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基于健康管理的个性化医疗模式

韩伟;张恩科

关键词:健康管理, 个性化, 模式
摘要:基于信息系统的个性化医疗模式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传统医疗模式的局限性,探索面向慢性病防控的健康管理新模式,包括个人健康信息的收集、健康风险评估、个人健康计划的指导等.研究个性化健康服务模式,需要构建新型保健模式组织机构,重构工作流程与运行机构.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立体MDT救治模式在九寨沟地震中的应用实践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在灾害救援医疗中的效果.方法 总结参加九寨沟地震救治的工作经验,探讨多学科协作在提高医院灾害救援能力方面的有效性.结果 通过立体多学科团队协作,顺利完成了47名地震伤员的转运、心理评估,24台次手术,13名患者的心理疏导,17名患者的康复工作,伤员入院至入病室时间缩短约70分钟,伤员心理评估覆盖率达100%.结论 立体多学科协作模式有效地弥补了单一专科救治在救治能力、救治时机、综合救治效果等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救治效率.

    作者:鲜于剑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加强上海市级医院日间手术规范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介绍了上海市医院开展日间手术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病种.要加强市级医院日间手术规范化管理,须制订日间手术管理指南,逐步示范推广;研制地方标准,规范开展日间手术的基本要求及服务流程;组建专委会学术平台,促进学术交流;聚焦重点病种,加强适宜病种规范管理及动态监测.同时指出,发展日间手术须符合医改要求及医院内涵发展方向,并通过规范服务流程、规范适宜病种范围、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持续加强学术交流及实现日间手术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作者:杨丽;赵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国外行业作风管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行业作风作为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一,是实现深化医改要求及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通过检索相关领域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简要总结介绍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行业作风管理模式的优劣,并从卫生管理角度出发,就行风建设的体系、机制和模式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医院的行风管理有所启示.

    作者:董乾;陈虎;房耘耘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如何提高医院救助绿色通道运行质量

    回顾性分析某三甲综合医院救助绿色通道运行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绿色通道救助工作负荷较大,救助管理缺乏信息化支持,救助费用核销流程繁琐等.提出应加强绿色通道规范化建设,做到医疗救治费用账目清晰,推动救助绿色通道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等应对措施.

    作者:唐其江;刘俊宁;赵太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对医师职业倦怠研究成果进行系统评价,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检索相关数据库文献,筛选目标文献26篇,样本总量为12494人,按照性别、婚姻、职称和科室4个特征分组进行Meta分析,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婚姻、职称的医师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性化这两个维度上有显著差异(P<0.05),在低成就感这一维度上,性别、婚姻、职称和科室4个特征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师职业倦怠群体内差异不受研究年代变化、地域的影响,但研究工具造成的差异值得关注.

    作者:叶俊英;王欢;吴昊;张华;马翔宇;张文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日间化疗中心的护理安全管理实践

    目的 采取措施避免发生各种风险和不安全事件,保证日间化疗患者的安全.方法 建立护士准入考核制度、应急事件处理流程,进行患者分时段预约、医嘱的闭环管理、实施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目视管理项目的实践.结果 患者对化疗中心的总体满意度为97.28%.结论 日间化疗是诊疗模式的优化,是一种方便、快捷 、安全的诊疗模式.流程优化和信息化的助力能促进日间化疗中心的高效、安全运行.但对患者的评价和健康教育仍需进一步改进.

    作者:薛嵋;郭小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法国医养结合服务实践与思考

    法国是全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之一,法国医养结合发展实践包括以居家为主的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体系和全覆盖而有差别的医疗保险体系,以分级评估为支撑,构建长期照护体系,私营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发展迅速,注重老年专科研究和护理人才专业培训.通过学习和借鉴法国的先进经验,建议我国医养结合服务应多种模式并举,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医养结合需求,整合医疗保险体系,创新供给方式,促进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强老年专科研究和专业人才培养,助力医养结合服务发展.

    作者:张涛;罗昊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大数据驱动下日间手术管理与决策的思考

    当前,日间手术管理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对医院管理也提出了挑战,必须寻求新兴的技术以及创新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日间手术管理水平.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是信息技术应用于管理决策的新发展,为医疗业务模式创新带来新的机遇.借助大数据的理论和方法,重构日间手术管理决策流程,对日间手术的参与者行为进行研究,对床位管理进行科学规划分析,有助于提高日间手术管理水平.

    作者:王兴鹏;唐国春;钟力炜;羊英;李群;黄陈;俞华;李静;沈坚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门诊电子病历的实践和思考

    对上海某医学院11家附属医院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实施情况进行概述.以A院为例,总结了门诊电子病历的推行情况.包括评估并完善建立门诊电子病历的条件,设计符合门诊诊疗思维的电子病历系统,分4个阶段应用推广门诊电子病历等.将临床医生阻力化为助力,在非行政命令强制使用情况下,推行了门诊电子病历,提高了病历质量.

