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旭铭;王国民
本文收集了29例脑干出血病例,着重探讨其临床特点,客观描述其临床表现及预后,旨在为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因素进行探讨.
作者:钟晓闵;宋春江;杨正广;刘鸣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外科于1987~1997年对24例绞窄性股疝病人采取了经腹直肌外缘切口手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2例,女22例.年龄53~82岁,平均71.5岁.嵌顿病程均在2~4天.疝内容物22例为回肠,2例为大网膜,均已发生坏死.
作者:杨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产妇,22岁.因G1P0孕39+6周,胎儿上半身挽出,胎臀不下2小时于1999年4月7日下午12点30分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5小时出现阵腹痛,8小时后到当地乡医院住院待产,产程中自然破膜,羊水约2000ml,2小时前胎儿上半身娩出,牵引胎臀不下.
作者:李万珍;陈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早产对围产儿影响以及早产组围产儿死亡与体重的关系及死亡时间进行分析,以便为早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作者:罗红裔;曾明华;王劲;梅小平;冉隆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甲状腺囊肿为普外科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多采用手术切除治疗,笔者于1995~1997年7月用无水乙醇冲洗,5%鱼肝油酸钠溶液介入治疗甲状腺囊肿病人2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振声;韩永志;李巧灵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现将我院住院手术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异位症216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发病与以往手术的关系,以提高诊断率及有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
作者:陈红 刊期: 2000年第06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统计我院1992年10月至1999年10月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113例病例中,首诊误诊81例(55.6%),男46例,女37例,年龄15~82岁,平均年龄56.1岁,误诊时间10天至13月.
作者:张游;雷龙春;丁少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导致气流阻塞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气流阻塞呈进行性发展,可伴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有部分可逆性.支气管哮喘的气流阻塞具有可逆性,目前认为是一种复杂的细胞因子与炎症介质参与的非特异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不属于COPD.但某些哮喘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亦可发展为不可逆性气流阻塞,或当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重叠存在时,亦可列为COPD.
作者:陈文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腭扁桃体恶性淋巴瘤在耳鼻咽候科临床并非少见,该肿瘤的临床特征不典型,专科医生对此病又缺乏认识,易出现漏诊,误诊现象.现就本科近5年来收治的6例腭扁桃体恶性淋巴瘤作一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蒲念;张晶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院自1991年12月开展近红外线扫描,至今已对4033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了检查,其中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乳腺癌者236例,报告如下.
作者:陶苹;樊安银;勾厚义;张爱玲;李卉 刊期: 2000年第06期
例1,男性,23岁.车祸致左股骨中上段及髁间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伤后14天行骨折内固定术.中上段骨折使用AO角钢板,下端使用AO髁钢板内固定.术后伤口一期愈合.以后伤肢持续性疼痛,术后6个月X线片示骨干增粗、变形,骨密度增高,有死骨形成.继之伤肢疼痛加剧,手术切口肿胀.破溃后有淡黄色液体流出.涂片元脓球,无发热、寒颤症状.窦道经久不愈.术后20个月X线片示股骨全段失去正常形态,呈广泛骨坏死征象.伤肢功能有明显障碍.
作者:赵贵能;吴瑞智;田金华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红霉素由于其恶心、呕吐、上腹不适、纳差等胃肠道副反应,使其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笔者对25例患儿给以静滴红霉素同时加服思密达,以减少和减轻应用红霉素后的胃肠道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志;文天全;刘丽;冯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笔者近几年来用立止血术前局部注射预防扁桃体摘除术中及术后出血,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42例及未使用立止血的41例对照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颜家渝 刊期: 2000年第06期
Misiaszek等人设计的自动血沉仪ESR自动化检测手段,随后产生的DIESSE VES-MATIC血沉自动检测系统[1](简称VES-MATIC系统),具有精度好,软件支持强,智能程度高的特点.近年来出现了多种血沉自动分析仪,都是在VESMATIC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各有其特点.现就血沉自动检测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述.
作者:黄玉霞;彭黎明;左永太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患者,33岁,孕4产2+2,因人流术伴下腹剧痛3小时于1999年10月3日入院.患者3月前足月分娩1次,产后恶露持续30天,干净10+天后阴道曾有少许流血(自认为月经来潮),产后一直哺乳至今.产后90天在个体诊所查尿HCG(+),行人工流产,术时子宫大小不清,探针探得宫深达12cm,钳挟和吸刮出脂肪样组织,未见妊娠物,病员腹痛剧烈,停止手术后3小时未缓解,即转入我院.
作者:江庆霖;何丽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我们自1992年以来对经B超、CT、MRI证实为颅内出血的62例围产儿检测了血清钙、镁,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文62例,男34例,女28例;胎龄<37周16例,~42周38例,>42周8例;体重<2500g18例,~4000g44例;分娩方式:正常产8例,剖宫产5例,臀位及臀位牵引9例,胎头吸引32例,产钳8例;62例中有窒息史57例,其中轻度窒息28例,重度窒息24例,宫内窘迫5例;入院时间<24小时18例,~72小时36例,~7天8例.
作者:张善云;徐晓玲;钟永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笔者1992年以来在临床工作中,成功抢救氰化物中毒1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7例均为吸入性中毒,男16例,女1例.年龄23~41岁.发病时间数秒到几十分钟之间.
作者:王宁远 刊期: 2000年第06期
消化性溃疡(PU)中,幽门螺杆菌(HP)是破坏胃粘膜屏障的主要原因,本文就75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洛赛克为基础的三联法和洛赛克单用对HP阳性PU的治愈率和根除HP的病例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魏崃;李萌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评价左氧氟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采用左氧氟沙星0.2g口服,每日2次;对照组27例,采用头孢克罗0.25g口服,每日3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结果左氧氟沙星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6%,细菌清除率为85.7%;头孢克罗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2%,细菌清除率为86.7%.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90).两组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3株,对左氧氟沙星敏感者占83.7%,对头孢克罗敏感者占88.4%.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均较轻微.结论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下呼吸道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价值.
作者:程德云;唐晓燕;陈文彬 刊期: 2000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及心钠素(ANP)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收集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45例(肺心病组)及健康者35例(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清NO、ET-1及ANP含量;肺心病组其中28例同时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观察血清NO、ET-1及ANP含量和PaO2的相关性.结果肺心病组血清NO、ET-1及ANP含量分别为52士27.6umol/L,67±27.4ng/L,272±94n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肺心病组ET-1及ANP含量和PaO2呈负相关,NO含量和PaO2无相关性.结论NO、ET-1及ANP参与了慢性肺心病的形成,而血清ET-1及ANP含量检测有助于评估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低氧程度,血清NO水平升高可能和气道炎症有关.
作者:颜浩;周黎强;黎怀碧;张蕾 刊期: 2000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