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思密达加西瓜霜治疗小儿口腔溃疡100例

徐哲

关键词:思密达, 西瓜霜, 治疗, 小儿口腔溃疡, 现报告如下, 锡类散, 对照组, 应用
摘要:我们于1996年12月至1999年12月,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100例,另设锡类散治疗100例作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治疗川崎病

    川崎病传统的治疗主要为阿斯匹林消炎和抗凝治疗.近年来国内外已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川崎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院自1992年以来对川崎病治疗的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瑗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

    我省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与全国整个形势一样,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继消灭天花以后,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统一规则,已基本达到消灭第二种传染病脊髓灰质炎.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已使城市学龄前儿童HBsAg阳性携带率下降到1%左右.血吸虫病、疟疾等一些老的传染病已获得基本控制,对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亦取得显著效果,伤寒、痢疾等临床已很少见.除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少数传染病仍对人群健康有较大威胁外,绝大多数传染病已获得基本控制.

    作者:雷秉钧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切口改进和特殊器械的应用

    我院从1996年开始施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y cholecystectomy,MC),经过手术实践,我们体会到该术式较突出的难点是切口小、显露术野欠佳、普通无影灯光难以使术野得到满意的照明,遇体格健壮和肥胖患者,因手术野深暴露困难,常规结扎胆囊动脉和胆囊管难度增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在一组MC时将切口作了改进并配合特殊器械的应用,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乐;曾义兵;刘启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面部激素皮炎32例临床观察

    1999年下半年,在四川省皮研所门诊就诊患者中收治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致面部激素皮炎患者62例.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玲;张桂林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应用全身抗凝及术中溶栓联合治疗腘动脉损伤17例体会

    我院骨科自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间共收治17例腘动脉损伤病人,均采用全身抗凝及术中溶栓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众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误诊分析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和伴发症的影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容易误诊,现将我院1991~1998年收治的老年SAH15例误诊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邱丽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川芎素粉针剂治疗肺部感染150例

    1999年12月至2000年8月,我们采用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加用川芎素粉针剂治疗肺部感染,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于下.

    作者:李霞;张天锡;索钢;周贤梅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乙肝病毒携带者围产期垂直传播防治策略探讨

    目的比较乙肝病毒携带HBeAg(+)与HBeAg(-)产妇的乳汁、婴儿静脉血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阳性率,了解其对垂直传播的影响,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把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按HBeAg(+)与HBeAg(-)分为两组各35例,检测两组乳汁、婴儿静脉血及1岁幼儿HBVM,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母亲HBeAg(+)组宫内感染率为17.1%(6/35),乳汁HBV-DNA阳性率为40%(14/35);而母亲HBeAg(-)组宫内感染率及乳汁HBV-DNA阳性率仅为2.9%(1/35).结论母亲HBeAg(+)组的宫内感染率和乳汁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组,(P<0.01).建议在围产期应重点监测HBeAg(+)者,而HBeAg(-)者可与正常孕妇同样对待和处理.

    作者:吴俭;曾义岚;胡蓉;唐洪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成人麻疹22例误诊分析

    近2年来在门诊工作中碰到不少成人麻疹患者,绝大部分在来我院前已在基层诊治过,其中近85%被误诊.为了引起重视,现将22例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谢继堂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经内镜射频电流治疗疣状胃炎30例临床分析

    从1997年1月至1999年10月,在门诊或住院病人中,选择确诊疣状胃炎52例,用射频在内镜下进行治疗,采用雷尼替丁为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作林;文远飞;范丽萍;何绍君;兰兰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中毒型菌痢5例死亡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1.5~78岁.全部病例均为肛拭子培养痢疾杆菌阳性,其中休克型4例,混合型1例.临床表现为:高热3例,超高热1例,体温不升1例.意识障碍5例,3例患者有解脓血便史,2例患者有进行性呼吸困难.

