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玲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患者常常因为需长期住院治疗,影响工作、生活、学习.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常影响患者睡眠、食欲,可导致精神抑郁症状出现.
作者:罗彩云;徐孔文;藤芳菊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调查ICU内危重病人呼吸道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地控制危重病人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ICU1998~1999年所检测的934株痰培养的病原菌和药敏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下呼吸道菌群以G-菌占绝对优势(63.9%),其中占首次的为鲍曼溶血不动杆菌(28.3%),依次为铜绿假单孢(19.4%)、肺炎克雷伯(8.8%)、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7.1%,5.3%).G+菌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占4.8%及1.6%.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内肺部感染的主要菌种,且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多重耐药性.铜绿假单孢对头孢它啶等三代头孢类仍有较好的敏感性.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感染已进入了前5位,且具有多重耐药性.真菌感染也占了较大的比重,为36.1%.G+球菌中表皮葡萄球菌占总检出菌的第6位(4.8%),耐药率很高.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占第10位,主要对青霉素类、红霉素及亚胺培南耐药,对环丙沙星、头孢三代、SMZco、等均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无1例对万古霉素及利福平耐药.结论不动杆菌已成为ICU内肺部感染的优势菌群,嗜麦芽黄单孢菌及洋葱假单孢菌等条件致病菌有增多的趋势,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多重耐药现象.尽快进行痰液细菌学检查以明确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有针对性地选用抗生素是控制危重病人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康焰;吴淑红;金晓东;过孝静;陈知行;高大龙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气道敏感性与反应性测定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27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简称咳型哮喘)、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激发试验阳性者11例)及10例健康人作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分别绘出剂量-反应曲线,计算出气道敏感性(用sGaw下降35%时乙酰甲胆碱的浓度,PC35sGaw表示)和反应性(阳性反应后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即K表示).结果健康人及大部分(37/48)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剂量-反应曲线达到高峰后,SGaw下降仍低于35%,哮喘和咳型哮喘患者的剂量-反应曲线随乙酰甲胆碱浓度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sGaw下降高于35%;气道敏感性依次为:哮喘>咳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气道反应性依次为:哮喘≈咳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结论气道的敏感性与反应性不完全平行.这两项测定对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霞;陈雪融;袁玉如;冯玉鳞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1994年4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此病4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有钫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概况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于长期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的中老年人,这些病人长期患动脉硬化多伴有全身其它器官的小动脉不同程度的损害,当发生脑出血时,由于各系统的血管性病变的存在,就增加了脑出血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卒中后用开颅术清除血肿多需在全麻下进行,这对已存有的心、肺、肝、肾等器官的血管性病变将是一定的打击,加之开颅手术时间长,失血多,手术所引起的脑损伤,水肿反应重等,使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病死率仍在28%~48%左右[5].为此人们都在寻求疗效好、创伤小的新途径.1978年Backlund和Von Holst首先采用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脑内血肿,并设计了一种金属套管的血肿排空器,提出立体定向控制性次全排空脑内血肿的原则.为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开辟了一新的天地.随后学者们在此基础上将术式、设备等方面作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取得了较开颅术更好的治疗效果[1~4,6,8].
作者:陆建吾;何能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者,女,26岁.因停经55天,下腹部疼痛1+天,加重8小时,于2000年4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剖宫产术后7+月,安环后1月,末次月经2000年2月9日.3月19日阴道少量暗红色出血1天,4月2日晚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不放射,持续半小时腹痛逐渐好转.于4月4日上午9时又出现右下腹撕裂样痛,伴头昏、胸闷,呕吐胃内容物3次,肛门坠胀.
作者:孙延清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骨科自1998年3月至1999年3月间共收治17例腘动脉损伤病人,均采用全身抗凝及术中溶栓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众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选择性双重滤过膜式血浆置换是指:通过将血液分离出的致病血浆进行二级分离,弃除致病因子后的血浆与血液细胞成分一同回输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采用该法治疗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复合物所致疾病效果良好.
作者:宫超;刘伯英;田嘉玲;李庆周;马志琴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蛋白质含量的比色测定,是在分光光度计上完成的.1983年Noble[1]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液闪仪)测定蛋白含量.1988年强美玉[2]做了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范围内的研究.我们用Lowry[3]和Bradford [4]蛋白含量测定法,对液闪仪和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浓度范围,准确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液闪仪测定了102份人精浆蛋白和31份人血清蛋白样品.
作者:兰君;曾福祥;杨惠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机械通气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很高,国内报道可达48.8%.对我院ICU病房1996年1月至2000年3月经机械通气48小时以上,资料完整的62例病例进行分析,在机械通气期间发生下呼吸道感染23例,发病率37%.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本院于1995年4月至1999年6月共收治了急性氟乙酰胺中毒6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青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自1999年3月以来,笔者对20例中枢性发热病人应用颅脑降温仪效果好,降温迅速、不易冻伤、操作简单,现将应用中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龚启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结核性肛瘘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肛瘘,易被忽视和延误治疗,我院近期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权;孟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由于失血或各种原因造成循环系统衰竭以及在寒冷的冬季,末梢循环差,血管收缩,静脉显露不明显,不充盈.一次性输液器在冬季变硬,弹性差,穿刺时常遇到进入静脉后不见回血的现象,必须反复穿刺造成失败.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而且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心理压力和工作量.笔者在长期护理工作中总结了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张东霞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者,女性,24岁.系分娩后18天产妇,因发热、腹痛、纳差1周,眼黄、尿黄3天于1999年5月23日入院.曾在外输氟嗪酸引起周身红色斑疹,伴瘙痒.查体:急性病容,皮肤、巩膜黄染,躯干部皮肤有陈旧性斑疹.心肺听诊未见异常.
作者:陆英;吴君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们于2000年1月至2000年6月应用新博林(利巴韦林颗粒,四川百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20例,另用30例作为对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谭海松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上前牙扭转直接影响患者美观,患者的心理负担较重.笔者6年来临床收治了15例患有不同程度上前牙扭转错位畸形的患者,现将矫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惠文;朱晓慧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骨科近几年来对72例踝关节骨折采用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鸿杰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背景80年代以来,许多人体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发现,一些理论上应该有效的治疗方法实际上无效或害大于利.而另一些似乎无效的治疗方法却被证实利大于害,应该推广.因此,只有理论是不够的,理论还需要实践(临床试验)来检验.对疗效的评价应更加重视与临床有关的终点指标.直觉,经验和病理生理的推论并不总是可靠的,临床研究结果特别是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是处理病人更为可靠的证据.
作者:刘鸣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例1,男,3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6天,于1998年4月5日入院.查体:T38℃,P80次/分,R20次/分,BP17/9kPa.右下腹肌紧张,压痛,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WBC13.5×109/L,N0.87,L0.23,腹部B超无特殊.行急诊手术,术中见大网膜包裹阑尾,分离后见阑尾约10cm×3cm×3cm,表面充血水肿,完整切除阑尾,剖开阑尾见壁厚0.5cm,内充满胶质性半流体样物,病检为粘液性囊腺瘤.
作者:邱序武;邱序忠 刊期: 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