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膀胱及前列腺联合部前列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8例

张茂均;刘树坤

关键词:经膀胱, 前列腺增生症, 部分切除, 术治疗, 远期观察, 疗效满意, 报告
摘要:自1991年5月至1995年5月作者采用经膀胱及前列腺联合部途径部分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8例,经中期及远期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中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效果观察

    为了探讨低分子肝素在高危出血倾象患者血液透析(HD)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我院于1996年至1999年7月间,对46例高危出血的急慢性肾衰患者,在HD时,用单剂量低分子肝素栓复新(Fluxum)抗凝,与小剂量肝素(SH)抗凝效果比较,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潘丽萍;金志泽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横切口不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妇科手术162例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9年3月以来,采用腹部横切口不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方式进行妇科手术16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思密达加西瓜霜治疗小儿口腔溃疡100例

    我们于1996年12月至1999年12月,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100例,另设锡类散治疗100例作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气道敏感性与反应性测定的研究

    目的探讨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气道敏感性与反应性测定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27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简称咳型哮喘)、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激发试验阳性者11例)及10例健康人作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分别绘出剂量-反应曲线,计算出气道敏感性(用sGaw下降35%时乙酰甲胆碱的浓度,PC35sGaw表示)和反应性(阳性反应后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即K表示).结果健康人及大部分(37/48)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剂量-反应曲线达到高峰后,SGaw下降仍低于35%,哮喘和咳型哮喘患者的剂量-反应曲线随乙酰甲胆碱浓度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sGaw下降高于35%;气道敏感性依次为:哮喘>咳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气道反应性依次为:哮喘≈咳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结论气道的敏感性与反应性不完全平行.这两项测定对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霞;陈雪融;袁玉如;冯玉鳞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肛瘘7例报告

    结核性肛瘘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肛瘘,易被忽视和延误治疗,我院近期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权;孟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肝膈间假性囊肿1例

    患者,女,46岁.2年前因车祸伤行右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之后先后行颅骨修补,右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人生活基本能自理.入院半月前出现术区头胀痛,头颅CT示脑积水,右侧脑室较左侧扩大.检查:右颞顶部术区骨瓣浮起活动.根据CT脑室引流管穿通至左侧脑室,考虑室间孔可能为纤维隔膜封闭,重新做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管置于右肝膈间(左、右引流管).术后右颞顶骨瓣复位.

    作者:周明森;覃宗明;高晋健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重症病毒性肝炎合并多发性肺脓肿1例

    患者,男性,28岁.因纳差,乏力伴皮肤黄染10天.于1988年7月13日入院.体检:T37℃,P80次/分,R20次/分,BP13.3/7.98kPa.全身皮肤中度黄染,巩膜黄染.心肺(-).腹平软,肝肋下1.5cm,质软,脾未触及.

    作者:廖莉;黄成渝;徐仁模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活动期白癜风72例临床特征及治疗

    白癜风是一种色素脱失的皮肤病,近年来有增多趋势.本文将72例活动期白癜风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报告如下.

    作者:王尚兰;兰长贵;薛竞;林新瑜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经膀胱及前列腺联合部前列腺部分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8例

    自1991年5月至1995年5月作者采用经膀胱及前列腺联合部途径部分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8例,经中期及远期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茂均;刘树坤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现状

    1概况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于长期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的中老年人,这些病人长期患动脉硬化多伴有全身其它器官的小动脉不同程度的损害,当发生脑出血时,由于各系统的血管性病变的存在,就增加了脑出血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卒中后用开颅术清除血肿多需在全麻下进行,这对已存有的心、肺、肝、肾等器官的血管性病变将是一定的打击,加之开颅手术时间长,失血多,手术所引起的脑损伤,水肿反应重等,使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病死率仍在28%~48%左右[5].为此人们都在寻求疗效好、创伤小的新途径.1978年Backlund和Von Holst首先采用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脑内血肿,并设计了一种金属套管的血肿排空器,提出立体定向控制性次全排空脑内血肿的原则.为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开辟了一新的天地.随后学者们在此基础上将术式、设备等方面作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取得了较开颅术更好的治疗效果[1~4,6,8].