    作者:陈旻洁;沈骏;朱华;张斌渊;孙晓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精益六西格玛在优化手术标本处理流程中的应用

    目的 优化手术标本处理流程.方法 运用精益六西格玛,采用DMAIC改进模式,对影响手术标本处理流程的原因进行价值流图、鱼骨图、因果矩阵分析,找出10个关键因素,从流程再造、信息化管理、处理标准、规范化培训、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改进.结果 标本从离体到固定时间均值由213min缩短为3.1min,手术标本处理合格率由90.7%提高到96.0%.结论 精益六西格玛的应用显著增强了医院质量管理的科学性,有效地优化了手术标本处理流程,促进了医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作者:周萍;姚瑶;谭峰;冯常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构建基于健康管理的个性化医疗模式

    基于信息系统的个性化医疗模式是健康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传统医疗模式的局限性,探索面向慢性病防控的健康管理新模式,包括个人健康信息的收集、健康风险评估、个人健康计划的指导等.研究个性化健康服务模式,需要构建新型保健模式组织机构,重构工作流程与运行机构.

    作者:韩伟;张恩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案例分析及建议

    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损害事件不可避免.对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损害案例进行分析,从药物临床试验立项与执行和损害事件后的发生与处理两方面,针对药物临床试验赔偿管理提出若干建议.

    作者:王一;张庆瑜;郭丽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三级医院科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目的 构建基于岗位管理的三级医院临床科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采用德尔菲法,对32名专家进行两轮有效函询,获得专家一致性意见,确立临床科室综合评价指标.结果 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12%、100%,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8个一级指标,64个二级指标.结论 基于岗位管理的临床科室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具有科学性,可为提升护理工作,实现目标化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刘莉燕;李廷贵;彭瑞琴;左爱芳;石贞仙;何新梅;康凯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快速康复的日间手术护理质量探索

    目的 探索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日间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水平.方法 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全程风险管理、规范标准制定、过程质量监控、核心能力培养、多元健康宣教、术后延续照护等措施,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结果 入院前评估完成率、入院前爽约率、患者满意度、7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率、不良事件或纠纷比例等核心指标均得以改善.结论 推行基于快速康复理念的日间手术护理质量管理模式,可以保障诊疗安全、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患者体验等.

    作者:常健;沈慧丽;盛怡;王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日间手术首台开台时间调查与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日间手术首台开台时间并提出管理对策,为提高日间手术室运行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日间手术室2016年12月154台首台日间手术开台情况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接患者时间、患者入室时间、麻醉方式、麻醉开始时间、主刀医生及助手到达时间、麻醉完成时间、手术开始时间等.结果 日间手术首台手术的平均开台时间为9:06分,有56例未按要求在9:00准时划皮,主要原因医嘱未开占53.6%,患者未入院占19.6%,停刀换患者占8.9%.结论 日间手术室开台时间还需持续改进,以提高日间手术室运行效率.

    作者:李琦;徐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区域协同慢性病连续照护模式构想

    医疗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是以患者为中心,提供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优化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基于质量效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以护理管理的视角,从信息协同、功能协同、技术协同、管理协同等4个方面设计系统的策略集,提出区域协同慢性病连续照护模式构想,为政策制定、分级诊疗提供参考.

    作者:樊朝凤;钟淑馨;朱伟;段丽娟;蒋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日间手术护理质量

    目的 构建并应用日间手术精准化全程健康教育模式,改善健康教育效果,提高日间手术护理质量.方法 选取2017年1月-3月在日间医疗部行妇科手术患者共125例,1月入院者为观察组,3月入院者为试验组,观察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精准化全程健康教育.结果 两组焦虑程度无差异(P>0.05),试验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出院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精准化全程健康教育可提高日间手术患者护理质量.

    作者:陶然;傅晟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医院开展患者就医体验管理的思考与展望

    医院开展患者就医体验管理,有利于提升患者满意度,为此建议采取优化就医流程,改善医患沟通方式,加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管理,优化电子信息平台等措施.针对公立医院面临的困惑和难题,提出提高医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重视网络评价,重视医疗人文关怀,提升医院文化水平等建议,以期改善服务质量,增强患者舒适度体验.

    作者:王菲;李春鹏;赵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双高会诊及高危手术强化沟通程序的应用探讨

    通过实施高龄、高危会诊及高危手术强化沟通程序,申请会诊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10年的228例提升至2016年的1978例,申请高危手术强化沟通程序的病例由2014年的3例上升至2016年的225例,无一例医疗纠纷,患者满意度由2010年的85.3%上升至2016年的98.5%.双高会诊及高危手术强化沟通程序能够保证医疗安全,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吴占勇;吴春富;杨士杰;张亚丽;马振兴;韩月起;孟国印;张宏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成都市P区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状况调查

    为了解成都市P区分级诊疗制度的实施状况及影响因素,文章运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该区域居民进行调查.发现居民的学历、职业、月收入、分级诊疗的宣传程度等与分级诊疗制度的认知度有较大关系.并据此从政府、医院、居民等3个层面提出推进该区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分级诊疗模式的对策建议.

    作者:赵成文;尹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院协会,陕西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