制性组织分布;②低度多态性;③原始转录产物经选择性剪接编码至少6种亚型,即4种膜结合型(HLA-G1、G2、G3、G4)和两种可溶型(HLA-G5、G6).由于HLA-G初主要发现在母体胎儿交界处表达,故对其在母体胎儿免疫耐受中的作用研究较多.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HLA-G结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肿瘤、器官移植之间关系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赵春;杨崇礼;陈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