    作者:陆建吾;何能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中毒型菌痢5例死亡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1.5~78岁.全部病例均为肛拭子培养痢疾杆菌阳性,其中休克型4例,混合型1例.临床表现为:高热3例,超高热1例,体温不升1例.意识障碍5例,3例患者有解脓血便史,2例患者有进行性呼吸困难.

    作者:周建丽;张晓芳;张继万;欧立;王滨容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原发性卵巢妊娠1例

    患者,女,26岁.因停经55天,下腹部疼痛1+天,加重8小时,于2000年4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剖宫产术后7+月,安环后1月,末次月经2000年2月9日.3月19日阴道少量暗红色出血1天,4月2日晚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不放射,持续半小时腹痛逐渐好转.于4月4日上午9时又出现右下腹撕裂样痛,伴头昏、胸闷,呕吐胃内容物3次,肛门坠胀.

    作者:孙延清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甲亢一家系4例报告

    1病例报告例1,女,38岁.1997年3月开始感心悸、气短、失眠、怕热,体重下降约5kg.于1997年4月3日首次就诊.查体:T、R正常,P110次/分,BP14.5/9.5kPa.无明显突眼.甲状腺Ⅰ°肿大,质软,伴血管杂音.可见舌震颤及双手平行伸展有细震颤.

    作者:何渝忠;孙荣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恶性淋巴瘤121例初诊误诊分析

    我院1990~1999年共收治恶性淋巴瘤170例,初诊时误诊占70.6%(121例),现将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肝素超声雾化佐治小儿肺炎22例临床观察

    我院儿科采用凯瑞肝素钙注射液雾化吸入佐治小儿肺炎22例,并与我科常规雾化吸入组对照,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青;张思智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丙硫氧嘧啶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1例

    患者,男,69岁.因全身皮肤红肿半月余,加重糜烂3天入院.1月前因患甲亢,服丙硫氧嘧啶2周后全身出现红斑、丘疹,迅速扩大融合布满全身,即停服丙硫氧嘧啶,经抗过敏治疗2周后病情渐稳定.

    作者:秦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局麻药致心毒性4例报告

    局麻药使用不当,可致毒性反应.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导致心毒性者尚未见报道,1999年4月至10月半年间,我院发现心毒性病例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茜芬;马性觉;李孝锦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食管平滑肌瘤7例外科诊治体会

    1991年6月至1996年7月,我们收治食管平滑肌瘤7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将诊治报告如下.

    作者:江绪明;董维翰;廖斌;税跃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ICU内934株痰培养细菌分析

    目的调查ICU内危重病人呼吸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危重病人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1998~1999年所检测的934株痰培养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下呼吸道菌群以G-菌占绝对优势(63.9%),其中占首次的为鲍曼溶血不动杆菌(28.3%),依次为铜绿假单孢(19.4%)、肺炎克雷伯(8.8%)、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7.1%,5.3%).G+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8%及1.6%.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内肺部感染的主要菌种,且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孢对头孢它啶等三代头孢类仍有较好的敏感性.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感染已进入了前5位,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真菌感染也占了较大的比重,为36.1%.G+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总检出菌的第6位(4.8%),耐药率很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占第10位,主要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及亚胺培南耐药,对环丙沙星、头孢三代、SMZco、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无1例对万古霉素及利福平耐药.结论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内肺部感染的优势菌群,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等条件致病菌有增多的趋势,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多重耐药现象.尽快进行痰液细菌学检查以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是控制危重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康焰;吴淑红;金晓东;过孝静;陈知行;高大龙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对22例病毒性肝炎合并糖尿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病毒性肝炎及糖尿病均为我国患病率较高的疾病,二者合并临床虽不多见但病情可相互影响、预后较差,加之二者在饮食、运动与休息等处理上互相矛盾,因此,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如何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疾病转归极为重要.1999年以来通过对所收治的本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其对自身疾病及相关知识的认识,掌握科学合理的自我管理,自我护理方法,对促进疾病恢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作者:滕芳菊;王颖;徐孔文;罗彩云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