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镇;马果丰;何兴华;刘学彬;任明扬;黄雄;何小山;扬志高;扬文伯
例1,男性,29岁.右下肢无力、麻木、痛觉减退,大小便困难1年.加重3个月半,双下肢无力,行走困难,麻木向胸腰段发展入院.在院外经MRI检查,考虑为脊髓外硬膜内肿瘤,转来我院.查体: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脊柱无叩压痛,双侧乳头以下痛觉减低,温觉减低,左下肢肌力Ⅲ级,右下肢肌力Ⅱ级,肌张力减低,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均减低,髌阵挛、踝阵挛均为(+).MRI示C7~T1平面,椎管内有一蚕茧大小,占位病变,脊髓明显受压变形.人院后在局麻下行半椎板开窗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在C7~T1平面,硬膜内有2.5cm×1.5cm×1.5cm大小,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质中、灰白色实质性肿块,有一小蒂与硬膜外侧的神经根相连接.术后第2天症状明显好转,双下肢肌力有明显恢复.术后7天病人已能下地自由行走.术后10天拆线出院.病理报告:神经鞘膜瘤.
作者:霍强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钾通道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各种可兴奋细胞中,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多种类型的钾通道.其中由神经元细胞浆内Ca2+浓度和动作电位决定其通道开放和关闭的一类钾通道称为钙激活钾通道(Kca能通道).在许多神经元中,动作电位的产生可导致Ca2+内流,从而激活Kca通道,产生钙激活钾电流(IKca).自1975年Meech等首次在神经细胞上证实了IKca的存在后,先后在多种细胞上发现了一大类电导值不等,电压依赖性不同的Kca通道.神经元表达多种Kca通道,在调节神经元兴奋性,放电频率和膜振荡中起重要作用[1].因此,对钙激活性钾通道结构和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入,必将促进对脑损伤发病机制的进一步阐明,从而为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开拓更有效的途径.
作者:唐兴江;范生尧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总结肾病综合征和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血清蛋白电泳改变规律,初步探讨其机理与临床意义.方法运用醋酸纤维膜电泳法对32例肾病综合征与30例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测.结果肾病综合征患儿白蛋白明显下降,a2球蛋白明显升高,γ球蛋白在部分病例中明显下降.急性肾小球肾炎患儿部分β球蛋白明显下降.结论血清蛋白电泳分析对判断肾脏疾病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陈红英;唐章华;饶小红;刘靳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儿,男,5岁.从车上坠落,左背部先着地后剧烈胸痛,呼吸困难.在当地医院于右胸置闭式引流管后病情无好转,伤后11小时转入我院.查体:唇色发绀、气管左移;头面部、胸腹部,上下肢及阴囊广泛皮下气肿,可扪及捻发音;闭式引流通畅,有大量气体持续不断地自水封瓶内逸出,右肺呼吸音消失,左侧背部及腋下有多处皮肤擦伤及瘀斑;X线胸片示右侧气胸,右侧肺组织完全萎陷,纵隔左移,胸壁及颈部软组织内大量积气.人院后立即在胸骨切迹缘切开行纵隔引流.患者呼吸困难稍改善,皮下气肿减轻.于伤后第8天在全麻下行开胸手术.术中见右肺萎陷于肺门下方,表面覆以绿色发霉物质.右主支气管于隆突下7mm处横断,近端回缩,两断端相距约15mm.结扎切断奇静脉,解剖出近侧断端.以纱球暂时堵塞近端支气管使气道压力恢复.行右主支气管对端吻合.在后缝合3针时拨出纱球.吻合结束后用胸膜片包埋吻合口.加压膨肺,右肺各叶完全膨胀.术后15天痊愈出院.
