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川波;张光芬;张秀红
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开发出一种针刀剥离术,1996年12月至1999年6月对32例双侧腋臭患者施行了该手术,报告如下.
作者:向忠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心脏病是常见妊娠合并症,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对1986年1月至1997年12月院外转入58例与在本院建卡的139例妊娠合并心脏病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刘德顺;王荃;袁爱敏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笔者对我院1992年1月至1998年10月收治的46例周期性麻痹进行临床分析,本组周期性麻痹以继发性为主.其中以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多见.
作者:侯英华;龙继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患者,男,21岁.右颈淋巴结肿大3个月伴右手掌肿大疼痛2周.病人一般情况尚可,右颈部胸锁乳头肌后缘触击一鸽蛋白大小淋巴结,有轻压痛.右手掌肿胀,有明显压痛.
作者:喻梦希 刊期: 2000年第09期
近年来老年肺结核(TB)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但老年肺TB病的误诊和漏诊率竟在30%以上.为了提高对老年肺TB的X线表现特点的认识,本文收集了120例老年肺TB胸部平片,根据临床特点分为老年新染肺TB和老年再发性肺TB,分析不同类型TB的X线表现特征,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诊治率.
作者:刘田礼;牛莉;周乐文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们应用氨茶碱治疗77例小儿喘息性疾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儿科1995~1998年在诊治小儿喘息性疾病中,对诊断明确,资料齐备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用药组77例,男性42例,女性35例;对照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
作者:苗建平 刊期: 2000年第09期
随着CT、MRI的临床应用,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断率明显提高.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对15例全身多发伤病人中合并有外伤性脑梗塞病例,结合文献报道如下.
作者:王万成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本文着重对除肉眼血便外,以非肉眼血便性结肠疾病的临床症状(以下简称非血便性症状)为主,而行纤维结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和研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谭亚黔;常正;乔天愚;张兴明;吴传新;陈以宽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科自1990年3月至1999年1月共收治92例老年四肢骨折,均进行了早期内固定(伤后3~48小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振臣;李自新;密士军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例,女性5例,男性1例,年龄25~65岁,平均45岁.发病时间至入院20天至3月.5例病前有明显上呼吸道感染史.6例均以颈前疼痛性肿块就诊.3例血沉增高.2例甲状腺功能正常.99mTC甲状腺扫描显示均为孤立性冷结节.手术情况:单侧甲状腺次全切除5例,两侧甲状腺次全切除1例.术后病理报告均为亚急性甲状腺炎.
作者:彭晓英;席玉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院是川西农村一所中心卫生院,1992年9月至1998年12月,共施行腹部手术657例.现将手术诊治结果和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德康;杨树维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动静脉内瘘(IAVF)是患者长期血透的必备条件,其好坏直接影响到透析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如何制作和保护内瘘,成为血液净化工作者及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者:张凡;张人杰;崔建强;王涛;郭东阳;余月明 刊期: 2000年第09期
对于有出血危险的病人,过去采用无肝素透析方法,难免发生体外循环部分凝血影响透析效果.低分子肝素(LMWH)能选择性强效抑制Xa因子,抗凝作用强,对TT、APTT影响小[1],本文观察了从1997年起我院收治的伴有出血倾向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血液透析中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作者:张川波;张光芬;张秀红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提高中耳乳突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和/或病理证实的12例男性患者的临床影像学资料.11例常规摄乳突许梅氏位X线平片,2例加摄颅底位片,6例行头颅CT扫描.结果根据X线表现不同可分两型:1.以骨质破坏为主型,共6例,乳突区密度减低,有大小不一、边界不清的骨质破坏区,周围无硬化;2.以骨质硬化为主型,共5例,为中耳乳突区密度增加,乳突、鼓室、鼓窦区均致密,边界欠清,乳突区未见泡房.结论骨质破坏和骨质硬化是中耳乳突恶性肿瘤的主要X线表现,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对诊断中耳乳突恶性肿瘤有独特的价值.
作者:彭泽华;敖锡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teosis,IM)是由EB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除典型IM临床表现外,由于可使多个系统或器官受累,因而IM可有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现将我院1996年12月至1999年5月收治的IM264例报告如下.
作者:郑玲玲;刘泉波;刘作义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我院1988~1998年底使用10%脂肪乳静滴治疗脑出血558例,引起脂肪超载综合征致死4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4例病人男女各2例,年龄48~64岁,平均58岁.均有高血压病史,发病后1~8小时入院.入院时T、P、R均正常,BP24/14~28/15.2kPa.
作者:李成良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患者,女,26岁.因心悸、怕热、易怒、消瘦1年入院.检查:甲亢面容,甲状腺Ⅱ度肿大.临床诊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见:甲状腺两侧叶弥漫性肿大,均约为6cm×4cm×3cm,颈前正中甲状腺下缘至胸骨柄上缘之间有3个肿物,为1.2cm×1.0cm×0.8cm.
作者:张兆明;粟连秀 刊期: 2000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造影(MRCP)对肝外恶性胆管疾病诊断价值.方法对15例已证实胆道恶性梗阻患者进行MRCP检查.MRCP采用二维或三维快速自旋回波(FSE)序列,结合呼吸门控、脂肪抑制技术,采集原始图像后以大信号强度投影(MIP)处理.结果 15例检查均成功.MRCP对肝外恶性胆道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准确率为100%,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0%.结论 MRCP为非侵袭性技术,恶性胆道梗阻能精确定位,结合原始图像和常规扫描对恶性胆道梗阻定性诊断也有较高准确性.
作者:黄迪生;朱毅;贺国庆;杜宗富;沈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患者,53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月,下腹痛10+天,加重7天于1998年3月25日入院.LMP:1994年8月.患者1+月前于当地医院检查发现盆腔包块,后出现下腹痛,放射至大腿根部,右侧为甚,因疼痛渐剧入院.既往及家族史无特殊.
作者:雷巍;杨延林;陈杰 刊期: 2000年第09期
1简要回顾70年代初,CT的开发应用于临床,结合非X线的超声切面显像和放射性核素诊断以及几乎同期兴起的介入放射学(包括治疗和诊断)组成了医学影像学,成为放射学继伦琴发现X线以来的又一里程碑.
作者:闵鹏秋 刊期: 200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