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强临床用药管理的几点建议

唐小平

关键词:药事管理委员会, 临床用药, 药剂科, 科主任, 治疗疾病, 医疗发展, 组成, 专家, 医院
摘要:目前,以主管院长为主任委员,药剂科主任为副主任委员,药剂科副主任及是临床各大科主任、专家为委员组成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在全国各地二级以上医院已普遍建立,如何更好地适应医疗发展和治疗疾病的需要,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强临床用药的指导和管理尤为重要.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支气管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21例的体会

    我院胸心外科1995年10月至2000年4月施行隆突、支气管、肺动脉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央型肺癌21例,术后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树松;黄光友;杜巍;刘文;畅文丽;李卫;马奎元;王益德;张雨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扩张器与皮瓣联合应用修复电击伤创面2例

    1病例报告例1,男,21岁.因4000V高压电击伤头部、左臀及右大小腿外侧入院,均为Ⅲ度焦痂创面,头部深达颅骨外板,总面积约8%,入院后抗炎治疗的同时,创面外涂SD-Ag,伤后第7天行左臀焦痂切除、同侧巨大阔筋膜张肌皮瓣(28cm×25cm)转移术,皮瓣逆时针旋转120°,远端超过骶骨中线,术后皮瓣远端坏死约1.5

    作者:曾开平;何宏生;田浩;金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对呼吸系统病人健康教育需求的探讨

    病人教育是医院内实施健康教育的一种形式和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目的是使病人了解有关自己所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康复保健方法.对呼吸系统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增强患者对多项治疗措施的理解和配合,可提高疗效,促进疾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为使这项工作更具针对性,笔者对在我科住院的200例呼吸系统病人进行了健康教育需求问卷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素蓉;任丽莎;张继群;王波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麻醉机螺纹管误接致严重张力性气胸1例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35岁.拟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行左桥小脑肿瘤切除术.心肺肝肾功能正常,胸片无异常.既往健康.用F8-0气管导管,插管顺利无损伤,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常规固定导管及套囊充气.用丹麦Dameca810型多功能麻醉机控制呼吸,发现直立式折叠囊不能充胀而上移,且持续无充盈状,检查回路无漏气,加大氧流量,按压快速供氧开关,仍不能充盈,随后发现口唇发绀、颈胸广泛皮下气肿,SPO2下降至80%,心率下降至45次/分,立即取下三叉接头,有高压气流从气管导管喷出.重新更换麻醉机辅助呼吸,上述症状缓解,但皮下气肿无缓解,左肺呼吸音消失.考虑为气胸.停止手术.带管简易呼吸器护送下摄胸片:①双侧气胸,左肺组织压缩95%,右肺压缩20%.②腹膜后、双肩部、腋下及纵隔积气.行左胸闭式引流,抽出气体500ml,未见血性引流物.3天后复查胸片左肺复张良好.

    作者:刘斌;畅文丽;谢东武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医院科主任管理的实践体会

    科室是医院实施医疗技术活动的基本单元,一个科室工作好坏,可作为判定科主任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1].科室工作好坏,直接影响到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应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促进科室工作的全面发展,是摆在每个科主任面前的重要课题,10年来,笔者在科室主任的管理实践中,做了一些尝试,现将体会介绍如下,供同行探讨.

    作者:杨利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塞首次QT离散度与室速和室颤的关系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塞(AMI)发病24小时内未受药物干预的首次QT离散度(QTcd)与住院期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和心室颤动(Vf)的关系.方法对67例AMI患者发病24小时内首次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QTcd进行测定,VT、Vf则根据心电监护、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及体表12导联心电图确定,并将其分为AMI伴有VT、Vf组15例,与不伴VT、Vf组52例,测量两组的QTcd并进行比较;再分别取QTcd≥70、80、90ms作为预测VT、Vf的标准,测算其预测价值.结果(①AMI伴VT、Vf组(QTd96.57±9.85,QTcd98.67±10.21)与AMI不伴VT、Vf组(QTd67.52±1 5.31,QTcd67.56±1 5.62)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②QTcd≥70、80、90 ms对AMI患者发生VT、Vf的预测值比较,QTcd≥90ms的各项指标优于以70、80ms为标准.结论QTcd≥90ms预测AMI患者住院期间可能发生VT、Vf有一定价值.

    作者:成功;颜昌福;李金生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恶性淋巴瘤临床误诊分析

    恶性淋巴瘤(ML),特别是起源于淋巴结外者,早期诊断极易误诊.为了减少对该病的误诊率,使患者能极早得到合理治疗,现将我院近5年收治的ML90例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唐雪梅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瓣膜替换治疗二尖瓣狭窄用人工腱索保留瓣下结构的初步观察