作者:刘文;何树松;朱宣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女,36岁.因黄蜂蜇伤致全身皮疹,四肢湿冷半小时于1999年9月15日住院.既往无心血管疾患.入院检查:T36.8C,P76次/分,R29次/分,BP10/5kPa,急性病容,呼吸促,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全身皮肤呈斑片状黄色皮丘,高出皮面,无出血点.心肺无特殊,左臀部皮肤明显肿胀,可见毒蜇.人院后立即肌注地塞米松10mg,肾上腺素1mg,并拔出毒刺,局部作十型切口,生理盐水冲洗后包扎.静脉滴注阿拉明、巴胺维持血压在16/10kPa.同时抗过敏,补充血容量、电解质、维生素等治疗.急查电解质、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
作者:蔡明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肾孟肾下盏夹角对ESWL后结石排空的影响.方法 1998年8月至2000年1月应用MZ-ESWL-V型碎石机治疗肾下盏结石54例,治疗前通过IVU片测量肾盂肾下盏夹角.碎石后第1、2周,1、2月复查KUB及B超,分析肾孟肾下盏夹角与结石排空的关系.结果随访2个月,总的结石排净率为57.4%,肾盂肾下盏夹角与结石排空关系密切,≥90°者,结石排净率为85.7%,<90°者,结石排净率为47.5%.结论肾盂肾下盏夹角在肾下盏结石ESWL后的结石排空中起重要作用.夹角≥90°者,结石易于排出.<90°者,结石排出明显受影响.
作者:徐光勇;乔天愚;张唯力;杨光永;胡自力;刘川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例1,男,27岁.服万灵杀虫剂约50g,10分钟后被家人灌入肥皂水,吐物无色无味.半小时后出现流涎、出汗、腹痛、心慌、气紧等症状而入院.查体:T35℃,P66次/分,R24次/分,血压为零.神清,皮肤湿冷,口内分泌物多,双瞳等大等圆,直径0.1cm.双肺呼吸音粗糙,心音低钝,剑突下2cm处有压痛,无肌束颤动血清胆碱酯酶40U.诊断:急性万灵杀虫剂中毒.立即洗胃,建立静脉通道、升压和静注阿托品等抢救治疗.4小时后,即阿托品用量为27mg时,患者已阿托品化,病情显著缓解.巩固治疗2天,复查胆碱酯酶70U,痊愈出院.
作者:姜道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传统的正压通气,习惯选用大潮气量(12~15m1.kg-1)慢呼吸频率的方法,然而日渐增多的证据表明:对于患有肺部疾患的危重病人,应用这种通气方法容易引起通气机所致肺损伤(VILI)、降低心输出量引起低血压,并造成撤机困难[1].我院老年干部科于1999年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5例患者,采用容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方法均被抢救成功,现总结分析,进一步探讨避免机械通的并发症,倡导较符合老年COPD的通气治疗.
作者:郭华;陈祝元;王平;盛荣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通过院前死亡病例分析,初步探讨院前急救周期,呼救半径与死亡关系.方法时成都市120急救指挥中心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在调度中院前现场急救死亡病人393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男269例(68.37%),女124例(31.63%),男女之比为2.169:1.其中,青、老年分别占42.74%和33.07%.死亡原因以创伤、不明原因、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脑血管疾病为前5位.死亡时间依次为20~24点、8~12点、16~20点.结论缩短院前急救周期,提高医护及调度人员的急救、调度水平,合理分布院前急救站,缩短急救半径,配备先进急救装备及卫星定位系统等有待解决.
作者:李东曲;李远建;王野;亢文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 病例报告患者,男,34岁.因垂体瘤术后3月,残余瘤切除术后46天再次入院拟作放疗.查体:神清,视野正常,肢端肥大征明显.尿糖(一),尿比重:1.015.空腹血糖4.8mmol/L.血常规正常.血电解质均正常.入院后第16天无明显诱因感烦渴、多饮、多尿.当晚睡眠中出现四肢抽搐,双眼凝视,呼之不应.考虑术后继发性癫痫大发作,给予安定10mg静脉注射,20mg静脉滴注,患者逐渐深昏迷.BP14/10.5kPa,血常规:WBC 10.1×109/L,N O.69,L 0.31,血糖62.6mmol/L,血Na118mmol/L.血K2.84mmol/L,有效渗透压304mosm/L,尿糖卅,尿酮卅.血气分析:代谢性酸中毒失代偿.诊断:垂体瘤继发性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昏迷.立即给予补液、胰岛素、纠酸及对症治疗,同时复查血糖39mmol/L,血Na148mmol/L,血K3.6mmol/1,有效渗透压342mosm/L.次日血Na156mmol/L,渗透压346mosm/L,尿量7000ml/24小时,尿比重<1.000.
