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学忠;陈守春;赵连三
患者,女,46岁.2年前因车祸伤行右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之后先后行颅骨修补,右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人生活基本能自理.入院半月前出现术区头胀痛,头颅CT示脑积水,右侧脑室较左侧扩大.检查:右颞顶部术区骨瓣浮起活动.根据CT脑室引流管穿通至左侧脑室,考虑室间孔可能为纤维隔膜封闭,重新做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管置于右肝膈间(左、右引流管).术后右颞顶骨瓣复位.
作者:周明森;覃宗明;高晋健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98年以来,我们对3例病情不同的患者实施了急诊情况下的右半结肠切除Ⅰ期肠吻合术,术后患者顺利康复,无吻合口瘘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德龙;徐学广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99年下半年,在四川省皮研所门诊就诊患者中收治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致面部激素皮炎患者62例.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玲;张桂林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骨科自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间共收治17例腘动脉损伤病人,均采用全身抗凝及术中溶栓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众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笔者试用西比灵胶囊(盐酸氟桂嗪)治疗,并与麦角制剂对比,现将临床观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云茜;王建林;曹兰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0年6月应用新博林(利巴韦林颗粒,四川百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0例,另用30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海松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炎使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炎症及坏死时刺激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此病理过程称为纤维化,重者进而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发展为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症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是慢性肝病的治疗目标之一.近年来在中医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作一综述.
作者:赵建勤;赵连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80年代中期,美国Cetus公司首创一种DNA扩增技术--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1],用于人类遗传病的研究,这一技术能使pg水平的核酸在短时间内达到ng水平量而被检出.近年来还发展了其他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如连接酶链式反应(ligase chainreaction,LCR)、转录依赖的扩增系统(transcription-based amplification system,TSA)、核酸序列复制系统(nucleic acid sequence based amplification,NASBA)和核酸序列自主复制系统(self-sustained sequence replication,3SR)等[2,3],其中以PCR为简便易行,已被广泛应用于传染病病原学的诊断.
作者:雷学忠;陈守春;赵连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5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干扰素α-1b3MU或5MU,周3次肌内注射给药,疗程4~6月;对照组不使用干扰素等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剂,仅予保肝及对症处理.观察用药开始(纳入随访)后6月时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反应13例(28.88%);部分反应13例(28.88%);无反应19例(42.22%),肝功基本复常者20例(44.44%).治疗组HBeAg转阴22例(48.89%),HBV DNA转阴13例(13/36,36.15%);而对照组分别为5例(16.67%)及2例(2/25,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HBsAg阴转1例,而对照组HBsAg无阴转.结论干扰素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部分病例有治疗作用.
作者:陈守春;雷秉钧;赵连三;王锦蓉;穆仁懋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1990~1995年间剖宫产术后发生6例严重的晚期产后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景仙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从1997年1月至1999年10月,在门诊或住院病人中,选择确诊疣状胃炎52例,用射频在内镜下进行治疗,采用雷尼替丁为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作林;文远飞;范丽萍;何绍君;兰兰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术后复发率较高.我们于1996~1999年期间试以丝裂霉素C(MMC)和5-氟尿嘧啶(5-Fu)治疗翼状胬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琪芳;庄雅玲;谢建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者,女性,24岁.系分娩后18天产妇,因发热、腹痛、纳差1周,眼黄、尿黄3天于1999年5月23日入院.曾在外输氟嗪酸引起周身红色斑疹,伴瘙痒.查体:急性病容,皮肤、巩膜黄染,躯干部皮肤有陈旧性斑疹.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作者:陆英;吴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自1991年5月至1995年5月作者采用经膀胱及前列腺联合部途径部分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8例,经中期及远期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茂均;刘树坤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省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与全国整个形势一样,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继消灭天花以后,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统一规则,已基本达到消灭第二种传染病脊髓灰质炎.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已使城市学龄前儿童HBsAg阳性携带率下降到1%左右.血吸虫病、疟疾等一些老的传染病已获得基本控制,对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亦取得显著效果,伤寒、痢疾等临床已很少见.除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少数传染病仍对人群健康有较大威胁外,绝大多数传染病已获得基本控制.
作者:雷秉钧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丙型肝炎是世界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目前认为干扰素(IFN)是唯一对丙型肝炎病毒有效的药物[1,2].
作者:杨兴祥;邱焞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气道敏感性与反应性测定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27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简称咳型哮喘)、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激发试验阳性者11例)及10例健康人作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分别绘出剂量-反应曲线,计算出气道敏感性(用sGaw下降35%时乙酰甲胆碱的浓度,PC35sGaw表示)和反应性(阳性反应后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即K表示).结果健康人及大部分(37/48)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剂量-反应曲线达到高峰后,SGaw下降仍低于35%,哮喘和咳型哮喘患者的剂量-反应曲线随乙酰甲胆碱浓度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sGaw下降高于35%;气道敏感性依次为:哮喘>咳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气道反应性依次为:哮喘≈咳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结论气道的敏感性与反应性不完全平行.这两项测定对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霞;陈雪融;袁玉如;冯玉鳞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上前牙扭转直接影响患者美观,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笔者6年来临床收治了15例患有不同程度上前牙扭转错位畸形的患者,现将矫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惠文;朱晓慧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者,女,62岁.因反复发作性自言自语,手舞足蹈1+年.加重3小时于1999年4月25日入院.
作者:曹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2000年1~6月共收治麻疹病例18例,而1992年至1999年共收治16例,表明今年广元地区麻疹发病人数有上升趋势.现将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作者:赖辉 刊期: 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