    目的报告采用人工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初步结果.方法采用可膨胀的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e-PTEE)作为人工腱索,为30例需切除瓣膜和腱索的单纯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狭窄伴返流的瓣膜病患者施行了人工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人工腱索的长度以能产生适当的张力为宜.人工腱索多悬吊于前瓣环,但应以不影响人工瓣瓣叶活动为原则.结果所有的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时间6~22月(平均12.1±5.4月).所有的患者均有显著的症状缓解及明显的心功能进步.结论人工腱索替换保留瓣下结构的瓣膜置换治疗二尖瓣狭窄的初步结果是良好的.长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作者:萧锡俊;田子朴;黄旭中;石应康;唐红;刘淑华;赁何;宫友陵;曹舸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POEMS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减少误诊.方法分析近5年7例POEMS综合征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7例患者,男性6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2岁.分别有多发性神经病、脏器肿大、内分泌病、单克隆蛋白和皮肤病变.伴发病有多发性骨髓瘤、MGUS、非何杰金淋巴瘤.结论POEMS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需加强认识,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牛挺;焦一伟;廖晓梅;黄杰;刘霆;邓承祺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腘动脉损伤延误诊治致截肢5例报告

    我院1991~1998年收治5例因腘动脉损伤致肢体血循环障碍而截肢的病例.为了引起对腘动脉损伤严重性的认识,避免延误治疗时机,而丧失血管吻合的机会,终造成截肢.现将我院收治的5例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

    作者:吴瑞智;赵贵能;王伯通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经阴道超声的临床应用

    应用二维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女性盆腔器官,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新技术,应用已日渐广泛与普及.1物理基础与应用技术

    作者:王娟;李健;赵宗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联用机械通气和氯胺酮治疗13例重症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高反应性疾患,少数病人哮喘持续发作,生命垂危,我院联用机械通气和氯胺酮救治13例重症哮喘均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陆光斌;杨保华;纪光和;李学莲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诱导痰检查在支气管哮喘研究中的应用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由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形成的慢性气道炎症.对哮喘病因的探讨现已深入到细胞、细胞因子、炎性介质的研究.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粘膜活检等检查可获得满意的标本,但其操作过程较复杂,给患者带来的不适、痛苦及危险,极大地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使用.因此,自90年代后,国外开始采用诱导痰方法对哮喘患者进行研究,成为当前研究哮喘慢性气道炎症的非创伤性检测方法.

    作者:徐辉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强临床用药管理的几点建议

    目前,以主管院长为主任委员,药剂科主任为副主任委员,药剂科副主任及是临床各大科主任、专家为委员组成的药事管理委员会在全国各地二级以上医院已普遍建立,如何更好地适应医疗发展和治疗疾病的需要,药事管理委员会加强临床用药的指导和管理尤为重要.

    作者:唐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外科治疗93例报告

    缩窄性心包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外科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手段.我院从1962年7月至1999年12月对93例缩窄性心包炎病人施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66例,女27例,年龄5~45岁.农村病人71例(76.3%),病程30天~14年,>2年22例.

    作者:詹福生;廖斌;江绪明;戴天阳;董维翰;周飚;余风旭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硬膜外阻滞麻醉导管断裂1例

    患者,女,30岁,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导管残留3天就诊.患者3天前于外院硬膜外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手术顺利,术后拔除麻醉导管时,导管断裂,残留于硬脊外腔,自觉腰部轻微疼痛不适.行CT扫描提示:L1~ L2椎体所在硬脊膜外腔有一长达6cm麻醉导管.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经系统未引出病理反射征.局麻下行硬脊膜外导管取出来,咬掉 L1~L2椎体部分椎板,从椎间孔处进入硬膜外腔,探查并取出一长6cm麻醉导管,患者痊愈出院.

    作者:李朝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青年女性Barrett食管2例

    例1,女,18岁.以剑突下疼痛伴呃气1月入院.体检:心肺未见异常,剑下压痛,无反跳痛,查大便隐血阳性,胃镜下见食管中下段充血,近贲门约4cm长粘膜呈红色柔软类似胃粘膜样改变,齿状线上2cm有0.3cm×2.0cm之溃疡,表面平坦,附黑苔,全胃粘膜充血,胆汁返流(++),取溃疡周围组织行病理检查示腺上皮化生.诊断:Barrett食管病,返流性食道炎,胆汁返流性胃炎.给予洛赛克,阿莫西林等治疗,好转出院.2月后门诊随访,复查胃镜示食管轻度充血,溃疡消失.

    作者:杨鸣;黄波;郑景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法乐四联症32例根治术临床体会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开展法乐四联症根治术的体会.方法全组病例均施行根治术,涤纶片修补室间隔缺损,涤纶片内衬自体心包片作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扩大,6例作跨瓣补片.结果手术死亡1例,余经6月至9年随访,恢复良好.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妥善矫治心内畸形;加强术后早期的监护,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基层医院提高四联症根治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安宁;王继相;佘凯;王波;杨明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食管癌血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目的探讨食管癌血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了1994~1995年手术切除的50例食管癌病人石蜡标本中微血管密度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蛋白的表达.其中有食管旁淋巴结转移者18例,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5例.光镜下行MVD、VEGF、FIt、KDR蛋白表达细胞的计数.结果食管旁和胃左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组的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1t、KDR)蛋白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结论食管癌中MVD、VEGF、FIt、KDR蛋白表达与肿瘤转移行为密切相关,有可能作为判定肿瘤生物学行为、转移潜能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王明荣;王海东;杨康;杨军民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成都市急救医疗体系建设分析

    目前,急救医疗体系(emergeney medical sevcicesystem,EMSS)的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为使急救医疗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特结合成都市急救医疗体系建设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1 成都市急救医疗体系简况

    作者:王野;李远建;宋宇 刊期: 2001年第0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