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龙剑;刘芮;高选彬
我院1990~1995年间剖宫产术后发生6例严重的晚期产后出血,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景仙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本文报告我院1995年~1999年抢救心脏裂伤6例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6例均为成年男性,全系刺伤.伤口在腹部1例,胸部5例,其中1例伤口远离心前区.入院时5例有明显休克,术前诊断心脏裂伤仅4例,另2例误诊为腹腔脏器破裂,经剖腹探查后方确诊.6例均紧急手术探查,5例心包腔内有大量积血及心脏裂口出血,心脏裂伤部位在右室前壁3例,裂口1~2cm,右心房1例,左室前壁1例,位于左室后壁1例,该例系匕首从上腹部刺入,6例均直接缝合裂口.1例术中失血过多死亡,余各例均痊愈出院.
作者:赖龙剑;刘芮;高选彬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新生儿科自1997年3月至1999年6月收治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195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17.1%,现将常规治疗15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清平;文芙英;许开桂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本文总结确诊在不同情况下的尿路感染患者255例,以供同道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55例均系我院1998年6月至1999年12月内科确诊为尿路感染的住院患者[1],其中女性201例(82.4%),男性45例(17.6%),年龄16~91岁.255例中16~35岁78例(30.6%),36~59岁120例(47.1%),>60岁57例(22.3%).临床情况见表1.
作者:杨斌;曹泽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丙型肝炎是世界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目前认为干扰素(IFN)是唯一对丙型肝炎病毒有效的药物[1,2].
作者:杨兴祥;邱焞功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由于失血或各种原因造成循环系统衰竭以及在寒冷的冬季,末梢循环差,血管收缩,静脉显露不明显,不充盈.一次性输液器在冬季变硬,弹性差,穿刺时常遇到进入静脉后不见回血的现象,必须反复穿刺造成失败.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而且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心理压力和工作量.笔者在长期护理工作中总结了几种方法,以供参考.
作者:张东霞 刊期: 2000年第11期
为了解老年人肺通气功能状况,我们对92例非住院60岁以上老年男性进行了肺通气功能测定,现报告如下.
作者:戚刚;许志忠;盛宇模;朱再志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患者,女,62岁.因反复发作性自言自语,手舞足蹈1+年.加重3小时于1999年4月25日入院.
作者:曹平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自1999年3月以来,笔者对20例中枢性发热病人应用颅脑降温仪效果好,降温迅速、不易冻伤、操作简单,现将应用中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龚启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自1999年3月以来,采用腹部横切口不缝合腹膜及皮下组织方式进行妇科手术16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胡晓蓉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气道敏感性与反应性测定的临床意义与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27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简称咳型哮喘)、4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其中激发试验阳性者11例)及10例健康人作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分别绘出剂量-反应曲线,计算出气道敏感性(用sGaw下降35%时乙酰甲胆碱的浓度,PC35sGaw表示)和反应性(阳性反应后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即K表示).结果健康人及大部分(37/48)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剂量-反应曲线达到高峰后,SGaw下降仍低于35%,哮喘和咳型哮喘患者的剂量-反应曲线随乙酰甲胆碱浓度的增高而呈上升趋势,sGaw下降高于35%;气道敏感性依次为:哮喘>咳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气道反应性依次为:哮喘≈咳型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结论气道的敏感性与反应性不完全平行.这两项测定对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的评定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李霞;陈雪融;袁玉如;冯玉鳞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98年以来,我们对3例病情不同的患者实施了急诊情况下的右半结肠切除Ⅰ期肠吻合术,术后患者顺利康复,无吻合口瘘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德龙;徐学广 刊期: 2000年第11期
反复呼吸道感染(以下简称复感),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呼吸道感染约占来我院就诊患儿的85%以上,其中复感患儿>20%.现将1998年4月到1999年4月本院所收治的复感患儿200例分析如下.
作者:姜美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自1991年5月至1995年5月作者采用经膀胱及前列腺联合部途径部分切除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8例,经中期及远期观察,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张茂均;刘树坤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99年下半年,在四川省皮研所门诊就诊患者中收治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致面部激素皮炎患者62例.3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玲;张桂林 刊期: 2000年第11期
1999年12月至2000年8月,我们采用在抗感染的基础上加用川芎素粉针剂治疗肺部感染,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于下.
作者:李霞;张天锡;索钢;周贤梅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尿激酶(UK)在急性心肌梗塞(AMI)治疗中的溶栓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对168例AMI患者分为Ⅰ、Ⅱ两组,分别给予100万IU UK及150万IU UK治疗,观察溶栓再通率、急性期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溶栓再通率Ⅰ组为61.90%,Ⅱ组为71.6%;急性期病死率分别为7.0%和6.2%;不良反应发生率100万IU UK轻度出血2.4%,上消化道出血2.4%,脑出血1.2%;150万IU UK轻度出血9.9%,上消化道出血3.7%,脑出血1.2%.结论不同剂量尿激酶治疗AMI,150万IU较100万IU再通率更高,不良反应无明显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韦红卫;张林潮;蒋芳勇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我院于1993年1月至1996年1月将改良泪囊鼻腔缝合针应用于治疗外伤性后尿道狭窄和闭锁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杨中伟;向茂森;谭秋林;任虎 刊期: 2000年第11期
本文测定了44例(51例次)CNS系统感染性疾病及30例非CNS系统疾病患者的CSF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总活性,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兰;谢友运 刊期: 2000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的感染情况及对26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方法利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对我院近两年来,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出的86株阴沟肠杆菌进行耐药监测.结果阴沟肠杆菌主要自干部科患者标本中分离出,该菌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高度耐药,而对亚胺培南、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耐药较低.结论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应有抗生素的老年人为该菌的易感人群.阴沟肠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呈严重交叉耐药,尤其是对第三代头孢菌素,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作者:喻华;兰红 刊期: 2000年第11期