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良
危重病儿暂时性高血糖是病儿机体在各种危重应激状态下,由于内分泌代谢异常而发生的一种血糖暂时性升高的现象,其机理未完全明了.本文对16例危,重病儿暂时性高血糖现象及抢救治疗用葡萄糖浓度作一初步探讨.
作者:叶晓秀;李红梅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男,86岁.因患右侧中心性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给予支持、对症治疗,根据病情及家属意见暂不手术、放疗、化疗.入院后月余,患者进行性消瘦,体重下降10余公斤,并出现右臀部及周身骨关节疼痛.入院后2月余因患者疼痛加重,其家属自行将美菲康60mg药片压碎给患者口服,患者服药后嗜睡,呼吸频率15次份,呼之能睁眼、点头.
作者:李沛;曾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现已公认,高脂血症是冠心病(CHD)的危险因素之一,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GL-C),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有助于阻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降低CHD的发生率和病死率[1].多数高脂血症患者在改善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用药物才能获得较好疗效.我院1998年6月至1998年12月用血脂康治疗28例高脂血症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光明;曾友志;张小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们在川西高原牧区收治成人坏血病6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全部为男性,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50岁,职业均为牧民.其中58例反复发病,病史2~13年,平均5年.
作者:李卫公;王海赋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硬膜外及腰麻联合麻醉(CSEA)既发挥了腰麻作用迅速、肌松弛完全的特点,又可通过硬膜外给药延长麻醉时间,是一种良好安全的新麻醉方法.
作者:李晓彬;陈敦敏;蒋夏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患者,男,56岁.因胃窦癌而行胃窦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术.术中采用上海产消化道吻合器及缝闭器行胃空肠吻合及残胃口关闭,并采用间断缝合加固浆肌层.术后第4天拔除胃管未能成功.术后第7日行胃镜检查,发现胃管与胃壁(吻合口附近)被一黑色丝线相连,证实胃管被误缝.经胃镜活检钳捆绑一0.15cm×0.1cm剃须刀片伸入胃内拟切断缝线,未能成功,后采用胃管负重持续牵引(牵引重量0.5kg).患者初始感咽部疼痛,后逐渐适应,牵引48小时后胃管自行脱落.患者亦无特殊不适,无腹痛、呕血、黑便及胃肠穿孔体征,进食后亦无异常.再次行胃镜检查,未发现原误缝处有溃疡及出血,3日后痊愈出院.
作者:王德良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23岁.因昏迷5小时急诊入院.患者于入睡时门窗紧闭,室内有蜂窝煤灶,次晨其母发现患者昏迷不醒,立即送来我院.查体:T36.4℃,P136次/分,R16次份,BP14/10kPa.被动体位,深昏迷,面及口唇红润,全身皮肤未见出血点.心肺正常,腹部(-).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均为0.30cm,对光反射及压眶反射消失.四肢肌张力不高,双下肢未引出病理征.
作者:赵生富;万仁琼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骨外整体护理的重要内容.对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达到佳康复有着重要作用.1998~1999年,我院骨科对骨外科患者开展了健康教育,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怡红;吴新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近4年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38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大伟 刊期: 2000年第02期
1资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我科1997年3月至1998年5月收治23例(男13例,女10例),烧伤总面积≥40%的开水烫伤患者,年龄18~43岁,TBSA 40%~75%,平均52.8±13.4%,均在伤后2小时内入院,无吸入性损伤,平素体健.随机分为1,6-二磷酸果糖(FDP)组(n=12)和对照组(n=11)进行对比分析.两组平均年龄、面积、深度以及体表面积均无显著差别(P>0.05).FDP组给予解放军医学研究所研制的FDP1og(100ml),伤后4小时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3天.其余各项治疗方案与对照组相同,均按我科常规治疗进行.
作者:汪涛;何为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妊娠母亲和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与肝酶的相互关系及意义.方法同时测定118组配对妊娠母亲、脐血、新生儿和42例对照组成人的血清总胆红素(Bil-T)、结合胆红素(Bil-D)和肝酶(ALT、AST、GGT、LD-L),并将母亲和新生儿的血清Bil-T、Bil-D与肝酶结果作相关分析.结果①血清Bil-T、Bil-D含量高低依次为新生儿>脐血>妊娠母亲、对照组(P<0.05);妊娠母亲与对照组的血清Bil-T、Bil-D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②血清ALT、AST、LD-L含量高低为母亲>对照组(P<0.05);GGT含量高低为新生儿、脐血>母亲、对照组(P<0.05),新生儿与脐血之间、母亲与对照组之间GGT含量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血清AST、LD-L含量高低为新生儿>母亲、对照组(P<0.05),新生儿与对照组的血清ALT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③母亲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肝酶含量相关(P<0.01),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含量与肝酶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妊娠母亲与对照组成人的血清胆红素含量无统计学差异,新生儿出生后血清胆红素水平逐渐增高.母亲的血清Bil-T、Bil-D含量与肝酶的变化一致,新生儿的血清Bil-T、Bil-D的变化不受肝酶含量的影响.
作者:刘华;陈昌辉;毛晓兰;叶长宁;李良忠;饶绍琴;石伟;张惠英;邓君;兰大丽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本文报道我院对4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复用空心纤维透析器5次其清除率变化,并观察其相关副反应.
作者:肖友文;刘茂林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小儿外科1987年1月至1996年1月共收治21例尿道外伤后狭窄患儿,现将诊治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杰雄;王明和;胡廷泽;陈绍基;黄鲁刚;蒋小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们从1997年1月至1998年3月试用维生素A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并进行了随访,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德江;刘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与季节的关系,寻找不同季节的主要致病因素.方法按春夏秋冬四季进行统计,找出各季节主要的致病因素.结果总体上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冬春季多于夏秋季,其比为3:2.早产为主要致病因素,在一年四季中均占有较高比例(65.23%),感染和窒息是夏秋季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夏秋季硬肿症患儿合并感染或窒息的比例明显高于冬春季(P<0.05).结论寒冷损伤是新生儿硬肿症主要的致病外因,早产及感染和窒息是新生儿硬肿症的重要致病内因.保暖和防止早产,预防感染和窒息对预防硬肿症的发生极为重要.
作者:李清平;朱红枫;周正秀 刊期: 2000年第02期
笔者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对10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分别采用中药散剂加中药汤剂或中成药和爱宝疗浓缩液加葡萄糖酸锌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吕桂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例1,男性,12岁.车祸伤后阵发性头痛呕吐伴左侧肢体乏力2天.查体:右额部5cm×6cm皮下血肿,双眼底视神经乳头中度水肿左侧肢体肌力Ⅳ°.MR表现:T1WI示右侧基底节区长径约为1.2cm的卵圆形高信号影,T1WI为稍低信号影.
作者:孙世明 刊期: 2000年第02期
围产期缺氧和(或)缺血是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重要致病因素,而由缺氧所致的脑组织病理生理改变,除再灌注损伤的脑代谢机制外,还包括脑血流调节完整性破坏、脑内水分分布的改变及颅高压的发生.因此,探讨新生儿HIE时脑血流、颅内压改变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发病机理及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作者:郭茜;姚裕家;李炜如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1994~1998年诊断嗜铬细胞瘤43例,其中6例应诊断为Von Hippel-Lindau(VHLD)又称为多发性神经血管母细胞瘤病,仅1例得以确诊,现结合文献加以讨论.
作者:陈德才;贾学元;贾卫国;魏松全 刊期: 2000年第02期
我院1996年3月至1999年6月应用双猪尾形输尿管保留导管(双J管)作内引流术38例,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四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