作者:陈平;李朋秋;吕月婵;张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者,男性,23岁.因自服异烟肼100片,3+小时出现昏迷,抽搐入院.院外予洗胃及大剂量维生素B6抢救无效.查体:T36℃,P120次/分,R30次/分,BP12/8kPa.呈深昏迷状.压眶反射(一),四肢抽搐,烦躁不安,球结膜充血水肿,双瞳孔等大等圆约O.3cm.双肺呼吸音粗糙,双肺底可闻中细湿罗音.HR120次/分,余(一).腹平坦,肌紧张,腹水征(一),膀胱区叩浊,肝脾扪诊不清.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病理征未引出.既往史无特殊.入院后辅查:生化示:TP 84.4g/L,AIB 46.7g/L,GIB 38g/L,A/G1.24,TBIL,36.9μmol/L,DB IL 5.5μmol/L,ALT 736.7U/L,AST 742.7 U/L,GGT 8.5U/L,BUN8mmo1/L,Crea132.8μmol/L,UA 149.1mmol/L;血常规:WBC18.4×109/L,N0.80,LO.20,Hb160g/L.电解质正常,乙肝两对半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
作者:温向琼;耿灵 刊期: 2001年第03期
1995年8月至1999年2月,我院共收治5例误诊为机械性肠梗阻的空回肠多发性憩室.其中3例在外院误诊,我院误诊2例.现将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临床1.1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43~78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持续腹痛3例,伴有腹胀、恶心及呕吐者2例.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7.9~12.1×109/L,N 0.72~O.83,L O.17~O.19.x线立位前后位片示:全腹部肠管充气、扩张,可见数个大小不一、高低不等的阶梯状液平面者3例;表现为左中上腹肠管充气扩张的肠襻下方伴有多个大小不一的液平面者1例;中下腹部上述表现者1例.本组病例结肠内均有少量气体,但无液平.均在本院经保守治疗症状消失后,仍呈上述X线表现,进行全消化道钡餐检查诊断为空回肠多发性憩室.
作者:乔先达;刘同顺;付新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发生腹膜炎的主要原因.方法从腹膜透析患者的换液操作、操作环境、器械消毒、窦道口消毒、外接管更换及专人操作等方面判断其是否正规,并对正规和非正规操作情况下的腹腔感染率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O型管组和直管组的外源性感染明显多于内源性,两组正规与非正规操作的腹腔感染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先进的管道系统并不能取代严格正规的操作程序,无论用何种外接管系统,非正规操作都是腹膜炎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凡;崔建强;张人杰;王涛;郭东阳;陈昭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胃肠道癌误诊为结石性胆囊炎而施行胆囊切除术,究其原因有一定的特殊性.现将我院1995~1998年间收治4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均男性,年龄54~72岁.除1例以肠梗阻表现入院外,均腹痛、腹胀、恶心就诊.B超发现胆囊结石而行胆囊切除术,2例术前胃镜无异常发现.术后20天到3月内临床症状不缓解而就诊,经胃镜、维十二指肠镜结合消化道x线造影,取病检证实胃癌2例,十二指肠降段癌1例,结肠癌1例
作者:舒立;张琳;黄承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近20年来我国泌尿外科事业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泌尿外科专业人员(主治医师以上)对现代泌尿外科的基本理论有较全面充分的认识;引进了以各种内腔镜及体外冲击波碎石机等为代表的先进诊疗设备;开展了一系列新的诊疗技术,如尿动力学检测、腔内泌尿技术及肾脏移植等;部分医院泌尿外科的某些诊疗技术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培养了一批中青年业务技术骨干,他们中大多数经过国内外系统学习培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我国泌尿外科事业今后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员多集中在一些大城市的大型或医疗中心.