    作者:周建丽;张晓芳;张继万;欧立;王滨容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利福平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耐药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6年6月至1999年8月采用福利平保留灌肠治疗耐药性细菌性痢疾(菌痢)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成都地区新型肝炎病毒TTV感染临床初探

    目的了解成都地区有无新型肝炎病毒TTV感染和TTV型肝炎.方法采用PCR法检测血清中TTVDNA.对单纯TTV感染病毒性肝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在非-甲型肝炎患者中29.78%(28/94)TTVDNA阳性,在甲-庚型肝炎中30%(12/40)阳性,在献血员中20%(6/30)阳性.单纯TTV感染的肝炎患者平均年龄41.7岁.肝功异常TB-x132.65μmol/L,ALT -x516.27 U/L.临床袁现71.43%(20/28)为急性肝炎,14.30%(4/28)为慢性肝炎,10.7%(3/28)为重型肝炎,3.57%(1/28)为肝炎肝硬变.在合并感染中83%(10/12)合并HBV感染,8.3%(1/12)合并HCV感染,8.3(1/12)合并HBV、HCV形成三重感染.结论成都地区存在TTV感染和TTV型肝炎,单纯TTV感染以急性肝炎多见,TTV和HBV易形成二重感染,且有慢性化和重型肝炎现象.

    作者:庞无恨;胡蓉;程南芳;王林;曾义岚;张仁凤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急诊右半结肠切除Ⅰ期吻合术治疗体会

    1998年以来,我们对3例病情不同的患者实施了急诊情况下的右半结肠切除Ⅰ期肠吻合术,术后患者顺利康复,无吻合口瘘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德龙;徐学广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U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8例AMI患者分为Ⅰ、Ⅱ两组,分别给予100万IU UK及150万IU UK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再通率Ⅰ组为61.90%,Ⅱ组为71.6%;急性期病死率分别为7.0%和6.2%;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万IU UK轻度出血2.4%,上消化道出血2.4%,脑出血1.2%;150万IU UK轻度出血9.9%,上消化道出血3.7%,脑出血1.2%.结论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AMI,150万IU较100万IU再通率更高,不良反应无明显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韦红卫;张林潮;蒋芳勇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2例

    例1,男,3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6天,于1998年4月5日入院.查体:T38℃,P80次/分,R20次/分,BP17/9kPa.右下腹肌紧张,压痛,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WBC13.5×109/L,N0.87,L0.23,腹部B超无特殊.行急诊手术,术中见大网膜包裹阑尾,分离后见阑尾约10cm×3cm×3cm,表面充血水肿,完整切除阑尾,剖开阑尾见壁厚0.5cm,内充满胶质性半流体样物,病检为粘液性囊腺瘤.

    作者:邱序武;邱序忠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现状

    1概况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于长期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的中老年人,这些病人长期患动脉硬化多伴有全身其它器官的小动脉不同程度的损害,当发生脑出血时,由于各系统的血管性病变的存在,就增加了脑出血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卒中后用开颅术清除血肿多需在全麻下进行,这对已存有的心、肺、肝、肾等器官的血管性病变将是一定的打击,加之开颅手术时间长,失血多,手术所引起的脑损伤,水肿反应重等,使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病死率仍在28%~48%左右[5].为此人们都在寻求疗效好、创伤小的新途径.1978年Backlund和Von Holst首先采用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脑内血肿,并设计了一种金属套管的血肿排空器,提出立体定向控制性次全排空脑内血肿的原则.为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开辟了一新的天地.随后学者们在此基础上将术式、设备等方面作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取得了较开颅术更好的治疗效果[1~4,6,8].

    作者:陆建吾;何能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多处骨折33例的治疗探讨

    全身同时发生多处骨折临床颇为常见,治疗上存在诸多矛盾,迄今为止仍是骨科处理的难题之一.本文统计了我院自1997年7月至1999年11月临床资料较全的病例33例计83处骨折,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利;赵珂;李长军;周续祥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肝脏疾病患者血清和胸腹水TBA相关性研究

    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测定作为反映肝脏损伤,特别是肝硬化疾病的灵敏生化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辅助临床诊治工作.重度肝硬化患者中多数伴随有腹水,为了探讨腹水中是否可测到TBA及其变化对辅助疾病诊疗的临床意义,我们比较研究了患者血清和腹水中TBA的相关性变化.

    作者:周和平;田亚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西比灵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观察

    笔者试用西比灵胶囊(盐酸氟桂嗪)治疗,并与麦角制剂对比,现将临床观察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张云茜;王建林;曹兰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