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Henry入路内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11例

成俊;张瑞云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 肱骨中下段骨折, 现报告如下, 石膏外固定, 外侧入路, 后侧入路, 固定方法, 骨科, 多发病, 常见病, 手术, 夹板
摘要:肱骨中下段骨折属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其固定方法有夹板、石膏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手术常采用外侧入路,我院骨科自1995年1月至1999年7月共采用Henry后侧入路内固定肱骨中下段骨折11例,现报告如下.
四川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乙型肝炎患者心理护理的探讨

    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常见传染病.患者常常因为需长期住院治疗,影响工作、生活、学习.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精神压力,常影响患者睡眠、食欲,可导致精神抑郁症状出现.

    作者:罗彩云;徐孔文;藤芳菊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抗肝纤维化的中药研究近况

    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肝炎使肝细胞发生炎症坏死,炎症及坏死时刺激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此病理过程称为纤维化,重者进而使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发展为肝硬化,引起门脉高压症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后果.阻止或延缓肝纤维化的发生是慢性肝病的治疗目标之一.近年来在中医方面已进行了大量的抗肝纤维化的研究,现作一综述.

    作者:赵建勤;赵连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精索改道术治疗隐睾26例

    睾丸下降固定术是治疗隐睾的必然手术措施.传统的手术方式,一般是松解精索睾丸后,将睾丸放入阴囊内,经阴囊牵拉在大腿内侧.但仍有睾丸回缩;或有游离不足而过度牵拉使血供受阻造成睾丸发育不良.而且需15天以上拆除牵扯线,恢复时间长、痛苦多、护理困难.我们根据解剖特点将手术进行了改进,行精索改道睾丸下降固定术.报告如下.

    作者:吴兴全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脑膜瘤误诊为急性视神经视盘炎1例

    患者,女,34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周于1999年9月就诊.询问病史患者叙述1周前劳累受凉后出现双眼视力急剧下降,伴头胀痛,双眼球运动不适,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作者:李恒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下腔静脉损伤4例的救治体会

    我院1994年4月至1999年9月共收治此病4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张有钫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核性肛瘘7例报告

    结核性肛瘘是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肛瘘,易被忽视和延误治疗,我院近期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权;孟敏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甲亢一家系4例报告

    1病例报告例1,女,38岁.1997年3月开始感心悸、气短、失眠、怕热,体重下降约5kg.于1997年4月3日首次就诊.查体:T、R正常,P110次/分,BP14.5/9.5kPa.无明显突眼.甲状腺Ⅰ°肿大,质软,伴血管杂音.可见舌震颤及双手平行伸展有细震颤.

    作者:何渝忠;孙荣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原发性卵巢妊娠1例

    患者,女,26岁.因停经55天,下腹部疼痛1+天,加重8小时,于2000年4月4日急诊入院.患者剖宫产术后7+月,安环后1月,末次月经2000年2月9日.3月19日阴道少量暗红色出血1天,4月2日晚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不放射,持续半小时腹痛逐渐好转.于4月4日上午9时又出现右下腹撕裂样痛,伴头昏、胸闷,呕吐胃内容物3次,肛门坠胀.

    作者:孙延清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双子宫节育环移位并妊娠1例

    1病例报告患者,26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40天,于1997年2月20日就诊.既往月经正常,近期无停经史及妊娠反应史.末次月经1997年1月1日,经期5天,经量正常.

    作者:刘琼英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加强对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研究

    我省的传染病防治工作与全国整个形势一样,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成绩.继消灭天花以后,按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统一规则,已基本达到消灭第二种传染病脊髓灰质炎.新生儿普遍接种乙肝疫苗,已使城市学龄前儿童HBsAg阳性携带率下降到1%左右.血吸虫病、疟疾等一些老的传染病已获得基本控制,对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及控制亦取得显著效果,伤寒、痢疾等临床已很少见.除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少数传染病仍对人群健康有较大威胁外,绝大多数传染病已获得基本控制.