作者:杨宇如 刊期: 2001年第03期
患儿,男,11/2岁.因面色苍白3月,间断皮肤瘀点、瘀斑,鼻衄1月人院.父母体健,非近亲结婚.查体:营养发育差,智力正常,不能独立行走,重度贫血貌.体重8.9kg,头围45cm,胸围45cm,身高69cm.方颅,前囟已闭,眼距宽,乳牙10颗,牙列不齐.全身皮肤未见瘀点、瘀斑.心前区闻及2~3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膨隆.肝肋下3cm,剑下3cm,质中.脾肋下5cm,质中.血常规: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多为圆形,嗜多色性红细胞易见,RBC 1.94×1012/L,WBC 44.8×109/L,Hb45g/L,PLT 18×109/L,网织红细胞O.12,中性晚幼粒细胞O.02,中性中幼粒细胞O.03,中幼红细胞O.18,晚幼红细胞O.26,血红蛋白电泳、G-6-PD酶活性、血清铁全套检查均正常.院外多次骨穿未成功,入院后行2次骨穿,第1次为干抽,2次均感进针困难.骨质硬,骨髓表现粒系增生减低,红系及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各系细胞形态正常,粒红比例0.5:1,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少见.
作者:张熔;李运璧;黄勇;李戈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50~60岁达50%,~70岁达70%,~80岁达80%,>81岁可达90%以上[1].近年来认为,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组织内双氢睾酮(DHT)随年龄的增大降解缓慢及生成增加,使组织内DHT含量增加有关.外科手术治疗尽管是目前有效而重要的手段,但因其风险性、手术费用、术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死亡率仍不尽人意.近年来药物治疗BPH受到重视,现就BPH常见治疗药物予以分类介绍.
作者:董凯;许树耘 刊期: 2001年第03期
超声内镜(EUS)因集普通内镜和超声检查于一体,自问世以来倍受推崇.文献大多认为,EUS诊断肠粘膜下隆起性病变(submucosal elevated lesion)具有很高的准确率.但对其存在的误诊很少见报道.笔者所见2例经EUS误诊为胃十二指肠粘膜下隆起性变,并就其可能的误诊原因作一分析.
作者:余剑平;张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颅脑占位病变手术中重要的一环是定位,CT及MRI是颅脑占位病变定位的重要方法[1],但对于皮层下病灶且表面无病变时,需要术中超声再定位,当病灶位于重要的大脑皮质功能区时,术中超声定位尤为重要,现将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8月,8例9次术中超声定位报告如下.
作者:程印蓉;戴宗耀;甘兰;崔西振;王延辉;张晓玲;高佳;刘安琪;贾映海;刘建敏;刘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2000年1~5月,我院出现2例保留导尿致尿道损伤的患者,实属少见,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3岁.于2000年1月19日因车祸致头部伤,经CT检查,诊断为左颞叶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入院后做好术前准备.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保留导尿,插入尿管至20cm左右见尿液后再插入2cm,此时注入气囊内1Oml生理盐水,放出尿液500ml后,继行左颞部颅脑内血肿清除术,手术顺利(约1个半小时).术后回监护室,尿袋内无尿,患者烦躁,触摸膀胱充盈,医嘱将尿管拔出后重置,在重置过程中,始终达不到所需长度(估计是第3个狭窄不能通过).后经泌尿科医师会诊,用金属尿管也不能插入.后在床旁作尿道会师术,小便颜色开始为淡红色,以后逐渐变为澄清、淡黄色.
作者:陈英;李容定 刊期: 200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