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鸿杰
患者,女,46岁.2年前因车祸伤行右硬膜下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之后先后行颅骨修补,右脑室-腹腔分流术.病人生活基本能自理.入院半月前出现术区头胀痛,头颅CT示脑积水,右侧脑室较左侧扩大.检查:右颞顶部术区骨瓣浮起活动.根据CT脑室引流管穿通至左侧脑室,考虑室间孔可能为纤维隔膜封闭,重新做右侧脑室-腹腔分流术,腹腔管置于右肝膈间(左、右引流管).术后右颞顶骨瓣复位.
作者:周明森;覃宗明;高晋健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本文对我院肾内科1996年5月至1998年8月住院的220例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和分析,并初步探讨其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
作者:曹泽蓉;徐争鸣;李守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们于1996年12月至1999年12月,应用思密达治疗小儿口腔溃疡100例,另设锡类散治疗100例作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哲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1994年4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此病4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有钫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概况高血压脑出血多发生于长期患高血压动脉硬化症的中老年人,这些病人长期患动脉硬化多伴有全身其它器官的小动脉不同程度的损害,当发生脑出血时,由于各系统的血管性病变的存在,就增加了脑出血的复杂性和严重性.卒中后用开颅术清除血肿多需在全麻下进行,这对已存有的心、肺、肝、肾等器官的血管性病变将是一定的打击,加之开颅手术时间长,失血多,手术所引起的脑损伤,水肿反应重等,使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的病死率仍在28%~48%左右[5].为此人们都在寻求疗效好、创伤小的新途径.1978年Backlund和Von Holst首先采用立体定向引流术治疗脑内血肿,并设计了一种金属套管的血肿排空器,提出立体定向控制性次全排空脑内血肿的原则.为外科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开辟了一新的天地.随后学者们在此基础上将术式、设备等方面作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取得了较开颅术更好的治疗效果[1~4,6,8].
作者:陆建吾;何能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自1999年3月以来,笔者对20例中枢性发热病人应用颅脑降温仪效果好,降温迅速、不易冻伤、操作简单,现将应用中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龚启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近年来对血管循环激素肽类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对肺心病与血清相关肽的关系报道尚少,我们对住院的肺心病患者进行了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C型利钠肽(CNP)等激素测的定,以期了解3种激素与肺心病的关系.
作者:田迎春;黄金龙;查金顺 刊期: 2000年第11期
选择性双重滤过膜式血浆置换是指:通过将血液分离出的致病血浆进行二级分离,弃除致病因子后的血浆与血液细胞成分一同回输体内,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采用该法治疗免疫球蛋白和免疫复合物所致疾病效果良好.
作者:宫超;刘伯英;田嘉玲;李庆周;马志琴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为了解老年人肺通气功能状况,我们对92例非住院60岁以上老年男性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刚;许志忠;盛宇模;朱再志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98年以来,我们对3例病情不同的患者实施了急诊情况下的右半结肠切除Ⅰ期肠吻合术,术后患者顺利康复,无吻合口瘘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德龙;徐学广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妇产科近2年共收治卵巢癌18例,其中6例因发热、腹胀等为首发症状而误诊,报告如下.
作者:袁媛;李佳平;王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局麻药使用不当,可致毒性反应.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导致心毒性者尚未见报道,1999年4月至10月半年间,我院发现心毒性病例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茜芬;马性觉;李孝锦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血清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测定作为反映肝脏损伤,特别是肝硬化疾病的灵敏生化指标已被广泛应用于辅助临床诊治工作.重度肝硬化患者中多数伴随有腹水,为了探讨腹水中是否可测到TBA及其变化对辅助疾病诊疗的临床意义,我们比较研究了患者血清和腹水中TBA的相关性变化.
作者:周和平;田亚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1997~1999年共收住出血性输卵管炎6例,全部误诊,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立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结核性肛瘘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肛瘘,易被忽视和延误治疗,我院近期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权;孟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骨科近几年来对72例踝关节骨折采用了张力带内固定治疗,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鸿杰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炎使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炎症及坏死时刺激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此病理过程称为纤维化,重者进而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发展为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症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是慢性肝病的治疗目标之一.近年来在中医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作一综述.
作者:赵建勤;赵连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1.5~78岁.全部病例均为肛拭子培养痢疾杆菌阳性,其中休克型4例,混合型1例.临床表现为:高热3例,超高热1例,体温不升1例.意识障碍5例,3例患者有解脓血便史,2例患者有进行性呼吸困难.
作者:周建丽;张晓芳;张继万;欧立;王滨容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肱骨中下段骨折属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固定方法有夹板、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手术常采用外侧入路,我院骨科自1995年1月至1999年7月共采用Henry后侧入路内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1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成俊;张瑞云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全身同时发生多处骨折临床颇为常见,治疗上存在诸多矛盾,迄今为止仍是骨科处理的难题之一.本文统计了我院自1997年7月至1999年11月临床资料较全的病例33例计83处骨折,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利;赵珂;李长军;周续祥 刊期: 200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