    作者:雷秉钧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阑尾粘液性囊腺瘤2例

    例1,男,3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6天,于1998年4月5日入院.查体:T38℃,P80次/分,R20次/分,BP17/9kPa.右下腹肌紧张,压痛,未扪及包块.实验室检查:WBC13.5×109/L,N0.87,L0.23,腹部B超无特殊.行急诊手术,术中见大网膜包裹阑尾,分离后见阑尾约10cm×3cm×3cm,表面充血水肿,完整切除阑尾,剖开阑尾见壁厚0.5cm,内充满胶质性半流体样物,病检为粘液性囊腺瘤.

    作者:邱序武;邱序忠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恶性淋巴瘤121例初诊误诊分析

    我院1990~1999年共收治恶性淋巴瘤170例,初诊时误诊占70.6%(121例),现将误诊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液体闪烁计数器与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含量的比较研究

    蛋白质含量的比色测定,是在分光光度计上完成的.1983年Noble[1]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液闪仪)测定蛋白含量.1988年强美玉[2]做了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范围内的研究.我们用Lowry[3]和Bradford [4]蛋白含量测定法,对液闪仪和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浓度范围,准确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用液闪仪测定了102份人精浆蛋白和31份人血清蛋白样品.

    作者:兰君;曾福祥;杨惠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脑脊液酶学改变

    本文测定了44例(51例次)CNS系统感染性疾病及30例非CNS系统疾病患者的CSF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活性,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兰;谢友运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乙肝病毒携带者围产期垂直传播防治策略探讨

    目的比较乙肝病毒携带HBeAg(+)与HBeAg(-)产妇的乳汁、婴儿静脉血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阳性率,了解其对垂直传播的影响,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把乙肝病毒携带产妇按HBeAg(+)与HBeAg(-)分为两组各35例,检测两组乳汁、婴儿静脉血及1岁幼儿HBVM,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母亲HBeAg(+)组宫内感染率为17.1%(6/35),乳汁HBV-DNA阳性率为40%(14/35);而母亲HBeAg(-)组宫内感染率及乳汁HBV-DNA阳性率仅为2.9%(1/35).结论母亲HBeAg(+)组的宫内感染率和乳汁HBV-DNA阳性率明显高于HBeAg(-)组,(P<0.01).建议在围产期应重点监测HBeAg(+)者,而HBeAg(-)者可与正常孕妇同样对待和处理.

    作者:吴俭;曾义岚;胡蓉;唐洪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老年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误诊分析

    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和伴发症的影响,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SAH)容易误诊,现将我院1991~1998年收治的老年SAH15例误诊患者报告如下.

    作者:邱丽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抢救6例心脏裂伤的体会

    本文报告我院1995年~1999年抢救心脏裂伤6例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6例均为成年男性,全系刺伤.伤口在腹部1例,胸部5例,其中1例伤口远离心前区.入院时5例有明显休克,术前诊断心脏裂伤仅4例,另2例误诊为腹腔脏器破裂,经剖腹探查后方确诊.6例均紧急手术探查,5例心包腔内有大量积血及心脏裂口出血,心脏裂伤部位在右室前壁3例,裂口1~2cm,右心房1例,左室前壁1例,位于左室后壁1例,该例系匕首从上腹部刺入,6例均直接缝合裂口.1例术中失血过多死亡,余各例均痊愈出院.

    作者:赖龙剑;刘芮;高选彬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尿路结石220例临床分析

    本文对我院肾内科1996年5月至1998年8月住院的220例尿路结石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和分析,并初步探讨其结石形成的相关因素.

    作者:曹泽蓉;徐争鸣;李守操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海普林软膏治疗冻疮48例疗效观察

    我院皮肤科1999年10月至2000年2月,应用海普林软膏(山东正大福瑞达制药公司生产)治疗冻疮4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200例临床分析

    反复呼吸道感染(以下简称复感),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呼吸道感染约占来我院就诊患儿的85%以上,其中复感患儿>20%.现将1998年4月到1999年4月本院所收治的复感患儿200例分析如下.

    作者:姜美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四川医学杂志

四川医学杂志

主管:四川省卫生厅

主办:四川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